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青春物语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zhi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等待了一季的“半夏的纪念”,终于在大家穿上冬衣时,隆重地呈现在所有人眼前。帷幕缓缓拉开,期盼良久的“女神”露出了端倪——八块流光溢彩的LED灯板与舞台中间的方形屏幕相得益彰,嘉宾进场的璀璨珠帘更增添舞台的诗意与别有洞天的神秘感。一场影像盛典就此绚丽绽放!
  


  
  影像传情 • 张扬品牌
  
  “半夏的纪念”通过六年的探索积累,成为独具特色的学生影像活动原创品牌。随着其影响的不断扩大,今年,北京市国际教育交流中心更将其列为“2008北京大学生文化创意国际交流系列活动”之一,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影展活动。此次活动由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和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具体承办,以“探索青年影像作品创作的题材选择与艺术表现手法上的突破”为主题,在入围作品的筛选上更加注重作者的原创性,鼓励具有奇思妙想和创新突破的青年影像作品。
  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青年电视节评委会副主席、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何苏六担任评委会主席,他表示:“今年的片子无论是选材、节奏的把握、还是细节的处理,都让我们评委感到惊喜。” 评委之一的东森电视台新闻事业总部副总编辑张树华对该活动表示了殷切的希望:“相信以后规模会越来越大,‘半夏’能够让全中国的学院都觉得这是一个学生的奥斯卡。”
  
  原创独白 • 成长时光
  
  本次影像盛典突出强调学生的原创精神和创新精神。170部优秀作品相聚一起,让评委们目不暇接,美国评委Mark Leff在颁奖时说:“最后决定获奖作品时,大家争吵了起来,你们的作品都太优秀了,让我们难以选择。”
  这次作品相比往届更加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不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想象和幻想,而是深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去寻找感动。本届同时获得年度大奖和最佳纪录片奖的《兄弟》将“挣钱、修房、结婚、生子”简单的八个字,浓缩成40分钟的纪录片。作者李燕深入到一对农民工兄弟的生活中去观察和体验,《兄弟》这部片子四平八稳的镜头语言,恰好质朴真实地呈现了底层劳动人民的挣扎与奋斗过程。尽管拍摄技巧还略显幼稚,但是该片较浓重的人文关怀,以及作者在北京和四川两地进行拍摄,前后修改十余次,这种投注于纪录片的执著更值得标榜。
  李燕接受采访时淡淡地说:“这部纪录片存在很多不足,之所以获奖可能因为脚踏实地,平平稳稳地认真拍摄吧。”
  本届的大赢家——斩获最佳剧情片、最佳文本创作和评委会大奖的《我的左脸》则以独特的人物关系、精准的情感剖析和细腻的镜头设计,展现了一名在单亲家庭里成长的高中生的内心世界。《我的左脸》整体性完整、突出,充分地表现了原剧作的意蕴:当我们凝视一个少年的左脸时,我们全然不知他的右脸写着怎样的无奈和伤痕……29分58秒的剧情片,用一个个镜头娓娓道来那段青春的残酷物语,青涩的成长时光。
  一个成熟女人独自在舞台中央,因《雷雨》中繁漪的呐喊而呐喊,昏厥而昏厥,藏在一隅的少年被这个倒地的美丽女人而吸引,不由自主地去靠近她……沉默的少年获得一块奖牌,却经常遭到擂肥,他隐忍着,安静地接受着,不由地依恋那个成熟女人的一切……
  


  
  寻找重识 • 现实幻象
  
  大学时代是人生的重大转型期,所以本届影像作品中不乏“寻找”主题的优秀影片。一个不停张望的青年人,手持一块一米长的玻璃,在人潮熙攘的城市,在陈旧的黑白色调里,迷惘彷徨,找寻不为人知的秘密。用一天的时间完成了六分钟的剧情片拍摄,《寻》荣获“半夏的纪念”最佳实验短片奖和最佳创意奖。一块折射世间百态的玻璃,构成了独特的影像符号语言。并且该片运用了动画、影调语言等表达手段,将深刻的象征内涵与活泼的动画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获得最佳摄影的《危楼舞蹈会所》,用新颖的镜头语言和非线性情节模式来显现人性的挣扎和求索过程。在片长为46分钟的剧情片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米雯、麦多非、申媛媛、巴兰尼四个互不相识的人在“危楼舞蹈会所”巧遇,开始畅聊各自面临的问题,可是没有人明白为什么会来到这个光线暧昧不明的舞蹈会所。忽然一个叫林至的记者闯了进来……他们此刻在危楼相遇,灵魂与肉体的会和,现实与幻象的交错,偌大的破旧舞台上,潜藏着生活的全部真相。
  值得一提的是,《危楼舞蹈会所》中街道追逐戏模仿了《谍影重重3》里那场火车站追逐戏,高位俯拍,急推、急拉镜头,运镜上都做了各种尝试,并且做了一些死亡场面的流血特效。众多热爱影像的传媒大学的学生组建了一个团队Filmpassion,经过九个日夜完成了拍摄,也完成了一场灵魂的皈依之旅。
  


  最后一个镜头,传单漫天飞舞,一场生命的告别,一种生命的释然……
  现代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屡屡受到质疑,但是这次“半夏的纪念”中的作品让我们振奋地看到,他们恰如其分地掌握现代数码设备来表达青春的影像世界,展现特属于这个群体的视角。“半夏的纪念”在六年的成长历程中,努力推动大学生文化欣赏思想的成型,掀起大学生影视文化热潮,为大学生这一平凡而又特殊组群搭建一个独立、个性的空间舞台。
  “半夏”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也是一场大学生的奥斯卡狂欢,尽情秀出他们的成长与蜕变。
  等待下一个绚丽的季节,与“半夏”重逢……
其他文献
My Experience of Equipments in Studio    本文作者从小深受家庭影响,看着在厂电视台工作的父亲业余给新人们拍结婚录像,刀光剑影的动作片也给他无尽的想象,梦想指导一部属于自己的动作大片。从2000年开始拥有第一台家用DV,从事婚礼片的拍摄,到现在成立简影数码影像文化工作室 ,主要从事:影视、专题、MV、动画、婚庆等服务,从中积累了丰富的从业经验和设备购买、使用经
期刊
JA 中国首届大学生DV创作大赛    吧主...傅文斯荔  图片...JA中国    所谓“隔行如隔山”,如果不是此次大赛,吧主很难相信自己会考虑这样一个宏大的命题:商业道德是什么?这个看上去抽象的概念,通过一幕幕别开生面的表演、一环环跌宕起伏的情节、一段段紧凑有序的镜头,被诠释得淋漓尽致,更让“商业道德”成为我们近在咫尺思考的问题。  借助DV影像的表达,无论是商业机密与利益冲突、产品安全性问
期刊
“梦开始的地方”这个标语几乎每年的春天都以巨大的字号很醒目地挂在电影学院的外墙上,但是对于那些从全国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艺考”的学生来说,这里恐怕会成为更多年轻人“梦碎的地方”。因为,电影学院的门槛似乎太高了,要想实现拍电影的梦想,不进入电影学院学习,恐怕就很难实现。  当然,这个判断在10年前是可以成立的,但是在今天却未必。  “拍电影,一定要上电影学院吗?”针对这个问题,本期做了特别调查与采访。
期刊
译...榄枝    短片常常被视作某种艺术实践,短小的格式赋予短片一种独特的灵气和自由。但问题是每部短片到底要传达什么信息,同时怎样将这些信息传达给观众。  Cineposible——“影像可能”电影节带来了短片电影的原创视点。(Cine意为“电影、影像”,posible则代表着“可能性”。)2009年3月,西班牙埃斯特雷马杜拉省(Extramadura,一个西班牙的自治省,和葡萄牙接壤),第三届
期刊
中规中矩,精巧纤细。  这是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梅兰芳》在剧本创作上给我的第一印象。  写剧本,讲故事。一部近两小时的电影在剧本创作上难度颇大。《梅兰芳》选取了大师生活中的三段往事:成名(与十三燕打擂得胜)、成功(与孟小冬相识相知、赴美表演成功)、明志(抗日战争时期,梅先生蓄须明志,拒不出演。直至抗战结束)。  三段故事各有特色,由于很多现实的原因,剧本写得也是中规中矩。不过个中细节,却是精巧纤细,
期刊
开场五分钟,像多数传奇电影一样精彩得很。这是梅兰芳在官宦人家和戏园子之间赶场,一边是唱一边是跳,这五分钟之内,镜头数量多,镜头平均长度也都比较短,无论长短镜头,大都是运动的:横移拍台下观众,推拉加特写切换拍摄舞台上的梅,更有跟随脚跟踩钉子这种特写移动,很具动感,而且踩上的一瞬间还是跳切的。通过血迹上摇至戏班老板的脸时马上接上摇跟随马车,梅赶回戏园子。这部分的剪辑行云流水,你都能感觉到这种叙述的节奏
期刊
『梅兰芳重生』记    贺岁电影《梅兰芳》带着过亿的票房离开了院线,与此同时,『梅兰芳』也再次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从黎明到章子怡,从孙红雷到陈凯歌,从梅派的表演艺术到梅的逸事传奇,从梅府家宴到梅家旧居……  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梅兰芳的外孙范梅强先生正是我们这期技术专题的采访嘉宾!于是,就有了想让范先生做杂志封面的想法。没想到范先生真的答应了我们的要求,并在百忙之中,专门为杂志拍摄了封面照片!  
期刊
王小峰,中国著名博客、《三联生活周刊》主笔、作家、乐评人......(名号仍在不断添加中。)  毫无疑问,王老师是个勤劳的人,积极进取的人,勇于发掘自己的人。在“黑猩猩们”眼睁睁的注目礼下,王老师分身不断。  如果说孙悟空可以用猴毛“化身无数”,那是品种问题;王老师的若干分身,则确定无疑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  如我们所知,尽管王老师以平均每年一部DV成品的速度亮相于大众面前,多腿横跨若干领域,
期刊
蛰伏几年之后的陈凯歌,终于携电影大片《梅兰芳》现身2008年岁尾。作为年度最受关注的重量级电影作品之一,商业性决定了这部影片的定位,无论从故事演绎到场景表现,都以大制作的形象捕捉观众的眼球,尽管上映以来,褒贬不一,更多的似乎集中在演员和影片整体结构的把握上,那么,单纯从拍摄角度上看,还有很多值得探讨学习之处。  戛纳金棕榈大奖曾经授予陈凯歌,这是中国电影导演的最高荣誉之一,源于十五年前那部摄人心魄
期刊
今年9月底,我去贵州参加“多彩贵州,首届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组委会将大展第一站安排在黔东南州的西江千户苗寨,尽管当时在西江只停留了几个小时,但自那时起,我决定尽快再返西江,因为,我喜欢上了这个居住着上千户苗族人的美丽山寨。  尽管初到西江千户苗寨是因为“摄影”的机缘,但我仍不忘拎上自己的另一只手——DV。这是我近些年来的深切体会,也是我兴致所在的另一个领域——握紧“摄影”、“摄像”两只手,尽揽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