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观察肺纤方对博来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144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及肺纤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4只。按Szapiel法建立模型,次日灌胃给药。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阳性组用醋酸泼尼松混悬液(6 mg/kg)灌胃,肺纤方高、中、低剂量组(3.2、1.6、0.8 g/kg)均为10 mL/kg药液灌胃,1次/d,给药21 d。分别在造模后第7、21日后分2次取材,每次随机杀检10只。腹主动脉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TNF-α、PDGF和TGF-β1。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和肺纤方各组TGF-β1、PDGF和TNF-α明显降低(P<0.05,P<0.01);其中肺纤方中、高剂量组TGF-β1、PDGF和TNF-α含量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 肺纤方能有效降低血清中TGF-β1、PDGF和TNF-α的水平,对博来霉素所致的大鼠肺纤维化具有干预作用,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关键词:肺纤方;博来霉素;肺纤维化;细胞因子;大鼠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4-0038-03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原因不明的、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慢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本实验采用博来霉素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在纤维化形成阶段应用肺纤方干预,旨在探讨肺纤方对实验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并从细胞因子的角度探讨肺纤方干预肺纤维化的作用机理。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
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144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00±20)g,山西省中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CXK (晋)2009-10。
1.2 药物
肺纤方由柴胡、黄芩、党参、半夏、天花粉、五味子、干姜等组成,中药材由本院门诊药房提供,经煎煮、减压浓缩、干燥、称重、制粒成型(批号20091013);博来霉素(BLM)A5(哈尔滨博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90607);醋酸泼尼松片(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90707)。
1.3 试剂
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ELISA试剂盒均由武汉博士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分别为20091205、20091205、20091205。
1.4 仪器
TEC2800石蜡包埋机(湖北泰康),生物组织切片机(上海京工),生物组织脱水机(北京宇艾奇),Olympus CK-2倒置显微镜(北京长恒荣)。
2 实验方法
2.1 造模及分组
将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及肺纤方高、中、低剂量组,按Szapiel法[1]建立模型。20%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将其仰卧固定于大鼠实验台上,消毒后切开颈部皮肤,逐层分离,充分暴露气管,模型组及各治疗组用1 mL注射器向气管内缓慢注入稀释的BLM A5溶液,空白对照组注入等容量生理盐水,注射后立即将动物直立并旋转,使药物均匀散布于双肺内,然后逐层缝合,常规关口,创口消毒,置于实验室内保温喂养,待其自行苏醒,实验期间动物自由饮水和进食。
2.2 给药
造模后第2日,开始灌胃,每次10 mL/kg。肺纤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的肺纤方药液(0.8、1.6、3.2 g/kg),相当于1.45、0.73、0.36 g原药材/mL(以浸膏含量计算,相当于人临床日用剂量的15、7.5、3.75倍);阳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混悬液(6 mg/kg),相当于人临床日用剂量48 mg的7.5倍;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给药21 d。
2.3 检测指标
于第7、21日,用20%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固定大鼠,暴露其腹腔,用5 mL注射器于动物腹主动脉取血4 mL。室温静置标本2 h,4 ℃、3 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清,存放于-70 ℃冰箱。TNF-α:采用ABC-ELISA方法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提供的方法、步骤进行反应。在450 nm处,用酶联仪测吸光值(OD),与标准曲线比较,确定TNF-α的含量。PDGF:采用ELISA法进行检测。将血清标本稀释5 000倍,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操作步骤进行反应。在450 nm处,用酶标仪测吸光值(OD),与标准曲线比较,确定PDGF的含量。TGF-β1:采用ABC-ELISA法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提供的方法进行反应。在450 nm处,用酶标仪测吸光值(OD),与标准曲线比较确定TGF-β1含量。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检验水准α=0.05。
4 结果(见表1)
5 讨论
目前研究显示,IPF主要由两条不同的途径引发:炎症途径和肺泡上皮细胞途径。前者释放炎症介质和黏附分子,后者出现上皮细胞损伤、增生和凋亡,二者均可以启动纤维化过程。这两条途径的后期发展过程基本一致,都是在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作用下,实现纤维组织的增生,完成肺实质的重塑。其中的上皮途径是肺泡上皮细胞受损后,启动上皮细胞反复修复机制,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促进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胶原和细胞外基质沉积,最终形成纤维化[2]。这与传统认为的肺泡上皮是“受害者”不同,肺泡上皮由被动的旁观者变成了肺纤维化形成中积极的“参与者”[3]。
关键词:肺纤方;博来霉素;肺纤维化;细胞因子;大鼠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4-0038-03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原因不明的、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慢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本实验采用博来霉素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在纤维化形成阶段应用肺纤方干预,旨在探讨肺纤方对实验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并从细胞因子的角度探讨肺纤方干预肺纤维化的作用机理。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
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144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00±20)g,山西省中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CXK (晋)2009-10。
1.2 药物
肺纤方由柴胡、黄芩、党参、半夏、天花粉、五味子、干姜等组成,中药材由本院门诊药房提供,经煎煮、减压浓缩、干燥、称重、制粒成型(批号20091013);博来霉素(BLM)A5(哈尔滨博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90607);醋酸泼尼松片(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90707)。
1.3 试剂
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ELISA试剂盒均由武汉博士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分别为20091205、20091205、20091205。
1.4 仪器
TEC2800石蜡包埋机(湖北泰康),生物组织切片机(上海京工),生物组织脱水机(北京宇艾奇),Olympus CK-2倒置显微镜(北京长恒荣)。
2 实验方法
2.1 造模及分组
将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及肺纤方高、中、低剂量组,按Szapiel法[1]建立模型。20%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将其仰卧固定于大鼠实验台上,消毒后切开颈部皮肤,逐层分离,充分暴露气管,模型组及各治疗组用1 mL注射器向气管内缓慢注入稀释的BLM A5溶液,空白对照组注入等容量生理盐水,注射后立即将动物直立并旋转,使药物均匀散布于双肺内,然后逐层缝合,常规关口,创口消毒,置于实验室内保温喂养,待其自行苏醒,实验期间动物自由饮水和进食。
2.2 给药
造模后第2日,开始灌胃,每次10 mL/kg。肺纤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的肺纤方药液(0.8、1.6、3.2 g/kg),相当于1.45、0.73、0.36 g原药材/mL(以浸膏含量计算,相当于人临床日用剂量的15、7.5、3.75倍);阳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混悬液(6 mg/kg),相当于人临床日用剂量48 mg的7.5倍;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给药21 d。
2.3 检测指标
于第7、21日,用20%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固定大鼠,暴露其腹腔,用5 mL注射器于动物腹主动脉取血4 mL。室温静置标本2 h,4 ℃、3 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清,存放于-70 ℃冰箱。TNF-α:采用ABC-ELISA方法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提供的方法、步骤进行反应。在450 nm处,用酶联仪测吸光值(OD),与标准曲线比较,确定TNF-α的含量。PDGF:采用ELISA法进行检测。将血清标本稀释5 000倍,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操作步骤进行反应。在450 nm处,用酶标仪测吸光值(OD),与标准曲线比较,确定PDGF的含量。TGF-β1:采用ABC-ELISA法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提供的方法进行反应。在450 nm处,用酶标仪测吸光值(OD),与标准曲线比较确定TGF-β1含量。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检验水准α=0.05。
4 结果(见表1)
5 讨论
目前研究显示,IPF主要由两条不同的途径引发:炎症途径和肺泡上皮细胞途径。前者释放炎症介质和黏附分子,后者出现上皮细胞损伤、增生和凋亡,二者均可以启动纤维化过程。这两条途径的后期发展过程基本一致,都是在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作用下,实现纤维组织的增生,完成肺实质的重塑。其中的上皮途径是肺泡上皮细胞受损后,启动上皮细胞反复修复机制,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促进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胶原和细胞外基质沉积,最终形成纤维化[2]。这与传统认为的肺泡上皮是“受害者”不同,肺泡上皮由被动的旁观者变成了肺纤维化形成中积极的“参与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