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例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经彩超及D-二聚体联合检查确诊,1例手术取栓,14例药物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需要引起重视,经手术或保守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临床研究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妇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中,15例术后形成下肢静脉血栓,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等,以期增加对该病的认识及了解。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15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年齡45~73岁,平均57.3岁,体重48~78kg,平均63.5kg。其中卵巢癌2例,子宫内膜癌4例,宫颈癌4例,子宫肌瘤5例。手术时间120~400分钟。8例手术前后曾输血。患者术前均无血常规、凝血时间、血黏度等异常,无下肢静脉曲张、下肢疼痛和肿胀症状,无下肢静脉穿刺史,无心脏病史。
1.2 临床表现
术后3~17天,患者出现患肢均匀性弥漫性肿胀,站立或行走后肿胀加重,小腿部疼痛、压痛,胫后与足背动脉搏动下降。10例患者胫前、踝、足背部明显凹陷性水肿,5例稍轻,胫前轻度水肿。患者下肢肢围测量均较健侧增加。皮肤颜色改变者3例,皮温增高者3例,伴发热者6例。
1.3 诊断
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被阻塞血管静脉管腔增宽,管腔里面血液充盈消失以及不完全,加压以后管腔没有塌陷现象,提示患肢静脉血栓形成。左髂股静脉血栓4例,右髂股静脉血栓6例,左股腘静脉血栓2例,右股腘静脉血栓1例,左、右腓肠静脉丛血栓各1例。所有患者血D-二聚体定量检查,均较术前有所升高。
1.4 治疗
1例患者发病48小时内行股静脉切开取栓术,术后抗凝溶栓治疗。14例进行非手术治疗。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患者,禁止按摩、挤压患肢。无抗凝禁忌症的情况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0.4~0.8ml,12小时1次皮下注射,疗程14天。之后改用华法林5mg口服,每天1次,治疗3~6个月。两者重叠用药约3~5天。监测国际标准化比率(INR)使其保持在2~3。应用尿激酶20-60万u/天,静脉注射溶栓治疗,每天2次,疗程14天。应用复方丹参、灯盏花素等活血化瘀。所有患者于治疗前、治疗低1、3、7、14天复查血常规、凝血四项、D-二聚体。并根据结果调整药物。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结果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平α=0.05。
2 结果
15例患者均全部治愈出院。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各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四项结果见表1。D-二聚体检查结果见表2。
3 结论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血液在下肢静脉内的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回流障碍而引起的疾病。妇科术后易发生[1]。患者术后不明原因的下肢肿胀、疼痛,应高度怀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血管彩超检查联合D-二聚体检测一般可以确诊。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一经发现,应立即住院治疗,严重者需要手术,非手术治疗者需进行抗凝、溶栓和祛聚。溶栓抗凝治疗开始越早,效果越好,血栓形成72小时内治疗效果最佳。本组15例患者,经治疗后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结果明显改善,痊愈出院。
参考文献
[1]刘玉珍,张震宇,郭淑丽. 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6,12(41):107-110
【关键词】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临床研究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妇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中,15例术后形成下肢静脉血栓,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等,以期增加对该病的认识及了解。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15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年齡45~73岁,平均57.3岁,体重48~78kg,平均63.5kg。其中卵巢癌2例,子宫内膜癌4例,宫颈癌4例,子宫肌瘤5例。手术时间120~400分钟。8例手术前后曾输血。患者术前均无血常规、凝血时间、血黏度等异常,无下肢静脉曲张、下肢疼痛和肿胀症状,无下肢静脉穿刺史,无心脏病史。
1.2 临床表现
术后3~17天,患者出现患肢均匀性弥漫性肿胀,站立或行走后肿胀加重,小腿部疼痛、压痛,胫后与足背动脉搏动下降。10例患者胫前、踝、足背部明显凹陷性水肿,5例稍轻,胫前轻度水肿。患者下肢肢围测量均较健侧增加。皮肤颜色改变者3例,皮温增高者3例,伴发热者6例。
1.3 诊断
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被阻塞血管静脉管腔增宽,管腔里面血液充盈消失以及不完全,加压以后管腔没有塌陷现象,提示患肢静脉血栓形成。左髂股静脉血栓4例,右髂股静脉血栓6例,左股腘静脉血栓2例,右股腘静脉血栓1例,左、右腓肠静脉丛血栓各1例。所有患者血D-二聚体定量检查,均较术前有所升高。
1.4 治疗
1例患者发病48小时内行股静脉切开取栓术,术后抗凝溶栓治疗。14例进行非手术治疗。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患者,禁止按摩、挤压患肢。无抗凝禁忌症的情况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0.4~0.8ml,12小时1次皮下注射,疗程14天。之后改用华法林5mg口服,每天1次,治疗3~6个月。两者重叠用药约3~5天。监测国际标准化比率(INR)使其保持在2~3。应用尿激酶20-60万u/天,静脉注射溶栓治疗,每天2次,疗程14天。应用复方丹参、灯盏花素等活血化瘀。所有患者于治疗前、治疗低1、3、7、14天复查血常规、凝血四项、D-二聚体。并根据结果调整药物。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结果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平α=0.05。
2 结果
15例患者均全部治愈出院。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各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四项结果见表1。D-二聚体检查结果见表2。
3 结论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血液在下肢静脉内的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回流障碍而引起的疾病。妇科术后易发生[1]。患者术后不明原因的下肢肿胀、疼痛,应高度怀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血管彩超检查联合D-二聚体检测一般可以确诊。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一经发现,应立即住院治疗,严重者需要手术,非手术治疗者需进行抗凝、溶栓和祛聚。溶栓抗凝治疗开始越早,效果越好,血栓形成72小时内治疗效果最佳。本组15例患者,经治疗后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结果明显改善,痊愈出院。
参考文献
[1]刘玉珍,张震宇,郭淑丽. 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6,12(41):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