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突出,在不同时代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生命力。“仁”的思想,“终身学习”、“以学为乐”等教育理念,对教育现代化发展无疑具有极大的启发与借鉴价值。但在肯定儒家教育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改造其消极因素,提倡创新性、个性化教育,这对于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和人的现代化是极为重要的。
关键词:儒家文化;现代教育;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先辈们留下的丰厚的历史遗产。 它承载了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是中国民族世世代代传递、流动的最具生命活力的东西。在中国传统文化最为突出的就是儒家文化,他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的碰撞与融合。
一、儒家思想中“仁爱”思想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在不同时代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生命力。“仁”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其基本含义就是“爱人,与人相亲”。这种以心理情感为纽带,以情理渗透为原则,洋溢着浓浓人情味为形式的和谐人际交往方式,体现着高超的人性洞察力,对建立现代的师生交往模式,以情感进行教育起到巨大的启发性。
孔子所倡导的仁爱,可谓达到了人性最高的理想境界,这样做的结果是最终形成了“求仁”、“求善”、“求爱”为方式,以情感教育为特征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也是体现了儒家“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现代教育更是强调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教育者重视对所有学生个性教育,“有教无类”教育,没有优等生与差等生的区分,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要始终坚持“仁”、“爱”,心中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在充满爱与宽容的氛围中成长、成才,这就是儒家仁爱思想给我们现实教育的最大启示。
二、儒家思想中的“终生学习”的教育理念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技术的创新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与技术日新月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去接受新知识与新技术,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对比尔·盖茨深有影响的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在知识社会中,人們必须学会如何学习。实际上,在知识社会中,学科知识可能没有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和他们继续学习的动机来得那么重要,为此我们需要学习的磨练。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这一特点,与儒家教育理念具有相似之处,深人挖掘儒家文化中相关的教育思想,有利于我们顺利完成由学校教育到终身教育的转变。 孔子 对自己一生的学习态度与刻苦精神,曾表述为“发愤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而且还言“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都是其终生求学不止的有力证据。虽然儒家对教育或学习终身性的强调,主要是针对道德修养而言,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内容尚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儒家视学习为终身事业的教育理念以及实现这种教育理念的方式,对于我们在知识经济时代提倡终身教育,无疑具有极大的启发与借鉴价值。
三、儒家思想中“以学为乐”的教育理念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很多同学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 但在儒家典籍中却很难找到“苦”字,反而到处充斥着“乐”字。以《论语》为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在《论语》中,没有一个“苦”字,而“乐”字却出现了二十多次。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将被终身教育所取代,学习将成为每个人终生的事情。然而,无论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承续中国传统文化慧命,都难免带有某种程度的功利性,只要带有功利性,就会产生“学习的异化”。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儒家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即把家国天下之命运、中国文化之慧命与主体自身生命合一此即儒家式的“天人合一”,当实现这种合一之后,齐家治国平天下与承续中国文化之慧命就成为了主体的本质要求,而为实现这一目的所进行的学习活动也就成为了主体本质的自我实现,“学习的异化”自然也就无从产生。
在道德教育方面,尚德育、尚德风的传统使道德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居于显著的地位,道德教育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根本。儒家代表曾子曰:“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孟子的“生于优患,死于安乐”,霍去病的“国家安定, 乐无央兮”,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韩愈的“以国家之务为己任”,陆游的“位卑未感忘优国”等等,都是以国家社稷、民生疾苦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反映了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
然而教育现代化中 “德治”、“礼治”追求的理想人格,从本质上看,约束了人的行为,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不是为自身,而是为伦理纲常的“礼”、“义”,这种道德教化,往往无视人的自身价值的存在与肯定,贬抑人的个性发展,其根本点不在于解决人与自然的规律问题,而是强调通过理性来控制自我,把做人的道理放置于理性之上。与现代教育追求的张扬道德主体个性特征和创造精神相去更远。
因此,在肯定传统文化中“德治”教育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必须对其改造与创新,清除那种把人塑造成无人格独立的“忠臣”、“孝子”、“顺民”的所谓“美德”教育,反对用听话、顺从代替自主、自律,剔除传统文化中贬抑自我,忽视人的主体价值的消极因素,提倡创新性、个性化教育,这对于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和人的现代化是极为重要的。
作者简介:张欣(1981.10-)女,汉族,四川成都人,讲师,教育硕士,主要从事教学管理方面研究。
关键词:儒家文化;现代教育;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先辈们留下的丰厚的历史遗产。 它承载了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是中国民族世世代代传递、流动的最具生命活力的东西。在中国传统文化最为突出的就是儒家文化,他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的碰撞与融合。
一、儒家思想中“仁爱”思想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在不同时代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生命力。“仁”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其基本含义就是“爱人,与人相亲”。这种以心理情感为纽带,以情理渗透为原则,洋溢着浓浓人情味为形式的和谐人际交往方式,体现着高超的人性洞察力,对建立现代的师生交往模式,以情感进行教育起到巨大的启发性。
孔子所倡导的仁爱,可谓达到了人性最高的理想境界,这样做的结果是最终形成了“求仁”、“求善”、“求爱”为方式,以情感教育为特征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也是体现了儒家“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现代教育更是强调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教育者重视对所有学生个性教育,“有教无类”教育,没有优等生与差等生的区分,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要始终坚持“仁”、“爱”,心中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在充满爱与宽容的氛围中成长、成才,这就是儒家仁爱思想给我们现实教育的最大启示。
二、儒家思想中的“终生学习”的教育理念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技术的创新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与技术日新月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去接受新知识与新技术,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对比尔·盖茨深有影响的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在知识社会中,人們必须学会如何学习。实际上,在知识社会中,学科知识可能没有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和他们继续学习的动机来得那么重要,为此我们需要学习的磨练。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这一特点,与儒家教育理念具有相似之处,深人挖掘儒家文化中相关的教育思想,有利于我们顺利完成由学校教育到终身教育的转变。 孔子 对自己一生的学习态度与刻苦精神,曾表述为“发愤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而且还言“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都是其终生求学不止的有力证据。虽然儒家对教育或学习终身性的强调,主要是针对道德修养而言,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内容尚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儒家视学习为终身事业的教育理念以及实现这种教育理念的方式,对于我们在知识经济时代提倡终身教育,无疑具有极大的启发与借鉴价值。
三、儒家思想中“以学为乐”的教育理念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很多同学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 但在儒家典籍中却很难找到“苦”字,反而到处充斥着“乐”字。以《论语》为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在《论语》中,没有一个“苦”字,而“乐”字却出现了二十多次。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将被终身教育所取代,学习将成为每个人终生的事情。然而,无论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承续中国传统文化慧命,都难免带有某种程度的功利性,只要带有功利性,就会产生“学习的异化”。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儒家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即把家国天下之命运、中国文化之慧命与主体自身生命合一此即儒家式的“天人合一”,当实现这种合一之后,齐家治国平天下与承续中国文化之慧命就成为了主体的本质要求,而为实现这一目的所进行的学习活动也就成为了主体本质的自我实现,“学习的异化”自然也就无从产生。
在道德教育方面,尚德育、尚德风的传统使道德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居于显著的地位,道德教育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根本。儒家代表曾子曰:“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孟子的“生于优患,死于安乐”,霍去病的“国家安定, 乐无央兮”,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韩愈的“以国家之务为己任”,陆游的“位卑未感忘优国”等等,都是以国家社稷、民生疾苦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反映了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
然而教育现代化中 “德治”、“礼治”追求的理想人格,从本质上看,约束了人的行为,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不是为自身,而是为伦理纲常的“礼”、“义”,这种道德教化,往往无视人的自身价值的存在与肯定,贬抑人的个性发展,其根本点不在于解决人与自然的规律问题,而是强调通过理性来控制自我,把做人的道理放置于理性之上。与现代教育追求的张扬道德主体个性特征和创造精神相去更远。
因此,在肯定传统文化中“德治”教育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必须对其改造与创新,清除那种把人塑造成无人格独立的“忠臣”、“孝子”、“顺民”的所谓“美德”教育,反对用听话、顺从代替自主、自律,剔除传统文化中贬抑自我,忽视人的主体价值的消极因素,提倡创新性、个性化教育,这对于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和人的现代化是极为重要的。
作者简介:张欣(1981.10-)女,汉族,四川成都人,讲师,教育硕士,主要从事教学管理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