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实践探讨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CHUN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民意识是每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健康的公民意识能够促进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公民意识包括四个基本的方面,即公民身份、权利、义务和参与意识。大部分初中生都具备较强的公民意识,但仍然有些初中生的公民意识薄弱。本文对影响学生公民意识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进行探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公民意识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会涉及到许多与公民意识相关的内容,能够对学生的言行举止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较强的公民意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应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
  一、影响因素分析
  (一)家庭方面
  家庭是学生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家庭教育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公民意识,如果家庭教育观念不健康,就会阻碍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比如,父母对待亲戚朋友的态度就会对学生造成影响,如果父母注重亲情、友情,对待亲戚朋友比较和善,那么学生的性格也会比较温和。相反,如果父母对待亲戚朋友的态度比较冷漠,那么学生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物可能也会比较冷漠。于是,学生的服务理念会比较差,公民参与度和积极性都会大打折扣,其价值观也可能会被扭曲,不利于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二)学生方面
  初中生的身心发育都不成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叛逆心理也表现得比较明显。由于初中生的生活圈子基本局限于家庭和学校,很少接触社会,所以其主体意识比较薄弱,权利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也比较欠缺。并且,许多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只注重权利而不关注义务,严重缺乏社会責任感。比如,在汶川地震、芦山地震、有同学父母患重病缺乏治疗资金时,学校组织学生捐款,有的学生认为救死扶伤、抗震救灾都是国家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所以面对募捐活动表现得十分冷漠。而同学是每天都要接触的人,未来可能会成为自己的朋友,在其遇到困难之时,一些学生却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以自己的微薄力量给予同学一点帮助。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公民意识的缺失,不仅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还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
  (三)学校方面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师有义务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但是,许多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只做到了“教书”,而没有做到“育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认为初中生学习文化知识是最重要的,只有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才能进入一所比较好的高中学习,从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这就会降低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质量。比如,在学校组织的关爱偏远山区儿童、慰问孤寡老人等公益性活动时,学校对学生的参与情况采取自愿原则,而不是鼓励每位学生都积极参加这样的活动。这就会让学生认为此类活动与自己无关,是学校的事情,是国家的事情,导致学生对待一些弱者表现得十分冷漠。
  二、培养方法分析
  (一)根据教学内容合理提问
  在《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适当的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合理的提问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问,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主动去思考问题,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解的内容,这样才能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生命的思考”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学生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自然生命。然后,教师再提出问题“社会有生命吗?精神有生命吗?”,这时学生就会恍然大悟,自己心目中的生命太过狭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无比珍贵,学生要学会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并充分发挥自己的生命特征和优势,将自己培养得更加优秀。社会生命要求学生要懂得生命的依存关系,将公民教育与伦理道德结合起来。精神生命则教会学生要关注精神生命的需求,提升自身对生命的感受力,使自己的生命得到滋养。
  (二)合理的创设生活情境
  在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时,可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比如,在七年级下册“做情绪的主人”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可创设情境“小明平时的学习成绩都很好,但在一次考试中却没有取得好的成绩,小明十分懊恼,回到家中对父母不理不睬,在学校也不与同学说话。”,然后让学生讨论小明的行为是否正确。这样的情境是大部分的学生都会遇到的,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讨论中也能让学生明白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不能让自己的消极情绪影响到他人,更不能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别人身上,要学会做情绪的主人,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目的。
  (三)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亲身参与社会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体验生活,还能让学生对实践活动记忆深刻。因此,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中的“遵守公共规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义务活动,到一些公共场所维持公共秩序。学生在维护公共秩序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遵守岗位规定,还要对不遵守公共规则的行为进行引导和约束,使公共场所能够有序地运行。通过社会实践,能够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内化。虽然社会实践比较短暂,但由于是学生亲身参与,所以能够促使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社会的意识,并通过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成为一名合格公民。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每个初中生都是社会的公民,应具备公民意识,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提问、合理的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义务和责任,以践行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夏健.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8):77.
  [2]朱红霞.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J].中学教学参考,2012,(21):18-18.
  [3]宁贵军.初中思想品德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J].课程教育研究,2016,(23):85-85.
  [4]范明辉.未雨绸缪,打造未来新公民——初中思品课堂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实践和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7):31-32.
其他文献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信的思路和方法,本文通过分析《单片机技术》在现有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新媒体技术下,在课程内容的设置
该文选取"中国国债市场的发展"为课题,研究中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历史及特征,并结合对西方发达国家国债市场的考察,通过比较和实证的方法,在肯定中国国债市场发展取得的各项进步
随着经济的发展,催生了许许多多的新事物,以及更显迅速的旧事物。从E时代,到I时代到来,从大数据时代的挖掘,再到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说无处不在的信息数据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其中包括
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国有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和交易的主要中介,在减少经济风险和不稳定因素,保证国民经济顺畅运行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受内外珊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国
学位
志愿服务不仅能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实践平台,还能成为检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重要方式.就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志愿服务,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表达方式
在当前的中国,低碳已经是深入人心的概念.无论是还在上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每天在广场上不知疲倦的跳着舞的大爷大妈们,谈到低碳环保的这个说法时,都会有一定的了解.由此可见
期刊
经济国际化乃至全球一体化的进程非常迅速,他为每一个国家的企业发展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论文详细探讨在目前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并已发展出自己成熟的市场
新加坡七十、八十年代的经济成功主要归因于大批跨国公司的投资和政府公司某些行业的垄断.过分依赖跨国公司政府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就忽略了发展该地工业的需求,然而该国中小型
随着音乐在大众生活中地位的逐渐提升,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实现了长足发展,音乐学专业学生逐年增多。但不容忽视的是,音乐学专业的学生面临着一定的就业问题,需要相关音乐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