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民意识是每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健康的公民意识能够促进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公民意识包括四个基本的方面,即公民身份、权利、义务和参与意识。大部分初中生都具备较强的公民意识,但仍然有些初中生的公民意识薄弱。本文对影响学生公民意识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进行探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公民意识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会涉及到许多与公民意识相关的内容,能够对学生的言行举止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较强的公民意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应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
一、影响因素分析
(一)家庭方面
家庭是学生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家庭教育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公民意识,如果家庭教育观念不健康,就会阻碍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比如,父母对待亲戚朋友的态度就会对学生造成影响,如果父母注重亲情、友情,对待亲戚朋友比较和善,那么学生的性格也会比较温和。相反,如果父母对待亲戚朋友的态度比较冷漠,那么学生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物可能也会比较冷漠。于是,学生的服务理念会比较差,公民参与度和积极性都会大打折扣,其价值观也可能会被扭曲,不利于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二)学生方面
初中生的身心发育都不成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叛逆心理也表现得比较明显。由于初中生的生活圈子基本局限于家庭和学校,很少接触社会,所以其主体意识比较薄弱,权利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也比较欠缺。并且,许多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只注重权利而不关注义务,严重缺乏社会責任感。比如,在汶川地震、芦山地震、有同学父母患重病缺乏治疗资金时,学校组织学生捐款,有的学生认为救死扶伤、抗震救灾都是国家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所以面对募捐活动表现得十分冷漠。而同学是每天都要接触的人,未来可能会成为自己的朋友,在其遇到困难之时,一些学生却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以自己的微薄力量给予同学一点帮助。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公民意识的缺失,不仅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还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
(三)学校方面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师有义务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但是,许多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只做到了“教书”,而没有做到“育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认为初中生学习文化知识是最重要的,只有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才能进入一所比较好的高中学习,从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这就会降低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质量。比如,在学校组织的关爱偏远山区儿童、慰问孤寡老人等公益性活动时,学校对学生的参与情况采取自愿原则,而不是鼓励每位学生都积极参加这样的活动。这就会让学生认为此类活动与自己无关,是学校的事情,是国家的事情,导致学生对待一些弱者表现得十分冷漠。
二、培养方法分析
(一)根据教学内容合理提问
在《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适当的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合理的提问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问,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主动去思考问题,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解的内容,这样才能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生命的思考”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学生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自然生命。然后,教师再提出问题“社会有生命吗?精神有生命吗?”,这时学生就会恍然大悟,自己心目中的生命太过狭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无比珍贵,学生要学会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并充分发挥自己的生命特征和优势,将自己培养得更加优秀。社会生命要求学生要懂得生命的依存关系,将公民教育与伦理道德结合起来。精神生命则教会学生要关注精神生命的需求,提升自身对生命的感受力,使自己的生命得到滋养。
(二)合理的创设生活情境
在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时,可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比如,在七年级下册“做情绪的主人”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可创设情境“小明平时的学习成绩都很好,但在一次考试中却没有取得好的成绩,小明十分懊恼,回到家中对父母不理不睬,在学校也不与同学说话。”,然后让学生讨论小明的行为是否正确。这样的情境是大部分的学生都会遇到的,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讨论中也能让学生明白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不能让自己的消极情绪影响到他人,更不能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别人身上,要学会做情绪的主人,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目的。
(三)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亲身参与社会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体验生活,还能让学生对实践活动记忆深刻。因此,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中的“遵守公共规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义务活动,到一些公共场所维持公共秩序。学生在维护公共秩序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遵守岗位规定,还要对不遵守公共规则的行为进行引导和约束,使公共场所能够有序地运行。通过社会实践,能够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内化。虽然社会实践比较短暂,但由于是学生亲身参与,所以能够促使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社会的意识,并通过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成为一名合格公民。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每个初中生都是社会的公民,应具备公民意识,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提问、合理的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义务和责任,以践行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夏健.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8):77.
[2]朱红霞.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J].中学教学参考,2012,(21):18-18.
[3]宁贵军.初中思想品德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J].课程教育研究,2016,(23):85-85.
[4]范明辉.未雨绸缪,打造未来新公民——初中思品课堂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实践和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7):31-32.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公民意识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会涉及到许多与公民意识相关的内容,能够对学生的言行举止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较强的公民意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应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
一、影响因素分析
(一)家庭方面
家庭是学生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家庭教育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公民意识,如果家庭教育观念不健康,就会阻碍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比如,父母对待亲戚朋友的态度就会对学生造成影响,如果父母注重亲情、友情,对待亲戚朋友比较和善,那么学生的性格也会比较温和。相反,如果父母对待亲戚朋友的态度比较冷漠,那么学生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物可能也会比较冷漠。于是,学生的服务理念会比较差,公民参与度和积极性都会大打折扣,其价值观也可能会被扭曲,不利于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二)学生方面
初中生的身心发育都不成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叛逆心理也表现得比较明显。由于初中生的生活圈子基本局限于家庭和学校,很少接触社会,所以其主体意识比较薄弱,权利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也比较欠缺。并且,许多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只注重权利而不关注义务,严重缺乏社会責任感。比如,在汶川地震、芦山地震、有同学父母患重病缺乏治疗资金时,学校组织学生捐款,有的学生认为救死扶伤、抗震救灾都是国家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所以面对募捐活动表现得十分冷漠。而同学是每天都要接触的人,未来可能会成为自己的朋友,在其遇到困难之时,一些学生却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以自己的微薄力量给予同学一点帮助。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公民意识的缺失,不仅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还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
(三)学校方面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师有义务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但是,许多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只做到了“教书”,而没有做到“育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认为初中生学习文化知识是最重要的,只有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才能进入一所比较好的高中学习,从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这就会降低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质量。比如,在学校组织的关爱偏远山区儿童、慰问孤寡老人等公益性活动时,学校对学生的参与情况采取自愿原则,而不是鼓励每位学生都积极参加这样的活动。这就会让学生认为此类活动与自己无关,是学校的事情,是国家的事情,导致学生对待一些弱者表现得十分冷漠。
二、培养方法分析
(一)根据教学内容合理提问
在《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适当的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合理的提问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问,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主动去思考问题,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解的内容,这样才能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生命的思考”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学生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自然生命。然后,教师再提出问题“社会有生命吗?精神有生命吗?”,这时学生就会恍然大悟,自己心目中的生命太过狭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无比珍贵,学生要学会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并充分发挥自己的生命特征和优势,将自己培养得更加优秀。社会生命要求学生要懂得生命的依存关系,将公民教育与伦理道德结合起来。精神生命则教会学生要关注精神生命的需求,提升自身对生命的感受力,使自己的生命得到滋养。
(二)合理的创设生活情境
在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时,可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比如,在七年级下册“做情绪的主人”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可创设情境“小明平时的学习成绩都很好,但在一次考试中却没有取得好的成绩,小明十分懊恼,回到家中对父母不理不睬,在学校也不与同学说话。”,然后让学生讨论小明的行为是否正确。这样的情境是大部分的学生都会遇到的,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讨论中也能让学生明白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不能让自己的消极情绪影响到他人,更不能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别人身上,要学会做情绪的主人,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目的。
(三)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亲身参与社会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体验生活,还能让学生对实践活动记忆深刻。因此,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中的“遵守公共规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义务活动,到一些公共场所维持公共秩序。学生在维护公共秩序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遵守岗位规定,还要对不遵守公共规则的行为进行引导和约束,使公共场所能够有序地运行。通过社会实践,能够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内化。虽然社会实践比较短暂,但由于是学生亲身参与,所以能够促使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社会的意识,并通过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成为一名合格公民。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每个初中生都是社会的公民,应具备公民意识,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提问、合理的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义务和责任,以践行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夏健.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8):77.
[2]朱红霞.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J].中学教学参考,2012,(21):18-18.
[3]宁贵军.初中思想品德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J].课程教育研究,2016,(23):85-85.
[4]范明辉.未雨绸缪,打造未来新公民——初中思品课堂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实践和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7):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