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LASIK与去瓣LASEK术后干眼比较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和去瓣乙醇辅助的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术后的干眼状况。

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在宁波市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行FS-LASIK的近视患者(FS-LASIK组)30例(30眼),行去瓣LASEK的近视患者(LASEK组)30例(30眼)。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评估2组患者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2组数据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检验。

结果:

2组间各时间点OSDI问卷分数、SⅠ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S-LASIK组术前及术后3、6个月的BUT与LASEK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的BUT较LASEK组更长(t=2.81,P=0.01)。与术前相比,FS-LASIK组术后3个月的角膜荧光素染色显著增加(t=3.48,P=0.008),术后6、12个月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SEK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角膜荧光素染色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各时间点的OSDI问卷分数和SⅠT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S-LASIK组、LASEK组的BUT在术后3、6个月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术后12个月均较术前显著延长(t=3.14,P=0.01;t=2.43,P=0.04)。

结论:

FS-LASIK和去瓣LASEK术后干眼程度都较轻,且2种术式对干眼的影响是相似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射频溶脂联合线性提拉术在精细溶脂、面部年轻化的应用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采用射频溶脂联合线性提拉术治疗患者237例,其中女212例、男15例,年龄29~56岁,平均38.13岁。术前根据患者脸型、皮肤松弛度、脂肪堆积情况,常规B超测量脂肪厚度,与患者充分沟通后制定手术方案。标记溶脂范围、锯齿线走向及穿刺点位置、调节治疗参数;麻醉下
目的探讨以内眦动脉为蒂的逆行鼻唇沟皮瓣在鼻端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方法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收集鼻端软组织缺损18例,男7例,女11例;年龄21~82岁。根据鼻端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及面积不同,在患侧鼻唇沟处设计以内眦动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或轴形皮瓣修复缺损。结果18例患者术后随访6~36个月,其中2例皮瓣远端发生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全部成活。局部皮
期刊
目的探讨三维扫描系统评价细胞辅助自体脂肪移植(CAL)面部填充效果及其对脂肪成活率的影响。方法2016年2—5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整形外科门诊要求行自体脂肪移植面部填充患者中选出14例,其中7例行CAL面部填充(CAL组),CAL组患者取部分新鲜脂肪组织送实验室制备血管基质片段,将血管基质片段与脂肪混合后移植;7例行传统自体脂肪移植(对照组)。13例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行三维面部扫
目的探讨上睑下垂术后角膜上皮损伤采取角膜绷带镜联合人工泪液的疗效。方法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眼科行上睑下垂矫正术后角膜上皮损伤患者35例(56只眼),分为两组。观察组在术后佩戴角膜绷带镜联合人工泪液滴眼,对照组涂红霉素眼膏联合人工泪液治疗,随访3个月。记录并分析两组角膜愈合情况、角膜荧光染色(FL)、泪液分泌试验(Slt)、泪膜破裂时间(BUT)、眼疼痛值等效果。结果术后
目的观察小阴唇肥大伴阴蒂包皮过长同期手术修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整形外科收治小阴唇肥大伴阴蒂包皮过长患者84例,肥大的小阴唇使用阴唇边缘弧形切除,阴蒂过长包皮使用新月形切除,二者同期进行,用5-0快吸收线缝合,术后随访。结果84例中伤口一期愈合82例,2例水肿严重并出现渗出,2周左右水肿消退后逐渐愈合。术后随访3~36个月,28例单侧小阴唇
目的探讨Lux154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在面部年轻化的应用。方法将100例患者采用Lux154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对面部皮肤老化进行治疗,每月1次,共治疗4次,于治疗后1个月采用VISIA皮肤图像分析仪对患者皮肤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并对满意度和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经4次治疗后,VISIA皮肤图像分析仪检测指标皮肤皱纹、纹理、毛孔、皮肤粗糙度、棕色斑、红质和紫质均有所改善,与疗前比较,差异有统
目的探讨骨支抗摆式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口腔科选择符合摆式矫治器治疗适应证患者12例,每例患者在硬腭前部放置2个种植钉,位置在切牙孔后6~9 mm,离开腭中,停止加力。每例患者在移动磨牙前(T1)、磨牙移动到位时(T2),皆拍摄头颅侧位片。对每例患者各个阶段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结果矫治器加力时间7个月,磨牙基本到位。治疗后,第1
组蛋白乙酰化是真核生物中重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参与染色质结构的重塑。这个过程由组蛋白乙酰化酶(HATs)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催化完成。HDACs抑制剂是一类以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为靶点的药物,对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迁移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已被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中。HDACs广泛存在于眼球各组织中,在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就HDACs抑制剂在眼科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
目的:对双眼植入三焦点人工晶状体(IOL)或双焦点IOL术后早期的视觉质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武汉爱尔眼科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双眼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2例(104眼),依据患者选择的IOL进行分组,双眼均植入双焦点IOL 26例(52眼)作为双焦点组,双眼均植入三焦点IOL 26例(52眼)患者作为三焦点组,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2组间裸眼远视力(U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