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围栏的台湾“总统府”

来源 :先锋国家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y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6月9日,台湾“总统府”首度对港澳大陆游客开放。随着两岸交往的频繁,台“总统府”与阿里山、日月潭一起,成为大陆赴台游客必游之地。对台湾人来说,这里毫无疑问是台湾政治活动的中心,“总统府”门前的凯达格兰大道,是各种游行、示威与造势的首选之地。
  
  开放区域中,有关于“总统府”历史与建筑风格的图片说明。在近百年的时间内,这里始终是台湾的权力中心之所在。这个呈日字型的建筑,原是日本殖民时期的总督府,始建于1912年,并于1919年竣工。和中国传统坐北朝南的建筑不同,它是坐西朝东,共有五层,中央有60公尺高塔,是钢筋水泥及砖石造建筑物。这里共有大小厅室300多间,约可容2000多人在此工作。
  总督府堪称当时台北第一高楼。1945年5月,美军轰炸了总督府,大火烧了三天二夜,总面积80%受损,但建筑堪称坚固。台湾光复后,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将其建筑改名为“介寿馆”并着手重修,直至1948年底才恢复旧观。重修也改变了原有的部分格局,正大门中央塔前原有二个角楼建筑设计为左右两个半圆形屋顶,改为现今的斜四垂形角楼;正大门停车厅之屋顶原设计为斜面屋顶,后修改为平面屋顶。
  蒋介石1950年3月1日正式“复行视事”后即进驻“总统府”。
  
  强人已远,悲情不再
  
  我事后才知道,在我进入“总统府”内参观时,马英九正在“总统府”正前方百米处的“白色恐怖政治受难者纪念碑”前参加追思仪式,他向受难者献上了百合花。这一天是台湾解除戒严纪念日。
  
  
  陈水扁把对公众开放的时间由假日扩充到平时,在台湾,这叫“空间解严”。更重要的是,“介寿馆”的名字正式更改为“总统府”——去威权化,同时,他也将敞厅里面的孙中山铜像放进了库房——去中国化。
  这里毫无疑问是台湾政治活动的中心,“总统府”门前的凯达格兰大道,是各种游行、示威与造势的首选之地。没有围墙的“总统府”始终面临着来自民间的监督与对抗,既有常态的一个人的“司法战车”,也有非常时期的百万红衫军。在著名的红衫军“倒扁”期间,“总统府”四周围满拒马、蛇笼与喷水车。
  但当任何人都可以在权力中枢撒尿留念时,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开始了。在台湾,官府的去衙门化,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总统府”如此,台湾两大政党的总部更能体现这一点。国民党党部原先就位于“总统府”的对面,距离不过数百米,后来卖掉了,现在位于八德路的党中央所在地,入口处仅有一个小小的标识,部分楼层已经租了出去,甚至连地下室都成了党中央副主席的办公室。但相比于民进党中央党部,已经算很豪华了,后者甚至没有独立的党部大楼。
  与此相对应的,是一种呛官文化,以及热点事件后民粹的流行。有时候我也想:台湾有时是否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站在台北的“总统府”前,我知道,答案要若干年后才会清晰。
  而短期内成为话题的,是“总统府”是否要迁离这个具有日本殖民色彩的建筑。在马英九2008年当选地区领导人但尚未就职之际,他拜访台湾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所长陈芳明时,曾表达把“总统府”迁移到关渡的想法,现在这个地方,可以改为博物馆或其他什么空间。
  
  这个想法引起很多讨论,但迄今并无实施的迹象。在马英九就职一年半之后,反而传出要扩大“总统府”周边特区的讯息。因“总统府”位于台北博爱路附近,周边尚有“国防部”、“行政院”、“最高法院”等机关,所以该区是具有一定警备管制的区域——简称“博爱特区”。
  博爱特区当然有管制,譬如除非特别许可不能有航空器飞过,譬如新建筑物及其高度均受限制。“总统府”也有自己的“安全检查实施要点”——“为维护本府建筑物及各项设施及用电安全,藉实施保密安全检查、违禁品查察及人员清查等诸方式,确保介寿馆区之安全,特订定本要点。”
  2009年9月,出于安全顾虑博爱特区要扩大四倍的消息传出后,遭到社会广泛的批判,而最终不得不草草收场。在安全和开放之间,台湾主流的意见仍然选择后者。
其他文献
重庆“打黑”期间,“黑老大”龚钢模检举律师李庄教唆作伪证。李庄受审时,许多人怀疑龚钢模可能因检举行为被承诺从宽处理,但真相至今无法求证。有意思的是,在美国法庭上,嫌犯与检察官的这类“幕后交易”若被问及,检察官必须如实相告,否则的话,输了官司不说,自己也可能引火上身。联邦最高法院2009年宣判的范德坎普诉戈尔茨坦案(Van de Kamp v. Goldstein),就与检察官在这类案件中的责任有关
期刊
坡里庄教堂如今已破落不堪,钟楼的塔顶已经倒塌,其他建筑都因年久失修而摇摇欲坠,但是,通过成片的老房子,人们还是能感到当年这里的盛况。  从1882年起,这个位于山东省阳谷县的小村庄成为天主教在鲁南传播的大本营,那时整个鲁南只有坡里村有158名天主教徒,他们在数以百万计的“外教人”包围中。  安治泰和福若瑟这两个德国圣言会神父的到来改变了这一状况,到1904年,鲁南已经有23000名天主教徒,此外还
期刊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建成之日,也是加拿大排华之日,是华工悲惨命运的开端。经过多年抗争,随着华人在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上的提高,历届联邦政府对平反“人头税”的态度经历了从不与理睬,到虚与委蛇,再到积极处理的转变。    2007年3月10日,星期六。  这一天是加拿大华裔李龙基(Ralph Lee)的107岁大寿,也是他获得政府人头税赔偿的日子。  这一天,老人已经等了95年。  李龙基12岁来到加拿大,
期刊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被称为a加拿大联邦统一的基石,每英尺铁路下都有一具华工的尸骨。华工用生命和血泪修建了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为加拿大创造了大量赋税和财富。然而铁路建成之日,却是加拿大排华之日,也是华工悲惨命运的开端。从人头税到排华法案,在加华人的尊严一直被践踏。经过多年抗争,排华法案被废除,2006年6月二十二日,加拿大联邦总理哈珀就“人头税”问题向全加华人正式道歉。    “为修路而死”    为了解
期刊
我是通过读章诒和的《卧底》才知道有冯亦代《悔余日录》这本书的,而且吃惊它早在2000年就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章诒和所谈的“卧底”,其实是冯先生自己在生前就通过“日录”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的。冯先生2005年2月去世(享年92岁),章诒和的文章写于2009年。从冯的自我暴露到章诒和得知并由此著文抒发了自己“裂骨锥心之痛”,其间相隔了近9年。  从网上得知,不少读者认为章诒和不够“厚道”,不够“宽容
期刊
《今日历史》 2009年10月  《1688:光荣革命》  1688年,在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配合下,英王詹姆士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威廉率兵登陆英国,赶走詹姆士二世,即位为英国国王,称威廉三世,这一场没流血的政变也被称为“光荣革命”。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宫廷政变,它改变了英语民族历史、改变了世界进程,甚至改变了一切。之后,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称雄世界。光荣革命后建立的立宪君主制度以及两党制度等,对
期刊
1816年广泛的农作物歉收使欧洲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出现了“粮食骚乱”,激发了席卷欧洲大陆的革命激情。在美国,饥饿的人群往西迁移,改变了农业结构,拓展了领土。在中国,饥荒导致民变,引发了清朝由盛转衰的道光萧条。同时自然的阴霾还影响到绘画风格和文学基调,促进了新宗教的诞生,新发明的涌现。一次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影响了整个世界的走向。而自然史学家,把这一连串变化部分归因于印尼的一次火山爆发。百年后,专家们开
期刊
《大公报》天津版1931年11月9日  日军干涉及于教育  强令删削教科书    [吉林通讯]日军干涉内容日益深刻,近更强令教育当局删除教科书,兹志永吉教育局致学校训令及日本宪队长之通牒如次:  教局训令:为令遵事,案奉吉林省教育厅训令第二二号:“为令遵事,前准吉林日本宪兵队第五十号函开,为检查教科书中内容有须削除数部,请严重监督削除等因”,……除分行外,合亟检同原件,令仰该校即便遵照……  日军
期刊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江山秀丽叠彩峰岭,问我国家哪像染病,冲开血路,挥手上吧,要致力国家中兴,岂让国土再遭践踏,个个负起使命,这睡狮已渐已醒!”  二十多年前前,这首《万里长城永不倒》随着香港电视剧《霍元甲》的热播而红遍大江南北。“这睡狮已渐已醒”,唱出了那个年代中国人迈进新时代的渴望和自信。最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在政治、经济上的崛起,“睡狮 /醒狮”形象作为洗雪近百年屈辱的民族主义情绪
期刊
1947年8月,印度独立前的那个星期,甘地写道:“只要我的信仰如我所愿,是光明的,那么,即使我形单影只,我也会含笑九泉的。”  甘地(1869-1948)常自豪于他所取得的成就,但他的思想,又有多少经受得住时代的考验呢?他所谓的非暴力不合作的人生哲学,在当时就因他随意赋予其内涵而多遭诟病。在他去世后,也没有成为人人接受的政治潮流。即使在20世纪的前20年里,甘地的许多思想看上去也不合时宜,尤其是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