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黑粉病又称瘤黑粉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玉米产区,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对玉米的危害所造成产量的损失,往往因植株上病瘤的多少、大小、发生部位不同而不同。玉米单株上生1个病瘤一般可减产30.9%,生3个以上病瘤的减产81.2%,单株上生1个直径8厘米左右病瘤的,减产89.7%。果穗以下茎部发病平均减产20%,果穗以上茎部发病减产40%,果穗上下茎部都发病的减产60%,果穗感病的减产80%。-般发病5%~10%,严重的可达70%~80%,甚至高达100%。
一、症状
玉米黑粉病是局部侵染的病害,在玉米整个生育过程中陆续发病,植株的气生根、茎叶、叶鞘、腋芽、雄花及果穗等的幼嫩组织都可被害。产生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病瘤,病瘤开始为白色,后带粉红色,最后变灰色而破裂,散出黑粉,因此得名瘤黑粉病。
幼苗长到3~5片叶时即可显症:病苗茎叶扭曲畸形,矮缩,近地面的茎基部产生小的病瘤,有的病瘤沿幼茎串生。叶一二病瘤多分布在叶片基部近中肋两侧或叶鞘上,病瘤小而多,常串生。茎部病瘤多发生在各节的基部,病瘤大,不规则球状。雄穗病瘤多呈囊状或牛角状,常数个聚积成堆。雄穗轴及以下节发病,由于病瘤生于-侧,常使雄穗向另外一侧弯曲。雌穗发病多在穗顶形成病瘤,病瘤较大,常突破包叶而外露,长角状或不规则形,通常仅个别小花受害长瘤。末侵染的仍可正常结实。
二、病原
病原菌为玉蜀黍黑粉菌,属担子菌业门。
1.形态
冬孢子为球形至卵形,暗褐色或浅橄榄色,厚壁,表面有细刺状突起。冬孢子萌发时,产生有隔的担子(先菌丝)。担子顶端或分隔处侧生梭形的担孢子。担孢子萌发形成侵入丝或以芽殖方式生出次生担孢子,在人工培养基上能形成菌落,次生担孢子也能萌发形成侵入丝。
2.生理冬孢子没有休眠期,干燥后能存活较长时间,保存在室内经四年仍有24%萌发率。冬孢子萌发适温为26~30℃,最高为35~38℃,最低为5~10℃。在自然条件下,分散的冬孢子不易长期存活,但集结成块的冬孢子,无论在地表或土内存活期都较长。
三、发生特点
玉米收获后,病菌以冬孢子在田间土壤中、地表和病残株上,以及混在粪肥中越冬。这些带菌的土壤和病残体等均可成为初侵染源。种子表面带菌,对病害的远距离传播有一定作用。越冬的冬孢子于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经风雨传播至玉米的幼嫩组织上或心叶旋内,又可随叶旋内的水渗入到叶片和叶鞘的基部缝隙中,侵染叶片、茎秆、节部、腋芽和雌雄穗等幼嫩分生组织。担孢子在有水滴的情况下很快萌发,侵染丝穿透寄主表皮侵入,或从伤口侵入,但不能侵入有分生能力的老组织。菌丝在寄主组织中生长发育,并产生-种类似生长素的物质,刺激寄主局部组织的细胞旺盛分裂,逐渐肿大成菌瘿,并在菌瘿中产生大量的萎孢子。菌瘿成熟后破裂,冬孢子散出随风传播,进行再侵染。在抽穗期前后一个月内为玉米黑粉病的盛发期。
玉米黑粉病发生程度,常受品种抗病性、菌源数量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1.品种抗病性
不同品种的抗病性不同,而自交系间的差异更为显著。一般杂交种比其亲本自交系或一般品种较为抗病。果穗的苞叶厚而紧密的品种比苞叶覆盖不紧的品种较为抗病,不耐旱的品种抗病力弱,而耐旱品种抗病力较强。
2.菌源数量
连作地和距村庄近的地块由于有较大量的菌源,故病害发生较重。在较干旱少雨的地区,在缺乏有机质的沙性土壤中,残留在田间的冬孢子易于保存具生活力,来年的初侵染菌源量大,所以病害发生常较重:相反,在多雨地区或灌溉地区,在潮湿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冬孢子易萌发或易受其他微生物作用而死亡,所以玉米发病常较轻。因而北方七米区比南方玉米区发病重。
3.环境条件
除了雨水多和湿度大有利于发病外,少雨干旱的年份此病也常发生较重,因为微雨、夜露就可以满足黑粉病菌孢子萌发和侵染的需要。过度密植或灌溉的间隔时间过长造成水分时缺时足,以及偏施过量氮肥,都会削弱植株抗病力而使病害发生较重。此外,螟害、冰雹、暴风雨以及人工去雄作业等造成伤口,也利于病害发生。
四、防治
防治此病应采用以减少菌源,选用抗病良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减少菌源彻底清除田间病残株:进行秋翻地,可减少初侵染菌源。病害严重的地块可实行轮作。病害发生后,及早割除菌瘿对减少当年再侵染源和当年产量损失以及降低来年的初侵染源都有重要作用。割除菌瘿必须在菌瘿初见时进行,以防止菌瘿成熟后冬孢子飞散传播,同时要做到连续割、彻底割和大面积全面割。割下的菌瘿要携出田外处理。
2.选用抗病品种各地应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增产的品种或杂交种种植,或利用抗病自交系配制杂交种用于生产。同时应加强品种抗病性鉴定工作,积极选育抗病良种。
3.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避免偏施过施氮肥,灌溉要及时,特别在抽雄前后易感病阶段必须保证水分供应充足,以及彻底防治玉米螟等,均可减轻发病。
一、症状
玉米黑粉病是局部侵染的病害,在玉米整个生育过程中陆续发病,植株的气生根、茎叶、叶鞘、腋芽、雄花及果穗等的幼嫩组织都可被害。产生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病瘤,病瘤开始为白色,后带粉红色,最后变灰色而破裂,散出黑粉,因此得名瘤黑粉病。
幼苗长到3~5片叶时即可显症:病苗茎叶扭曲畸形,矮缩,近地面的茎基部产生小的病瘤,有的病瘤沿幼茎串生。叶一二病瘤多分布在叶片基部近中肋两侧或叶鞘上,病瘤小而多,常串生。茎部病瘤多发生在各节的基部,病瘤大,不规则球状。雄穗病瘤多呈囊状或牛角状,常数个聚积成堆。雄穗轴及以下节发病,由于病瘤生于-侧,常使雄穗向另外一侧弯曲。雌穗发病多在穗顶形成病瘤,病瘤较大,常突破包叶而外露,长角状或不规则形,通常仅个别小花受害长瘤。末侵染的仍可正常结实。
二、病原
病原菌为玉蜀黍黑粉菌,属担子菌业门。
1.形态
冬孢子为球形至卵形,暗褐色或浅橄榄色,厚壁,表面有细刺状突起。冬孢子萌发时,产生有隔的担子(先菌丝)。担子顶端或分隔处侧生梭形的担孢子。担孢子萌发形成侵入丝或以芽殖方式生出次生担孢子,在人工培养基上能形成菌落,次生担孢子也能萌发形成侵入丝。
2.生理冬孢子没有休眠期,干燥后能存活较长时间,保存在室内经四年仍有24%萌发率。冬孢子萌发适温为26~30℃,最高为35~38℃,最低为5~10℃。在自然条件下,分散的冬孢子不易长期存活,但集结成块的冬孢子,无论在地表或土内存活期都较长。
三、发生特点
玉米收获后,病菌以冬孢子在田间土壤中、地表和病残株上,以及混在粪肥中越冬。这些带菌的土壤和病残体等均可成为初侵染源。种子表面带菌,对病害的远距离传播有一定作用。越冬的冬孢子于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经风雨传播至玉米的幼嫩组织上或心叶旋内,又可随叶旋内的水渗入到叶片和叶鞘的基部缝隙中,侵染叶片、茎秆、节部、腋芽和雌雄穗等幼嫩分生组织。担孢子在有水滴的情况下很快萌发,侵染丝穿透寄主表皮侵入,或从伤口侵入,但不能侵入有分生能力的老组织。菌丝在寄主组织中生长发育,并产生-种类似生长素的物质,刺激寄主局部组织的细胞旺盛分裂,逐渐肿大成菌瘿,并在菌瘿中产生大量的萎孢子。菌瘿成熟后破裂,冬孢子散出随风传播,进行再侵染。在抽穗期前后一个月内为玉米黑粉病的盛发期。
玉米黑粉病发生程度,常受品种抗病性、菌源数量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1.品种抗病性
不同品种的抗病性不同,而自交系间的差异更为显著。一般杂交种比其亲本自交系或一般品种较为抗病。果穗的苞叶厚而紧密的品种比苞叶覆盖不紧的品种较为抗病,不耐旱的品种抗病力弱,而耐旱品种抗病力较强。
2.菌源数量
连作地和距村庄近的地块由于有较大量的菌源,故病害发生较重。在较干旱少雨的地区,在缺乏有机质的沙性土壤中,残留在田间的冬孢子易于保存具生活力,来年的初侵染菌源量大,所以病害发生常较重:相反,在多雨地区或灌溉地区,在潮湿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冬孢子易萌发或易受其他微生物作用而死亡,所以玉米发病常较轻。因而北方七米区比南方玉米区发病重。
3.环境条件
除了雨水多和湿度大有利于发病外,少雨干旱的年份此病也常发生较重,因为微雨、夜露就可以满足黑粉病菌孢子萌发和侵染的需要。过度密植或灌溉的间隔时间过长造成水分时缺时足,以及偏施过量氮肥,都会削弱植株抗病力而使病害发生较重。此外,螟害、冰雹、暴风雨以及人工去雄作业等造成伤口,也利于病害发生。
四、防治
防治此病应采用以减少菌源,选用抗病良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减少菌源彻底清除田间病残株:进行秋翻地,可减少初侵染菌源。病害严重的地块可实行轮作。病害发生后,及早割除菌瘿对减少当年再侵染源和当年产量损失以及降低来年的初侵染源都有重要作用。割除菌瘿必须在菌瘿初见时进行,以防止菌瘿成熟后冬孢子飞散传播,同时要做到连续割、彻底割和大面积全面割。割下的菌瘿要携出田外处理。
2.选用抗病品种各地应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增产的品种或杂交种种植,或利用抗病自交系配制杂交种用于生产。同时应加强品种抗病性鉴定工作,积极选育抗病良种。
3.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避免偏施过施氮肥,灌溉要及时,特别在抽雄前后易感病阶段必须保证水分供应充足,以及彻底防治玉米螟等,均可减轻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