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个讨论我国高中教育改革的会议,与会者从很多方面对高中教育进行了思考,其中关注最多的就是高考改革,认为高考不变,教育难兴。但是,高考变了,教育就能兴吗?我们的高考其实也一直在努力变革。
我认为,招生改革比高考改革更重要,因为不管怎么考试,学生总有应对办法。大学招生如果没有专业化的改革,那么,高考改革就只是隔靴搔痒。我曾看过一份资料,是2017年美国对大学招生工作人员做的一次深度调研。结果显示,招生人员一致认为的“好学生”有七个标准,却没有一个和分数有关。哪七个标准?第一,积极的学习态度;第二,对所选的专业是否酷爱;第三,独立思考能力;第四,坚持完成任务的能力,美国心理学界、教育学界认为坚韧是影响人成功最重要的因素;第五,喜欢探究、研究问题的思维习惯;第六,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第七,团队合作精神。
然而,目前国内大学的眼光还是放在分数上。众所周知,亚裔尤其是华人学生很会考试,但美国名校的招生考官称,华人是很聪明,很优秀,但缺少“D”(Distinctive)和“E”(Excellent),与众不同的方法太少。这引起我们深思。如果现行的大学招生不改革,教育现状是很难改变的。目前一些大学在不断实践自主招生,这样的改革方向是很好的,但往往是稍微放点自主权后马上又收紧了。其实,自主招生不应该变成少数人的自主招生,而应该是整个大学的自主招生,只要公开透明,把监督机制做好,能说明招生原则,评价学生的方法,就应该坚持做下去。
未来的教育到底应该怎么做,要思考几个问题。首先是教育为什么要走向未来?传统的学校为什么非变不可?
我认为有几个理由:第一,人类的教育梦想让我们求变。从孔子开始,人类就有两个重要的教育梦想: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一个是关于公平的梦想,一个是关于质量的梦想。其实,讲质量的同时也是实现最大的公平;公平无非是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机会的公平,现在通过义务教育、国家行为,基本可以做到大家都有机会接受教育;过程的公平是尽可能让每个人都受到比较好的教育,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结果的公平是让每个人得到他想要的教育。所以,公平有两大层次:普惠性公平和差异性公平,后者是最高境界——帮助每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两个梦想人类几千年来一直在推动,直到现在还一直在路上。
第二,当前的学校教育体系完全是利用大工业生产的方式来运作的。在学校诞生之初,人类知识还是少数社会精英享有的,大部分人没有获取知识的权利和机会,而工业化生产需要劳动者具有基本的读、写、算的能力,怎样才能做到?把社会的教育资源、学习资源集中到一个被称为“学校”的地方,在这里,把社会上最有学问的人找来,把图书、资料、信息找来,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尽快“武装”自己、成长自己,直到能适应大机器生产的要求。
现代学校制度为人类做出了很大贡献。毫无疑问,过去是少数人才能享有的知识,现在变成了普羅大众都能享有的。但是,它的问题也恰恰出于此,它用的是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考虑的是群体,考虑的是一个班级、一个学校,考虑的是如何以最高效率让学生获得生产所需的基本能力,而不考虑个体。学校总是假设一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处在同一个发展水平,其实不是;假设一个教室里的学生学习同样的知识就都能取得同样的进步,其实不是——1/3的学生可能早就懂了,其余2/3不懂……所以变革是必然的。
第三,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科技的进步迫使学校变革,而且为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支持。因为在这个时代,知识不再为少数人所有,而是泛在式的,人们时时处处都可以学到知识,在家也可以学习,为什么一定要到学校去呢?
第二个问题是未来教育怎么变,向何处去?先说校园。人类在教育方面的技术投入远超过商业、金融、工业等领域,但却一直没有出现教育领域的变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校的相关设置没有变。教育对技术的影响有三个层面:工具型层面,教育成为技术工具,比如我们做PPT就是工具层面;教学模式的层面,如反转课堂、慕课;最重要的层面是结构型层面,它影响一个领域、一个体系的结构性变化,产生实质性革命。
我认为结构性变革的时代已经到来。所以,我提出,学校要成为“学习中心”。这意味着学生不再固定在一个学校里学习,而是可以跨越到不同学校里学习。为什么研学旅行、营地教育现在那么盛行,就是因为它们是未来的学习中心的模式,而且,未来的学习中心不是由现在的学校转型而成,而是所有的教育机构都将成为学习中心。未来的课堂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把同一年龄段的人强制性地安排在一个课堂里学习,而是完全根据个人意愿,自由组合式地上课,大部分时间是在网络、家里、学校讨论问题、研究问题、实现师生互动,未来的学习是项目式的学习。
2019年初,我跟美国的一个名校的校长有过一次对话,他告诉我,在他的学校里,学生70%的时间已经不上课,而是用来做项目式学习。事实证明,项目式学习的效果远远超出了课堂学习,对于挖掘学生的后劲,提高学生到了大学后的发展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为越往后,人都是越依靠自我学习。
其次要思考的是未来的课程构架。我认为,未来应当降低现有课程的难度并进行整合,把时间留给每个人去构建属于他自己的知识体系。现在学生在学校里学的知识,有多少是在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了作用的?实际上,大部分发挥作用的知识体系都是在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学习去建构的。曾有一个针对世界各国教育家的调查,问他们:现在学校的知识体系你们认为要保留多少?最后得出的平均答案是17%,也就是说,没有必要把大部分不必要的东西强加给学生,让他学得痛苦,没有成就感。 未来的课程体系应当主要由“基础课程”和“生命教育”组成。我们已经编写了一套生命教育读本,把人的生命分为三个维度:长、宽、高。“长”度是要告诉孩子怎么吃饭、喝水、睡觉,教他们关于安全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怎么保护自己,碰到灾难怎么应对,如何自救和他救;“宽”度是教育孩子要成为受尊重的人;“高”度是告诉孩子要过精神生活,要有价值和信仰。
有人可能会问,课程难度降低后要怎么培养有竞争力的科学家?答案是选修和个性化。让那些有潜力成为科学家的孩子成为科学家,比如孩子想成为化学家,就针对性地学习化学板块的课程,帮助每个孩子学他最需要的内容。人的自我建构的能力是非常强的,我们远远低估了孩子的学习能力,有的孩子没进小学就认识两千个汉字或拥有丰富的知识积累了,如果还让他和其他孩子一样,以零为起点,是不现实的。
未来一定会进入一个能者为师的时代,各个领域的能工巧匠都可能成为教育资源。现在的学校教育和社会资源是割裂的,其实不应该如此,而应该是融通的。泛在式学习、泛在式教育是未来教育很重要的方面,所以,未来一定是最优秀的人才可能成为教师,教师的专业性会更强。而且,由于未来的知识传输体系绝大部分可能由人工智能完成,所以教师的工作可能更侧重于情感沟通、陪伴、指导、个性化发展。
怎样实现未来教育、未来学习中心?当务之急要做的三件事是:
1.建立国家教育资源平台。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互联网教育公司,每个公司各占一方,都在做重复性劳动,每个省、每个市县或学校都在各自开发教育资源,存在大量重复投资。我认为,政府认清了教育方向,理清了教育思路,有条件和力量构建一个国家教育资源平台。政府可以收集最好的教育資源,比如慕课资源,进行评估后,以国家采购的形式取得,而后放在教育平台上,免费给全国孩子使用。
2.建立国家学分银行。现在的考试只看分数,我一直强调,只看分数一定选不出好学生。即便是两张同样考到80分的数学答卷,其实也是很不一样的,因为孩子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逻辑和结构,一个孩子可能在最容易得分的题目上得分了,另一个可能在最难得分的题目上得分了,两个人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水平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我提出要建立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学分银行,一人一号,就以身份证号作为银行号,一个人学习的所有原生态的记录都可以放进他的银行号里,比如弹了钢琴,记下等值的学分,就放进银行里,这比钢琴证书更有说服力。
未来,文凭会衰落,文凭是社会在没有办法更清晰全面地了解一个人的情况下所贴的标签,同一个标签下的人完全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水平,不同的文凭也是完全不可比的。北大的文凭和杭州师范学院的文凭好比吗?任正非、马化腾也不是清华、北大毕业的,那为什么说清华、北大的学生是最好的呢?学分银行能比较好地解决过程型的评价,这在国际上已经有样本。
3.改造学校。未来的学习中心一定是开放性、综合性的,有自己特色、个性的教育资源。现在我们一边喊着教育资源短缺、经费不足,一边重复劳动——学校为什么不能是儿童之家呢?而还要另外去建;学校为什么不能是老年之家呢?老年大学那么紧缺,但现在的学校每逢周末或寒暑假就闲置着。其实,完全可以把闲置的学校变成学习中心。学习中心要打破时空限制,不同的学习中心之间相互建立联系,学生以“教育站”的方式选择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而无需拘谨于何时何地学习,只要最终达到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要求就可以了。
我认为,招生改革比高考改革更重要,因为不管怎么考试,学生总有应对办法。大学招生如果没有专业化的改革,那么,高考改革就只是隔靴搔痒。我曾看过一份资料,是2017年美国对大学招生工作人员做的一次深度调研。结果显示,招生人员一致认为的“好学生”有七个标准,却没有一个和分数有关。哪七个标准?第一,积极的学习态度;第二,对所选的专业是否酷爱;第三,独立思考能力;第四,坚持完成任务的能力,美国心理学界、教育学界认为坚韧是影响人成功最重要的因素;第五,喜欢探究、研究问题的思维习惯;第六,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第七,团队合作精神。
然而,目前国内大学的眼光还是放在分数上。众所周知,亚裔尤其是华人学生很会考试,但美国名校的招生考官称,华人是很聪明,很优秀,但缺少“D”(Distinctive)和“E”(Excellent),与众不同的方法太少。这引起我们深思。如果现行的大学招生不改革,教育现状是很难改变的。目前一些大学在不断实践自主招生,这样的改革方向是很好的,但往往是稍微放点自主权后马上又收紧了。其实,自主招生不应该变成少数人的自主招生,而应该是整个大学的自主招生,只要公开透明,把监督机制做好,能说明招生原则,评价学生的方法,就应该坚持做下去。
传统的学校为何要变
未来的教育到底应该怎么做,要思考几个问题。首先是教育为什么要走向未来?传统的学校为什么非变不可?
我认为有几个理由:第一,人类的教育梦想让我们求变。从孔子开始,人类就有两个重要的教育梦想: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一个是关于公平的梦想,一个是关于质量的梦想。其实,讲质量的同时也是实现最大的公平;公平无非是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机会的公平,现在通过义务教育、国家行为,基本可以做到大家都有机会接受教育;过程的公平是尽可能让每个人都受到比较好的教育,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结果的公平是让每个人得到他想要的教育。所以,公平有两大层次:普惠性公平和差异性公平,后者是最高境界——帮助每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两个梦想人类几千年来一直在推动,直到现在还一直在路上。
第二,当前的学校教育体系完全是利用大工业生产的方式来运作的。在学校诞生之初,人类知识还是少数社会精英享有的,大部分人没有获取知识的权利和机会,而工业化生产需要劳动者具有基本的读、写、算的能力,怎样才能做到?把社会的教育资源、学习资源集中到一个被称为“学校”的地方,在这里,把社会上最有学问的人找来,把图书、资料、信息找来,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尽快“武装”自己、成长自己,直到能适应大机器生产的要求。
现代学校制度为人类做出了很大贡献。毫无疑问,过去是少数人才能享有的知识,现在变成了普羅大众都能享有的。但是,它的问题也恰恰出于此,它用的是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考虑的是群体,考虑的是一个班级、一个学校,考虑的是如何以最高效率让学生获得生产所需的基本能力,而不考虑个体。学校总是假设一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处在同一个发展水平,其实不是;假设一个教室里的学生学习同样的知识就都能取得同样的进步,其实不是——1/3的学生可能早就懂了,其余2/3不懂……所以变革是必然的。
第三,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科技的进步迫使学校变革,而且为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支持。因为在这个时代,知识不再为少数人所有,而是泛在式的,人们时时处处都可以学到知识,在家也可以学习,为什么一定要到学校去呢?
结构性变革时代已到
第二个问题是未来教育怎么变,向何处去?先说校园。人类在教育方面的技术投入远超过商业、金融、工业等领域,但却一直没有出现教育领域的变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校的相关设置没有变。教育对技术的影响有三个层面:工具型层面,教育成为技术工具,比如我们做PPT就是工具层面;教学模式的层面,如反转课堂、慕课;最重要的层面是结构型层面,它影响一个领域、一个体系的结构性变化,产生实质性革命。
我认为结构性变革的时代已经到来。所以,我提出,学校要成为“学习中心”。这意味着学生不再固定在一个学校里学习,而是可以跨越到不同学校里学习。为什么研学旅行、营地教育现在那么盛行,就是因为它们是未来的学习中心的模式,而且,未来的学习中心不是由现在的学校转型而成,而是所有的教育机构都将成为学习中心。未来的课堂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把同一年龄段的人强制性地安排在一个课堂里学习,而是完全根据个人意愿,自由组合式地上课,大部分时间是在网络、家里、学校讨论问题、研究问题、实现师生互动,未来的学习是项目式的学习。
2019年初,我跟美国的一个名校的校长有过一次对话,他告诉我,在他的学校里,学生70%的时间已经不上课,而是用来做项目式学习。事实证明,项目式学习的效果远远超出了课堂学习,对于挖掘学生的后劲,提高学生到了大学后的发展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为越往后,人都是越依靠自我学习。
其次要思考的是未来的课程构架。我认为,未来应当降低现有课程的难度并进行整合,把时间留给每个人去构建属于他自己的知识体系。现在学生在学校里学的知识,有多少是在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了作用的?实际上,大部分发挥作用的知识体系都是在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学习去建构的。曾有一个针对世界各国教育家的调查,问他们:现在学校的知识体系你们认为要保留多少?最后得出的平均答案是17%,也就是说,没有必要把大部分不必要的东西强加给学生,让他学得痛苦,没有成就感。 未来的课程体系应当主要由“基础课程”和“生命教育”组成。我们已经编写了一套生命教育读本,把人的生命分为三个维度:长、宽、高。“长”度是要告诉孩子怎么吃饭、喝水、睡觉,教他们关于安全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怎么保护自己,碰到灾难怎么应对,如何自救和他救;“宽”度是教育孩子要成为受尊重的人;“高”度是告诉孩子要过精神生活,要有价值和信仰。
有人可能会问,课程难度降低后要怎么培养有竞争力的科学家?答案是选修和个性化。让那些有潜力成为科学家的孩子成为科学家,比如孩子想成为化学家,就针对性地学习化学板块的课程,帮助每个孩子学他最需要的内容。人的自我建构的能力是非常强的,我们远远低估了孩子的学习能力,有的孩子没进小学就认识两千个汉字或拥有丰富的知识积累了,如果还让他和其他孩子一样,以零为起点,是不现实的。
未来一定会进入一个能者为师的时代,各个领域的能工巧匠都可能成为教育资源。现在的学校教育和社会资源是割裂的,其实不应该如此,而应该是融通的。泛在式学习、泛在式教育是未来教育很重要的方面,所以,未来一定是最优秀的人才可能成为教师,教师的专业性会更强。而且,由于未来的知识传输体系绝大部分可能由人工智能完成,所以教师的工作可能更侧重于情感沟通、陪伴、指导、个性化发展。
如何实现未来学习中心
怎样实现未来教育、未来学习中心?当务之急要做的三件事是:
1.建立国家教育资源平台。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互联网教育公司,每个公司各占一方,都在做重复性劳动,每个省、每个市县或学校都在各自开发教育资源,存在大量重复投资。我认为,政府认清了教育方向,理清了教育思路,有条件和力量构建一个国家教育资源平台。政府可以收集最好的教育資源,比如慕课资源,进行评估后,以国家采购的形式取得,而后放在教育平台上,免费给全国孩子使用。
2.建立国家学分银行。现在的考试只看分数,我一直强调,只看分数一定选不出好学生。即便是两张同样考到80分的数学答卷,其实也是很不一样的,因为孩子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逻辑和结构,一个孩子可能在最容易得分的题目上得分了,另一个可能在最难得分的题目上得分了,两个人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水平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我提出要建立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学分银行,一人一号,就以身份证号作为银行号,一个人学习的所有原生态的记录都可以放进他的银行号里,比如弹了钢琴,记下等值的学分,就放进银行里,这比钢琴证书更有说服力。
未来,文凭会衰落,文凭是社会在没有办法更清晰全面地了解一个人的情况下所贴的标签,同一个标签下的人完全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水平,不同的文凭也是完全不可比的。北大的文凭和杭州师范学院的文凭好比吗?任正非、马化腾也不是清华、北大毕业的,那为什么说清华、北大的学生是最好的呢?学分银行能比较好地解决过程型的评价,这在国际上已经有样本。
3.改造学校。未来的学习中心一定是开放性、综合性的,有自己特色、个性的教育资源。现在我们一边喊着教育资源短缺、经费不足,一边重复劳动——学校为什么不能是儿童之家呢?而还要另外去建;学校为什么不能是老年之家呢?老年大学那么紧缺,但现在的学校每逢周末或寒暑假就闲置着。其实,完全可以把闲置的学校变成学习中心。学习中心要打破时空限制,不同的学习中心之间相互建立联系,学生以“教育站”的方式选择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而无需拘谨于何时何地学习,只要最终达到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要求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