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是一门以放松身心压力,提升审美情趣为存在目标的人文学科。在初中教学阶段,音乐课程的设立有着重要的存在意义,是实施美育与德育教育主要途径之一。同时,初中音乐课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时期的必修课程。本文以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为主体内容,展开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初中音乐;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音乐是人類世界中最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能够使人类通过声音的编造来表达思想情感与交流的重要存在形式。音乐的存在不仅是人类文明的闪光点,也是随着时代的演进,人们越来越不可或缺的能够充实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可见,音乐的影响不仅是感官上的,也是精神与情感上的。所以,在初中的基础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们基本的音乐审美能力,帮助学生们领会不同的音乐形式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与艺术情感,在音乐中去提高自身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一、初中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之间的联系
无论是音乐教育还是德育教育,其主要目标就是要培育学生们的个人修养与道德品质,以提升学生们的情感体验为目的,丰富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们树立对于学习与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从狭义上来讲,初中音乐课程要求学生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身的音乐审美能力,经过潜移默化的熏陶来养成高尚的艺术情操,培养学生们多元化的人文素养。而德育教育不离其宗,也是围绕学生们的个人素养与道德品质来展开的。所以,音乐与德育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两方在教育目的上有着一致性。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之中,融入德育教育是有着水到渠成的前提条件的。
二、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1.丰富教学内容,树立爱国情怀 国家 社会 家庭
热爱自己的国家是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时期都要掌握的正确观念,也是德育教育中的首要任务,只有学会爱国,才能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初中音乐的课堂上,教师需要去结合教材课本,找到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音乐,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一点一滴的渗透进行教学课堂上,让学生们在耳濡目染的学习氛围中树立起爱国观念,让学生们油然而生的产生爱国情怀。同时,民族音乐作为我国传统音乐的精华部分,能够让学生们通过学习来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建立爱国主义情操。
民族音乐大多都饱含着各民族人民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与对生活的向往之情,学生们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也是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比如,课本中有一首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教师可以利用这首曲子来让学生们进行倾听,并且可以适当的拓展丰富教学内容,借用多媒体来展示新疆人民热闹非凡的舞会,将视觉与听觉双重享受结合在一起,给予学生们极致的享受盛宴,为整体的教学课堂烘托出欢快酣畅的气氛。以此来让学生们切实地感受到《新疆之春》这首优秀的独奏曲所饱含着的主题风格与情感表达,使学生们了解解放后的新疆人民热烈奔放的生活情趣。同时,也要让学生们对这首曲子的结构与风格有基本的认知。
2.拓展教学范围,培养学生社会意识
初中的学习生活并非一成不变的,与高中学习生活相比,初中时期的学生们有着更多的闲余时间考验发展自己的个人兴趣与爱好。但是,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学生们接触信息过于广泛,也缺乏一定的是非观念与社会意识,容易被周围环境所影响。所以,在学校中,教师身为学生们的引导者与传授者,应该积极的发挥自身作用,以音乐的形式来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为学生们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优良的基础,在音乐课堂之中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们适当的拓展教学范围,以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作为助力,来引起他们的注意。比如,教师们在课堂上先不要告诉学生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先给他们提出一个问题:“假如你们明天就要成年了,可以选择自己心仪的人结婚,你们会如何准备呢?”想必这样的问题会瞬间点燃学生们的热情,然后教师就可以为他们播放课本中的《婚礼进行曲》这一曲目,让学生们静下心来欣赏,去感受其神圣肃穆的氛围。之后,教师可以就着学生们的情感体验来阐述观点,让学生们知道婚姻是神圣的,是需要两个人共同负责的,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初中学生们懵懂的青春期加以引导。使学生们通过这首曲目的学习去意识到自己之后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而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学生时期专注学习,为往后的成年生活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之中渗透德育教育其实是必然的。音乐的学习目的并非单一用于解压与放松,也不是单纯的学习乐理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们通过音乐课的学习来掌握基础的音乐文化,同时去培养自身的艺术情操与个人修养。并且,德育教育在国家、社会、家庭中都有着重要作用,与初中音乐的融合也是一种高效且符合教学发展的选择。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们拥有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让学生们通过音乐的熏陶来确立社会意识,建立科学且健康的三观。
参考文献
[1]李道华.初中音乐课堂德育渗透方式分析[J].北方音乐,2019,039(002):207,211.
[2]马丽英.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学苑教育,2017(8):19.
关键词:初中音乐;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音乐是人類世界中最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能够使人类通过声音的编造来表达思想情感与交流的重要存在形式。音乐的存在不仅是人类文明的闪光点,也是随着时代的演进,人们越来越不可或缺的能够充实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可见,音乐的影响不仅是感官上的,也是精神与情感上的。所以,在初中的基础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们基本的音乐审美能力,帮助学生们领会不同的音乐形式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与艺术情感,在音乐中去提高自身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一、初中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之间的联系
无论是音乐教育还是德育教育,其主要目标就是要培育学生们的个人修养与道德品质,以提升学生们的情感体验为目的,丰富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们树立对于学习与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从狭义上来讲,初中音乐课程要求学生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身的音乐审美能力,经过潜移默化的熏陶来养成高尚的艺术情操,培养学生们多元化的人文素养。而德育教育不离其宗,也是围绕学生们的个人素养与道德品质来展开的。所以,音乐与德育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两方在教育目的上有着一致性。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之中,融入德育教育是有着水到渠成的前提条件的。
二、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1.丰富教学内容,树立爱国情怀 国家 社会 家庭
热爱自己的国家是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时期都要掌握的正确观念,也是德育教育中的首要任务,只有学会爱国,才能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初中音乐的课堂上,教师需要去结合教材课本,找到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音乐,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一点一滴的渗透进行教学课堂上,让学生们在耳濡目染的学习氛围中树立起爱国观念,让学生们油然而生的产生爱国情怀。同时,民族音乐作为我国传统音乐的精华部分,能够让学生们通过学习来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建立爱国主义情操。
民族音乐大多都饱含着各民族人民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与对生活的向往之情,学生们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也是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比如,课本中有一首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教师可以利用这首曲子来让学生们进行倾听,并且可以适当的拓展丰富教学内容,借用多媒体来展示新疆人民热闹非凡的舞会,将视觉与听觉双重享受结合在一起,给予学生们极致的享受盛宴,为整体的教学课堂烘托出欢快酣畅的气氛。以此来让学生们切实地感受到《新疆之春》这首优秀的独奏曲所饱含着的主题风格与情感表达,使学生们了解解放后的新疆人民热烈奔放的生活情趣。同时,也要让学生们对这首曲子的结构与风格有基本的认知。
2.拓展教学范围,培养学生社会意识
初中的学习生活并非一成不变的,与高中学习生活相比,初中时期的学生们有着更多的闲余时间考验发展自己的个人兴趣与爱好。但是,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学生们接触信息过于广泛,也缺乏一定的是非观念与社会意识,容易被周围环境所影响。所以,在学校中,教师身为学生们的引导者与传授者,应该积极的发挥自身作用,以音乐的形式来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为学生们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优良的基础,在音乐课堂之中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们适当的拓展教学范围,以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作为助力,来引起他们的注意。比如,教师们在课堂上先不要告诉学生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先给他们提出一个问题:“假如你们明天就要成年了,可以选择自己心仪的人结婚,你们会如何准备呢?”想必这样的问题会瞬间点燃学生们的热情,然后教师就可以为他们播放课本中的《婚礼进行曲》这一曲目,让学生们静下心来欣赏,去感受其神圣肃穆的氛围。之后,教师可以就着学生们的情感体验来阐述观点,让学生们知道婚姻是神圣的,是需要两个人共同负责的,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初中学生们懵懂的青春期加以引导。使学生们通过这首曲目的学习去意识到自己之后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而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学生时期专注学习,为往后的成年生活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之中渗透德育教育其实是必然的。音乐的学习目的并非单一用于解压与放松,也不是单纯的学习乐理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们通过音乐课的学习来掌握基础的音乐文化,同时去培养自身的艺术情操与个人修养。并且,德育教育在国家、社会、家庭中都有着重要作用,与初中音乐的融合也是一种高效且符合教学发展的选择。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们拥有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让学生们通过音乐的熏陶来确立社会意识,建立科学且健康的三观。
参考文献
[1]李道华.初中音乐课堂德育渗透方式分析[J].北方音乐,2019,039(002):207,211.
[2]马丽英.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学苑教育,2017(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