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定势也叫做思维定式,是人们长期形成的固定的思维模式,突破思维定势是高中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较高层次。突破思维定势就是突破那种用孤立、静止的观点来看待历史的习惯做法,以变化发展和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高境界的学习和思维能力,高中生中差距较大,一旦达到了突破思维定式的境界,就能拉开档次,显示优劣;历史作为两级选拔性考试科目,必须顾及初中和高中知识的衔接,近年来,高考命题已改变命题方向,必然会加强或突出对突破思维能力的考查。
高中历史教材对历史概念、历史条件、历史现象的叙述,由于篇幅的限制和教材内容的偏狭及其他原因,局限于某个或某几个方面。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教学中,我对教材中需要突破定势的内容,作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尝试,愿与同仁共同探讨,抛砖引玉,望不吝指教。
一、从历史名词方面突破思维定势
历史名词在教材占有较大比重,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但是,由于中学生自身的学识局限和知识掌握的不全面,对某些历史名词存在着思维定势,如 “西域都护”一词,很多学生认为该词是东汉政府在西域地区设置的一个军政机构,其实,那个名词是一种官职,是东汉在西域地区设置的一种进行军事行政管理、保护商旅往来的一种官职;再如“唐朝在广州设置市舶使”中的“市舶使”一词,单从字面上看,好像一种官职,其实是负责管理对外贸易的一个机构,元、明又称“市舶司”。
二、从人物评价中突破思维定势。
某一时代的某一些社会,都会涌现出少数具有突出才能、特点的个人,不同程度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由于中学生受到文学作品和媒体宣传的影响,往往在认识历史人物时形成思维定势,评价历史人物时,不是低估、抹煞就是夸大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如文学作品中和历史教材中对“蒋介石”这个人物的叙述,学生认为他是个卖国贼、刽子手,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功过的评价要全面,必须将其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中考查,评价才会接近公正!再回过头来评判蒋介石,结论就是:他对中国人民有罪,但他并非与生俱来就反革命、就卖国,他也曾有革命、爱国的历史和表现。
三、从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角度突破思维定势
近年来高考试题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原因的分析、评价较多,如中国古代史教材中,师生们都津津乐道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的贡献,高考题却反其道而行之,设题于古代史发明在中国和外国的不同遭遇,要考生充分分析四大发明对中国和外国的不同作用,得出答案。这就为我们历史教师教学指明了方向:从前的历史教学,都局限在教材内容上,师生都已形成思维定势,突破思维定势在于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中的运用。再如中国古代史上,出现国家分裂现象的时代比较多,学生能想到国家分裂给社会造成许多危害:社会动荡;经济发展迟缓;人民困苦不堪等,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分析其出现的原因:自然经济的分散;封建统治集团的争权夺利;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地方割据的恶性膨胀;社会经济不够发达等等。总之,分裂仅仅是国家的分裂,而不是民族的分裂;分裂仅仅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处于短暂的、次要的地位,学生就得出了对分裂这一历史现象的全面、宏观的正确认识。
四、从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角度突破思维定势
比如,复习中国古代史“商鞅变法”时,教材肯定其作用是:“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旧制度被废除了,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学生往往只看到积极的一面,我们就有必要引导学生在掌握其内容的基础上指出商鞅变法的三大偏差:压抑工商、弃绝文化、倡导君主独裁,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其消极作用:背离了社会发展规律、阻遏了文化发展、选错了政治体制方向,并且成了秦王朝速亡的原因之一,为后世君主独裁埋下了祸根。总之,引导学生既要看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进步的一面和积极作用、主观作用;又要看到其落后的一面和消极作用、客观作用。这样才能达到突破思维定势在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作用中的应用的目的。
突破思维定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正确地解读历史知识,最终达到获取高考优异成绩和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
(作者单位:427100湖南省桑植县第四中学)
高中历史教材对历史概念、历史条件、历史现象的叙述,由于篇幅的限制和教材内容的偏狭及其他原因,局限于某个或某几个方面。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教学中,我对教材中需要突破定势的内容,作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尝试,愿与同仁共同探讨,抛砖引玉,望不吝指教。
一、从历史名词方面突破思维定势
历史名词在教材占有较大比重,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但是,由于中学生自身的学识局限和知识掌握的不全面,对某些历史名词存在着思维定势,如 “西域都护”一词,很多学生认为该词是东汉政府在西域地区设置的一个军政机构,其实,那个名词是一种官职,是东汉在西域地区设置的一种进行军事行政管理、保护商旅往来的一种官职;再如“唐朝在广州设置市舶使”中的“市舶使”一词,单从字面上看,好像一种官职,其实是负责管理对外贸易的一个机构,元、明又称“市舶司”。
二、从人物评价中突破思维定势。
某一时代的某一些社会,都会涌现出少数具有突出才能、特点的个人,不同程度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由于中学生受到文学作品和媒体宣传的影响,往往在认识历史人物时形成思维定势,评价历史人物时,不是低估、抹煞就是夸大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如文学作品中和历史教材中对“蒋介石”这个人物的叙述,学生认为他是个卖国贼、刽子手,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功过的评价要全面,必须将其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中考查,评价才会接近公正!再回过头来评判蒋介石,结论就是:他对中国人民有罪,但他并非与生俱来就反革命、就卖国,他也曾有革命、爱国的历史和表现。
三、从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角度突破思维定势
近年来高考试题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原因的分析、评价较多,如中国古代史教材中,师生们都津津乐道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的贡献,高考题却反其道而行之,设题于古代史发明在中国和外国的不同遭遇,要考生充分分析四大发明对中国和外国的不同作用,得出答案。这就为我们历史教师教学指明了方向:从前的历史教学,都局限在教材内容上,师生都已形成思维定势,突破思维定势在于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中的运用。再如中国古代史上,出现国家分裂现象的时代比较多,学生能想到国家分裂给社会造成许多危害:社会动荡;经济发展迟缓;人民困苦不堪等,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分析其出现的原因:自然经济的分散;封建统治集团的争权夺利;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地方割据的恶性膨胀;社会经济不够发达等等。总之,分裂仅仅是国家的分裂,而不是民族的分裂;分裂仅仅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处于短暂的、次要的地位,学生就得出了对分裂这一历史现象的全面、宏观的正确认识。
四、从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角度突破思维定势
比如,复习中国古代史“商鞅变法”时,教材肯定其作用是:“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旧制度被废除了,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学生往往只看到积极的一面,我们就有必要引导学生在掌握其内容的基础上指出商鞅变法的三大偏差:压抑工商、弃绝文化、倡导君主独裁,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其消极作用:背离了社会发展规律、阻遏了文化发展、选错了政治体制方向,并且成了秦王朝速亡的原因之一,为后世君主独裁埋下了祸根。总之,引导学生既要看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进步的一面和积极作用、主观作用;又要看到其落后的一面和消极作用、客观作用。这样才能达到突破思维定势在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作用中的应用的目的。
突破思维定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正确地解读历史知识,最终达到获取高考优异成绩和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
(作者单位:427100湖南省桑植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