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更高效,这是一个很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应从内容、目标、时机、交流、引导等方面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合作学习;实效性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一、内容要合适
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一定要合适,这是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开展的前提。以下内容具有挑战性,适合合作学习:方法、结果容易出现意见分歧的内容;方法不确定、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内容;个人无法完成的复杂内容。例如,北师大五年级上册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推导面积公式的方法多样,非常适合运用合作学习展开探索活动: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转化前后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应有一定的难度,问题也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
二、目标要明确
教师要明确提出本次小组合作的内容、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等,避免盲目,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例如,北师大六年级下册“用实验证明三个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要求学生轮流取水实验,保持相对安静,小声讨论问题。问题包括:通过实验发现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有什么关系?是不是任意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什么条件下圆柱和圆锥有这样的关系?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有可能相等吗?在什么条件下相等?
三、时机要恰当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讨或引导学生进行大组交流,对具体时间的把握与确定是至关重要的。如在教学“鸡兔同笼”时,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读完例题却没有及时地回应,教师让学生再次深入了解,学生还是体会不到其中的含义。教师此时就应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入剖析探究,教师及时点拨和引导,以提高整体的效率。
四、交流要充分
交流分组内交流和组际交流。组内交流时,每个成员汇报自己的见解,再由组长整理、归纳出来。组际交流时各小组要仔细倾听,深入思考,找出一致的见解或不同的观点,可以补充、完善,可以批驳、更正,也可以提出质疑。如,北师大五年级下册的“组合图形的面积”,想一想,算一算,智慧老人家客厅的面积有多大?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组内交流。通过组内交流,学生对小组每位成员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并不全面,也不够深入。再通过组际交流,相互补充,不断完善,共展示了5种方法(如上图)。学生不仅很快找出计算每个小图形所需的条件,还找到了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第④种分割成两个梯形计算比较麻烦;第⑤种等积变形很多时候会受到条件的限制;第①②③种比较常用。
五、引导要及时
在学生进行组内交流时,教师要巡视,做到心中有数;在学生进行组际交流时,教师要融入其中,将问题的探讨引向深入。在交流的过程中,当一些结论或方法被学生认同时,如果正确,教师应给予肯定、表扬或鼓励;若有不完善的地方,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并纠正;对于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再进行点拨或精讲。教师的及时引导可以升华合作学习的交流成果,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例如,北师大五年级上册的“组合图形面积”,进行组内交流时,教师不断巡视,掌握学生的动态;进行组际交流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计算各个小图形所需的条件和规范的书写格式。当然,在交流的基础上还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把这些方法分类。无论哪种方法,都是将复杂的图形转化成基本图形来解决。只有及时引导,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班级中形成一种探究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小组成员能够共同进步,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魅力,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田旭.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2015(2).
[2]闵沪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4(10).
[3]覃霞.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4(5).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合作学习;实效性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一、内容要合适
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一定要合适,这是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开展的前提。以下内容具有挑战性,适合合作学习:方法、结果容易出现意见分歧的内容;方法不确定、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内容;个人无法完成的复杂内容。例如,北师大五年级上册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推导面积公式的方法多样,非常适合运用合作学习展开探索活动: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转化前后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应有一定的难度,问题也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
二、目标要明确
教师要明确提出本次小组合作的内容、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等,避免盲目,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例如,北师大六年级下册“用实验证明三个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要求学生轮流取水实验,保持相对安静,小声讨论问题。问题包括:通过实验发现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有什么关系?是不是任意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什么条件下圆柱和圆锥有这样的关系?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有可能相等吗?在什么条件下相等?
三、时机要恰当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讨或引导学生进行大组交流,对具体时间的把握与确定是至关重要的。如在教学“鸡兔同笼”时,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读完例题却没有及时地回应,教师让学生再次深入了解,学生还是体会不到其中的含义。教师此时就应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入剖析探究,教师及时点拨和引导,以提高整体的效率。
四、交流要充分
交流分组内交流和组际交流。组内交流时,每个成员汇报自己的见解,再由组长整理、归纳出来。组际交流时各小组要仔细倾听,深入思考,找出一致的见解或不同的观点,可以补充、完善,可以批驳、更正,也可以提出质疑。如,北师大五年级下册的“组合图形的面积”,想一想,算一算,智慧老人家客厅的面积有多大?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组内交流。通过组内交流,学生对小组每位成员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并不全面,也不够深入。再通过组际交流,相互补充,不断完善,共展示了5种方法(如上图)。学生不仅很快找出计算每个小图形所需的条件,还找到了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第④种分割成两个梯形计算比较麻烦;第⑤种等积变形很多时候会受到条件的限制;第①②③种比较常用。
五、引导要及时
在学生进行组内交流时,教师要巡视,做到心中有数;在学生进行组际交流时,教师要融入其中,将问题的探讨引向深入。在交流的过程中,当一些结论或方法被学生认同时,如果正确,教师应给予肯定、表扬或鼓励;若有不完善的地方,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并纠正;对于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再进行点拨或精讲。教师的及时引导可以升华合作学习的交流成果,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例如,北师大五年级上册的“组合图形面积”,进行组内交流时,教师不断巡视,掌握学生的动态;进行组际交流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计算各个小图形所需的条件和规范的书写格式。当然,在交流的基础上还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把这些方法分类。无论哪种方法,都是将复杂的图形转化成基本图形来解决。只有及时引导,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班级中形成一种探究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小组成员能够共同进步,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魅力,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田旭.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2015(2).
[2]闵沪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4(10).
[3]覃霞.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