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在领土主权问题上要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绝不接受任何第三方解决方案,所谓的南海问题仲裁结果不过是一张废纸。
7月12日,所谓的南海仲裁结果出炉。至此,这场由菲律宾前政府单方面挑起、美日自始至终推波助澜、临时仲裁庭“滥权操刀”的闹剧,终于走到了尽头。如果说2015年10月作出管辖权和可受理性裁决时,临时仲裁庭还“犹抱琵琶”,将诸多事项的管辖权留至实体审理阶段的话,这次是彻底撕掉了“遮羞布”,暴露了其“政治图谋”的本质。这一无效、没有任何约束力的裁决,不会对中国在南沙群岛的主权和海洋权益造成丝毫影响,相反却对地区和平稳定和国际海洋秩序造成严重破坏。
一场菲律宾单方面挑起的闹剧
仲裁结果是对临时仲裁庭的“自我打脸”。众所周知,南海问题的本质是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主权归属和海洋划界问题。领土主权不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管辖与适用范围,而海洋划界问题则已经被中国政府2006年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298条予以排除,临时仲裁庭对管辖权和可受理性的判决本身就涉嫌扩权、滥权。虽然在最终裁决中,仲裁庭口口声声说,“既不对任何涉及陆地领土主权的问题进行裁决,也不划定当事双方之间的任何边界”,但仔细分析仲裁结果就会发现,仲裁庭的“口口声声”实际上是“满口胡言”。
其一,临时仲裁庭裁定“中国在断续线内的历史性权利缺乏法律依据”,裁定“南沙群岛不能作为一个整体共同产生海洋区域”,这是对中国在南沙群岛的主权和海洋权利的公然藐视,当然涉及主权问题。其二,临时仲裁庭裁决南沙所有岛礁(包括拥有淡水资源的太平岛)均为“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经济生活的岩礁”或低潮高地,均不能产生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有的甚至不能宣示主权、不能产生领海,这显然已经干涉主权和海洋划界事宜。其三,临时仲裁庭还裁定中国在相关海域的维权和建设行动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但这一裁决的前提是否认中方对相关岛礁和海洋的主权权利。
仲裁结果不过是一张废纸
7月5日,中国前国务委员戴秉国在华盛顿中美智库南海问题对话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中阐述了中方立场:中国在领土主权问题上要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绝不接受任何第三方解决方案,所谓的仲裁结果不过是一张废纸!
继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作出非法无效的所谓“最终裁决”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13日发表《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还原中菲南海有关争议的事实真相,重申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一贯立场和政策。
白皮书说,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在南海的相关权益,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确立的,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承认,具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白皮书还指出,中菲南海有关争议的核心是菲律宾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而产生的领土问题。从历史和国际法看,菲律宾对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领土主张毫无根据。此外,国际海洋法制度的发展导致中菲出现海洋划界争议。中菲两国曾就妥善处理海上争议进行多次磋商,就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议达成共识,并在双边文件中多次予以确认。
白皮书说,菲律宾时任政府2013年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违反中菲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争议的协议,侵犯中国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自主选择争端解决方式的权利,滥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争端解决程序。应菲律宾单方面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自始无管辖权,所作出的裁决是无效的,没有拘束力。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任何情况下不受仲裁裁决的影响。中国不接受、不承认该裁决,反对且不接受任何以仲裁裁决为基础的主张和行动。
谈判协商是唯一出路
南海局势恶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有关国家对中国和平发展、中国南海政策的战略猜忌和误判。尤其以美日为首的域外国家应避免煽风点火,借仲裁案、“航行自由”等进一步加剧南海紧张局势,这显然不利于大国之间战略互信的建立及地区和平稳定。
对于这场南海仲裁闹剧,中国的立场始终是鲜明的、坚定的,并且在各个阶段、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总体来看,支持中国立场的“朋友圈”在不断扩大。仲裁结果出来后,中国政府也在第一时间重申了中方立场。中国不接受、不承认、不执行“一张废纸”的仲裁结果,但也不希望仲裁结果搅乱地区和平稳定大局,破坏中国与直接当事国双边磋商解决争端的努力。中国希望其他相关国家拿出增进互信、改善关系、稳定局势的诚意和举措,不要“拿着鸡毛当令箭”来要挟中国。
要解决南海问题,我们需要更宏观、更长远的处理视角。具体来说,第一,要理清利益轻重缓急,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审视南海问题,避免一叶障目。既要有底线思维,也要有止损思维。第二,要“跳出仲裁看南海”。一方面要对仲裁案本身坚持“四不原则”,另一方面中国应该跳出仲裁案看待整个南海局势和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问题。对于南海问题,中国需要坚持既有的政策,坚持双边磋商谈判和“双轨”思路,并继续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坚持协商谈判解决争议,规则机制管控争议,开发合作缓解争议。第三,舆论要“有所作为”。中国的传统哲学是“公道自在人心”,但从现在的形势来看,中国的这种“做法反而被某些外国媒体和舆论利用,这些国家在南海问题方面的一些错误言论反而甚嚣尘上。最近,由于中国政府、学界和媒体界对南海问题和南海仲裁案进行了专业、有理、有节的说明和报道,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支持中国的立场。因此,中国还是要继续发挥舆论在增信释疑和阐释政策方面的作用,从而调动更多支持中方立场的力量。
7月12日,所谓的南海仲裁结果出炉。至此,这场由菲律宾前政府单方面挑起、美日自始至终推波助澜、临时仲裁庭“滥权操刀”的闹剧,终于走到了尽头。如果说2015年10月作出管辖权和可受理性裁决时,临时仲裁庭还“犹抱琵琶”,将诸多事项的管辖权留至实体审理阶段的话,这次是彻底撕掉了“遮羞布”,暴露了其“政治图谋”的本质。这一无效、没有任何约束力的裁决,不会对中国在南沙群岛的主权和海洋权益造成丝毫影响,相反却对地区和平稳定和国际海洋秩序造成严重破坏。
一场菲律宾单方面挑起的闹剧
仲裁结果是对临时仲裁庭的“自我打脸”。众所周知,南海问题的本质是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主权归属和海洋划界问题。领土主权不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管辖与适用范围,而海洋划界问题则已经被中国政府2006年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298条予以排除,临时仲裁庭对管辖权和可受理性的判决本身就涉嫌扩权、滥权。虽然在最终裁决中,仲裁庭口口声声说,“既不对任何涉及陆地领土主权的问题进行裁决,也不划定当事双方之间的任何边界”,但仔细分析仲裁结果就会发现,仲裁庭的“口口声声”实际上是“满口胡言”。
其一,临时仲裁庭裁定“中国在断续线内的历史性权利缺乏法律依据”,裁定“南沙群岛不能作为一个整体共同产生海洋区域”,这是对中国在南沙群岛的主权和海洋权利的公然藐视,当然涉及主权问题。其二,临时仲裁庭裁决南沙所有岛礁(包括拥有淡水资源的太平岛)均为“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经济生活的岩礁”或低潮高地,均不能产生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有的甚至不能宣示主权、不能产生领海,这显然已经干涉主权和海洋划界事宜。其三,临时仲裁庭还裁定中国在相关海域的维权和建设行动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但这一裁决的前提是否认中方对相关岛礁和海洋的主权权利。
仲裁结果不过是一张废纸
7月5日,中国前国务委员戴秉国在华盛顿中美智库南海问题对话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中阐述了中方立场:中国在领土主权问题上要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绝不接受任何第三方解决方案,所谓的仲裁结果不过是一张废纸!
继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作出非法无效的所谓“最终裁决”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13日发表《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还原中菲南海有关争议的事实真相,重申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一贯立场和政策。
白皮书说,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在南海的相关权益,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确立的,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承认,具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白皮书还指出,中菲南海有关争议的核心是菲律宾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而产生的领土问题。从历史和国际法看,菲律宾对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领土主张毫无根据。此外,国际海洋法制度的发展导致中菲出现海洋划界争议。中菲两国曾就妥善处理海上争议进行多次磋商,就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议达成共识,并在双边文件中多次予以确认。
白皮书说,菲律宾时任政府2013年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违反中菲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争议的协议,侵犯中国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自主选择争端解决方式的权利,滥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争端解决程序。应菲律宾单方面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自始无管辖权,所作出的裁决是无效的,没有拘束力。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任何情况下不受仲裁裁决的影响。中国不接受、不承认该裁决,反对且不接受任何以仲裁裁决为基础的主张和行动。
谈判协商是唯一出路
南海局势恶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有关国家对中国和平发展、中国南海政策的战略猜忌和误判。尤其以美日为首的域外国家应避免煽风点火,借仲裁案、“航行自由”等进一步加剧南海紧张局势,这显然不利于大国之间战略互信的建立及地区和平稳定。
对于这场南海仲裁闹剧,中国的立场始终是鲜明的、坚定的,并且在各个阶段、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总体来看,支持中国立场的“朋友圈”在不断扩大。仲裁结果出来后,中国政府也在第一时间重申了中方立场。中国不接受、不承认、不执行“一张废纸”的仲裁结果,但也不希望仲裁结果搅乱地区和平稳定大局,破坏中国与直接当事国双边磋商解决争端的努力。中国希望其他相关国家拿出增进互信、改善关系、稳定局势的诚意和举措,不要“拿着鸡毛当令箭”来要挟中国。
要解决南海问题,我们需要更宏观、更长远的处理视角。具体来说,第一,要理清利益轻重缓急,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审视南海问题,避免一叶障目。既要有底线思维,也要有止损思维。第二,要“跳出仲裁看南海”。一方面要对仲裁案本身坚持“四不原则”,另一方面中国应该跳出仲裁案看待整个南海局势和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问题。对于南海问题,中国需要坚持既有的政策,坚持双边磋商谈判和“双轨”思路,并继续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坚持协商谈判解决争议,规则机制管控争议,开发合作缓解争议。第三,舆论要“有所作为”。中国的传统哲学是“公道自在人心”,但从现在的形势来看,中国的这种“做法反而被某些外国媒体和舆论利用,这些国家在南海问题方面的一些错误言论反而甚嚣尘上。最近,由于中国政府、学界和媒体界对南海问题和南海仲裁案进行了专业、有理、有节的说明和报道,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支持中国的立场。因此,中国还是要继续发挥舆论在增信释疑和阐释政策方面的作用,从而调动更多支持中方立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