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取得条件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U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股东是公司股份的所有者,是公司存在的基础。成为公司股份所有者的可能性,即股东资格。当前,我国《公司法》对股东资格认定的标准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法律实务中出现的许多与公司股权相关的案件中,也涉及到股东资格的确认。本文将对股东资格认定的各标准做一浅析,并提出出现争议时股东资格认定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股东资格;认定标准1股东资格认定标准之浅析
  当前,理论界认为的股东资格认定标准主要包括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其中,实质要件为股东实际履行出资义务,形式要件为公司章程的记载、股东名册的记载、进行工商登记和股东取得出资证明书。若全部满足以上认定依据,则当然具备“股东资格”,但实践中,上述内容易出现缺失或矛盾,笔者将分别对以上几项标准进行分析。
  11实际履行出资义务。股东出资是公司成立的基础,股东出资是取得股东资格的基础条件。但从当前我国公司法的各项规定来看,实际出资与股东资格的认定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具体来说,《公司法》第26条规定证明现行公司法认为股东的出资是可以分期缴纳的,即实际出资与股东资格是可分离的,并不能因未实际出资而否定其股东资格,第28条和第200条规定了股东应该按期足额缴纳其出资额,若未按规定缴纳,其仅向其他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和行政责任,并不因此取消其股东资格。以上条款均说明公司法承认未实际出资人具有股东资格,未履行实际出资义务并不必然导致不能取得股东资格或造成股东资格的消灭。
  此外,在实践中,还可能出现出资人履行出资义务后,公司设立失败,在这种情形下,实际出资人无法取得股东资格。
  综上所述,虽然《公司法解释三》第23条规定表明实际出资是取得股东资格的重要依据,但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不必然能获得股东资格,未实际出资也不必然失去股东资格,因此,履行实际出资义务不能单独作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的依据。
  12公司章程的记载。公司章程是以书面形式固定下来的股东共同一致的意思表示,是公司的最高行为准则。
  我国《公司法》第25条和第82条的规定表明,在有限责任公司章程中,对股东相关事项的记载都属于其绝对必要记载事项。若不记载,则未记载内容不发生法律效力。
  公司章程的记载对内是确定股东资格的重要依据,对外是其他人判断公司股东资格的重要依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公示的作用。
  13进行工商登记。工商登记是政府为了降低交易风险所进行的形式上的审查。根据《公司法》第33条的规定,公司即使未将实际股东的姓名、名称及出资额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或变更登记,并不影响股东的资格,只是这种未经登记的事实不具有對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
  因此,工商登记并非认定股东资格的生效要件,其主要是对外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在公司内部,不影响其股东资格的取得。
  14获得出资证明书。出资证明书是表明股东与股份权属关系的一种凭证。《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以后,应当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出资证明书只是一种物权式凭证,其功能主要是证明股东已经向公司真实出资。
  《公司法解释三》第24条规定说明,当事人实际出资或依法继受后,公司按照规定签发出资证明书是其义务,当公司未按规定签发出资证明书时,表示公司履行义务不当,不能产生剥夺股东资格的效果。
  15股东名册的记载。股东名册是证明股东资格的基本文件,《公司法》第33条明确提出有限责任公司必须将股东姓名或名称记载于股东名册上,否则会因缺少记载内容不能引起法律上的效力,股东名册是股东主张其股东资格的依据,其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
  此外,《公司法解释三》第24条中的规定表明即使股东名册未记载的股东,也不一定就没有股东资格。因为当股东向公司投资合法取得股东资格时,将股东姓名记载于股东名册上是公司的义务,如果公司未按规定将其记载于股东名册,属于公司义务履行不当,并不使股东资格归于消灭。
  由此可知,不能仅凭姓名记载于股东名册上就其具有股东资格。
  2出现争议时股东资格认定之基本思路
  有关股东资格认定的法律纠纷一般情况下主要涉及公司内部法律关系和公司外部法律关系。当出现有关股东资格认定的纠纷时,应根据其所涉及的不同法律关系,适用不同的股东资格认定标准。
  实践中,公司股东之间、投资者与公司之间的纠纷时有发生,这属于公司内部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协议并不涉及公司以外的第三人利益,只要契约属于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属善意,并不损害他人利益,就应该确认该契约的法律效力,此时,应更多地关注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具体来说,在处理公司内部纠纷时,实质要件的证明效力优于形式要件,能更好地确定股东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实际出资出发认定股东资格,能更好地维护实际出资人的利益。
  当纠纷涉及公司外部法律关系时,认定股东资格不需要特别探究股东行为的真实意思,而应以形式要件优先确定其资格。在实践中,第三人在与公司进行交易时主要按照其外观特征来了解公司的状况,公司章程、工商登记、股东名册和出资证明书都具有一定的公示性,有利于维护交易安全,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具体来看,当上述四项形式要件对股东资格的记载一致时,即可直接确认其股东资格。在公司章程、工商登记、股东名册和出资证明书记载不一致的情况下,应认为工商登记在确定股东资格时具有最高的证明效力,若工商登记出现错误,由工商登记机关承担责任;《公司法》第33条中也规定了股东可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其效力也较高;最后,公司章程相较于出资证明书更能证明股东的股东资格。
  综上所述,对股东资格的认定应该根据其纠纷涉及的法律关系分别处理。对内部关系来说,应主要依实质要件作为其判定的依据;而在处理涉及外部关系的纠纷时,应当将形式要件作为其判定依据,即通过工商登记,股东名册的记载、公司章程的记载以及出资证明书作为其判断股东资格的标准。
  参考文献
  [1]周友苏试析股东资格认定中的若干法律问题[J]法学,2006年第12期。
  [2]赵旭东公司法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蒋大兴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方法?判例?制度[M]法律出版社,2001。
  [4]范健论股东资格认定的判断标准[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秋季号。
  [5]沈贵明股东资格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大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问题增多,检察机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日益艰巨和繁重。新的形势促使检察机关控申部门的工作重点随之转移到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和做好涉检涉诉案件的息诉罢访工作上来,那么承担具体信访稳定工作任务的控申部门如何充分发挥举报线索初核工作职能,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呢。  关键词举报初核社会和谐稳定化解矛盾  作者简介:郭爱忠,天津市河东
摘 要:本文就如何提高行业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能力,在资金管理方面采取针对性的策略,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水平有效的提高,实现科技信息化的网络财政管理方法,增强会计人员对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视,对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加强,还可以通过培训学习来提高财政部门的办事效率,从各个方面进行改进以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策略  引言  为了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我们有必
电镀废水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一类较为常见的工业废水.电镀废水主要包括酸性废水、碱性废水、重金属废水等.这些废水不仅毒性较大,且难于治理,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破坏,并且会对周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任何权利要想摆脱缺乏保障并且难以实现的窘境,都必须具备保障和救济的双重条件,否则权利只是停留在书面上的华丽辞藻。本文论述的消费者权利突出的规定在《消费者保护法》中,同时重点讨论了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建立,有力的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但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规定尚有不尽完善之处,理论上的争议,影响了实践对于惩罚性赔偿的判断和运用,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目的 观察胎儿超声心动图多切面图像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孕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筛查胎儿心脏疾病,观察组采用胎儿超声心动图多切面图像声筛
留守儿童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由于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师素质不高以及留守儿童道德水平低,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便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形成以家庭为
摘 要:长久以来,陶行知教育思想始终都是当代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精进工作、优化工作的重要价值观来源。面对现代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笔者特此选用先生教育思想中与创业较为相近的创造教育思想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理论剖析,并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责任现状描述,将其与先生的教育思想相結合,最终以阶段性及结构性的价值探究列出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望能以文中所整理的浅显文字为相关创业
摘要文章从金融监管的概念和意义出发,对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进行了比较,并结合当下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与问题阐释了我国金融监管模式改良的必要性,提出我国的金融监管应当审慎、适度,应当实现由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的稳步过渡。  关键词金融监管机构监管功能监管监管模式  作者简介:张苏弢,四川大学法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法。当前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国内金融市场日益复杂,创新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我国混业经营
摘要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担负着重要职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管理创新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过程必然带来法律法规的变革和执法方式的变化,检察队伍建设必需适应新形势,进一步提高队伍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执法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管理创新带来管理方法变化、管理政策变化和管理模式变化。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队伍建设检察机关  作者简介:韦华生,广州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