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期刊如何发挥时代功能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w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期刊作为传媒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期刊的形态和传播特点也发生了重大改变。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环境保护日渐受到公众关注,而在新媒体盛行的当下,如何根据时代特征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社会功能,满足社会公众的要求,承担社会赋予的义务,则成为行业性质相对较强的环保期刊不得不思考和面对的课题。
  环保类期刊应发挥特有的时代功能
  当下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上至政府决策层、中到地方政府执行层、下至公众参与层面的共同任务和梦想,其中决策是航向、地方政府是推动者、公众是基础力量,而环保类期刊作为独立于政府和公众之外的环保力量,应该发挥其监督政府、推动参与的社会功能,承担时代使命和责任。
  作为期刊的一种类型,环保类期刊同样担负着期刊所应具备的记录者、监督者、平衡者、教育者和推动者的功能:记录环保进展,监督政府环保作为,平衡政府与社会利益,教育并提高公众环保觉悟,引导环保舆论等。除此之外,当下的时代特征要求环保类期刊具备更多职能。
  一方面,国家层面对环保的重视要求环保类期刊发挥更大作用。环保列为基本国策已经30年了,历届政府都提出高度重视环境的指导方针。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这些提法在全世界都没有先例。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以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来论英雄,这就会给经济发展“松绑”,环境保护才能大有作为,对环保类期刊的要求也就相应提高。
  另一方面,公众对环保期刊提出新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管理社会的方法逐步从行政管理向社会管理转变,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日趋多元化,手段日益多样化,正在形成以政府为核心,多元、开放的公共管理体系。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越来越依靠社会自身的力量,由于环保的公益性、普遍参与性,且受关注度日益提升,公众对环保类期刊也提出新要求,即要求环保类期刊成为公众环境诉求和环境利益的代言人。
  综上,环保类期刊在当前的时代要求下应发挥其特有的时代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及时监督环保现实,充当政府的“瞭望员”。我国有非常好的环保方针,但是实践和指导方针有脱节,发展中仍没有完全避开“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道路。面对这样的现实,环保期刊除了监督政府的政策制定外,还要进一步监督环保现实和政策方针的落实,做政府的参谋和“瞭望员”。2007年起,我国就建立了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这套世界最大、最先进的专业系统并不晦涩难懂,它在企业污染源处安装监控设备,实时传输数据至环保部门,就像监管者的“千里眼”。之前废水靠看、废气靠闻、噪声靠听的环境监管窘境有望借此改观,但是,企业造假逃避监管的方法也是千奇百怪、层出不穷,如在探头下面加几块砖头就可以改变监测的水位和水量。2013年5月,江苏7家脱硫减排不力的电厂被通告处罚,这批受罚企业的一大罪状是,使用诸般伎俩造假导致江苏省在线监控平台获得的排污数据不实,“千里眼”失效。面对诸如此类逃避环保责任的企业,环保类期刊应该大显身手,将监督的视角延伸至污染企业和地方政府,通过率先曝光企业的造假行为,为环保事业营造一个较为公平的竞争环境,不能让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反而竞争不过暗地排污的企业。
  其二,广泛宣传环保法律,充当宣讲员。环保工作最有力的法律保障是《环境保护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做好环保工作的先决条件,而环保类期刊对法律的宣传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年6月18日,最高法、最高检发布了《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列举了认定“严重污染环境”的14项标准,详尽并具可操作性。中国环保形势非常严峻,大气、水、土壤、重金属等污染治理迫在眉睫,治污需用重典。环保类期刊应对环保法律法规进行详细解读,协助公众和企业了解相关法律法规,认识违法后果的严重性,并通过对典型违法事件的跟踪报道,对违法企业形成震慑。同时,环保类期刊应时时关注环保法律法规的修订,通过专家探讨、公众反馈等方式为环保法、大气法等法规修订提供参考。
  其三,为环保NGO牵线搭桥,充当联络员。政府作为环保的主体责无旁贷,而NGO也是环境保护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环保期刊应成为民间环保组织和官方沟通的桥梁,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2011年,“自然之友”等民间环保组织对云南曲靖铬渣非法倾倒事件提起的公益诉讼,被称为民间环保组织的“破冰之旅”。然而总体而言,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并不健全,参与层次较低,参与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前期参与,民间环保组织的法律地位亟需确立,其人力、资金等都亟需发展壮大。因此,环保类期刊应成为联络员,推动环保组织的良性发展,加强其与政府部门的沟通联系,培育有影响、有能力的环保组织,构建和谐、理性的环保参与格局。
  其四,为公众提供宣泄平台,充当“缓冲阀”。当前,我国进入环境保护敏感期,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什邡、昆明、大连等地的环境突发事件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也影响了社会稳定。民意当疏而非堵,对此,环保类期刊应扩大受众面,为公众提供理性交流的平台,将公众之诉求上达至政府,推动项目前期听证会的召开,就项目落地情况广泛征集民意并与决策部门沟通,避免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缓解并消除其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
  《环境保护》的实践经验
  《环境保护》杂志是国家环境保护部主管的科技类核心刊物。2012年,根据环保工作及自身的发展需要,《环境保护》杂志进行了全面改刊,运用全新的版式和全彩印刷,丰富了报道内容,明确了办刊定位,推动了期刊影响力和发行量的提升。其实践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内容入手,抓好期刊三个定位。一是抓准杂志定位,明确期刊性质。《环境保护》杂志是研究环保工作理论与实践的专业性期刊。在改刊时,结合当下社会对环保期刊的新要求,《环境保护》杂志定位于环保部的工作指导性刊物,既具有鲜明的环保期刊特色,又具有明确的理论特色;既有较强的工作指导性,又具有理论学术性;既保证深度知识性,又保证环保焦点解读的时效性。   二是抓好内容定位,体现专业特色。《环境保护》以研究环保工作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推进环保工作开展、促进环保经验交流、监督政府环保作为、普及环保知识为宗旨。其改刊中明确了期刊的内容定位:宣传政府环保工作方针,解读国家环保政策,深度分析环保时事,交流环保经验。在明确内容定位后,期刊通过约写权威专家稿件、刊登一线经验等措施丰富内容的同时,努力体现专业、权威、接地气的期刊特色。
  三是抓住读者定位,树立读者意识。改刊之前,《环境保护》杂志读者定位相对不明确,改刊后,期刊明确读者群以各地环保机构的工作人员、高校的环保科研人员为主,并从读者需要出发,牢固树立了为读者服务的办刊意识,不断强化读者地位,加强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从栏目入手,用特色栏目体现刊物特性。内容是期刊的灵魂,栏目设置是期刊的特色体现。在改刊后,为体现期刊的权威性,《环境保护》新设《专家视点》栏目,特邀知名专家进行政策解读和时事分析,新增《地方建言献策》和《探索创新》栏目,通过合作办栏目、调研的方式,加大对一线环保实践的报道力度,贴近基层、贴近实际,提高了期刊的工作指导能力。同时,为提高期刊的可读性,新增《视野》栏目,汇集环保评论和环保书籍和影视评鉴,内容更为多样和灵活。
  从版式入手,形成期刊特色。《环境保护》在改刊时,根据栏目设置,针对不同的栏目采取不同的版式设计,并统一运用彩色印刷;在图片选取上更为创新,突出刊物专业特色,封面、插图和图片设计更加新颖大方,且都反映与环境保护工作相关的内容;确保封面刊名的承袭性和突出性,版本记录做到齐全、规范、完整;栏目相对稳定,保持各期内容和风格的连续性。
  从全面建设入手,夯实发展基础。一是建立强有力的专家委员会,加强对期刊办刊工作的指导。专家委员会由长期关注中国环境与发展问题、在环境保护领域作出杰出贡献和成绩的社会各界人士共同组建,涵盖了环境保护的多个领域,是一个高级别、高层次的优秀专家智库,对期刊的内容定位和发展起到了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二是完善通讯员网络,按照精干、高效、分布面广的原则,在全国环保系统建立了由基层环保工作者构成的通讯员队伍,利用工作会、研讨会等机会,开展学术与专业技能讲座,培养通讯员业务能力。三是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严格规范编辑工作流程。四是开展网站建设,作为期刊内容的补充和延展。五是主动争取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不断改善期刊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体现环保期刊时代特征的新思路
  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社会时代的声音,而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主战场,环境保护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思路,环保类期刊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环保期刊应紧跟时代脉搏,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正面宣传,与时俱进,推动环保工作稳定、健康地开展。
  走“精、深、广”路线,扩大参与对象。内容是期刊的灵魂和基础,期刊所有的附加值都依托内容而开展,因此,环保类期刊若想做大做强,根本上还是要从内容上下功夫,将内容做精,将解读做深,将视角放广。做到高低结合,既要有高度的宏观解读,又要有低度的基层探索;做到深浅有度,既要有专家观点,有对事件的深度报道,又要做到易读易懂,让大多数受众能理解,扩大读者群体和参与对象。
  开展多方合作,切实成为交流平台。环保问题是社会问题,是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环保类期刊在开展合作时,不应仅仅局限于政府部门和高校,而应扩大合作对象,与环保组织和企业加强联系,还应与环保领域的意见领袖多做沟通,这将有利于期刊把握社会热点和敏感点,对拓展期刊视野和提高期刊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推动环保组织的发展和全民参与环保,具有积极作用。
  注重软科学报道,推动环境保护参与国家综合决策。当前,对于环保的硬件研究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基本上满足我国环保工作的需求,但是环保软实力亟需提升,亟需环保管理方面的报道,并推动环保参与国家综合决策。因此,环保类期刊应进一步加强对环保综合管理的探讨,从宏观上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建议,引入国外先进的环保管理经验,供环保工作者参考借鉴。
  市场化经营、多元化发展,提高自主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要求媒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做到经济独立、财政独立,是媒体实现言论独立的必要条件。因此,期刊应根据市场需要提高自主经营的能力,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健康发展。
  随着新媒体的强势崛起,传统媒体在时效性及反馈性上远远不及,发行量及影响力受到严重威胁。环保类期刊也是如此。环保类期刊应注重多元化发展,通过电子期刊、开通官方微博等方式,对期刊内容进行摘要式报道,同时与期刊报道在时效性、互动性上实现互补,吸引读者阅读,保持并提高自身竞争力。
  作者系《环境保护》杂志总编辑
其他文献
进入新世纪后,数字化浪潮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目前已经席卷了整个新闻出版业。纸媒从发行到广告,从传播力到影响力,都受到了巨大冲击。但《特别关注》却“逆势而上”,2013年该刊期发行量突破400万份,成为全球发行量最大的中文期刊之一,预计全年实现利润3300万元。《特别关注》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奥妙何在?我刊已于2013年第2期刊登其社长朱玉祥的《机遇与创新:12年发展历程》一文,对其之所以能取得目前
期刊
8月20日晚间,微博网民@何夕爆料:“财媒泰坦尼克3D版上演。据可靠消息,《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一季度亏损;《21世纪经济报道》现在入不敷出,开始在外面筹钱,大批中层近期离职;财新是之中最惨的,惨到什么程度我就不细说了”。该条微博被转发235次,评论79条。此微博被@蓝鲸财经记者内参网(粉丝数逾24万)于次日凌晨转发,获转发332次,评论85条。其后该博主又发微博称:“《解放日报》亏损9000
期刊
本刊讯(记者 李栋)8月21日,由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BIRTV)主办、中广互联承办的首届中国台网融合峰会在京举行。此次会议主题为“探索电视台的新媒体转型路径”,共设置了主题报告、电视台与互联网的“台网融合”、电视媒体的移动互联网机遇、从全台网到全媒体平台、IPTV/DTV与OTT的竞合、“台网融合”下的内容制作与版权市场6个专题板块。  会议全方位解读电视台在“台网融合”过程中的政策
期刊
坐落于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9号的是一处让人过目不忘的“大家业”:柏油路的尽头,绿荫葱葱之中,高耸着一栋白色的大楼,楼顶红色的两个大字分外耀眼——“知音”。围绕着这座大楼的是占地70亩、由6栋高楼组成的知音传媒集团。《知音》,这份在1985年创刊之初就创造了单期销量40万份的情感类期刊,经历了28年的风风雨雨,发行量从40万份飞跃到600余万份,现已发展壮大为覆盖期刊出版、网络媒体、动漫制作、高等
期刊
湖北省是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支点、中心,其科教文化实力位居全国前列。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省报刊业整体实力不凡,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普遍遭遇挑战,然而,湖北省报刊业以其独特的发展之路平稳过渡、逆势上扬。截至2012年,湖北省拥有报纸130种、期刊408种,报刊总收入达57亿元。期刊数量位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三,是名符其实的报刊大省。湖北省拥有11种发行量超过百万份的报刊
期刊
在全球传媒生态巨变的背景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报业集团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打造。培育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整合资源,打造合理的产业结构,并使产业具有持续产能”。各报业集团处于不同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竞争环境,媒体结构的打造和资源整合的路径选择,可以是多元的,但是检验效果的标准都应是——资源配置合理、发展良性稳定、竞争力不断增强。  《长江日报》创刊于1949年,由毛泽东亲笔题写报
期刊
国家数字文化产业高级研修班开班仪式同时举行  本刊讯(记者 左志新)8月30日,国家手机(移动终端)动漫行业标准发布会暨2013国家数字文化产业高级研修班开班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副司长高政、财政部文资办副主任胡帆、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韩景阳、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金兼斌教授、标准起草小组代表北京邮电大学陈洪教授等领导和嘉
期刊
2013年5月10日,原湖北省新闻出版局与广播电视局合并成立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该局作为我国新一轮机构改革后第一个成立的省级新闻出版广电局,标志着湖北省传媒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湖北省拥有多个国内知名报刊品牌,尤其是期刊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2013年9月14-16日,“首届中国期刊交易博览会”将在武汉举办,并永久落户武汉,这是湖北省第一个国家级、永久落户的大型文化专业展会。在“刊博会”筹备期间,湖
期刊
东湖之滨,奇迹舞动。  一匹传媒“黑马”,在湖北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关怀下,在历届党委班子和9000名员工持续奋斗下,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迎来新闻宣传大突破、产业发展大跨越、团队形象大提升的新面貌,踏上建设全国一流党报集团的新征程。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现有总资产近50亿元,是一家以党报为核心、拥有11报11刊5网站和1家出版机构、8个公司的综合性传媒集团,初步形成集报纸、期刊、新媒体、图书出版
期刊
些年,我们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在成就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现在我们在打假方面的任务就很多很重。就餐饮业而言,我们需要对付包子的香精问题、菜肴的地沟油问题、火锅的伪劣底料问题、馒头的增白剂问题、西瓜的膨大剂问题等;就学术界而言,我们需要对付论文的剽窃问题、科研成果的造假问题、创新业绩的虚报问题;就干部工作而言,年龄虚报、学历造假、履历造假的情形不在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