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be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要通过美术的学习,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中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实现用美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学生人格的塑造。因此,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这就是要求我们的教育从小就要把怎样发现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小学教师怎样才能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净化心灵,陶冶性情,受益终身呢?
  一、创造课前的情趣,引入新课的兴趣
  快乐的一节美术课,一旦课前没有引发学生的激情,就无法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怎么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前设计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播放课件,创造课前的情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顺利进入新课,能取得简明高效的教学效果。如在二年级教学“亮眼睛”一课时,课前下载动画及歌曲《小小眼睛》——美丽的图片配以优美的音乐,给学生以视觉 、听觉以及美的享受,使美术课堂教学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让低年级学生对这节美术课很快产生兴趣,迫不及待地想去探究、想去挖掘。教师利用颗颗幼稚心灵的“烦躁”之情,将热切的情趣推向高潮,让学生感觉到课件的“魅力”是无止境的。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在“疑”中生趣,探究新知识奥秘的心情油然而生,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二、充分利用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活动对学生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小学美术教师把生动有趣的美术教学与课堂活动有机结合,可以获得锦上添花的效果。
  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美术教学,不仅掌握了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体验、丰富情感,深化对美的感受,真正实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寓教于乐的目的。
  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实际教学中,我首先出示一幅公园游玩图,让学生观察图中的主要内容,每个人物在做什么,图画中有哪些色彩。学生区别不同颜色后,我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列举周围环境中相伴相生的色彩。小组充分准备后,每个小组推出一个代表向全班学生进行讲解。在学生讲解时,教师要求学生除了要举出具体的现象,更要说清楚为什么这些色彩是相伴相生的,引导学生在深入思考中加深对对比色、和谐色等知识的认识。小组内部、小组之间的互动和思想的碰撞,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在小组成员齐上阵、全班学生同参与的课堂活动里,学生既体验了深入思考的乐趣,又品尝到了相互交流的快乐。
  三、结合身心特点,激发学习的兴趣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许多独生子女养成了惟我独尊、无拘无束、任性傲慢的习性,一是遭受挫折,就会产生异常情绪如抗拒,愤怒情绪低落,这种心理惰绪使他们面对挫折时容易导致消极归因,即把成功归因为运气理所当然,把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从而抑制了学习兴趣。为改变这一现状,引导学生对成败进行正确归因,还需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首先利用教材提供的對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如创作小猫钓鱼,龟兔赛跑中的成败原因,讲述美术画家的生平故事等,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前提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帮助他们改正受挫折就发燥的坏毛病。其次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融洽信任的关系,教师要随时肯定表扬其进步,才会变消沉承受为主动的学习要求,有次参加绘画竞赛时,未获奖的同学普遍存在一种失败的情趣,学习积极性一落千丈,于是我给他们分析了被学的作品,并着重指出那些学生作品从内容、表现方法上都较好,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绘画中多练,多想,仔细观察,大胆构思争取下次参加,大部分同学通过这次谈话调整了心态,学习更加努力!
  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美术老师
  必须要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在备课和讲课时,不但要熟练的掌握教材,更重要的是精心設计教材,从激发写生兴趣着手,使学生的被动情绪转化为愉快。积极。自觉的学习情绪,以兴趣作为向导,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产生发现新知的欲望,从而有效获取知识,感受情感的价值,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对于古诗词的讲解也停留在知识点上,单一地要求学生背诵,而忽略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因此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能体会到古诗词的真正意义,导致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出现恐惧心理,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低年级的古诗词讲解中,教师过分注重背诵和生字教学,将理解诗词的优美意境抛到一边,学生往往学会了生字,但是对诗
期刊
有效教学就是有效率的教学,指的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的教学。教学效果的评判标准就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认知变化和态度的变化。如何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化学课堂效率、效果,最终实现有效教学,达到高效课堂?总结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
期刊
一、自我评价  《燕子》是一篇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美丽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斜着,横掠,沾,演奏,赞歌”等重点词语来进行教学,教学效果较好,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感受到燕子的活泼机灵。  二、自我反思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
期刊
教材分析:  本课是牛津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模块第五单元《At the weekend》,本课主要让学生进一步学习一般将来时特殊疑问句的表达法,此前学生已经接触过一般将来时肯定句的表达法,本节课让学生进一步灵活运用,适度拓展。  学情分析:  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对英语学习仍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技能,但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知识与技能目标:  
期刊
“教学生活化”观念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寻至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运动通过抨击宗教神学对人的压抑,宣扬人文主义, 开启了教学生活化的进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许多教育学家纷纷将生活作为教育的功能和目标。近代,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如今教育回归生活已成为当前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期刊
一、教材解析  《蜜蜂》是人教版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的作者是法国的生物学家法布尔。这是一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的科普说明文,讲的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为了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做的一个试验,最后发现20只蜜蜂有17只都准确无误地飞回了家,这靠的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文章语言简短精练,通俗易懂,实验过程介绍得十分清楚,作者用词精确,观察仔细,值得学生去细细品位,从而对科普说明文有进
期刊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计算教学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而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计算的正确性常常受到其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师的一个工作重点,加强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显得十分关键。下面我
期刊
摘要:注重语文教学课堂内容、过程、成效生成,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培养学生灵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作为普通教师,我们的课堂教学流程一般是经过课前预设的,大多数教师莫不是先备课,精心写好教案,制作导学案,再辅助以精美的课件,然后放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按事前预设一一进行,这样的课表面看起来有条不紊,精致而工巧,而实际上,我认为如果我们所有的课堂教学都一味的强调预设
期刊
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我们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中国学生也就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学生在每周有限的五节英语课当中所学到的听说训练,由于平时很少说英语,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句子除了早读外,其他时间也很难运用、复习和巩固。更何况现在大部分学生早读
期刊
三真教学模式项目研究,是我校基于校情和学校特色设立的项目。从2011年开始即有雏形,逐步模糊到渐渐清晰,2015年提出明确概念,从思想层面到可实践层面。几年来的课堂实践和各级赛课的成功,进一步激励了我们研究的决心与信心。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三真”尊重了人的认知规律,发挥了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三真教学让我上课更轻松自如,更简洁有效,尤其是有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三真教学是可以经受住检验的。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