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有“中国牛仔之乡”的广州市新塘镇“潜伏”着一批成功的民营企业家,而这些企业家当中,有一颗耀眼的新星,他就是新塘镇年轻人创业的榜样——苏航。
从当初在工厂月薪只有700多元的普通杂工,到如今拥有2000多工人的企业老板,并成为当地政府鼓励年轻人创业的宣传典范。10来年的人生经历,在苏航身上演绎了一段精彩的创业故事,也折射出了一位企业家动人的成长历程。
积蓄力量
每次到广东省四川纺织服装商会办事,商会的人都提到苏航:“年轻有为”、“新塘明星”等成了他的代名词。尽管参加商会一些活动与苏航有个照面,但都没机会与他零距离交流。
带着一份好奇,3月16日下午,记者如约来到苏航开办的工厂,没料他早已下车间了。在他的办公室等了片刻,苏航面带微笑走了进来。健康、自信、随和,这是他给记者的第一印象。采访间,他没有豪言壮语描绘未来,只是娓娓道出他过去的经历和现在的责任。
1993年,苏航从四川来到新塘,这一年,他曾考上了四川师范学院体育系,因为家境贫寒,而被迫弃学南下广东打工。来到新塘,至今已有十七年了,今天的苏航一口流利的广东话,不仅自己融入了当地的生活习俗,还把兄弟姐妹也都迁居新塘。
人生的选择无对错。苏航说,没到广东之前,他一心只想好好读书,如果能继续上大学,毕业后做一名教师就满足了。但是到了新塘镇,白天大街小巷人来车往,晚上街头巷尾霓虹闪烁。看到不如他的初中同学每月可以拿到2000多元的工钱,而想想家乡的老师每月只领取200多元工资。眼前的繁华和家乡的落后,在苏航心里成了鲜明对比,刚满20岁的他因此给自己暗下决心:别人都能做到,我也一定能做到!
谈起当年打工的日子,苏航还记忆犹新: 1993——1999年,6年时间他换了20家工厂,从一名普通杂工到技术员,再升至企业高管,每挪一个职位,背后都留下了他的血和汗。采访时,苏航伸出他的双手向记者介绍,当年在工厂做杂工时,十个手指甲全都被磨损脱落,手掌经常起泡出血。每天从早上七点一直做到晚上七点,下班后工友都休息了,而他却虚心向工厂师傅“偷”学。三个月,他就学会了“打版”技术。这时,他虽然在工厂里还是杂工,但下班后他将苦学到的“打版”技术无偿提供给别的工厂。这既可以练习技术,又可以扩大人际关系。苏航说,为了偷师学艺,师傅经常安排他做一些又脏又累别人不愿干的活,当时很多工友都耻笑他“傻”。
到了2005年,苏航已经掌握了牛仔制衣的核心技术,在新塘,他曾做到行业里的前三名,并成为年薪百万的“打工皇族”。
俗话说:打工再大也只能养家糊口,生意虽小还可能发家致富。12年的打工生涯,苏航不仅成为行业里的“技术明星”,还成为当地企业争抢的“管理新秀”。不甘人后的苏航,这时已经决定放弃打工,2005年开始自主创业。
苏航由当初一个人筹办工厂,短短五年发展成2400多人的制衣企业,而今在行业里也小有名气,这一路走来,他心有感慨:今天的成功是与昨天的积累分不开的!
记者心语:成功不是靠条件,而是靠信念!苏航生在农村,曾经“享受”贫穷、饥饿、落后而封闭的生活洗礼;他活在都市,亲身感受宽裕、忙碌、充实而自在的生活验证。从改善生活到改变命运的突破,都源于他比别人多付出,从小做起、不甘人后!
坚持行动
认识苏航的人都知道,不管刮风下雨,现在每天早上7:00他都会起床坚持跑步,8:00准时到工厂。苏航说,这样的持续力和意志力来自于当年报考四川师院前的体育训练。
记得有一次体育训练,因为学校条件差没有训练场,选择在校外的公路上进行,与苏航一起训练的同学多数中途退却,而他坚持到最后,但跑到终点的那一刻,全身手脚发直,后来是同学把他抬回学校。想起这一幕,苏航胆颤的同时暗自敬佩自己的坚强意志。
12年的打工磨练,不但教会了苏航如何做人,同时也增长了他创富智慧。苏航说,打工也要有老板的心态,老实做人,踏实做事,千万不要让人看不起!事实如此,打工期间,苏航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受别人不愿受的气。为了能多学点东西,他常常是利用下班时间被师傅当苦差使,对工友的嘲笑和师傅的辱骂,他总是一笑而过。不管受多大的委屈,他始终坚持自己心底的希望:开工厂做老板。
打工前六年换了20家工厂,后六年只在一家工厂做事。苏航说,我虽然换了很多工厂,但从没换职业,一直从事纺织服装行业。他很自信地告诉记者,牛仔服装发展是永续的,他看好这全球性的产业,并将作为终身的事业去经营。
苏航创业,可谓起步晚、发展快。广东省四川纺织服装商会会长宋永太告诉记者:苏航是商会最年轻的常务副会长,有活力、有想法,懂技术、善管理,他不仅是年轻人创业的榜样,还是新塘川商的骄傲啊!
今天,苏航已经是两家超千人公司的老板,当年嘲笑他的工友,而今有的在工厂打工,有的还为找工发愁,路上偶尔见到他就觉得自卑。苏航说,吃亏就是占便宜,当年要是经不起身边人的打击、嘲笑,现在可能还继续打工。
记者心语:宁愿做脚步不停的乌龟,也不做中途休息的兔子!每个人成长、
成功的路上,多少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障碍和诱惑,有的人面对障碍就选择退步,有的人面对诱惑就改变初衷。苏航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他锁定自己人生目标,从不放弃、坚持到底!
提升自我
在苏航的办公室,到处都流溢出一股书香味儿,墙上挂着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字画,书柜里填满了各类书籍,办公桌上零乱摆着在看还没看完的书。尽管每天要处理和应对很多事儿,但苏航没有忘记提升自己,显然是一位学习型的企业家。
采访间,不停地有人来找苏航谈事儿。采访结束,记者一行随他哥哥参观了厂区和车间,隆隆的机声、忙碌的工人,整个环境井然有序。一位工人对记者说:他在苏老板的工厂已经干了三年,苏老板对员工就像自己的兄弟,还经常和工人们一起打篮球,一起聚餐。
商会秘书介绍,苏航平时外出谈事、开会都借口开车不喝酒,但每次和员工们聚餐都是畅怀豪饮、一醉方休。他工厂的员工也很有礼貌,每次聚会,都是全部到齐才能进餐,如果少一位员工没到,谁也不愿先吃。
每年春节,苏航都是提前为员工统一订车票,而且还要求与工人同一条线路的管理员负责逐个送他们安全到达,让每一位员工真正感受到企业就像一个家。尽管今年春节后,珠三角紧缺民工近百万,但是记者在苏航工厂看到每一条生产线上都有工人在忙碌着,基本没有空缺。
企业管理的人性化特色,在苏航身上演绎得淋漓尽致,在新塘也早已传为佳话。他告诉记者,他是从工厂杂工做起,一步步走到今天,所以,知道工人们想什么、需要什么。在他的工厂,有近300人是他同一镇上的老乡,还有很多是当年跟他一起打工的同事,都是些熟人,所以把员工都当自己亲人一视同仁。
2009年,有一位工人对生产线上的管理员不满而决定辞职。苏航知道后,及时找工人谈话,最后把这位想辞职的工人挽留下来了,现在工厂干得十分出色。苏航说,工人辞职肯定有原因,及时了解情况,就算不能留下辞职的工人,也知道缘由,以便企业改进 。苏航对普通工人细微关照,对企业高层管理同样给他们发挥的舞台,只要工厂高管想创业,苏航都慷慨解囊给予支持。
俗话说,人缘就是财源。苏航为人诚实,技术扎实,早在1999年他还是工厂做师傅的时候,新塘一位老板就专找他合作。到了2005年,苏航自己办厂时,这位老板还是找到他。苏航说,很多合作伙伴不是因为他的企业有多大,而是因为他人品好信得过。
近年来,随着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第一代农民工大多出来打工十几年,有的年纪大了回家不愿出来,有的自己做生意,留在工厂的多数是管理层或技术员,工厂苦力活多数落在“新生代农民工”身上。而“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是80后出生,从小都没吃过什么苦,既想做工轻松,又想拿钱多,而且辞工换厂频繁。
面对当前的新形势,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老板,苏航坦然地说:这是社会的进步,能理解现在的工人。企业要想留住员工、满足员工,务必提升自己,适应新形势。
记者心语:专注创造未来,执着成就人生!如果一个人用眼睛看生活,只能看到脚下;如果一个人用眼光看世界,就会看到希望。苏航喜欢学习,善解人意,对事业执着追求并有必胜的坚定信念和持续的行动力,面对未来他充满自信并无恐惧!
从当初在工厂月薪只有700多元的普通杂工,到如今拥有2000多工人的企业老板,并成为当地政府鼓励年轻人创业的宣传典范。10来年的人生经历,在苏航身上演绎了一段精彩的创业故事,也折射出了一位企业家动人的成长历程。
积蓄力量
每次到广东省四川纺织服装商会办事,商会的人都提到苏航:“年轻有为”、“新塘明星”等成了他的代名词。尽管参加商会一些活动与苏航有个照面,但都没机会与他零距离交流。
带着一份好奇,3月16日下午,记者如约来到苏航开办的工厂,没料他早已下车间了。在他的办公室等了片刻,苏航面带微笑走了进来。健康、自信、随和,这是他给记者的第一印象。采访间,他没有豪言壮语描绘未来,只是娓娓道出他过去的经历和现在的责任。
1993年,苏航从四川来到新塘,这一年,他曾考上了四川师范学院体育系,因为家境贫寒,而被迫弃学南下广东打工。来到新塘,至今已有十七年了,今天的苏航一口流利的广东话,不仅自己融入了当地的生活习俗,还把兄弟姐妹也都迁居新塘。
人生的选择无对错。苏航说,没到广东之前,他一心只想好好读书,如果能继续上大学,毕业后做一名教师就满足了。但是到了新塘镇,白天大街小巷人来车往,晚上街头巷尾霓虹闪烁。看到不如他的初中同学每月可以拿到2000多元的工钱,而想想家乡的老师每月只领取200多元工资。眼前的繁华和家乡的落后,在苏航心里成了鲜明对比,刚满20岁的他因此给自己暗下决心:别人都能做到,我也一定能做到!
谈起当年打工的日子,苏航还记忆犹新: 1993——1999年,6年时间他换了20家工厂,从一名普通杂工到技术员,再升至企业高管,每挪一个职位,背后都留下了他的血和汗。采访时,苏航伸出他的双手向记者介绍,当年在工厂做杂工时,十个手指甲全都被磨损脱落,手掌经常起泡出血。每天从早上七点一直做到晚上七点,下班后工友都休息了,而他却虚心向工厂师傅“偷”学。三个月,他就学会了“打版”技术。这时,他虽然在工厂里还是杂工,但下班后他将苦学到的“打版”技术无偿提供给别的工厂。这既可以练习技术,又可以扩大人际关系。苏航说,为了偷师学艺,师傅经常安排他做一些又脏又累别人不愿干的活,当时很多工友都耻笑他“傻”。
到了2005年,苏航已经掌握了牛仔制衣的核心技术,在新塘,他曾做到行业里的前三名,并成为年薪百万的“打工皇族”。
俗话说:打工再大也只能养家糊口,生意虽小还可能发家致富。12年的打工生涯,苏航不仅成为行业里的“技术明星”,还成为当地企业争抢的“管理新秀”。不甘人后的苏航,这时已经决定放弃打工,2005年开始自主创业。
苏航由当初一个人筹办工厂,短短五年发展成2400多人的制衣企业,而今在行业里也小有名气,这一路走来,他心有感慨:今天的成功是与昨天的积累分不开的!
记者心语:成功不是靠条件,而是靠信念!苏航生在农村,曾经“享受”贫穷、饥饿、落后而封闭的生活洗礼;他活在都市,亲身感受宽裕、忙碌、充实而自在的生活验证。从改善生活到改变命运的突破,都源于他比别人多付出,从小做起、不甘人后!
坚持行动
认识苏航的人都知道,不管刮风下雨,现在每天早上7:00他都会起床坚持跑步,8:00准时到工厂。苏航说,这样的持续力和意志力来自于当年报考四川师院前的体育训练。
记得有一次体育训练,因为学校条件差没有训练场,选择在校外的公路上进行,与苏航一起训练的同学多数中途退却,而他坚持到最后,但跑到终点的那一刻,全身手脚发直,后来是同学把他抬回学校。想起这一幕,苏航胆颤的同时暗自敬佩自己的坚强意志。
12年的打工磨练,不但教会了苏航如何做人,同时也增长了他创富智慧。苏航说,打工也要有老板的心态,老实做人,踏实做事,千万不要让人看不起!事实如此,打工期间,苏航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受别人不愿受的气。为了能多学点东西,他常常是利用下班时间被师傅当苦差使,对工友的嘲笑和师傅的辱骂,他总是一笑而过。不管受多大的委屈,他始终坚持自己心底的希望:开工厂做老板。
打工前六年换了20家工厂,后六年只在一家工厂做事。苏航说,我虽然换了很多工厂,但从没换职业,一直从事纺织服装行业。他很自信地告诉记者,牛仔服装发展是永续的,他看好这全球性的产业,并将作为终身的事业去经营。
苏航创业,可谓起步晚、发展快。广东省四川纺织服装商会会长宋永太告诉记者:苏航是商会最年轻的常务副会长,有活力、有想法,懂技术、善管理,他不仅是年轻人创业的榜样,还是新塘川商的骄傲啊!
今天,苏航已经是两家超千人公司的老板,当年嘲笑他的工友,而今有的在工厂打工,有的还为找工发愁,路上偶尔见到他就觉得自卑。苏航说,吃亏就是占便宜,当年要是经不起身边人的打击、嘲笑,现在可能还继续打工。
记者心语:宁愿做脚步不停的乌龟,也不做中途休息的兔子!每个人成长、
成功的路上,多少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障碍和诱惑,有的人面对障碍就选择退步,有的人面对诱惑就改变初衷。苏航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他锁定自己人生目标,从不放弃、坚持到底!
提升自我
在苏航的办公室,到处都流溢出一股书香味儿,墙上挂着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字画,书柜里填满了各类书籍,办公桌上零乱摆着在看还没看完的书。尽管每天要处理和应对很多事儿,但苏航没有忘记提升自己,显然是一位学习型的企业家。
采访间,不停地有人来找苏航谈事儿。采访结束,记者一行随他哥哥参观了厂区和车间,隆隆的机声、忙碌的工人,整个环境井然有序。一位工人对记者说:他在苏老板的工厂已经干了三年,苏老板对员工就像自己的兄弟,还经常和工人们一起打篮球,一起聚餐。
商会秘书介绍,苏航平时外出谈事、开会都借口开车不喝酒,但每次和员工们聚餐都是畅怀豪饮、一醉方休。他工厂的员工也很有礼貌,每次聚会,都是全部到齐才能进餐,如果少一位员工没到,谁也不愿先吃。
每年春节,苏航都是提前为员工统一订车票,而且还要求与工人同一条线路的管理员负责逐个送他们安全到达,让每一位员工真正感受到企业就像一个家。尽管今年春节后,珠三角紧缺民工近百万,但是记者在苏航工厂看到每一条生产线上都有工人在忙碌着,基本没有空缺。
企业管理的人性化特色,在苏航身上演绎得淋漓尽致,在新塘也早已传为佳话。他告诉记者,他是从工厂杂工做起,一步步走到今天,所以,知道工人们想什么、需要什么。在他的工厂,有近300人是他同一镇上的老乡,还有很多是当年跟他一起打工的同事,都是些熟人,所以把员工都当自己亲人一视同仁。
2009年,有一位工人对生产线上的管理员不满而决定辞职。苏航知道后,及时找工人谈话,最后把这位想辞职的工人挽留下来了,现在工厂干得十分出色。苏航说,工人辞职肯定有原因,及时了解情况,就算不能留下辞职的工人,也知道缘由,以便企业改进 。苏航对普通工人细微关照,对企业高层管理同样给他们发挥的舞台,只要工厂高管想创业,苏航都慷慨解囊给予支持。
俗话说,人缘就是财源。苏航为人诚实,技术扎实,早在1999年他还是工厂做师傅的时候,新塘一位老板就专找他合作。到了2005年,苏航自己办厂时,这位老板还是找到他。苏航说,很多合作伙伴不是因为他的企业有多大,而是因为他人品好信得过。
近年来,随着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第一代农民工大多出来打工十几年,有的年纪大了回家不愿出来,有的自己做生意,留在工厂的多数是管理层或技术员,工厂苦力活多数落在“新生代农民工”身上。而“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是80后出生,从小都没吃过什么苦,既想做工轻松,又想拿钱多,而且辞工换厂频繁。
面对当前的新形势,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老板,苏航坦然地说:这是社会的进步,能理解现在的工人。企业要想留住员工、满足员工,务必提升自己,适应新形势。
记者心语:专注创造未来,执着成就人生!如果一个人用眼睛看生活,只能看到脚下;如果一个人用眼光看世界,就会看到希望。苏航喜欢学习,善解人意,对事业执着追求并有必胜的坚定信念和持续的行动力,面对未来他充满自信并无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