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葵碱通过调节miR-140和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调控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

来源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d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龙葵碱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转染前,将胃癌SGC-7901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常规培养)、低、中、高剂量龙葵碱组(分别给予25,50,100μg·mL-1龙葵碱处理48 h).选用100μg·mL-1龙葵碱进行后续实验.将miRNA模拟物(miR-mimics)、miRNA抑制剂(miR-inhibitor)阴性对照及miR-140-mimics、miR-140-inhibitor分别转染至SGC-7901细胞,分别命名为第1转染组、第2转染组、第3转染组、第4转染组.将第3转染组和第4转染组细胞分别给予100μg·mL-1龙葵碱处理,分别命名为第5转染组和第6转染组.用噻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用实时荧光定量链式聚合酶反应(RT-qPCR)检测miR-140、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mRNA相对表达量表达.结果 对照组、高剂量龙葵碱组、第1转染组、第2转染组、第3转染组、第4转染组、第5转染组、第6转染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00.00±9.56)%,(45.88±6.22)%,(98.26±8.64)%,(64.27±5.73)%,(97.21±6.28)%,(152.87±11.05)%,(65.38±6.24)%,(93.24±7.68)%;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68±0.56)%,(34.97±2.86)%,(4.46±0.54)%,(21.79±2.55)%,(5.31±0.58)%,(2.31±0.42)%,(21.56±2.42)%,(11.63±1.58)%;miR-140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14,3.76±0.54,0.96±0.08,3.56±0.34,1.00±0.09,0.37±0.05,3.97±0.39,1.58±0.13;MACC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8,0.44±0.06,0.97±0.07,0.47±0.05,0.99±0.08,2.16±0.17,0.56±0.06,0.92±0.07.以上指标,高剂量龙葵碱组与对照组比较,第2转染组和第1转染组比较,第4转染组和第3转染组比较,第6转染组和第5转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龙葵碱可能通过上调miR-140表达并下调MACC1表达,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二羟基黄酮对智力障碍小鼠脑组织谷氨酸(Glu)、树突棘相关的Rap特异性GTPase活化蛋白(SPAR)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离、结扎小鼠左侧颈总动脉之后缺氧2h构建智力障
目的 探讨丹酚酸B通过调控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组成的异源三聚体依赖的蛋白激酶α1(AMPKα1)激活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I(SIRT1)减轻酒精性肝损伤(ALD)的作用机制.方法
目的 探讨蝮蛇毒蛋白C激活物(PCA)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方法 以关闭和重开放双侧颈总动脉和基底动脉来复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TNBS法构建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低、高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RP1-90G24.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对胃癌细胞BGC-823侵袭和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胃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样本各120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
获取项目并赢得利润是承包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作为建筑市场上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建设方(发包方)和承包方的一方,但我国目前的建筑市场情况基本上是一个买方市场,建设方在招标或议标过程中,通过苛刻的合同条款将本应由自己承担的风险转嫁至承包方,承包方可以进行谈判的余地很有限,大部分只能靠低价来承揽业务,其中标价在正常的施工条件往往仅有很低的利润或无利润甚至负利润,这一相对弱势的地位使得做好造价管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