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双输法补充血容量救治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观察

来源 :现代诊断与治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q5296328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对双管双输法补充血容量救治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输血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静脉输血通道,观察组采用双管双输法。比较输血24h内,两组患者止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比较输血前(T0)、输血1h(T1)、输血2h(T2)、输血4h(T3)时,两组患者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及两组血流动力学数值差
其他文献
摘 要:外文期刊是教学、生产、科研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是高校教师和学生了解国外最新科技动态、科技水平和成就的主要情报来源。本文就外文期刊的现状粗浅谈谈高校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选订期刊,如何挖掘出现有期刊的潜力,扩大服务等问题。  关键词:外文期刊 管理 利用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2(b)-0052-01    外文期刊是国外科技情报的载体,它能
清晰的思维是英语写作的前提之一,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写作能力,和学生应用英语,并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对学生学好英语有着十分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蛋白:上皮标记钙黏素-E(E-cadherin)、波形
随着我院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度逐年加大,越来越多的南亚、东南亚留学生来我院学习。留学生在与临床接触的见习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灵活运用,教学效果较好。
对正项级数收敛性判别思路进行探讨,常用的判别准则只是充分条件。在某些附加的条件下,运用级数收敛的性质及有关方法,简单地获得关于级数收敛判别准则的一个充要条件。
学校是社会人才的重要培训基地,当前社会的开放性发展,推动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创新,当前创新教育理念下,作为社会技能型人才教育的有效途径,职业教育面临着课程资源建设与优化的改革趋向。分析化学是我校海洋药物、水产养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综合知识及实践应用能力素质的培养极为重要,新课改形势下,探讨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策略,是优化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化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1 分析化学的课程特点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