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应该更加充分地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诱发学生内在的知识潜能,使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数学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走进生活——形成初步的数学认识
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非常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忽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没有形成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现象在农村小学尤为突出。其实每一位学生并非上学后才接触数学,也不仅仅是在学校中才接触数学,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各种数学问题,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数学认识,这些数学知识虽然是非正规的、不系统的,有的概念甚至是模糊的,不清楚的,哪怕是错误的,但对学生来说都是生动有趣和真实的,是学生在学校中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必要基础。因此我们不能够把学生看作“一张白纸”,这就决定了小学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应该是对经验现象进行归纳与引申,即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从而建构数学概念。例如教学“立体图形的认识”,课前教师让学生收集不同形状的物体(如各种包装盒、易拉罐、小皮球、玻璃球、跳棋子等),使他们初步感知立体图形,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把收集到的物品放在一起,然后按照不同的形状分类。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进一步感知各种物体的特点,进而理解概念,加深对概念的认识。
为了呈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教学“长方体的特征”,课前教师布置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模型,学生要思考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长方体有什么特征,怎样做才美观大方。当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长方体到课堂时,长方体的特征根本就不用教师讲解,每个学生都因为有了自己的制作体会而个个胸有成竹。在与同学的交流中积极踊跃地发言。又如《克与千克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回去与家长一起调查三件日常用品的重量,并记录下测量的方法与结果。有的学生用称称出一个苹果重70克,有的直接从包装袋上看出一包饼干重250克和一包洗衣粉重1千克等等。学生由此初步感知克与千克都是用来表示物体重量的,而“克”通常用来表示较轻物体的重量,“千克”则通常用来表示较重的重量。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只需再点拨一下,学生就能迅速掌握这些知识了,也因此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引入生活——深化系统的数学认识
法国学者卢梭认为,儿童时期是理解性睡眠时期,不宜用理性的方法对他们进行训练,要让他们接受大自然教育,接受感觉经验的教育,接受实际事物、实际行动的教育。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结合生活实际将课堂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自主探究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激发对数学的情感,在交互实践中探究、释疑、完善和深化。例如,在教学“5的认识”时,安排一个复习环节,让学生各自用4根小棒搭各种图形。学生搭出了房子、树木、雨伞等,既复习了“4的认识”,巩固了数数,又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接着引发学生思考:再添一根小棒又能搭出什么图形?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5的认识”做好铺垫。
再如在学习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一节后,教师在教室里布置了一个“小商店”,让学生模仿营业员、顾客进行简单计算或购物,然后,比较谁买的东西贵,贵多少。这样,学生不但巩固了知识,训练了计算技能,而且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数学中的算理是相当抽象和严谨的,小学生常常感到难以理解。建构主义认为:“在现实世界中,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和经验构造我们的学习。”所以,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其与数学算理相联系起来。如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有这样的规律:多加了要减,少加了要加;多减了要加,少减了要减。小学生不易理解这一内容,可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妈妈带了179元钱,给小明买了一双鞋用去98元,妈妈还剩多少钱?怎样列式?”(179-98)“结果是多少呢?请在小组中模拟妈妈是如何付钱的。”然后,学生模仿拿着钱付出100元,找回2元,再将这2元和剩下的79元合起来,得79+2=81元。这个过程中的计算就是179-98=179-100+2=81。这样,抽象的算理就比较容易地被学生牢固地掌握,学生还从中体会了“先算整,再调整”即“抓住整体(或主要方面),再对局部加以协调”的解决问题策略。
实践证明: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者融通,学生就可能感受到书本知识的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就有可能深深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价值,就有可能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学习就有可能是一项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了。
三、服务生活——深入体验数学的价值
现在学校一般要求,小学低年级不布置课后书面作业,但适当把日常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数学作业”走人生活,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体会“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造性运用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例如认识了“时、分、秒”之后,让学生回家记录几时吃晚饭,几时看动画片,几时睡觉,早上几点起床等,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认识“方向”后。让学生回去观察自家周围的八个方向都有些什么,画一画,然后观察自己的家在学校的哪个方向,画出上学的路线图;认识“角”之后,让学生用活动角去比较找到的两个角的大小……这样的作业,摒弃了传统的形式,留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和探索的余地。问题解决的方式也因学生自身而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来思考问题,从而打破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界限,体现了“大数学”教育观念。
现实生活为数学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责编 王学军)
一、走进生活——形成初步的数学认识
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非常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忽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没有形成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现象在农村小学尤为突出。其实每一位学生并非上学后才接触数学,也不仅仅是在学校中才接触数学,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各种数学问题,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数学认识,这些数学知识虽然是非正规的、不系统的,有的概念甚至是模糊的,不清楚的,哪怕是错误的,但对学生来说都是生动有趣和真实的,是学生在学校中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必要基础。因此我们不能够把学生看作“一张白纸”,这就决定了小学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应该是对经验现象进行归纳与引申,即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从而建构数学概念。例如教学“立体图形的认识”,课前教师让学生收集不同形状的物体(如各种包装盒、易拉罐、小皮球、玻璃球、跳棋子等),使他们初步感知立体图形,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把收集到的物品放在一起,然后按照不同的形状分类。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进一步感知各种物体的特点,进而理解概念,加深对概念的认识。
为了呈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教学“长方体的特征”,课前教师布置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模型,学生要思考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长方体有什么特征,怎样做才美观大方。当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长方体到课堂时,长方体的特征根本就不用教师讲解,每个学生都因为有了自己的制作体会而个个胸有成竹。在与同学的交流中积极踊跃地发言。又如《克与千克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回去与家长一起调查三件日常用品的重量,并记录下测量的方法与结果。有的学生用称称出一个苹果重70克,有的直接从包装袋上看出一包饼干重250克和一包洗衣粉重1千克等等。学生由此初步感知克与千克都是用来表示物体重量的,而“克”通常用来表示较轻物体的重量,“千克”则通常用来表示较重的重量。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只需再点拨一下,学生就能迅速掌握这些知识了,也因此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引入生活——深化系统的数学认识
法国学者卢梭认为,儿童时期是理解性睡眠时期,不宜用理性的方法对他们进行训练,要让他们接受大自然教育,接受感觉经验的教育,接受实际事物、实际行动的教育。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结合生活实际将课堂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自主探究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激发对数学的情感,在交互实践中探究、释疑、完善和深化。例如,在教学“5的认识”时,安排一个复习环节,让学生各自用4根小棒搭各种图形。学生搭出了房子、树木、雨伞等,既复习了“4的认识”,巩固了数数,又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接着引发学生思考:再添一根小棒又能搭出什么图形?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5的认识”做好铺垫。
再如在学习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一节后,教师在教室里布置了一个“小商店”,让学生模仿营业员、顾客进行简单计算或购物,然后,比较谁买的东西贵,贵多少。这样,学生不但巩固了知识,训练了计算技能,而且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数学中的算理是相当抽象和严谨的,小学生常常感到难以理解。建构主义认为:“在现实世界中,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和经验构造我们的学习。”所以,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其与数学算理相联系起来。如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有这样的规律:多加了要减,少加了要加;多减了要加,少减了要减。小学生不易理解这一内容,可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妈妈带了179元钱,给小明买了一双鞋用去98元,妈妈还剩多少钱?怎样列式?”(179-98)“结果是多少呢?请在小组中模拟妈妈是如何付钱的。”然后,学生模仿拿着钱付出100元,找回2元,再将这2元和剩下的79元合起来,得79+2=81元。这个过程中的计算就是179-98=179-100+2=81。这样,抽象的算理就比较容易地被学生牢固地掌握,学生还从中体会了“先算整,再调整”即“抓住整体(或主要方面),再对局部加以协调”的解决问题策略。
实践证明: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者融通,学生就可能感受到书本知识的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就有可能深深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价值,就有可能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学习就有可能是一项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了。
三、服务生活——深入体验数学的价值
现在学校一般要求,小学低年级不布置课后书面作业,但适当把日常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数学作业”走人生活,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体会“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造性运用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例如认识了“时、分、秒”之后,让学生回家记录几时吃晚饭,几时看动画片,几时睡觉,早上几点起床等,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认识“方向”后。让学生回去观察自家周围的八个方向都有些什么,画一画,然后观察自己的家在学校的哪个方向,画出上学的路线图;认识“角”之后,让学生用活动角去比较找到的两个角的大小……这样的作业,摒弃了传统的形式,留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和探索的余地。问题解决的方式也因学生自身而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来思考问题,从而打破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界限,体现了“大数学”教育观念。
现实生活为数学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责编 王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