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对接探讨

来源 :求学·教学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ao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STEAM教育与作为“21世纪全球人才培养共同目标”的核心素养对接,是STEAM教育在世界范围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应该用具备全球共性的教育目标来指引STEAM教育的发展,以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项目,强有力地推进STEM教育的开展,以此来让STEAM教育能够和核心素养进行一个有效的对接。
  关键词:STEAM教育;核心素养;有效对接
  STEAM教育与核心素养,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两个热门的教育话题。STEAM教育主张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加全面、更加立体、更加富有现实意义的学习氛围,以此来帮助学生们解决复杂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让学生们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个人发展。而当下,我国教育界所主张的“六大核心素养”树立了我国新世纪教育立德树人的风向标,为我国新世纪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基本的方向,昭示着我国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潮流。因此,如何将STEAM教育与核心素养进行有效对接,是我们目前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STEAM教育与核心素养概述
  (一)STEAM教育
  STEAM教育是美国率先倡议发起的一种由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等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性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1],其不仅具备综合性,而且具备高度的跨学科性,与我国目前提倡的素质教育十分吻合。如果我们能够将STEAM教育和我国的核心素养融合到一起,那么会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二)核心素养
  所谓“核心素养”,即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此六大核心素养是我国根据目前的人才需求情况,顺应时代潮流而提出的重要举措,旨在为我国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STEAM教育和核心素养进行高效对接,以此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体验。
  二、STEAM教育与核心素养对接的必要性
  (一)是教育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目前正生活在一个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的发展把我们都连在了一起。1978年,美国率先提出了STEAM教育的观点,随后此教育观点逐渐传播到德国、英国等地区,并为之更改沿用,以此来培养出了一大批符合时代需求的综合性人才[2]。时代在发展,我们的社会也在不断地进步。我国目前也需要通过STEAM教育来为本国培养人才。然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教育情况,如果我们把STEAM教育原封不动地从西方搬到中国来的话,那么势必会因为“水土不服”而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产生。中国需要发展的,是中国化、本土化的STEAM教育,是具备中国特色,符合当今中国国情的STEAM教育。因此,将STEAM教育与中国的教育核心素养相结合,既是推动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是教育科技与人文素养融合的必然趋势
  在自然科学产生以前,无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都主要以人文教育为主。以我国为例,我国的人文教育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统治者主张臣民们通过学习人文知识,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懂得守孝悌,懂礼仪,鼓励臣民参加科举考试为官从政,为维护自身统治奠定一个坚实的思想基础和人才基础。西方国家中以英国为例,英国曾经历经漫长的中世纪,教皇和教会把持政权,掌管着圣经的解释权;后期马丁·路德主张改革,要求人人都可以阅读圣经,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这直接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由此可见,在自然科学开始之前,无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都以人文教育为主。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自然科学开始在西方兴起,并逐渐传入东方国家。在此种背景下,人文教育开始逐渐被边缘化,自然科学成为教育的主流。这种教育环境固然让自然科学得到了迅速的传承与发展,但是也在无形之中增长了人们对科技的盲目崇拜,忽视了人类社会存在已久的核心人文素养。长此以往,科技与人文很有可能会产生冲突,给人类的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完整的人既需要掌握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需要掌握现代化的核心人文素养,这二者无论欠缺了哪一方面,都不能被称作是一个完整的人。因此,我国将STEAM教育与核心素养进行有效对接,是教育科技与人文素养融合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是坚持培育创新教育观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大力开展创新性教育,主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国家21世纪开展新式教育的发展方向。STEAM教育主张不同学科之间进行内容整合,以此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加全面的教学;主张创新性教学,认为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主张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对课程进行新设计,发展新的教学文化,以此让教育与时俱进,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这与我国目前所提倡的创新教育观十分吻合。因此,我国将STEAM教育与核心素养进行有效对接,是坚持培育创新教育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为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三、STEAM教育与核心素养对接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真实情境,培养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知识是由课本呈现,由教师加工包装过后,直接呈现给学生们的。我们需要明确,知识是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3]。如果我们仅仅以一种单一讲述的方式来为学生传授知识,那么很难让学生获得真正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有形的知识”,而且要让学生们学会“无形的知识”,让学生们能够拥有应用抽象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此来为学生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也能够让STEAM教育和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融合。
  我们以STEAM教育为例,基于情境的学习是STEAM教育独具特色的优势。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带领学生走入社会,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比如,小学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带领学生走进敬老院,让学生陪孤寡老人聊聊天,为孤寡老人表演才艺节目等,以此来让STEAM教育与核心素养进行有效对接。中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清华、北大进行参观,感受高校良好的学习氛围,勉励学生成才。大学教师可以在学生的专业课之外,为学生开展相应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为其他人解决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总而言之,教师们可以通过此种策略来将STEAM教育与核心素养进行一个高效的对接,以此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全面的教学体验。
  (二)融合多元文化,发展综合评价
  STEAM教学秉持着人文教学与科学教学并重的价值观,主张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为学生们提供具备综合性的教学。STEAM教学诞生于美国,传播于西方,又流行于东方。在此种背景下,该类教学方法蕴含了多种多样的文化色彩。恰好,目前通行于全球的核心素养文化,也蕴含着多种多样的文化色彩。因此,如果我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将STEAM教学与中国的核心素养融为一体的话,那么會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
  在实际的教育过程当中,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融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育的发展。比如,知识传授方式、语言表达方式、班级管理方式和学生评价方式等。我们可以以学生评价方式为例,根据STEAM教学和中国六大核心素养的内容,在传统分数的基础之上,发展综合性评价。教师可以把评价标准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成绩,一个是德育。所谓成绩,即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所谓德育,即学生们平时参加的课外活动,为班级做出的贡献,为学校赢得的荣誉等。教师可以设置一个专门的德育分标准,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参与情况,来为学生计算德育分。最后,以学习成绩70%、德育成绩30%的定量来计算学生的综合名次,以此来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个人发展,让STEAM教育和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融合。
  四、结语
  综上所述,STEAM教育对当今中国的教育有很深刻的影响,将STEAM教育与中国核心素养进行有效对接,既是为国家培养现代化人才的要求,也是推动我国教育发展的保障。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立足于多元文化来发展综合评价方式,以此将STEAM教育与核心素养进行一个有效的融合,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骞瑞,杨军. STEAM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对接研究述评[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16):44-46.
  [2]白依宁. 浅谈我国STEAM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对接[J]. 艺术科技,2018,31(1):172.
  [3]袁利平,张欣鑫. 论STEAM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对接[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6(5).
其他文献
摘 要:习题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环节,文章结合实际案例从三个方面来阐述物理习题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习题教学;思维培养  习题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环节,以习题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也是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实际案例从三个方面来阐述物理习题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方法和途径。  一、抓住问题
期刊
摘 要:沟通在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育领域,沟通不失为一种教育行为。沟通是达成教育目标、满足教育需求、实现教育理想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在惩戒教育中实施的沟通,是在惩戒教育过程中处理师生关系、传递师生教育信息的人际沟通。基于沟通的惩戒教育有利于确立惩戒教育的教育价值,发挥惩戒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惩戒教育;沟通;教育方式  随着教育进程的现代化和教育思想的推进,人们逐步认清激励教育、赏识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应该充分解读、挖掘并整合教材中的语文资源,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奠基。文章提出要强化交际,在互动中发展听的能力;考量场合,在模拟中发展说的能力;契合认知,在感知中发展读的能力;辨析效益,在模仿中发展写的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强化交际;考量场合;契合认知;辨析效益  随着“核心素养”要求的提出,语文教学致力于学生核心能力发展的呼声就越来越高。从课程的特质出
期刊
摘 要:差异教学是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效率、实现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广大小学教师应深入挖掘差异教学的内涵,明确差异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必要性和意义,定期开展班级学生差异测查,并以测查结果为依据,深入实施差异性的弹性分组学习策略、课后作业安排策略及教学评价策略,切实以差异教学手段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差异教学;全体学生;发展  差异教学作为符合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利于促进全体学生共
期刊
摘 要:由于每个孩子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影响,孩子身上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作为和孩子每天朝夕相处的教师,更能在细节处进行观察,及时纠正孩子的行为品质。  关键词:后进生;多元化指导;家庭影响  你听,班级里那些淘气的小音符又在发出可怕的声音了吧。由于每个孩子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影响,孩子身上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作为和孩子每天朝夕相处的教师,在细节处观察入微,及时
期刊
摘 要:义务教育事关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之命运,民族之未来。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义务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这就要求义务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科学地引导,使学生健康成长成人。文章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当下初中生矛盾心理的表现,提出了初中班主任开展心
期刊
摘 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努力开发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撰写小报告,指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把“教学做”统一起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开发内容;重视实践;多元评价;解决问题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综合性学习作为全新的学习方法在教育工作中越来越重要。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鲜事物的不断出现
期刊
摘 要:目前小学生阅读名著时间减少,效率不高。因此,小学高年级语文开展名著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有选择地阅读名著,丰富阅读名著的方法。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能够汲取名著中深刻的内涵,丰富精神世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结构、教材的安排,文章对高年级学生名著阅读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名著;阅读;教学方法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小学生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多样的
期刊
摘 要:小學生最终的学习效果往往是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决定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将学具合理有效地运用起来,从而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基于此,文章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合理地使用学具进行详细的分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合理有序地准备学具;合理地运用学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地使用学具,促进学生学术概念的形成;重视课内操作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分析,
期刊
摘 要: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使学生的数学活动进入到理性思维的层次。文章通过对学生理性思维的解读,对学生数学活动特点的关注,站在证据和理性的基础上,最终指向学生的素质提高和理性发展,促使学生理性思维的成长点在数学活动中找到根基。  关键词:数学活动;理性思维;生长点  小学数学课堂的常态形式是数学活动。数学活动有其特有的特点,它既是一种课堂实践活动,体现出数学活动的可接受性和常态化,也渗透着对数学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