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了泰兴市小麦生产基本情况,分析了小麦生产中存在的品种多而杂、播期迟且持续时间长、秸秆还田质量不高、沟系配套不理想等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小麦生产;现状;问题;发展对策;江苏泰兴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055-02
泰兴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属通南高沙土地区,小麦种植面积4.2万hm2左右。近年来,随着水稻秸秆还田率的提高以及土地流转力度的加大,小麦高产稳产难度加大。现将小麦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泰兴市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1 生产现状
1.1 小麦生产情况
由于油菜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近5年泰兴市小麦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12的4.07万hm2增加到2016年的4.29万hm2,增加2 200 hm2。除2016年外,泰兴市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实现了12年增,2013年首次突破6 000 kg/hm2。由于晚播面积大以及生长后期因风雨倒伏等一些因素影响,2016年小麦产量降幅较大,為5 700 kg/hm2,较上年减产465 kg/hm2,减幅7.5%。
1.2 小麦理产穗粒结构
近5年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呈上升趋势,每穗粒数呈下降趋势,千粒重除2013年较上年增加3.3 g变化幅度较大外,其他年度间变化不大。群体较大、穗数较多,是近年来小麦倒伏面积较大的主要原因。降低穗数、增加粒数、提高粒重是泰兴市小麦今后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
1.3 成本效益情况
近5年泰兴市小麦生产成本增加较快,从2012年的5 638.5元/hm2增加到2016年的8 179.05元/hm2,增加2 540.55元/hm2,增幅45.1%,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机械作业费及人工费上升较快。效益2014年达最高值,为7 483.5元/hm2, 2016年效益大减,主要原因是产量下降、售价较低(平均价为1.6元/kg,比2015年少0.76元/kg)。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品种多而杂
由于种子补贴与售卖分开,农户选种自主性加大;种子经营主体多,无序竞争激烈;农技推广体系弱化,主推品种宣传力度不够;一些种植大户从省种本出发,选用价格低的非主推品种等一些原因,近年来泰兴市小麦种植品种数目較多。2012—2016年全市小麦品种分别有5、7、10、14、19个,其中种植面积670 hm2以上的品种分别有3、4、5、8、10个。另外,一些农户特别是种粮大户自留种比例较高,这些品种多退化、混杂,对产量影响较大。由于各品种生育期有早有迟,给技术指导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
2.2 播期推迟拉长
泰兴市小麦常年适宜播期为10月28日至11月5日。由于流转面积的扩大以及秸秆还田普及率的提高,近年来泰兴市小麦播期推迟拉长,近3年表现尤为明显。2013年适期播种面积3.57万hm2,晚播面积450 hm2,分别占小麦总面积的86.6%、11.0%,早播(10月23日)与晚播(11月25日)前后相差33 d;2014年适期播种面积2.52万hm2,晚播面积1.61万hm2,分别占小麦总面积的59.9%、38.2%,早播(10月26日)与晚播(12月5日)相差40 d;2015年适期播种面积1.67万hm2、晚播面积2.59万hm2,分别占小麦总面积的39.1%、60.9%,早播(10月27日)与晚播(12月25日)相差59 d。晚播麦主要集中于种粮大户,经营面积过大、配套设施不到位是晚播的主要原因。晚播易造成小麦迟发晚熟、后期病害重、灌浆期间易遇高温逼熟、收获期易遇连阴雨等不利影响,从而导致产量下降、品质变低、效益不高。
2.3 秸秆还田质量不高
秸秆还田是秸秆利用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解决有机肥长期投入不足的问题。近3年秸秆还田率较高,2013年、2014年、2015年全市秸秆还田面积分别为3.07万、3.14万、3.24万hm2,分别占小麦总面积的72.%、73.8%、75.5%。由于秸秆还田适宜的机械数量不多、动力不足以及田块零碎化严重等因素,秸秆还田质量不太理想,严重影响了小麦苗期生长。秸秆还田理想深度为15 cm以下,从实际调查看,旋耕还田85.7%的作业田块达不到深度要求,秸秆富集于表层土壤,不利于小麦根系下扎,影响吸肥吸水;部分田块稻草田间分布不匀成团扎堆现象严重,导致空心塘;播后镇压措施不到位,土壤暄松,遇旱、遇低温,易发生干冻死苗;遇雨,土壤含水量增加,不易下渗,常出现渍害。另外,由于秸秆还田质量差、小麦出苗率低,导致大面积生产单位面积用种量增加,目前全市平均用种量为157.5 kg/hm2,比正常用种量多22.5~45.0 kg/hm2。
2.4 沟系配套不理想
泰兴市小麦生育期间常年降雨量为500~600 mm,比小麦一生总需水量多100~200 mm。降雨量不仅多而且分布不均匀,苗期及拔节期往往雨水较多,如沟系不配套,小麦常出现渍害,严重影响生长。一些农户由于怕投入、怕占地、怕麻烦等一些原因,沟系配套不到位,2015年全市田内沟系配套合格率仅为41.7%。一些田块虽内三沟配套较好,但是外三沟要么淤塞严重,排水功能下降,要么外三沟配套不到位,内三沟无法与外三沟有效连通。渍害常导致小麦根系发育差、分蘖少、早衰、倒伏,其危害往往以隐性方式出现,常不被生产者重视,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
3 对策
3.1 加强宣传与推广,提高主推品种覆盖率
加强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泰兴市种植的抗性强、品质好、产量高的品种。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宣传媒介,加大主推品种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及时发布泰兴市主推品种名目,让广大种子经营者,及时备好小麦用种。通过小麦绿色增产创建项目,积极推广应用主推品种。做好小麦技术宣传,慎选赤霉病易感品种,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做好种植大户良种选用的宣传解释,减少自留品种的种植比例。种子监理部门要加大市场查处力度,杜绝未经试验、示范的品种在泰兴市推广销售,让农户用上产量高、综合性状好的品种[1]。 3.2 做好大户指导服务,确保小麦适期播种
泰兴市每年小麦迟播面积95%以上的集中于种植大户,指导好种植大户做好生产管理,是解决泰兴市小麦晚播问题的关键。引导种植大户根据自身的人力、物力、财力,合理控制好土地流转规模,确保生产有序开展。改变种植大户重养稻轻种麦的思想,做到抢收抢种。合理选用熟期较早、产量尚可的水稻品种,扭转近年来水稻迟收、小麦晚种的被动局面。积极推行“实物计租、货币兑现”的办法,即按照一定数量稻谷或小麦作为流转金,并以当年稻麦上市时的市场价格进行结算,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解决种粮大户因烘干、仓储等设施不到位采用延迟收获田內自然晒干的不良做法。大力培育壮大专业化服务组织,为种植大户提供质好、价优、高效的专业化服务,确保小麦适期播种[2]。因地制宜选用稻套麦模式,加快播种进度。
3.3 农机农艺合理结合,提高秸秆还田质量
选用秸秆切碎效果好、收割效率高的机械,确保秸秆切碎长度不超过10 cm。控制好旋耕还田作业速度,保证还草深度,埋茬作业时用反旋禁用正旋。旋耕还田时土壤墒情宜在75%~80%之间,这样便于土壤压紧压实,播深控制在2 cm左右。播后及苗期适时适度做好镇压,可起到弥合土缝、提墒、蹲苗的效果。引导农户变小田为大田,减少田埂数,提高机械作业效率,确保还草质量。遇旱时影响麦苗生长时,要及时沟灌窨水,做到速灌速排,忌大水漫灌,防止土壤发生板结,影响麦苗生长[3]。在推广好旋耕还田的基础上,在种植大户中要积极推广应用铧犁耕翻秸秆还田模式,此模式在泰兴市砂壤土地区应用,具有耕作阻力小、作业效率高、秸秆还田效果好的特点,小麦生产安全性高,不存在秸秆旋耕还田给小麦生长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此模式投入大、费用高,建议通过市财政加大该模式机械购置及作业费补助,促进此模式在泰兴市大面积应用。
3.4 加强多方投入,提高沟系配套率
沟系开挖配套不仅投入大、耗时长、涉及面广,而且对小麦生长影响较大,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将沟系配套工作作为小麦生产中的重中之重工作抓紧抓好。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广大农户对挖墒理沟事关小麦高产稳产的认知水平,消除怕麻烦、怕占地、惜本不想投入的错误认识。积极采取市补助、乡自筹、大户出一点的筹资办法,加大外三沟的整治投入。通过项目实施,加大沟系配套的扶持力度。加大乡镇秋播沟系配套方面的考核力度,确保内外三沟的深度、密度达到高产小麦的技术要求[4]。以水利部门为主导,其它有关部门作配合,组织好技术人员,以村为单位,综合做好外三沟的规划[5-6]。
4 参考文献
[1] 于振文,郭天财,吕修濤,等.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技术问答[M].1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 郭文善,王龙俊,朱新开,等.小麦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M].1版.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3] 张晓虎,张向东.商洛山区小麦生产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9):198-202.
[4] 龚昌盛.小麦生产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71-72.
[5] 王志顺,陈桥生,张道荣,等.襄樊市小麦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应对措施[J].小麦研究,2010,31(2):26-28.
[6] 王彬龙.陕西关中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11,57(2):86-87.
关键词 小麦生产;现状;问题;发展对策;江苏泰兴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055-02
泰兴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属通南高沙土地区,小麦种植面积4.2万hm2左右。近年来,随着水稻秸秆还田率的提高以及土地流转力度的加大,小麦高产稳产难度加大。现将小麦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泰兴市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1 生产现状
1.1 小麦生产情况
由于油菜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近5年泰兴市小麦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12的4.07万hm2增加到2016年的4.29万hm2,增加2 200 hm2。除2016年外,泰兴市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实现了12年增,2013年首次突破6 000 kg/hm2。由于晚播面积大以及生长后期因风雨倒伏等一些因素影响,2016年小麦产量降幅较大,為5 700 kg/hm2,较上年减产465 kg/hm2,减幅7.5%。
1.2 小麦理产穗粒结构
近5年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呈上升趋势,每穗粒数呈下降趋势,千粒重除2013年较上年增加3.3 g变化幅度较大外,其他年度间变化不大。群体较大、穗数较多,是近年来小麦倒伏面积较大的主要原因。降低穗数、增加粒数、提高粒重是泰兴市小麦今后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
1.3 成本效益情况
近5年泰兴市小麦生产成本增加较快,从2012年的5 638.5元/hm2增加到2016年的8 179.05元/hm2,增加2 540.55元/hm2,增幅45.1%,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机械作业费及人工费上升较快。效益2014年达最高值,为7 483.5元/hm2, 2016年效益大减,主要原因是产量下降、售价较低(平均价为1.6元/kg,比2015年少0.76元/kg)。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品种多而杂
由于种子补贴与售卖分开,农户选种自主性加大;种子经营主体多,无序竞争激烈;农技推广体系弱化,主推品种宣传力度不够;一些种植大户从省种本出发,选用价格低的非主推品种等一些原因,近年来泰兴市小麦种植品种数目較多。2012—2016年全市小麦品种分别有5、7、10、14、19个,其中种植面积670 hm2以上的品种分别有3、4、5、8、10个。另外,一些农户特别是种粮大户自留种比例较高,这些品种多退化、混杂,对产量影响较大。由于各品种生育期有早有迟,给技术指导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
2.2 播期推迟拉长
泰兴市小麦常年适宜播期为10月28日至11月5日。由于流转面积的扩大以及秸秆还田普及率的提高,近年来泰兴市小麦播期推迟拉长,近3年表现尤为明显。2013年适期播种面积3.57万hm2,晚播面积450 hm2,分别占小麦总面积的86.6%、11.0%,早播(10月23日)与晚播(11月25日)前后相差33 d;2014年适期播种面积2.52万hm2,晚播面积1.61万hm2,分别占小麦总面积的59.9%、38.2%,早播(10月26日)与晚播(12月5日)相差40 d;2015年适期播种面积1.67万hm2、晚播面积2.59万hm2,分别占小麦总面积的39.1%、60.9%,早播(10月27日)与晚播(12月25日)相差59 d。晚播麦主要集中于种粮大户,经营面积过大、配套设施不到位是晚播的主要原因。晚播易造成小麦迟发晚熟、后期病害重、灌浆期间易遇高温逼熟、收获期易遇连阴雨等不利影响,从而导致产量下降、品质变低、效益不高。
2.3 秸秆还田质量不高
秸秆还田是秸秆利用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解决有机肥长期投入不足的问题。近3年秸秆还田率较高,2013年、2014年、2015年全市秸秆还田面积分别为3.07万、3.14万、3.24万hm2,分别占小麦总面积的72.%、73.8%、75.5%。由于秸秆还田适宜的机械数量不多、动力不足以及田块零碎化严重等因素,秸秆还田质量不太理想,严重影响了小麦苗期生长。秸秆还田理想深度为15 cm以下,从实际调查看,旋耕还田85.7%的作业田块达不到深度要求,秸秆富集于表层土壤,不利于小麦根系下扎,影响吸肥吸水;部分田块稻草田间分布不匀成团扎堆现象严重,导致空心塘;播后镇压措施不到位,土壤暄松,遇旱、遇低温,易发生干冻死苗;遇雨,土壤含水量增加,不易下渗,常出现渍害。另外,由于秸秆还田质量差、小麦出苗率低,导致大面积生产单位面积用种量增加,目前全市平均用种量为157.5 kg/hm2,比正常用种量多22.5~45.0 kg/hm2。
2.4 沟系配套不理想
泰兴市小麦生育期间常年降雨量为500~600 mm,比小麦一生总需水量多100~200 mm。降雨量不仅多而且分布不均匀,苗期及拔节期往往雨水较多,如沟系不配套,小麦常出现渍害,严重影响生长。一些农户由于怕投入、怕占地、怕麻烦等一些原因,沟系配套不到位,2015年全市田内沟系配套合格率仅为41.7%。一些田块虽内三沟配套较好,但是外三沟要么淤塞严重,排水功能下降,要么外三沟配套不到位,内三沟无法与外三沟有效连通。渍害常导致小麦根系发育差、分蘖少、早衰、倒伏,其危害往往以隐性方式出现,常不被生产者重视,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
3 对策
3.1 加强宣传与推广,提高主推品种覆盖率
加强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泰兴市种植的抗性强、品质好、产量高的品种。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宣传媒介,加大主推品种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及时发布泰兴市主推品种名目,让广大种子经营者,及时备好小麦用种。通过小麦绿色增产创建项目,积极推广应用主推品种。做好小麦技术宣传,慎选赤霉病易感品种,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做好种植大户良种选用的宣传解释,减少自留品种的种植比例。种子监理部门要加大市场查处力度,杜绝未经试验、示范的品种在泰兴市推广销售,让农户用上产量高、综合性状好的品种[1]。 3.2 做好大户指导服务,确保小麦适期播种
泰兴市每年小麦迟播面积95%以上的集中于种植大户,指导好种植大户做好生产管理,是解决泰兴市小麦晚播问题的关键。引导种植大户根据自身的人力、物力、财力,合理控制好土地流转规模,确保生产有序开展。改变种植大户重养稻轻种麦的思想,做到抢收抢种。合理选用熟期较早、产量尚可的水稻品种,扭转近年来水稻迟收、小麦晚种的被动局面。积极推行“实物计租、货币兑现”的办法,即按照一定数量稻谷或小麦作为流转金,并以当年稻麦上市时的市场价格进行结算,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解决种粮大户因烘干、仓储等设施不到位采用延迟收获田內自然晒干的不良做法。大力培育壮大专业化服务组织,为种植大户提供质好、价优、高效的专业化服务,确保小麦适期播种[2]。因地制宜选用稻套麦模式,加快播种进度。
3.3 农机农艺合理结合,提高秸秆还田质量
选用秸秆切碎效果好、收割效率高的机械,确保秸秆切碎长度不超过10 cm。控制好旋耕还田作业速度,保证还草深度,埋茬作业时用反旋禁用正旋。旋耕还田时土壤墒情宜在75%~80%之间,这样便于土壤压紧压实,播深控制在2 cm左右。播后及苗期适时适度做好镇压,可起到弥合土缝、提墒、蹲苗的效果。引导农户变小田为大田,减少田埂数,提高机械作业效率,确保还草质量。遇旱时影响麦苗生长时,要及时沟灌窨水,做到速灌速排,忌大水漫灌,防止土壤发生板结,影响麦苗生长[3]。在推广好旋耕还田的基础上,在种植大户中要积极推广应用铧犁耕翻秸秆还田模式,此模式在泰兴市砂壤土地区应用,具有耕作阻力小、作业效率高、秸秆还田效果好的特点,小麦生产安全性高,不存在秸秆旋耕还田给小麦生长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此模式投入大、费用高,建议通过市财政加大该模式机械购置及作业费补助,促进此模式在泰兴市大面积应用。
3.4 加强多方投入,提高沟系配套率
沟系开挖配套不仅投入大、耗时长、涉及面广,而且对小麦生长影响较大,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将沟系配套工作作为小麦生产中的重中之重工作抓紧抓好。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广大农户对挖墒理沟事关小麦高产稳产的认知水平,消除怕麻烦、怕占地、惜本不想投入的错误认识。积极采取市补助、乡自筹、大户出一点的筹资办法,加大外三沟的整治投入。通过项目实施,加大沟系配套的扶持力度。加大乡镇秋播沟系配套方面的考核力度,确保内外三沟的深度、密度达到高产小麦的技术要求[4]。以水利部门为主导,其它有关部门作配合,组织好技术人员,以村为单位,综合做好外三沟的规划[5-6]。
4 参考文献
[1] 于振文,郭天财,吕修濤,等.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技术问答[M].1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 郭文善,王龙俊,朱新开,等.小麦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M].1版.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3] 张晓虎,张向东.商洛山区小麦生产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9):198-202.
[4] 龚昌盛.小麦生产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71-72.
[5] 王志顺,陈桥生,张道荣,等.襄樊市小麦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应对措施[J].小麦研究,2010,31(2):26-28.
[6] 王彬龙.陕西关中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11,57(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