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未来5—10年的调整升级期,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可能比1997—2000年间更严峻,但调整所产生的升级机会巨大,是企业效益与质量提升的黄金发展期。
国家统计局公布低于预期的一季度GDP数据以来,国内外有不少人继续看跌、看空,也仍有一些人继续看涨。其实,对中国当前经济做简单的繁荣或衰退的预期或判断都是不准确的,须知,调整型增长是其基本特征。
以2008年为标志,中国靠传统的出口优先战略无法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增长要更加依靠内需,且更多地依靠消费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以2009年为标志,中国进入中等收入水平,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和压力,经济继续保持两位数或8%以上增长不仅难度大,而且负面效应大,资源环境不可持续。
从长期看,中国经济处于1997-2000年间以来的第二个调整型增长期。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增长走势,估计与1997-2000年间较为相似,其面临的复杂性和困难可能还甚于第一个调整期。
从中周期和长周期因素看,2008年既是中期周期调整的拐点,也是长期周期调整的拐点。实际上还是短期周期的拐点和全球长期周期的拐点。四个周期性调整重合,形成很强的叠加效应。因此,调整时间太短无法完成,积累新的发展动力需要时间,淘汰落后产品及产业进行重组改造也需要时间。
从阶段性因素看,调整压力更大,当前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不仅是周期性的,更主要是发展阶段变化的反映,即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速。未来经济增长最大亮点将是结构变化,而不是速度的加快。
此外,外部环境的继续恶化将对经济回升产生巨大的外在压力。
从短期看,未来一两年内,中国经济的年度和季度增长都将由目前的8%左右向7%左右调整,不会出现趋势性上升,但下跌的空间也不大。导致2011年以来经济逐年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最终需求不足,即消费不足,再加上出口不足,各种迹象表明,这两大最终需求未来一段时间都将继续保持调整趋势,因此,我们认为,当前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是趋势性的,而不是冲击型或干扰型的。
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种新的状态,即由高增长状态转向平稳增长状态,这也可能是新的国内国际形势下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水平。一些深刻的结构变化将在这期间发生和逐步完成,为中期平稳高效增长奠定基础。
经济处于调整期,其特征也会与过去的调整期有相似之处:消费增长快于投资,同时,服务业增长快于工业。但新调整期与1997-2000年间的第一次调整期有很大的不同是:中国经济面临重大的结构转型。即正由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型,与之相伴的,工业主导型经济将逐步向服务业主导型经济转变。
因而,可以把未来5-10年定为调整升级期。调整是指经济增长速度合理放慢,降至7%左右,升级则是指需求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在这一新发展时期,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可能比1997-2000年间更严峻,但调整所产生的升级机会巨大,是企业效益与质量提升的黄金发展期。
经济运行趋势由高速转为中速。宏观调控面临的问题不再是速度问题而是结构问题。以保持高增长速度为中心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再适应这一新变化,从过去两轮经济刺激政策效果看,以增加投资为重点的刺激政策并未改变经济调整的趋势,只会带来“反弹”效应。相反,经济的好坏和稳定与否,取决于结构优化和质量效益的提高。传统的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对解决结构转型升级期的各类问题有很大的局限性。必须创造宏观调控方式,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上。
宏观经济政策要稳定,更要优化。今后个位数的经济增长将会成为常态,7%-8%可能是比较合理的区间。只要经济增长率在这个范围内,就不要向社会发出扩张性的政策信号。货币扩张和财政扩张目前都没有多少空间,相反,还面临潜在的财政和金融风险需要逐步化解。财政金融和金融政策都需要在存量上做文章,少出台增量刺激的政策,并将这一宏观政策的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促进结构转型升级的新方式。
国家统计局公布低于预期的一季度GDP数据以来,国内外有不少人继续看跌、看空,也仍有一些人继续看涨。其实,对中国当前经济做简单的繁荣或衰退的预期或判断都是不准确的,须知,调整型增长是其基本特征。
以2008年为标志,中国靠传统的出口优先战略无法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增长要更加依靠内需,且更多地依靠消费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以2009年为标志,中国进入中等收入水平,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和压力,经济继续保持两位数或8%以上增长不仅难度大,而且负面效应大,资源环境不可持续。
从长期看,中国经济处于1997-2000年间以来的第二个调整型增长期。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增长走势,估计与1997-2000年间较为相似,其面临的复杂性和困难可能还甚于第一个调整期。
从中周期和长周期因素看,2008年既是中期周期调整的拐点,也是长期周期调整的拐点。实际上还是短期周期的拐点和全球长期周期的拐点。四个周期性调整重合,形成很强的叠加效应。因此,调整时间太短无法完成,积累新的发展动力需要时间,淘汰落后产品及产业进行重组改造也需要时间。
从阶段性因素看,调整压力更大,当前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不仅是周期性的,更主要是发展阶段变化的反映,即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速。未来经济增长最大亮点将是结构变化,而不是速度的加快。
此外,外部环境的继续恶化将对经济回升产生巨大的外在压力。
从短期看,未来一两年内,中国经济的年度和季度增长都将由目前的8%左右向7%左右调整,不会出现趋势性上升,但下跌的空间也不大。导致2011年以来经济逐年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最终需求不足,即消费不足,再加上出口不足,各种迹象表明,这两大最终需求未来一段时间都将继续保持调整趋势,因此,我们认为,当前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是趋势性的,而不是冲击型或干扰型的。
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种新的状态,即由高增长状态转向平稳增长状态,这也可能是新的国内国际形势下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水平。一些深刻的结构变化将在这期间发生和逐步完成,为中期平稳高效增长奠定基础。
经济处于调整期,其特征也会与过去的调整期有相似之处:消费增长快于投资,同时,服务业增长快于工业。但新调整期与1997-2000年间的第一次调整期有很大的不同是:中国经济面临重大的结构转型。即正由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型,与之相伴的,工业主导型经济将逐步向服务业主导型经济转变。
因而,可以把未来5-10年定为调整升级期。调整是指经济增长速度合理放慢,降至7%左右,升级则是指需求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在这一新发展时期,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可能比1997-2000年间更严峻,但调整所产生的升级机会巨大,是企业效益与质量提升的黄金发展期。
经济运行趋势由高速转为中速。宏观调控面临的问题不再是速度问题而是结构问题。以保持高增长速度为中心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再适应这一新变化,从过去两轮经济刺激政策效果看,以增加投资为重点的刺激政策并未改变经济调整的趋势,只会带来“反弹”效应。相反,经济的好坏和稳定与否,取决于结构优化和质量效益的提高。传统的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对解决结构转型升级期的各类问题有很大的局限性。必须创造宏观调控方式,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上。
宏观经济政策要稳定,更要优化。今后个位数的经济增长将会成为常态,7%-8%可能是比较合理的区间。只要经济增长率在这个范围内,就不要向社会发出扩张性的政策信号。货币扩张和财政扩张目前都没有多少空间,相反,还面临潜在的财政和金融风险需要逐步化解。财政金融和金融政策都需要在存量上做文章,少出台增量刺激的政策,并将这一宏观政策的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促进结构转型升级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