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靳以是经历过五四运动的作家,五四运动时期驳杂的外来文学潮流对他形成了重要的影响,其中也包括现代主义。这在靳以1935年以前的早期小说中表现得最为显著。除了鲜明的现代主义精神内核以外,靳以早期小说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关系及其现代主义特征还体现在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上,他将意识流、象征、精神分析等现代主义创作手法融入小说创作之中,将其小说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是中国现代小说向西方现代主义成功取法的较早范例。
关键词:靳以;现代主义;小说创作
靳以是经历过五四运动的作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给大学时代的他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也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形成了重要的影响。除了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左翼文学以外,靳以也在当时传入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中汲取了养分,特别在是1935年以前他的早期小说中,展现出了强烈的现代主义特征。目前的研究者对靳以关注不多,有些研究者将靳以早期小说的艺术特征笼统地归为浪漫主义,这恐怕并不足以概括靳以小说创作的复杂性。实际上,靳以的小说不仅具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精神内核,而且在其创作手法上能明显地看出靳以小说与现代主义文学的联系以及靳以小说所具备的现代主义特征,这让靳以小说创作艺术面貌更加细微、综合、全面地展现。
作为20世纪诞生的新兴文学潮流,现代主义文学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区别于其他文学潮流,特别是相对于传统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存在主义等众多流派纷繁复杂的创作手法成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显著特征。而这些多样的创作手法是建立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并对其革新和颠覆而形成的,展现出强烈的反传统性[1]。靳以的小说创作虽然不能归于某个现代主义流派,但在其作品中都运用了诸多反传统的创作手法,体现出现代主义文学影响的痕迹。如靳以的短篇小说《青的花》,全文没有线性的情节,也没有环境描写,有的只是主人公对女友一连串的独白,作者仅仅通过一个人物的语言来完成对人物、情节的塑造和安排,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令人耳目一新。
在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中,对意识流的吸收和运用在靳以的早期小说中十分显著。与沃尔夫《墙上的斑点》所不同的是,靳以并不以意识的流动结构全文,而是选择性地运用意识流手法展现特定情节中人物的心理。在这种描写中,人物心理的展现脱离时间、空间,随着人物内心随意变化,即使偶尔与现实衔接也是为了唤起更多的意识,已经具备了意识流手法的特征。有研究者指出,靳以的小说《青的花》内心独白的方式具有意识流小说的痕迹。[2]实际上,意识流的手法在他很多作品中都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如在小说《沉》中,主人公躺在沙发上,看到墙上挂着的女人肖像,由此产生了一连串的联想,从肖像上的女人想到了钱,又从钱想到了他施舍过的贫穷老人,想到他施舍得太多了,但又不好要回,紧接着主人公的意识回到了肖像上的女人身上,想到了女人对自己说过的话以及自己的失败,最后又回到了肖像上的女人上。来回往复的意识流动暗示了主人公悲伤的过往,也塑造了一个多愁善感、自卑脆弱的失恋者形象。靳以的短篇小说《伤往》一大半的内容都在描述主人公因一幅画像而展开的回忆,她由丈夫的遗像想到过去的情人彼得,想到了过去与情人的生活以及自己的过失,又想到与丈夫一起生活的痛苦,对丈夫的回忆和对情人的回忆与思念在主人公的联想下不断穿插,关于亡夫的回忆与关于情人的回忆相互映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逐渐把主人公的感情带入了一种孤寂、凄苦的情感氛围。靳以对意识流手法运用的形式比较单一,多是由人物展开联想揭开一段悲伤的过往,表现内容比较狭窄,主要起着深化人物情感,表现人物内心冲突的作用。
象征是靳以早期小说中另一常见的现代主义表现手法。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早期的重要流派,19世纪兴起于法国,主要表现在诗歌领域,如现代主义诗人波德莱尔、叶芝、艾略特等,多使用象征物来表达人内心深邃的情思。其后,象征的手法被广泛应用于现代主义的小说的创作中,如卡夫卡用甲虫来象征人压抑、封闭、绝望的心境,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用布恩迪亚家族象征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象征的使用让小说的表现领域变得更加深广和复杂。靳以将象征与中国传统诗学中的意境融合在了一起,多用各种象征物来营造一个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意境,让小说传达的情感更为悠远、绵长。如小说《沉》中:“冷静静的夜中,壁钟孤独而凄然地,响了没有回声的一下。”小说《教授》中:“太阳升起来了,水门汀路上铺满隔夜的寒霜,他一个人提着皮包走着,瘦长的影子寂寞地投在地上。”小说《灰晕》中:“我像枯衰的老人似地用着抖战的手掩放了那旧稿本,我站到窗前望着外面灰色的天空和灰色的暮景。”从象征物上来看,靳以小说中的象征大多取自我国传统诗歌中的意象,如“寒霜”“钟声”“影子”等,但也不可否认其具备象征主义的某些质素。此外,也有一些别的象征物略微展现出更多的复杂性,如《灰晕》中“灰色的天空”,它摆脱了传统诗歌中陈旧的意象,用天空象征一种广大的、无处不在的处境与情绪,用灰色象征主人公悲伤、落寞、失望的情感,将主人公的回忆编制在这种“灰色的天空”下,使其具有了更深远的内涵。靳以的早期小说也常常在主旨上就运用象征,使他的小说意蕴更为复杂和丰富,这在他的小说题目上就可见一斑,如《沉》《溺》《黑影》《陨》《俘》等,都使用了极富审美想象空间的字或词作为象征物,暗示人物的命运或生存境况,这是他在象征主义手法上深入挖掘的艺术成果。
早在五四运动之前,精神分析学说就传入了中国,被大规模地介绍,并在当时的作家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3]。精神分析学认为,人的内心有“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代表着人类最原始的冲动,由人的性欲——力比多所支配,遵循着快乐原则,不断影响着人的行为。而“自我”代表着理性,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去满足“本我”,实现力比多的释放。靳以的小说中积极运用了精神分析学的原理,时常描写力比多对人的行为的深刻影响,甚至展现出一些变态性特征。在靳以的小说《教授》中,主人公对他的妻子有着强烈的依恋,几乎生活中所有的希望和努力都是为了得到妻子温暖的怀抱,或是一个甜甜的吻,他叫妻子的声音“像一个饿极了的孩子跑到母亲的眼前叫一声:‘妈!我要吃东西!’”,他看着妻子的时候,“像是抱在陌生人手臂里的婴儿寻找他的母亲一样,他的眼睛像是叫着:‘妈,妈,快来抱我一抱!’”主人公的身上带有一股强烈的“恋母情结”,把童年未能得到释放的力比多全都发泄在了妻子身上。《古龙》中的主人公古龙先生,他相貌丑陋,性格乖戾,长期独身一人,在力比多的积压下,只能天天靠饮酒度日,后来,“自我”的成功引导展现出了一系列的变态行为,他花钱“雇佣”了一个年轻貌美的男子,并对他进行训练,策划了很多活动让男子与许多女人建立关系,等到女人陷入爱河后,再指使男子抛弃她们。在这种变态性的满足下,古龙先生脾气没有那么暴躁了,也不去天天饮酒了。当年轻男子真正爱上一个女人,试图反抗古龙先生之后,古龙先生立即“解雇”了他,力比多的积压让他又回到了脾气暴躁、天天饮酒度日的境地。此外,靳以还善于通过对梦境、幻觉的描写展现人物的潜意识。《娴君》中的女主人公,长期单身,否定爱情的美好,但在她听说有人喜欢自己之后,马上就做了一个梦:“才睡着,就像有一个男人睡在她的身旁,她怕极了,想要避开他;好像他是一个粗暴的人,她已经不能从他的臂间挣扎出来,她骇得大声从梦里叫起来。”无论女主人公在潜意识中多么对男人不屑一顾,但她的梦境充分展现了她的潜意识,表达了她对一个强壮有力的男性的渴望。在小说《崇》中,主人公失恋以后精神失常,眼前总是出现一张张人脸,有女友的脸,有他厌恶的男人的脸,还有很多认识的人的脸,那些脸都在狞笑,发出刺耳的声音,墙壁也在注视着他,要把他挤在中间。主人公的幻觉可以说是潜意识的独特表现,作者用这种形式加深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显著地受到了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
靳以的小说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点,作者曾在《<虫蚀>序》中说,“这一本书,将结束了我旧日的作品。”[4]他的早期小說题材多是写都市男女的情感生活,创作手法比较驳杂,既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成分,也有现代主义的影响,相比于《虫蚀》集以后的作品呈现出一个初出茅庐的作家丰富的一面。虽然他后来的创作更为关注社会现实,创作手法也更倾向于现实主义,但仍然隐隐传承着一些早期小说具有的现代主义特质,有研究者曾经指出,“靳以的《众神》,以现代主义手法写囤积居奇、妻妾无数的大商人刘国栋死后照样升人天堂,成为众神之一。”[5]可见,靳以早期小说中的现代主义成分在其创作中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性,在对作家整体的把握与研究中也极具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曙玉.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6-7.
[2]贾剑秋.文化与中国现代小说[M].成都:巴蜀书社,2003:335.
[3]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89-96.
[4]靳以.虫蚀[M].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4:序.
[5]严家炎.严家炎论小说[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252.
作者单位:
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靳以;现代主义;小说创作
靳以是经历过五四运动的作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给大学时代的他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也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形成了重要的影响。除了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左翼文学以外,靳以也在当时传入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中汲取了养分,特别在是1935年以前他的早期小说中,展现出了强烈的现代主义特征。目前的研究者对靳以关注不多,有些研究者将靳以早期小说的艺术特征笼统地归为浪漫主义,这恐怕并不足以概括靳以小说创作的复杂性。实际上,靳以的小说不仅具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精神内核,而且在其创作手法上能明显地看出靳以小说与现代主义文学的联系以及靳以小说所具备的现代主义特征,这让靳以小说创作艺术面貌更加细微、综合、全面地展现。
作为20世纪诞生的新兴文学潮流,现代主义文学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区别于其他文学潮流,特别是相对于传统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存在主义等众多流派纷繁复杂的创作手法成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显著特征。而这些多样的创作手法是建立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并对其革新和颠覆而形成的,展现出强烈的反传统性[1]。靳以的小说创作虽然不能归于某个现代主义流派,但在其作品中都运用了诸多反传统的创作手法,体现出现代主义文学影响的痕迹。如靳以的短篇小说《青的花》,全文没有线性的情节,也没有环境描写,有的只是主人公对女友一连串的独白,作者仅仅通过一个人物的语言来完成对人物、情节的塑造和安排,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令人耳目一新。
在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中,对意识流的吸收和运用在靳以的早期小说中十分显著。与沃尔夫《墙上的斑点》所不同的是,靳以并不以意识的流动结构全文,而是选择性地运用意识流手法展现特定情节中人物的心理。在这种描写中,人物心理的展现脱离时间、空间,随着人物内心随意变化,即使偶尔与现实衔接也是为了唤起更多的意识,已经具备了意识流手法的特征。有研究者指出,靳以的小说《青的花》内心独白的方式具有意识流小说的痕迹。[2]实际上,意识流的手法在他很多作品中都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如在小说《沉》中,主人公躺在沙发上,看到墙上挂着的女人肖像,由此产生了一连串的联想,从肖像上的女人想到了钱,又从钱想到了他施舍过的贫穷老人,想到他施舍得太多了,但又不好要回,紧接着主人公的意识回到了肖像上的女人身上,想到了女人对自己说过的话以及自己的失败,最后又回到了肖像上的女人上。来回往复的意识流动暗示了主人公悲伤的过往,也塑造了一个多愁善感、自卑脆弱的失恋者形象。靳以的短篇小说《伤往》一大半的内容都在描述主人公因一幅画像而展开的回忆,她由丈夫的遗像想到过去的情人彼得,想到了过去与情人的生活以及自己的过失,又想到与丈夫一起生活的痛苦,对丈夫的回忆和对情人的回忆与思念在主人公的联想下不断穿插,关于亡夫的回忆与关于情人的回忆相互映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逐渐把主人公的感情带入了一种孤寂、凄苦的情感氛围。靳以对意识流手法运用的形式比较单一,多是由人物展开联想揭开一段悲伤的过往,表现内容比较狭窄,主要起着深化人物情感,表现人物内心冲突的作用。
象征是靳以早期小说中另一常见的现代主义表现手法。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早期的重要流派,19世纪兴起于法国,主要表现在诗歌领域,如现代主义诗人波德莱尔、叶芝、艾略特等,多使用象征物来表达人内心深邃的情思。其后,象征的手法被广泛应用于现代主义的小说的创作中,如卡夫卡用甲虫来象征人压抑、封闭、绝望的心境,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用布恩迪亚家族象征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象征的使用让小说的表现领域变得更加深广和复杂。靳以将象征与中国传统诗学中的意境融合在了一起,多用各种象征物来营造一个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意境,让小说传达的情感更为悠远、绵长。如小说《沉》中:“冷静静的夜中,壁钟孤独而凄然地,响了没有回声的一下。”小说《教授》中:“太阳升起来了,水门汀路上铺满隔夜的寒霜,他一个人提着皮包走着,瘦长的影子寂寞地投在地上。”小说《灰晕》中:“我像枯衰的老人似地用着抖战的手掩放了那旧稿本,我站到窗前望着外面灰色的天空和灰色的暮景。”从象征物上来看,靳以小说中的象征大多取自我国传统诗歌中的意象,如“寒霜”“钟声”“影子”等,但也不可否认其具备象征主义的某些质素。此外,也有一些别的象征物略微展现出更多的复杂性,如《灰晕》中“灰色的天空”,它摆脱了传统诗歌中陈旧的意象,用天空象征一种广大的、无处不在的处境与情绪,用灰色象征主人公悲伤、落寞、失望的情感,将主人公的回忆编制在这种“灰色的天空”下,使其具有了更深远的内涵。靳以的早期小说也常常在主旨上就运用象征,使他的小说意蕴更为复杂和丰富,这在他的小说题目上就可见一斑,如《沉》《溺》《黑影》《陨》《俘》等,都使用了极富审美想象空间的字或词作为象征物,暗示人物的命运或生存境况,这是他在象征主义手法上深入挖掘的艺术成果。
早在五四运动之前,精神分析学说就传入了中国,被大规模地介绍,并在当时的作家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3]。精神分析学认为,人的内心有“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代表着人类最原始的冲动,由人的性欲——力比多所支配,遵循着快乐原则,不断影响着人的行为。而“自我”代表着理性,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去满足“本我”,实现力比多的释放。靳以的小说中积极运用了精神分析学的原理,时常描写力比多对人的行为的深刻影响,甚至展现出一些变态性特征。在靳以的小说《教授》中,主人公对他的妻子有着强烈的依恋,几乎生活中所有的希望和努力都是为了得到妻子温暖的怀抱,或是一个甜甜的吻,他叫妻子的声音“像一个饿极了的孩子跑到母亲的眼前叫一声:‘妈!我要吃东西!’”,他看着妻子的时候,“像是抱在陌生人手臂里的婴儿寻找他的母亲一样,他的眼睛像是叫着:‘妈,妈,快来抱我一抱!’”主人公的身上带有一股强烈的“恋母情结”,把童年未能得到释放的力比多全都发泄在了妻子身上。《古龙》中的主人公古龙先生,他相貌丑陋,性格乖戾,长期独身一人,在力比多的积压下,只能天天靠饮酒度日,后来,“自我”的成功引导展现出了一系列的变态行为,他花钱“雇佣”了一个年轻貌美的男子,并对他进行训练,策划了很多活动让男子与许多女人建立关系,等到女人陷入爱河后,再指使男子抛弃她们。在这种变态性的满足下,古龙先生脾气没有那么暴躁了,也不去天天饮酒了。当年轻男子真正爱上一个女人,试图反抗古龙先生之后,古龙先生立即“解雇”了他,力比多的积压让他又回到了脾气暴躁、天天饮酒度日的境地。此外,靳以还善于通过对梦境、幻觉的描写展现人物的潜意识。《娴君》中的女主人公,长期单身,否定爱情的美好,但在她听说有人喜欢自己之后,马上就做了一个梦:“才睡着,就像有一个男人睡在她的身旁,她怕极了,想要避开他;好像他是一个粗暴的人,她已经不能从他的臂间挣扎出来,她骇得大声从梦里叫起来。”无论女主人公在潜意识中多么对男人不屑一顾,但她的梦境充分展现了她的潜意识,表达了她对一个强壮有力的男性的渴望。在小说《崇》中,主人公失恋以后精神失常,眼前总是出现一张张人脸,有女友的脸,有他厌恶的男人的脸,还有很多认识的人的脸,那些脸都在狞笑,发出刺耳的声音,墙壁也在注视着他,要把他挤在中间。主人公的幻觉可以说是潜意识的独特表现,作者用这种形式加深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显著地受到了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
靳以的小说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点,作者曾在《<虫蚀>序》中说,“这一本书,将结束了我旧日的作品。”[4]他的早期小說题材多是写都市男女的情感生活,创作手法比较驳杂,既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成分,也有现代主义的影响,相比于《虫蚀》集以后的作品呈现出一个初出茅庐的作家丰富的一面。虽然他后来的创作更为关注社会现实,创作手法也更倾向于现实主义,但仍然隐隐传承着一些早期小说具有的现代主义特质,有研究者曾经指出,“靳以的《众神》,以现代主义手法写囤积居奇、妻妾无数的大商人刘国栋死后照样升人天堂,成为众神之一。”[5]可见,靳以早期小说中的现代主义成分在其创作中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性,在对作家整体的把握与研究中也极具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曙玉.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6-7.
[2]贾剑秋.文化与中国现代小说[M].成都:巴蜀书社,2003:335.
[3]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89-96.
[4]靳以.虫蚀[M].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4:序.
[5]严家炎.严家炎论小说[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252.
作者单位:
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