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笛到天明

来源 :金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北京结婚时两人就说好:以后,圣诞是约翰的节日,春
  节是叶茵的节日,分开过都没关系;新年是两人共同的节日,
  一定要一起过。
  到美国的第一个新年,两人是分开的,却又是一起过的。
  约翰去洛杉矶开会,叶茵留在渡士顿。那晚,两人都没有
  心思去参加别人的晚会。渡士顿新年将至时,约翰打电话过
  来,不知哪儿来的那么多话,还要叶茵在电话里吹笛子给他
  听。一个电话通了三个多钟头,等新年又到达洛杉矶时,他们
  才恋恋不舍地把电话挂上。所以,那次新年他们过了两个年。
  第二个新年,两人一起,新年钟响时他们拥抱、接吻,像所
  有幸福的夫妇该做的那样。
  现在,是第三个新年了,两人在一起,又是分开的。
  晚会上,叶茵喝了不少酒。望望钟,离新年尚有三个多小
  时,知道约翰与朋友们又要闹个通宵达旦,
  她突然感到疲倦。约翰凑到她身边:
  “醉了?”
  “嗯。”
  “我送你回去?”
  “不用,我自己能开车,明早再开回来接
  你。”
  “不,还是我送你回去。”
  回到家,她问他:
  “夜深了,你还回他们那儿去吗?”
  “如果你不介意,我还想回去。”
  “不,我不介意,祝你玩得好。”
  “谢谢。祝你做个甜梦。”
  约翰走后,叶茵却几番梦不成。忽听得
  远方钟鼓齐鸣,明白是新年降临了,披衣起
  来,走到客厅,把大大小小的灯都熄了。拉
  开窗帘,一束月光进来,照着墙上约翰的相
  片。那是她在颐和园给他拍的,他笑得十分
  年轻,一双眼睛像昆明湖的水,绿得发蓝。
  旁边挂着她的笛子,装在妈妈缝的僮锦笛套
  里,成为装饰品,好几个月没碰了。
  上次,叶茵在客厅里吹笛,看见书房里的
  约翰悄悄地把门关上了。她心中清楚,这笛
  声本不属于他的文化。他曾经爱听,倒也不
  是勉强或假装的。那时他爱她,一切属于她
  的,他都爱,有点“爱屋及乌”的性质,不要说
  她的笛声,连她的缺点都是美的。殊不知,
  人可以老,爱可以老,不老的恰只是这笛声。
  月色溶溶。
  叶茵把笛子从套中抽出,贴在脸上,有
  一缕湘竹的清气。小心翼翼地试了几个
  音,才意识到,此刻只剩了她一人。于是,放
  胆吹起来:江南雨,塞北云,梅花驿站,杏花
  村……
  相框里年轻的约翰笑着,睁着蓝眼睛一
  眨也不眨,听她笛声悠悠,从子夜到天明。
  【鉴赏】叶坦是定居于美国的华人女作家,
  曾在国内受过良好的正规教育,因此她的古
  典文学修养甚是厚实,这在她作品诗意的题
  目中就有所体现。
  这篇《吹笛到天明》,题目很美,意境也很
  美。它反映的是中国人与美国人结婚后,在
  东西方文化冲突、碰撞时产生的种种感情波
  澜。
  中国有句老话,谓之“爱屋及乌”。热恋
  时,对方的一切都是好的,连缺点也是好的,
  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包容;但随着时间的推
  移,从小所受的文化教育会通过种种细微的
  事件顽强地表现出来。《吹笛到天明》写了叶
  茵与约翰三个新年是如何过的:第一年两人
  分开过,却通话三小时,所谓一线相连;第二
  年干脆一起过了;第三年又分开了,虽说依
  然有关心、有祝贺,但东西方文化的隔阂已
  使两人有了一条无形的鸿沟。叶茵没有埋
  怨、没有后悔,只是把属于中国文化象征的
  笛子取出来吹几曲,因为约翰不在家里,她
  可以放胆地去吹,吹乡音,吹童年,吹往事,
  悠悠然、悠悠然直到天明,代替了新年的守
  岁。几分诗意,几分清寂,笛声余音袅袅,作
  品余韵绵绵。
  这是一篇爱情题材的微型小说,属于文
  学的永恒主题。但作品没有去写如何如何
  地去爱,而是把爱情放到东西方文化这个大
  背景下去描述、去审视。作者无意去褒贬约
  翰或叶茵,只是客观地叙述,似乎不带观点,
  其实又处处能讓读者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意
  向。
  这篇作品的另一成功之处是写得很有诗
  意,文字有一种韵律的美,读这样的文字是
  一种享受。读者仿佛与叶茵一起度过了那
  个守岁的夜晚,一起聆听了她的笛声,但不
  知该安慰她还是祝福她。(凌鼎年)
其他文献
暖阳儿绕过二婶家的竹园,攀上三婶家的楼顶,端端正正悬在一方晒坪的上空,耀着二婶三婶的脸儿、肩儿、鞋面儿。  二婶眯眯眼:今儿天气真不赖。  三婶眯眯眼:隔天数九,一九二九仍然像春天呐。  二婶说,这日子过得孙悟空翻跟斗似的,记得去年祭冬那天下雨呢。  三婶说,可不,就像眨巴眨巴了几回眼睛。  二婶说,他老三兄弟去那边有四年了吧。  三婶说,他二哥过去第六个年头的立夏。  这死鬼,不察觉快十年了。祭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他失眠了。失眠真不是个滋味,耳鸣头嗡,眼酸口苦,浑身乏力。全因了昨晚饭局上听到的一句话。其实,也是很普通的一句话,因为大道理满天都是,不信你可随便看看满天飞的微信吧。可他在意了,烙心里了,所以,他失眠了,辗转难眠的眠。说这句话的人当时已喝醉了,随口说的,而且还残缺不全,半语子。可他却听得清清楚楚。那个人嘟哝着说,有个字呀,最易写,一撇一捺,可最……最……就这句话,让他失眠了。  一早,他两眼就酸痛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车站鹰雕  第五等火车站的站长,在站台上溜达。大碱滩白  雾蒙蒙,没有青草、树木,没有野兔、狐狸、狼,更没有  人家。只有一个小站,地图上没有它的名字,过往旅  客不知道它的名字。客运货运,是四等以上车站的活  儿。五等站,就是监视车辆有无异常。列车呼啸而过  后,露出荒凉的大碱滩,剩下风雪山神庙样的小车站。  站长想着心事,把舌头吐出来,舌尖颤抖,眼皮颤  抖,像个边民。上行和下行调度,都以站长
我国目前现行的土地制度推行已有三十年历史,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我国的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现有环境下,我国的土地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分析了现有土地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就是由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现有的土地资源进行集约化管理,保证社会生产方式与土地利用相适应,监督管理土地资源合理性利用.主要针对我国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1986年至1989年期间,谢友鄞就以短篇小说《窑谷》、《马嘶·秋诉》连续两  届获大奖。或许是地域文化氛围的影响,谢友鄞的小小说也体现出浓郁的边  地牧歌情怀:旷达、抒隋、沉郁,男女人物的刻画长于浓墨重彩,性格鲜明。  也许“老人”二字本身就带着岁月厚重的沉淀感与沧桑感,《边地老人》  中的辽西故事,在作家散淡从容的字里行间,带着边地特有的风情,从远古  缓缓而来:“一溜儿老头,撒蘑菇似的蹲在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