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中国高考式”教育困境是指中国学生从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所产生的失落感和人生无意义感。
关键词:中国式高考;教育困境;解决方法
教师和家长把“高考”作为“唯一的”人生目標强加在学生身上,导致出现了三类学生。一是达到他人目标的“好”学生,努力学习,考上“理想”大学;一是由于压力过大,放弃了高考这一机会,成为了所谓的“没前途的差生”;一是浑浑噩噩,高考成绩差强人意,上了中等水平的大学。中国大部分学生属于第三类,这就使得其进入大学后,突然间没有了目标,并且发现考上大学并不意味着人生事业有了永远的保障,所要面临的问题比高考还多还难,瞬间觉得人生竟然是来受苦受难的,就没有了意义。这些都是中国中等教育以“高考成绩”作为唯一指标的后果。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一困境呢?
笔者试图从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寻求解答。埃里克森认为人要经历八个心理阶段即婴儿期信任感、儿童期自主感、学龄初期主动感、学龄期勤奋感、青春期自我同一性、成年早期亲密感、成年期繁殖感、成熟期绝望感。按照埃氏理论,中国高考生应处于青春期(12-18岁),所面临的该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冲突问题。但是,由于“高考为标准”的教育制度致使18岁左右的学生还未进入学龄期,即勤奋感还未获得。勤奋感是指儿童在学校的学习态度,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也就是取得较好的学业成绩。每一个阶段心理的发展必须是自发的,外部的期望若是没有得到内化认同,那么心理是不会发展的。埃里克森认为:“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高考的困境在于取得优异高考分数这一目标大部分是学校家长乃至社会所强加的,并非学生自发的愿望。对于高考,许多考生没有清晰的认识,哪怕成人不断灌输“高考改变命运”的观念,学生从认知深处仍然没有办法完全理解和认同,这样就使得“勤奋感”无法形成。因此,许多人进入大学后心理还处于较不成熟状态,面对大学中的矛盾和冲突无法解决,角色混乱,北大学生退学、浙大学生大一挂科后离家出走等等事件的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该怎么在大学之前,让孩子至少已经获得“勤奋感”呢?首先,高等学校应该开设大学体验周,让高中生能提前感受大学的学习生活,体会高等教育的魅力,明白考上大学并不意味着人生学习事业已经到达辉煌期,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中国真正的教育往往是在大学学府。其次,当学生对大学有了直观的感受和内心的体悟后,就会明白高考的意义。那就是考入自己心仪大学的敲门砖,端正了学习态度,明白了学习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追求,更加负责任地投入学习。这样目标期望就实现了内化,不必教师家长的外部压力施加,学生就会主动自主学习,提升自我。同时,学校的教育模式应该有所改变。为了高考成绩,许多学校在高三就会出现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的情况。看似是在强化学生考试能力,其实是在打击学生自信心。埃里克森认为勤奋感是通过打败自卑感获得的。考试不会考得越多成绩越好,而是知识点越扎实分数越高。频繁的考试容易打乱学生复习进度,而且会使学生失去考试的“紧张感”和复习过后的“满足收获感”。考试多了,来不及复习情况也多了,自然分数也不会提高多少,对考试的态度就变随意了。多次考试检验出了知识点的缺漏,但是学校却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查缺补漏,这才是问题所在。如果学校能减少考试频率,更加侧重学生知识点巩固,那么在高考过后了,学业成就打败了自卑感,学生就取了一定程度上的“勤奋感”。最后,家长教师的态度至关重要。在学生心理成长方面,应给予鼓励和帮助,不应施加压力。要分得清轻重,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考个多好的大学,而是能去经历人生风雨,享受人生,获得人生经验,而这一切的重要前提就是心理的健全发展。
上述的探讨只是让学生至少在步入成年期前成长到相应水平,不难发现根据埃里克森理论,20岁的大学生应该完成自我角色定位并进入对亲密感的体验。但由于中外文化教育差异,完全按照此理论发展具有较高难度。但是在步入大学前,获得“勤奋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勤奋感”关乎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对学生独立生活获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
作者简介:
陈滨榕,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学2015级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中国式高考;教育困境;解决方法
教师和家长把“高考”作为“唯一的”人生目標强加在学生身上,导致出现了三类学生。一是达到他人目标的“好”学生,努力学习,考上“理想”大学;一是由于压力过大,放弃了高考这一机会,成为了所谓的“没前途的差生”;一是浑浑噩噩,高考成绩差强人意,上了中等水平的大学。中国大部分学生属于第三类,这就使得其进入大学后,突然间没有了目标,并且发现考上大学并不意味着人生事业有了永远的保障,所要面临的问题比高考还多还难,瞬间觉得人生竟然是来受苦受难的,就没有了意义。这些都是中国中等教育以“高考成绩”作为唯一指标的后果。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一困境呢?
笔者试图从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寻求解答。埃里克森认为人要经历八个心理阶段即婴儿期信任感、儿童期自主感、学龄初期主动感、学龄期勤奋感、青春期自我同一性、成年早期亲密感、成年期繁殖感、成熟期绝望感。按照埃氏理论,中国高考生应处于青春期(12-18岁),所面临的该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冲突问题。但是,由于“高考为标准”的教育制度致使18岁左右的学生还未进入学龄期,即勤奋感还未获得。勤奋感是指儿童在学校的学习态度,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也就是取得较好的学业成绩。每一个阶段心理的发展必须是自发的,外部的期望若是没有得到内化认同,那么心理是不会发展的。埃里克森认为:“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高考的困境在于取得优异高考分数这一目标大部分是学校家长乃至社会所强加的,并非学生自发的愿望。对于高考,许多考生没有清晰的认识,哪怕成人不断灌输“高考改变命运”的观念,学生从认知深处仍然没有办法完全理解和认同,这样就使得“勤奋感”无法形成。因此,许多人进入大学后心理还处于较不成熟状态,面对大学中的矛盾和冲突无法解决,角色混乱,北大学生退学、浙大学生大一挂科后离家出走等等事件的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该怎么在大学之前,让孩子至少已经获得“勤奋感”呢?首先,高等学校应该开设大学体验周,让高中生能提前感受大学的学习生活,体会高等教育的魅力,明白考上大学并不意味着人生学习事业已经到达辉煌期,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中国真正的教育往往是在大学学府。其次,当学生对大学有了直观的感受和内心的体悟后,就会明白高考的意义。那就是考入自己心仪大学的敲门砖,端正了学习态度,明白了学习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追求,更加负责任地投入学习。这样目标期望就实现了内化,不必教师家长的外部压力施加,学生就会主动自主学习,提升自我。同时,学校的教育模式应该有所改变。为了高考成绩,许多学校在高三就会出现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的情况。看似是在强化学生考试能力,其实是在打击学生自信心。埃里克森认为勤奋感是通过打败自卑感获得的。考试不会考得越多成绩越好,而是知识点越扎实分数越高。频繁的考试容易打乱学生复习进度,而且会使学生失去考试的“紧张感”和复习过后的“满足收获感”。考试多了,来不及复习情况也多了,自然分数也不会提高多少,对考试的态度就变随意了。多次考试检验出了知识点的缺漏,但是学校却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查缺补漏,这才是问题所在。如果学校能减少考试频率,更加侧重学生知识点巩固,那么在高考过后了,学业成就打败了自卑感,学生就取了一定程度上的“勤奋感”。最后,家长教师的态度至关重要。在学生心理成长方面,应给予鼓励和帮助,不应施加压力。要分得清轻重,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考个多好的大学,而是能去经历人生风雨,享受人生,获得人生经验,而这一切的重要前提就是心理的健全发展。
上述的探讨只是让学生至少在步入成年期前成长到相应水平,不难发现根据埃里克森理论,20岁的大学生应该完成自我角色定位并进入对亲密感的体验。但由于中外文化教育差异,完全按照此理论发展具有较高难度。但是在步入大学前,获得“勤奋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勤奋感”关乎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对学生独立生活获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
作者简介:
陈滨榕,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学2015级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