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国“双元制”这种创新的现代学徒制被认为是战后德国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西方各国乃至亚洲和拉美国家都纷纷效仿,在本国推行现代学徒制。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立足贫困山区的经济社会现状,逐步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工作,实践中面临许多困境:企业积极性不高、小微企业无力参与、双主体易导致权责利不明确、招生政策的限制。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破解的对策:政府积极引导、行业协会充分发挥作用、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建立质量评价及保障机制、改进教育管理体制。
关键词:贫困山区;现代学徒制;困境;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0-0039-04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主流趋势,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河职院)结合社会经济环境和自身优势,不断探索尝试,逐步推进现代学徒制的改革工作,本文尝试根据本校经验,分析现代学徒制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困境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借鉴西方学徒制经验,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
1.现代学徒制——西方各国崛起的利器
学徒制以顽强的生命力,走过了人类产生职业至今漫长的岁月,被认为是职业教育的最早形态。中世纪后期开始出现制度化的学徒制,工业革命后演变为集体商议学徒制。二战之后,德国经济飞速发展,不仅彻底摆脱了灭顶之灾,还迎来了国家复兴的黄金发展期,以双元制为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被认为是其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德国这种校企合作开展的双元制恰恰是一种创新的现代学徒制。德国的成就引起了世界各国对现代学徒制的关注和研究,并效仿德国,派生出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加拿大生活水平研究中心 (CSLS)2005年的一项研究中,比较了德国、法国、爱尔兰、美国、澳大利亚的学徒制实践,将这些国家的学徒制系统分为北欧系统和盎格鲁撒克逊系统两类。以德国为典型代表,包括丹麦、奥地利、瑞士等国的北欧系统普遍采用双元制培训学徒,企业与学校分工明确,企业参与度较高。以英国为典型代表,包括,爱尔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盎格鲁撒克逊系统的企业培训传统一般为“自愿自助”,企业投入职业培训的意愿较低。
从西方各国的经验来看,实施现代学徒制能把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解决了学校职业教育与工作世界相脱离的问题,为企业的发展、国家的兴盛培养了优质的人力资源。鉴于此,亚洲和拉美部分国家也开始进行尝试,在本国推行现代学徒制。
2.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
2010年,江西省新余市率先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2011年教育部将新余市江西职教园区列为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平台,标志新余试点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可。2012年,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三个企业冠名班,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层面的尝试和探索,最终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政策部署,现代学徒制得到有序推进。2014年8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标志我国从国家层面实质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工作,着力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此前连续三年,教育部都将现代学徒制试点列入年度工作要点。现代学徒制已然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主导趋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路已初具雏形,但在实践层面,仍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困境。
二、贫困山区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以河职院为例
河源市地处粤北地区,下辖五县一区,东源、和平、紫金、龙川四个县为省级特困县,和平县为省级贫困县,是名副其实的贫困山区。河职院作为河源市唯一的高等学府,努力塑造着人才摇篮、智力基地、首善之区的社会形象。学校立足于贫困山区经济社会现状,充分挖掘并不丰富的企业资源,紧扣经济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不断尝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逐步推进现代学徒制的试点改革工作。
1.与御临门温泉度假村合作开展“御临门温泉班” 订单式人才培养
从2011年开始,学校与广东省紫金县金鹅温泉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协商在河职院成立“御临门温泉班”,此后每年按计划招收“御临门温泉班”学生,双方建立长期合作。前两年,学生在校学习相关课程并接受考核,第三年的前6个月在企业实习。同时学校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有计划、有目的地为企业全体员工提供有关文化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礼仪及管理技巧等方面的培训。企业参与到学校的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甚至是课堂教学中来,为学生实习提供相应岗位和配套条件,教师与师傅共同指导学生实习。企业按与正式员工同工同酬的标准给学生支付实习津贴、设立专项奖学金以激励学生。
粤北贫困山区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实践研究
2.与中国联通合作开展“联通班”订单式人才培养
从2012年开始,学校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河源市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协商在河职院组建“联通班”,以充分利用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实施订单式培养,为联通公司培养既有良好职业素质又有较强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联通班”分成技术班及营销班两个方向,面向河职院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移动通讯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选拔组班。“联通班”由双方各选派一名技术骨干为班主任,共同管理班级;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理论教学或实践训练,如《网络设备及维护》、《工程项目管理及规范》、《联通全业务知识》等;安排学生到公司实习3个月,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参与指导,教师负责实习考勤、思想教育,师傅负责技术、岗位能力素质指导;企业给学生支付实习津贴、设立专项奖学金。 3.与广州金霸建材有限公司合作开展“金霸班”订单式人才培养
从2013年起,学校与广州金霸建材有限公司合作开展“金霸班”订单式人才培养,面向河职院数控技术、模具加工与制造、工业设计等专业学生选拔组班,培养方向为制造系统技师和绘图员。“金霸班”已连续开展三年,2013年50人,2014年60人,2015年80人。双方开展“工学交替”办学模式,即学校负责完成理论教学及专业基础训练,企业负责安排学生的实训(实习);企业配合学校开展人才培养及科研项目设置等的市场调研,及时提供行业最新信息;学校指派副教授以上专家对公司员工分类进行培训;建立产学研长期合作关系,双方各自发挥优势,共同构建产学研的创新体系。双方的合作是一个贯穿招生、教学、实训、就业整个过程的系统工程,双方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合作办学的优势,注重各个环节的管理、考核和激励,保证了合作办学的效果。
4.与广东汉能薄膜太阳能有限公司开展现代学徒制“汉能储干班”试点工作
在总结前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学校与广东汉能薄膜太阳能有限公司联合开展数控技术专业2015级现代学徒制(汉能储干班)人才培养试点工作。双方联合招生招工,学生一经录取,即同时为河职院学生与汉能准员工,学生在实习期间即开始与正式员工同工同酬;双方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包括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岗位、工学结合技能课程与教材,共同组织课堂教学与岗位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考证,共同做好教师、师傅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共同组织考核评价等;双方共建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开展教学研究与项目研发及技术服务。
三、贫困山区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困境分析
1.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积极性不高
我校已开展的几个试点改革工作,一是学校领导与专业教师凭个人魅力与私人交情推行,二是这些企业用人方面的特殊性决定的,如御临门温泉地处山地温泉区,较为偏僻,远离热闹的城镇,平时招工本就不易,加上旅游业有淡季与旺季之分,旺季需要增加大量的人力。与学校合作,就可以安排学生在旺季时实习,恰好解决了度假村的燃眉之急。又如汉能公司,薄膜太阳能在业内属于领先技术,现有的劳动力市场很难提供相应人才,河源的区位及经济特征又导致了人才招聘的难度与成本较高,而与学校开展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一是可以按照企业的特殊技术要求专门进行培养,二是可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提升其忠诚度。这些试点开展经验的特殊性,说明在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过程中,必须依靠学校及专业充分挖掘企业的独特需求才能顺利进行,仅凭高职院校一方的热情在推动,大部分企业都没有主动参与到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意识和动力。究其原因,一是企业已经习惯了以往的以学校为主的培养传统,二是在合作办学的过程中,没有建立企业的利益驱动机制,三是劳动力市场目前基本能够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2.小微企业无力参与现代学徒制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在传统学徒制兴盛的时期,小微企业是学徒制实施的重要主体。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微企业某种意义上更有参与校企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的需求与热情,因为这能让它们获得科研与人力资源方面的竞争优势。然而,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小微企业面临许多影响生存与发展的困难,可以说是自顾不暇,既不能为学校提供实习的设备、场所与资金,也没有参与专业与课程建设的实力,无力参与到现代学徒制的工作中来。
3.现代学徒制的双主体特征,易导致各自的权责利不明确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中,高职院校与企业都是主体,双方既分工又合作,各有侧重又交织进行。在成功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各个国家,各办学主体——政府、学校、企业、第三方培训机构、行会协会等,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运行顺畅。由于缺乏经验,加之没有较成熟的适合我国国情的运行模式,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成熟完善,我们在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就遇到不少因双主体的权责利不明确而导致的问题。目前的解决办法是在校企签订合作协议的时候,把培养过程中所有可能的细节都写入协议并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培养过程中如遇到协议中未明确的事项,校企又需重新商议加以明确,既增加了双方的人力资源成本,又易导致双方出现倦怠感。
4.现有招生政策限制了现代学徒制的深入开展
高职院校现有的生源主要有两类: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学校毕业生,即须有高中学历或具有同等学历者方能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深造。企业将在职员工安排至高职院校学习以提升其学历及技能,这既是企业吸引并留住优秀员工的一项福利政策,也符合企业以较低成本实现发展的经营目的,比如联通公司与汉能公司都在合作过程中向校方提出过这样的要求。但高职院校受到招生政策的限制,却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为其在职员工提供学习机会,因为这些员工中有不少是参加工作多年、经验丰富、具有一定技能却没有高中或同等学历,因而无法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深造。
四、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对策与建议
1.政府引导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现代学徒制
要顺利开展现代学徒制,仅靠学校单方的热情是难以为继的,政府应增强其在现代学徒制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和服务意识,通过法律或经济的手段,提升行业企业的参与度。如通过法律规定企业有参与人才培养的责任强制其参与现代学徒制,或以税收或政策方面的优惠鼓励其参与,也可以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方式吸引其参与。
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要破解小微企业无力参与现代学徒制这一难题,就必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可统筹把握本行业的人才需求总体要求,制定本地区本行业的职业准入资格标准,与高职院校合作制定行业人才的培养标准,使学校的培养标准与企业的用人标准保持高度一致;行业协会可代表本行业的企业与高职院校开展磋商与合作,必要时可由行业协会筹备成立培训中心,作为企业与高职院校开展学徒制度的代理人,各企业每年缴纳一定费用以确保培训中心的正常运作。 3.建立职业标准体系,推行就业准入制度
撇开教育理念等问题,高中教育因为有了高考这一绝对的评价标准,其教学质量因此而得到了极其有力的保障。我国试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在试点初期,是一种粗放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模式,没有精细化的、可测量的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只要能拿到毕业证、基本符合合作企业的用人要求就算是达到培养目的了。因缺乏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引领,人才培养工作变得漫无目的,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也就无从建立。
应制定各行各业的行业技能标准和职业资格准入标准,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准入制度,这一举措首先可以吸引企业参与到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工作中来,因为届时劳动力市场上拥有职业资格的人力资源将成为各企业争相聘请的对象,与学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则可使企业在人才招聘的竞争中领先对手一步;二是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工作将不再漫无目的,而是树立起来一个标杆和量尺,犹如高考之于高中教育,各项工作都可比照行业技能标准来开展,如课程如何设置、实训设备与师资力量如何配备、实习实训如何开展等,实现了人才培养的毕业标准与企业用工标准的零对接。
4.改革现有招生制度,扩大高职院校招生自主权
《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扩大试点院校的招生自主权,推动试点院校根据合作企业需求,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制招生与招工方案”。在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工作中,教育行政部门应给予试点院校充分的招生自主权,允许院校在生源学历上降低要求,既符合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与终身教育理念的落实,也可更好的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现代学徒制的推行获得来自企业的强劲动力。
5.建立现代学徒制的培养质量评价机制
因为现代学徒制涉及到多个利益主体: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业、第三方培训机构等,现有的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只限于职业院校内部,亟需建立一套能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各主体纳入其中的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既能分而施行、衡量各自的作用,又可统而谋划、促进各方的分工合作;既能在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以及时调整,也可对结果进行评价以修正过程。
6.建立现代学徒制培养的质量保障机制
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各利益攸关方投入资金、场地、设备、人力等资源方能确保培养的质量。目前尚没有这样的一套质量保障机制,高职院校因承续了学校教育为人才培养的主体的传统,在资源投入上较为主动,投入比较大,而企业投入则参差不齐,既有积极投入大量资金、场地、设备、人力资源的企业,也有拿淘汰设备充数、择低水平师傅授
徒的企业,而行业协会的投入则基本处于缺位的状态。建立一套现代学徒制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敦促各方及时足量投入相应资源,方能保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健康有效运作。
7.改进教育管理体制
现代学徒制的推行,必须充分调动行业协会和企业的积极性,协调政府、学校、行业协会与企业的关系。为此,应指定原有教育行政部门或新成立一个部门专门负责此事,也可由教育部门牵头,各利益攸关方共同组成委员会性质的专门组织,促进政府、学校、行业协会与企业的战略对话,多方信息的交流与传递,促进并保证各方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
从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来看,仅靠专业的力量,不足以和行业协会或企业开展对话与合作,难以调动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为此校内应有指定部门负责现代学徒制的管理和监控。对外,代表学校、带领专业与行业协会或企业进行接洽,商定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各项事宜;对内,协调教务、科研、学工、督导等相关部门,确保人才培养工作的各个环节的规划、投入、管理、评价,为现代学徒制的成功开展提供组织、人力、资金、资源、管理上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Z].教职成[2014]9号.
[2]关晶.西方学徒制的历史演变及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
[3]薛胜男.现代学徒制的西方经验与中国现实[J].教育与职业,2014(24).
[4]陈俊兰.现代学徒制的合理性、现实性与合法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16).
责任编辑陈春阳
关键词:贫困山区;现代学徒制;困境;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0-0039-04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主流趋势,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河职院)结合社会经济环境和自身优势,不断探索尝试,逐步推进现代学徒制的改革工作,本文尝试根据本校经验,分析现代学徒制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困境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借鉴西方学徒制经验,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
1.现代学徒制——西方各国崛起的利器
学徒制以顽强的生命力,走过了人类产生职业至今漫长的岁月,被认为是职业教育的最早形态。中世纪后期开始出现制度化的学徒制,工业革命后演变为集体商议学徒制。二战之后,德国经济飞速发展,不仅彻底摆脱了灭顶之灾,还迎来了国家复兴的黄金发展期,以双元制为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被认为是其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德国这种校企合作开展的双元制恰恰是一种创新的现代学徒制。德国的成就引起了世界各国对现代学徒制的关注和研究,并效仿德国,派生出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加拿大生活水平研究中心 (CSLS)2005年的一项研究中,比较了德国、法国、爱尔兰、美国、澳大利亚的学徒制实践,将这些国家的学徒制系统分为北欧系统和盎格鲁撒克逊系统两类。以德国为典型代表,包括丹麦、奥地利、瑞士等国的北欧系统普遍采用双元制培训学徒,企业与学校分工明确,企业参与度较高。以英国为典型代表,包括,爱尔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盎格鲁撒克逊系统的企业培训传统一般为“自愿自助”,企业投入职业培训的意愿较低。
从西方各国的经验来看,实施现代学徒制能把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解决了学校职业教育与工作世界相脱离的问题,为企业的发展、国家的兴盛培养了优质的人力资源。鉴于此,亚洲和拉美部分国家也开始进行尝试,在本国推行现代学徒制。
2.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
2010年,江西省新余市率先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2011年教育部将新余市江西职教园区列为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平台,标志新余试点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可。2012年,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三个企业冠名班,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层面的尝试和探索,最终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政策部署,现代学徒制得到有序推进。2014年8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标志我国从国家层面实质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工作,着力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此前连续三年,教育部都将现代学徒制试点列入年度工作要点。现代学徒制已然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主导趋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路已初具雏形,但在实践层面,仍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困境。
二、贫困山区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以河职院为例
河源市地处粤北地区,下辖五县一区,东源、和平、紫金、龙川四个县为省级特困县,和平县为省级贫困县,是名副其实的贫困山区。河职院作为河源市唯一的高等学府,努力塑造着人才摇篮、智力基地、首善之区的社会形象。学校立足于贫困山区经济社会现状,充分挖掘并不丰富的企业资源,紧扣经济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不断尝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逐步推进现代学徒制的试点改革工作。
1.与御临门温泉度假村合作开展“御临门温泉班” 订单式人才培养
从2011年开始,学校与广东省紫金县金鹅温泉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协商在河职院成立“御临门温泉班”,此后每年按计划招收“御临门温泉班”学生,双方建立长期合作。前两年,学生在校学习相关课程并接受考核,第三年的前6个月在企业实习。同时学校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有计划、有目的地为企业全体员工提供有关文化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礼仪及管理技巧等方面的培训。企业参与到学校的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甚至是课堂教学中来,为学生实习提供相应岗位和配套条件,教师与师傅共同指导学生实习。企业按与正式员工同工同酬的标准给学生支付实习津贴、设立专项奖学金以激励学生。
粤北贫困山区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实践研究
2.与中国联通合作开展“联通班”订单式人才培养
从2012年开始,学校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河源市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协商在河职院组建“联通班”,以充分利用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实施订单式培养,为联通公司培养既有良好职业素质又有较强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联通班”分成技术班及营销班两个方向,面向河职院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移动通讯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选拔组班。“联通班”由双方各选派一名技术骨干为班主任,共同管理班级;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理论教学或实践训练,如《网络设备及维护》、《工程项目管理及规范》、《联通全业务知识》等;安排学生到公司实习3个月,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参与指导,教师负责实习考勤、思想教育,师傅负责技术、岗位能力素质指导;企业给学生支付实习津贴、设立专项奖学金。 3.与广州金霸建材有限公司合作开展“金霸班”订单式人才培养
从2013年起,学校与广州金霸建材有限公司合作开展“金霸班”订单式人才培养,面向河职院数控技术、模具加工与制造、工业设计等专业学生选拔组班,培养方向为制造系统技师和绘图员。“金霸班”已连续开展三年,2013年50人,2014年60人,2015年80人。双方开展“工学交替”办学模式,即学校负责完成理论教学及专业基础训练,企业负责安排学生的实训(实习);企业配合学校开展人才培养及科研项目设置等的市场调研,及时提供行业最新信息;学校指派副教授以上专家对公司员工分类进行培训;建立产学研长期合作关系,双方各自发挥优势,共同构建产学研的创新体系。双方的合作是一个贯穿招生、教学、实训、就业整个过程的系统工程,双方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合作办学的优势,注重各个环节的管理、考核和激励,保证了合作办学的效果。
4.与广东汉能薄膜太阳能有限公司开展现代学徒制“汉能储干班”试点工作
在总结前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学校与广东汉能薄膜太阳能有限公司联合开展数控技术专业2015级现代学徒制(汉能储干班)人才培养试点工作。双方联合招生招工,学生一经录取,即同时为河职院学生与汉能准员工,学生在实习期间即开始与正式员工同工同酬;双方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包括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岗位、工学结合技能课程与教材,共同组织课堂教学与岗位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考证,共同做好教师、师傅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共同组织考核评价等;双方共建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开展教学研究与项目研发及技术服务。
三、贫困山区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困境分析
1.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积极性不高
我校已开展的几个试点改革工作,一是学校领导与专业教师凭个人魅力与私人交情推行,二是这些企业用人方面的特殊性决定的,如御临门温泉地处山地温泉区,较为偏僻,远离热闹的城镇,平时招工本就不易,加上旅游业有淡季与旺季之分,旺季需要增加大量的人力。与学校合作,就可以安排学生在旺季时实习,恰好解决了度假村的燃眉之急。又如汉能公司,薄膜太阳能在业内属于领先技术,现有的劳动力市场很难提供相应人才,河源的区位及经济特征又导致了人才招聘的难度与成本较高,而与学校开展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一是可以按照企业的特殊技术要求专门进行培养,二是可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提升其忠诚度。这些试点开展经验的特殊性,说明在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过程中,必须依靠学校及专业充分挖掘企业的独特需求才能顺利进行,仅凭高职院校一方的热情在推动,大部分企业都没有主动参与到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意识和动力。究其原因,一是企业已经习惯了以往的以学校为主的培养传统,二是在合作办学的过程中,没有建立企业的利益驱动机制,三是劳动力市场目前基本能够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2.小微企业无力参与现代学徒制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在传统学徒制兴盛的时期,小微企业是学徒制实施的重要主体。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微企业某种意义上更有参与校企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的需求与热情,因为这能让它们获得科研与人力资源方面的竞争优势。然而,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小微企业面临许多影响生存与发展的困难,可以说是自顾不暇,既不能为学校提供实习的设备、场所与资金,也没有参与专业与课程建设的实力,无力参与到现代学徒制的工作中来。
3.现代学徒制的双主体特征,易导致各自的权责利不明确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中,高职院校与企业都是主体,双方既分工又合作,各有侧重又交织进行。在成功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各个国家,各办学主体——政府、学校、企业、第三方培训机构、行会协会等,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运行顺畅。由于缺乏经验,加之没有较成熟的适合我国国情的运行模式,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成熟完善,我们在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就遇到不少因双主体的权责利不明确而导致的问题。目前的解决办法是在校企签订合作协议的时候,把培养过程中所有可能的细节都写入协议并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培养过程中如遇到协议中未明确的事项,校企又需重新商议加以明确,既增加了双方的人力资源成本,又易导致双方出现倦怠感。
4.现有招生政策限制了现代学徒制的深入开展
高职院校现有的生源主要有两类: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学校毕业生,即须有高中学历或具有同等学历者方能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深造。企业将在职员工安排至高职院校学习以提升其学历及技能,这既是企业吸引并留住优秀员工的一项福利政策,也符合企业以较低成本实现发展的经营目的,比如联通公司与汉能公司都在合作过程中向校方提出过这样的要求。但高职院校受到招生政策的限制,却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为其在职员工提供学习机会,因为这些员工中有不少是参加工作多年、经验丰富、具有一定技能却没有高中或同等学历,因而无法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深造。
四、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对策与建议
1.政府引导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现代学徒制
要顺利开展现代学徒制,仅靠学校单方的热情是难以为继的,政府应增强其在现代学徒制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和服务意识,通过法律或经济的手段,提升行业企业的参与度。如通过法律规定企业有参与人才培养的责任强制其参与现代学徒制,或以税收或政策方面的优惠鼓励其参与,也可以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方式吸引其参与。
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要破解小微企业无力参与现代学徒制这一难题,就必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可统筹把握本行业的人才需求总体要求,制定本地区本行业的职业准入资格标准,与高职院校合作制定行业人才的培养标准,使学校的培养标准与企业的用人标准保持高度一致;行业协会可代表本行业的企业与高职院校开展磋商与合作,必要时可由行业协会筹备成立培训中心,作为企业与高职院校开展学徒制度的代理人,各企业每年缴纳一定费用以确保培训中心的正常运作。 3.建立职业标准体系,推行就业准入制度
撇开教育理念等问题,高中教育因为有了高考这一绝对的评价标准,其教学质量因此而得到了极其有力的保障。我国试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在试点初期,是一种粗放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模式,没有精细化的、可测量的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只要能拿到毕业证、基本符合合作企业的用人要求就算是达到培养目的了。因缺乏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引领,人才培养工作变得漫无目的,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也就无从建立。
应制定各行各业的行业技能标准和职业资格准入标准,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准入制度,这一举措首先可以吸引企业参与到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工作中来,因为届时劳动力市场上拥有职业资格的人力资源将成为各企业争相聘请的对象,与学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则可使企业在人才招聘的竞争中领先对手一步;二是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工作将不再漫无目的,而是树立起来一个标杆和量尺,犹如高考之于高中教育,各项工作都可比照行业技能标准来开展,如课程如何设置、实训设备与师资力量如何配备、实习实训如何开展等,实现了人才培养的毕业标准与企业用工标准的零对接。
4.改革现有招生制度,扩大高职院校招生自主权
《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扩大试点院校的招生自主权,推动试点院校根据合作企业需求,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制招生与招工方案”。在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工作中,教育行政部门应给予试点院校充分的招生自主权,允许院校在生源学历上降低要求,既符合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与终身教育理念的落实,也可更好的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现代学徒制的推行获得来自企业的强劲动力。
5.建立现代学徒制的培养质量评价机制
因为现代学徒制涉及到多个利益主体: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业、第三方培训机构等,现有的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只限于职业院校内部,亟需建立一套能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各主体纳入其中的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既能分而施行、衡量各自的作用,又可统而谋划、促进各方的分工合作;既能在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以及时调整,也可对结果进行评价以修正过程。
6.建立现代学徒制培养的质量保障机制
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各利益攸关方投入资金、场地、设备、人力等资源方能确保培养的质量。目前尚没有这样的一套质量保障机制,高职院校因承续了学校教育为人才培养的主体的传统,在资源投入上较为主动,投入比较大,而企业投入则参差不齐,既有积极投入大量资金、场地、设备、人力资源的企业,也有拿淘汰设备充数、择低水平师傅授
徒的企业,而行业协会的投入则基本处于缺位的状态。建立一套现代学徒制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敦促各方及时足量投入相应资源,方能保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健康有效运作。
7.改进教育管理体制
现代学徒制的推行,必须充分调动行业协会和企业的积极性,协调政府、学校、行业协会与企业的关系。为此,应指定原有教育行政部门或新成立一个部门专门负责此事,也可由教育部门牵头,各利益攸关方共同组成委员会性质的专门组织,促进政府、学校、行业协会与企业的战略对话,多方信息的交流与传递,促进并保证各方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
从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来看,仅靠专业的力量,不足以和行业协会或企业开展对话与合作,难以调动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为此校内应有指定部门负责现代学徒制的管理和监控。对外,代表学校、带领专业与行业协会或企业进行接洽,商定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各项事宜;对内,协调教务、科研、学工、督导等相关部门,确保人才培养工作的各个环节的规划、投入、管理、评价,为现代学徒制的成功开展提供组织、人力、资金、资源、管理上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Z].教职成[2014]9号.
[2]关晶.西方学徒制的历史演变及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
[3]薛胜男.现代学徒制的西方经验与中国现实[J].教育与职业,2014(24).
[4]陈俊兰.现代学徒制的合理性、现实性与合法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16).
责任编辑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