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安岳来凤乡圣泉寺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来源 :敦煌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guo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圣泉寺摩崖造像位于四川安岳来凤乡胜前村,共13龛,可识别的题材有一佛四天王、道教造像、五十三佛、地藏、三世佛、毗沙门天王、千手观音变、观音地藏和地藏十王变。該处造像规模较大,保存较好,是一处较典型的前后蜀时期造像点,为学界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关键词:安岳;前后蜀;摩崖造像;千手观音变;地藏十王变
   中图分类号:K87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9)05-0075-11
  An Investigative Report on the Shengquansi Cliff Carvings
  in Laifeng Township,Anyue County,Sichuan Province
  National Demonstration Center for Experimental Archaeology Education in Sichuan
  University1 Cultural Relic Bureau of Anyue County2
  (1. Chengdu, Sichuan 610064; 2. Anyue, Sichuan 642350)
   Abstract: The Shengquansi Cliff Carvings site is located at Shengqian Village in Laifeng Township, Anyue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where there are 13 niches containing various statues and relics. The recognizable themes observable at the site include images of one Buddha and four lokapalas, Taoist statues, fifty-three Buddhas, Ksitigarbha,Buddhas of the three times, Vaisravana, illustrations of Thousand-armed Avalokitesvara Bodhisattva, Avalokitesvara and Ksitigarbha, and Ksitigarbha with the Ten Kings. The carvings here are large in size and well preserved with images typical of the Former and Later Shu kingdoms, the condition, size, and thematic variance of these works makes this site ideal for further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Keywords: Anyue County; Former and Later Shu Kingdoms; cliff carvings; illustration of Thousand-armed Avalokitesvara; illustration of Ksitigarbha with the Ten Kings
   圣泉寺位于四川省安岳县西北部的来凤乡胜前村四组和尚坡,西距乐至县8公里,北部10公里处为遂宁市安居区,南距安岳县城13公里(图1)。造像区北侧10米处有村道通往来凤乡及安岳县,南侧20米处为圣泉寺寺院所在,四周分布农田及民居。
  该处造像现存13龛,规模较大,保存良好,题材丰富,是川东地区典型的前后蜀时期的造像遗存,对探讨该时期造像题材及其组合、流传和体现的宗教信仰变迁均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虽已有学者对其中的地藏十王变题材进行了深入讨论[1],但其他造像情况尚不为学界所知。2014年8月,四川大学国家级考古学实验教学中心、安岳县文物管理局组成联合调查队,对该处造像进行了科学、全面、系统的田野考古调查,获得了翔实的图文资料,兹将相关情况简报如后。
  一 概 况
  圣泉寺摩崖造像开凿于三个独立的红砂岩石包上,编号一至三号的三个石包,顺山势大致呈西南—东北向的直线排列。共开13龛。第1—6龛所在的一号石包为2012年当地村民修建文物保护房时掘出。造像四周遍布石质建筑构件及少量造像残件,应为早期寺院遗存。
  一号石包位于造像区最北端,平面近椭圆形,顶部平直,露出北、东侧崖壁,整体向东倾斜8度,有砖砌文物保护房围绕。北侧崖壁宽8.1米、高2.2米,自西向东开第1—5龛;东侧壁面较窄,宽1.9米、高2米,中央开第6龛。
  二号石包位于一号石包西南5米处,仅露出北侧崖壁,顶部覆土石,东侧内凹,宽8米、高2.9米,自西向东开第7—11龛,第10、11龛位于东侧内凹处。
  三号石包位于二号石包西南约30米处,露出东侧崖壁,顶部为竹林,崖壁宽6.1米、高2.5米,自西向东开第12、13龛(图2)。
  一号石包造像长期被埋,保存较好,二、三号石包造像的头、臂多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为破坏,造像多有早期彩妆痕迹。各龛外两侧及龛底多被青苔覆盖。
  二 造像内容
  第1龛(图3)
  位于一号石包北侧崖壁西端第2龛右,右壁被第2龛破坏。方形龛,平面近横长方形,宽84米、残高68厘米、深60厘米。龛向350度。造像及壁面遍覆青苔,有横向窄裂隙贯穿正壁及左壁,龛底不存。
  环三壁造一主尊二胁侍四天王。主尊二胁侍均风化、水蚀严重,仅存轮廓。主尊居中,善跏趺坐于方座上。莲座残高40厘米。主尊双臂似置于腹前。左侧胁侍上身不存,残高32厘米。右侧胁侍残高33厘米,双臂似置于体前。   主尊及胁侍外侧各造两身天王。靠内两身立于正壁前左、右侧,靠外两身立于左、右壁前;均戴兜鍪,着甲,腰束带,足穿靴。左侧两身遍覆青苔,靠内一身高40厘米,面部近圆,呈忿怒相;靠外一身高46厘米,甲裙至足踝,左手托塔置于头左侧,右手持戟置于右肩,腰微左扭。右侧靠内一身上身残,高41厘米;甲裙至膝,扎绑腿,双手似持兵器置于胸前。靠外一身胸部及其以上壁面风化严重,双臂残,高43厘米,袍袖下垂,甲裙至踝,双手拄长棍置于腿间。
  第2龛(图4)
  位于一号石包北侧崖壁西侧第1龛右、第3龛左,打破第1龛右壁。外方内拱形龛,内龛平面近方形,外龛宽213厘米、高160厘米、深135厘米,内龛宽156厘米、高112厘米、深83厘米,龛向10度。内龛雕尖拱形龛楣及两侧龛面,宽24厘米,内饰火焰纹,中饰两层联珠纹;外侧素面较宽,龛楣中央及左右各饰一团花。外龛左右壁仅存内侧部分,顶部左侧脱落,造像及壁面遍覆青苔。
  内龛环三壁造道教像。正壁及左右壁中央各造一主尊,两侧各立一真人一道姑,身后雕两排立姿护法。三主尊均结跏趺坐于台座上,有尖桃形头光及圆形身光,均素面,绾髻,戴莲花高冠;面部长圆,双耳硕大,窄额,双目半睁,鼻梁挺直,下颌近圆。座上均覆帷幔。
  中尊发髻及左手残,高54厘米,座高36厘米;内着交领衣,上套齐胸长裙,外着广袖对襟衣,裙尾覆双腿;左手举于胸前,右手抚右腿,五指细长,身体微右倾;束腰仰莲圆座。左尊上身遍覆青苔,高50厘米,座高26厘米;着广袖对襟衣,裙尾覆双腿;双臂置于体前凭几;“T”字形方座。右尊高46厘米,座高17厘米;内着交领衣,上套齐胸长裙,外着广袖对襟衣,裙尾覆双腿;左手举于肩前掌心向外,似持一物,右手抚右小腿;“T”字形方座。
  三主尊两侧各立一真人一道姑。真人均绾髻,戴冠,面部方圆;着交领广袖道袍,足穿鞋。正壁前两身真人均双手笼袖中拱于胸前;左侧一身高55厘米,座高7厘米;右侧一身高53厘米,座高7厘米。左壁前兩身各持笏板置于胸前。左侧一身高53厘米,座高8厘米;右侧一身高52厘米,座高8厘米。右壁前两身左臂托右臂横置于腹前;左侧一身高53厘米,座高8厘米;右侧一身高52厘米,座高7厘米。
  道姑均绾髻,戴冠,面部长圆,缯带垂于肩后;内着交领衣,外着对襟衣,下着裙,足穿鞋,披巾自两肩垂下于体前横过,绕臂后下垂至台座两侧;戴项圈,中央垂短流苏,两侧各垂璎珞于腹前相交呈“X”形,垂及两膝折向身后。正壁主尊左侧一身高52厘米,座高8厘米;左臂置于腹前,右臂举于肩前;右侧一身高53厘米,座高7厘米;双手置于腹前两侧,五指并拢,掌心向下。左壁主尊外侧一身高54厘米,座高8厘米,左臂似举于肩前,右臂似举于胸前,立正壁前左端;内侧一身高53厘米,座高7厘米;左手举于肩前捏丹丸,右手抚腹。右壁主尊内侧一身高52厘米,座高8厘米,左臂下垂,右手举于肩前,掌心向外;外侧一身高54厘米,座高8厘米;左手下垂提披巾,右臂似举于肩前。
  三壁主尊头光后各雕两排护法,均仅露上身。正壁主尊头光左右侧各四、五身,排列较散乱,残损较严重,仅存轮廓;上排各仅一身,紧贴主尊头光而立。护法均绾髻,戴冠,着交领衣。
  左、右壁护法像排列较整齐,均绾髻,戴冠,面部方圆。左壁上排四身,从内至外第一身内着交领衣,外着交领广袖衣,右手置于胸前;第二身着交领外衣,双手似笼袖中置于腹前;第三身似着圆领衣,可见右臂似笼袖中,置于胸前;第四身发髻硕大,忿怒相,左手托孩童置于头侧,身体略转向龛外。下排四身,从内至外第一身仅存轮廓;第二身内着交领衣,外着交领大衣,头微左偏;第三身发髻较高,长耳垂至胸前两侧,着圆领衣。
  右壁上排三身,从内至外第一身三头六臂,披巾自腹前横过绕臂后下垂,左右上臂分托日、月置于头侧,左右中臂分持袋形物、矩置于头侧,左、右下臂于胸前合十;第二身着交领大衣,双手笼袖中置于胸前;第三身着双领下垂式衣,双臂似置于胸前。下排两身,均位于近龛口处,从内至外第一身戴兽首冠,着圆领外衣;第二身仅露头部,头顶盘坐孩童,身体朝向龛外。
  龛口各雕一力士站立于山座上,残损、风化严重;上身赤裸,下着战裙,腰束带,裙腰外翻,跣足,飘带自头后搭两肩过腰带后垂于体侧。左侧力士仅存下身轮廓,残高70厘米,座高30厘米;左臂上举,右臂下伸,腰左扭。右侧力士头、肩残,高76厘米,座高32厘米;绾髻;左臂下伸,右臂上举,腰右扭。
  第3龛
  位于一号石包北侧崖壁中部偏西第2龛右、第3龛左,打破第4龛左壁。拱形龛,平面呈浅弧形,宽50厘米、高101厘米、深15厘米。龛向357度。龛底及左右壁外侧残,左壁下方近龛底处有一突起。
  正壁中央造一弟子站立于双层圆座上,风化、残损较严重,局部覆青苔,高83厘米,座高13厘米。弟子有尖桃形头光,外缘饰火焰纹,光尖至龛顶;戴风帽,帽檐搭在胸口两侧;面部椭圆,双下颌饱满,颈部有两道蚕纹;着双领下垂式袈裟,着长裙,跣足;双手托硕大圆形物置于胸前。
  第4龛(图5)
  位于一号石包北侧崖壁中部第3龛右、第5龛左,右壁被第5龛破坏。方形龛,平面近横长方形,宽198厘米、高136厘米、深40厘米。龛向8度。壁面及造像遍覆青苔。龛楣中央为后代磨光一宽56厘米、高19厘米的长方形匾额,从左至右楷书“圣泉”二字,匾额左右又各有一长方形题榜,字迹不可识。
  正壁中央开宽34厘米、高55厘米、深12厘米的圆拱形龛,呈半环状凸出壁面。龛内造一佛结跏趺坐于仰莲圆座上,上身残,高37厘米,座高13厘米。佛有尖桃形头光,内层素面,中层饰莲瓣,外缘饰火焰纹,有肉髻,面部近圆;着袈裟,下摆覆双腿;双手于腹前捧钵。莲座下雕二兽相向而立,前肢抬起,后肢各踏于台座上。
  环三壁造四排小佛结跏趺坐于仰莲圆座上,共五十三身。均有尖桃形素面头光和肉髻。佛身体左侧均有竖长方形榜题框,字迹均不存。   从上至下第一排十二身,从左至右第二、四、五、九至第十一身戴风帽,第三、六至第八身可见螺发,第八身头前中央有一髻珠。第二至第九、十一身着通肩式袈裟,第一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第二至第四、六、七、九身双手于腹前结禅定印,第一、五、八身双手拱于胸前。第十身仅存胸部以上,双手似置于胸前。第十一、十二身风化严重,仅存轮廓。
  第二排十一身,中央小龛左侧六身,右侧五身。左侧六身中,左起第一身仅存轮廓,第四、六身仅存头光。第二、三、五身均戴风帽。第二、三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第二身内着僧祇支,腰束带,双手置于腹前。第三身双手于胸前合十。第五身着通肩式袈裟,双手于腹前捧一宝珠。
  右侧五身均风化严重,左起第一身双手于胸前合十。第二身戴风帽,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左手置于腹前,右手置于胸前。第三、四身仅存头部,其余残不可识。第五身双手似置于腹前。
  第三排十二身,中央小龛左右各六身,颈部均有两道蚕纹。左侧六身均着通肩式袈裟。左起第一身左手似置于腹前,右手似置于胸前。第二身左手抚左腿,右手举于胸前。第三、五身戴风帽,双手相交置于腹前。第四身左腿屈起,右腿内盘,左肘搭于左膝,右手置于右腿上。第六身双手于腹前捧一圆形物。
  右侧六身中,左起第一至第四身着通肩式袈裟。左起第一身双手于胸前合十。第二身于腹前似捧一物。第三身戴风帽,双手拱于胸前。第四身戴风帽,左腿屈起,右腿内盘,左手搭于左膝,右手置于右腿上,双手持珠串。第五、六身均风化严重,仅存轮廓。
  第四排十三身,中央小龛左侧六身,右侧七身。左侧左起第一、三、六身戴风帽,第二至第四、六身着交领袈裟。左起第一身着通肩式袈裟,双手于腹前相交。第二身双手持经卷置于胸前。第三身着交领袈裟,左手抚左腿,右手似执物置于左胸前。第四身双手拱于胸前。第五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左手抚左腿,右手执“T”形长柄状物。第六身双手于胸前合十。
  右侧七身中,左起第一、四身戴风帽,第一、三、四身着通肩式袈裟。第一身雙手拱于胸前。第二身内着僧祇支,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左手抚左腿,右手持长柄锤状物置于体前。第三、四身于腹前结禅定印。第五身双手于胸前合十。第六身残不可识。第七身左手似置于腹前,右手似持一物置于胸前。
  第5龛
  位于一号石包北侧崖壁东端第4龛右,打破第4龛右壁。拱形龛,平面呈新月形,宽60厘米、高103厘米、深25厘米。龛向6度。龛顶左侧有纵向榫槽贯通龛顶,左右壁中部不存,壁面及造像遍覆青苔。
  正壁中央菩萨站立于仰覆莲圆座上,上身残损严重,遍覆青苔,高80厘米,座高12厘米;尖桃形头光,内饰卷草,外饰火焰,光尖至龛顶。绾高髻,戴冠,缯带垂于胸前两侧。下着长裙,腰束带,裙腰外翻,跣足;披巾自两肩垂下,于腿前横过,绕臂后垂于体侧;腿前各有一串璎珞垂下,于膝部折向身后;双手持一物置于腹前,左手在下承托。
  第6龛
  位于一号石包东侧崖壁中央第5龛右。外方内拱形龛,内龛平面呈新月形,外龛宽130厘米、残高87厘米、深82厘米,内龛宽106厘米、高64厘米、深51厘米。龛向87度。内龛龛楣及两侧龛面饰卷草,宽10厘米。外龛底被现代水泥覆盖,造像及壁面遍覆青苔。
  内龛正壁前4厘米高佛坛,坛上造三佛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莲圆座上,均有内圆外尖桃形头光,光尖至龛顶;肉髻宽圆,方圆脸,额部宽平,双目下视,下颌饱满,颈部有两道蚕纹;袈裟下摆覆双腿。
  左尊头部残,高34厘米,座高17厘米;内着僧祇支,束带打结,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双手托一钵置于腹前,钵内盘曲一蛇。中尊高30厘米,座高20厘米;着通肩式袈裟,领口开胸前,领边外翻较宽;双手于腹前结上品上生印。右尊高32厘米,座高19厘米;内着僧祇支,束带打结,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左手抚左小腿,右手似托宝珠置于腹前。
  三佛两侧各造一弟子一菩萨。弟子居内,立于方形山座上,有圆形素面头光,面部方圆,下颌饱满;着交领袈裟,下着长裙,足穿鞋;双手均于胸前合十。左侧弟子高36厘米,高8厘米;颈部青筋暴露,身体微倾向左侧。右侧弟子高36厘米,座高8厘米;颈部有三道蚕纹,身体微倾向右侧。
  菩萨居外侧,均站立于仰覆莲圆座上;有尖桃形头光,绾高髻,面部近椭圆,颈部有两道蚕纹;下着长裙,跣足;披巾自两肩垂下,于腿前横过,绕臂后下垂及座;戴项圈,中央各垂一倒三角形饰,两侧各垂一串璎珞,于上腹相交,垂及膝部,折向身后。双手均持一长柄莲茎置于体前。左侧菩萨上身风化较严重,高37厘米,座高7厘米。右侧菩萨高36厘米,座高8厘米;可见胸前络腋痕。
  外龛左右壁中部各有后开拱形小龛,位置对称。龛内各雕一力士立于龛底,均残损、风化严重;绾髻。上身赤裸,下着战裙,腰束带,跣足,双足踝饰钏;飘带经头后搭两肩,过腰带,飘于体侧。左侧小龛宽28厘米、高45厘米、深2厘米,力士高34厘米;左手下伸,右手上举,身体略倾向于龛外。右侧小龛宽31厘米、高46厘米、深2厘米,力士高29厘米;左臂上举,右臂下伸,身体微倾向于龛外。
  外龛底部中央内凹形成一方形槽,其内雕一圆形香炉,仅存轮廓。
  第7龛(图7)
  位于二号石包北侧崖壁西端第8龛左。方形龛,平面近横长方形,残宽117厘米、高148厘米、深64厘米。龛向345度。右壁不存,壁面存烟熏痕迹,下部造像覆青苔。
  龛底外侧雕外凸弧形素面条带,与正壁围成椭圆形圈。圈内正壁前天王站立于仰莲圆座上,左臂残,高118厘米,座高15厘米。天王戴化佛高冠,缯带高高飘于头侧,冠中央一佛结跏趺坐于仰莲圆座上。天王面部方圆、饱满,怒目圆睁,双耳硕大,口半张,双下颌饱满;着山文甲,胸束甲袢,胸前两侧各有兽首,兽首形披肩,下露袍袖,系结后扬,戴护臂,腹甲中央有兽首口衔束腰皮带;甲裙长及膝下,裙下着裤,胫甲略短,穿翘头靴;飘带于腿前横过,过腰带后飘于体侧,右腕戴钏;左臂下伸,右手于腹前握剑柄,剑身插鞘内,柄部有绳与右腕相绕;腰微右扭,分腿站立。   莲座两侧各有一小立像,仅露上身,戴兜鍪,着战甲;身体向内,双手前伸,回首相望,作抬托天王莲座状。
  龛底左右两端亦各有一小像相向而立,露出膝部以上部分;戴兜鍪,着甲,腰束带,双手合十置于胸前。
  第8龛
  位于二号石包北侧崖壁西侧第7龛右、第9龛左,打破第9龛左壁。方形龛,平面近横长方形,宽130厘米、高160厘米、深50厘米。龛向38度。左壁下部残,龛下部壁面及造像覆青苔,造像上身残存白色妆彩痕。
  正壁前中央一天王立于圆形浅座上,头部、左臂及右手残,上身风化较严重,高135厘米,座高6厘米。天王有椭圆形厚头光,外缘饰上飘火焰纹,戴高方冠,缯带高高飘于头侧上方;面部方圆,下颌饱满;围护颈,着战甲,胸腹前甲纹剥落,束胸甲袢,披肩下袍袖后飘,戴护臂,腰束带,甲裙下露长裤,穿长靴;飘带于腿前横过,过腰带后垂于体侧。左手举于胸侧,右手叉腰。
  天王左、右台座上各有两身立像。内侧两身位置较高,立于覆莲圆座上。左侧立像面部残,高96厘米,座高17厘米;戴高方冠,缯带垂肩,面部棱角分明,眼角及颊部皱纹明显,双唇紧闭,长髯呈倒三角形垂于胸前;着广袖长袍,足穿鞋;双手持长笏板置于胸前。右侧立像头、胸及双手残,高91厘米,座高13厘米;戴圆角幞头,肩后各伸出一竖长方形物,着“V”形大翻领窄袖袍,腰束宽带,下着裤,跣足;双手于腹前握一窄带,分为两道。
  外侧两身相向而立。左侧立像仅存双足及台座,残高25厘米;足穿鞋。右侧立像头不存,高97厘米,座高7厘米;颈部存两道蚕纹;着圆领广袖长袍,腰束带,足穿鞋;双手托覆钵形物置于胸前。
  第9龛(图8)
  位于二号石包北侧崖壁中部,第8龛右,第10龛左,左壁被第8龛破坏。龛口形状不明,平面呈横长方形,宽186厘米、残高160厘米、深57厘米。龛向34度。左右壁及正壁上部不存,造像及壁面遍覆青苔,造像残损、风化严重。
  正壁底部起通壁低坛,高11厘米。坛上中央造千手观音善跏趺坐于束腰仰莲圆座上,风化、残损较严重,高92厘米,座高43厘米。观音身后有尖桃形举身光,外缘饰火焰纹,绾髻,戴冠,缯带垂于胸前两侧,披巾搭臂后下垂及座,下着长裙,跣足;身体两侧各雕一排手臂,呈扇形展开,多已断裂,持物不可识,顶部二臂共托一物置于头顶;体前六臂,上二臂于胸前合十,中二臂共托宝珠置于腹前,下左右臂分别持环、念珠置于两腿上;双足下各踩一小圆座。
  主尊身体左侧雕上下两朵祥云。上方一朵雕五身结跏趺坐佛,双手置于腹前;下方一朵雕三身立像,仅存轮廓,中央一身略高。主尊身体右侧存下方一朵祥云,存二像残痕,不可识。
  主尊台座底部两侧各雕三身像,均残损、风化较严重。内侧两身紧靠主尊基座,面向主尊,微侧身向龛外。左侧靠内一身高29厘米,似绾髻,双手捧一袋置于胸前,头后仰,跪姿。右侧靠内一身高31厘米,头发上飘,双手托罐置于胸前,右腿向前屈起,左腿后跪。
  中央兩身均为立像,身体朝向主尊,微微侧身向龛外。左侧中央一身高52厘米,髭须浓密,着袒右式衣,腰束带,跣足;左手捋须,右手持一长棍立于体侧。右侧中央一身高58厘米,着内衣,外着广袖大衣,下露长裙;双手托一长方形物置于腹前。
  外侧两身均为三头六臂力士立像,上身赤裸,下着短裙;身体朝向龛外。左侧像高54厘米,绾高髻,颈部挂缠绕之绳状物,飘带经头后,搭两肩,垂于体侧;左、右上臂分别于头侧持短棍、环首短剑,左、右中臂分别于体侧持剑、环,左右下臂于胸前交叉呈“X”形,右手伸出食指与中指,左腿直立,右腿屈向右侧。右侧像高57厘米,左上臂、右中臂均持短棍状物,下二臂交叉于胸前呈“X”形,余二臂持物不识,左腿屈向左侧,右腿直立。
  第10龛
  位于二号石包北侧崖壁东侧第9龛右、第11龛左,所在崖壁与第9龛呈90度转折,右壁被第11龛造像破坏。单层龛,龛口形状不明,平面近新月形,宽127厘米、残高95厘米、深8厘米。龛向95度。左壁上部、右壁及龛顶不存,龛左下角有一圆孔,龛前设方台,造像及壁面残损、水蚀严重,遍覆青苔。
  正壁前造一弟子一菩萨善跏趺坐于台座上。左侧弟子头部不存,高88厘米,座高37厘米。弟子头部轮廓呈圆形;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下露裙尾,跣足;左手置于左膝上,右手扶锡杖置于体前,杖首呈椭圆形,置于左肩上;双足各踏一小圆座。台座右侧趴伏一狮,头朝右侧,回首龛外。
  右侧菩萨头及双臂残,高86厘米,座高36厘米;内圆外尖桃形浅头光外缘饰火焰纹,椭圆形身光,素面,绾髻,戴冠,缯带垂及肩前;披络腋,下着长裙,腰束带,跣足;披巾自两肩垂下;于腿前横过,绕臂后下垂至台座两侧;戴项圈,中部垂流苏,两侧各垂璎珞,似于腹前相交;双手托物置于胸前,双足踏座前小仰莲座上。
  第11龛(图9)
  位于二号石包北侧崖壁东端第10龛右,破坏第10龛右壁。单层龛,龛口形状不明,平面近新月形,宽86厘米、高96厘米、深17厘米。龛向101度。左壁及龛顶不存,造像及壁面遍覆青苔。
  正壁前起高2厘米通壁坛。坛上造一弟子一菩萨善跏趺坐于束腰方座上,头均残。左侧弟子高64厘米,座高30厘米。头顶轮廓平滑,应为光头;内着僧祇支,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下身着裙,跣足。戴项圈,中央垂三串短璎珞。左手托一火焰宝珠置于左腿上,焰尾上升至头左侧;右手持锡杖置于体前,杖首倚右肩,呈尖桃形。
  右侧菩萨风化较严重,高66厘米,座高31厘米。可见缯带垂肩;下身着长裙,腰束结带垂于双腿间,跣足;披巾自两肩垂下,于腿前横过,绕臂后垂及座前两侧;六臂,右侧上下臂残,左上臂持物置于头侧,左右中臂于胸前合十,左下臂持绳索举于体侧。
  右壁浅浮雕上下两身供养人像,均朝向左侧。靠上一身坐云座上,高16厘米;着窄袖长袍,双手于胸前合十,左腿盘于座上,右腿下垂座于前。靠下一身立姿,高31厘米;绾双髻,着广袖大衣,双手似于胸前合十。   第12龛
  位于三号石包东侧崖壁中部偏北第13龛左。双层方龛,平面近新月形,外龛宽148厘米、高149厘米、深39厘米,内龛宽86厘米、高107厘米、深21厘米。龛向90度。外龛右上角被后开排水沟破坏,龛外右侧整齐排布一列小圆榫孔,龛底中部外侧开长方形槽,长45厘米、宽7厘米、深4厘米。
  龛内壁面遍布细密凿痕,壁面转折平滑,未见造像。
  第13龛(图10)
  位于三号石包东侧崖壁南部第12龛右。方形龛,平面呈横长方形,宽262厘米、高164厘米、深70厘米。龛向58度。保存较完好,龛底中部及左侧存两排六个圆孔,龛顶中央有四个圆孔,与龛底圆孔位置相对。造像头均残,近龛底造像覆青苔。
  正壁前雕地藏、十王及地狱变。地藏居正壁中部靠上略凹的位置,半跏趺坐于方座上,头及右臂残,台座左侧被后开二圆孔破坏,高64厘米,座高28厘米。地藏有光头,戴风帽,帽檐搭两肩,内着僧祇支,于腹部束带,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跣足;左手托一硕大宝珠置于腹前,右臂举至右肩前,左腿内盘于座上,右腿下垂,脚踩小仰莲圆台。座前中央雕狮子,头向龛外,口衔卷草,鬃毛直立,身体扭向右侧,狮子头、尾侧各雕一硕大莲蕾。
  地藏台座下方壁面雕地狱变,上下两层,各雕两组情节。上层左侧情节中央雕业镜,下方有座承托。镜内雕二像相向而立。左侧一身着裤,腰束带,双手被缚。右侧一身上身赤裸,下着短裤,腰束带,跣足,双手举一棍置于体前。二立像中央雕一龟,头向左上方。业镜左、右各雕一、二身立像。左侧者绾双髻,着广袖大衣,足穿鞋,双手持一摊开的卷册于体前,身体微前躬向着业镜。右侧靠内一身绾髻,上身赤裸,下着短裤,跣足,戴枷,双手扶枷躬身向着业镜。靠外一身牛首人身,着圆领袍,下着裤,腰束带,跣足;左手抓身后戴枷人头发,右手握拳于举头侧,作欲击打状。
  上层右侧情节中央雕业秤,左侧勾一心脏。业秤右侧雕一立像,绾双髻,着交领广袖大衣,足穿鞋,面向业秤,身体微前躬,左手于胸前摊开一卷册,右手作拨调业秤状。
  下层左侧情节中央雕一半开门,露出一像的上身,披头散发,颈戴枷,双手扶枷,面向右侧像。门左侧雕一马首人身像,着窄袖衣,下身着裤,双手按一棍置于体前,左脚踩地,右腿内盘,身体朝向龛外,回首右侧。马首像身后雕一小圆台,台上立一兽,露前半身,前腿直立,尾部高高翘起,回首右上方。门右侧雕一牛首人身像,着窄袖衣,下着裤,左掌置于门前,右手握右侧立像左踝,左腿内盘,右脚踩地,身体朝向龛外,头向左侧。
  下层右侧雕二立像。左侧者披头散发,上身赤裸,下着短裙,跣足,左腿向后抬起,左踝为身后牛首人身像所握,双手握前方立像左手,身体朝向左侧,作奔逃状。右侧者光头,着交领袈裟,下着裙,右手持锡杖置于体前,身体朝向龛外,头向左侧立像,伸出左手,为左侧立像所握。
  地藏及台座两侧分别雕两排十冥王,左右各五身,上排三身,下排兩身。十王均坐方案后,头部均残,露出部分高32厘米,案高38厘米;戴高冠,着交领广袖大衣,腰束带。
  上层左侧从内至外第一身冥王,案上置一摊开卷册,左手似持物置于案上,右手执笔置于卷册上。头部左侧竖刻榜题“□□变城王”。案前雕三身像。左侧立像绾双髻,着交领广袖大衣,足穿鞋,面向右侧,左手于胸前抱一闭合的卷册,右手置于头前,伸出食指与中指。中央雕一像坐地上,头发被案前右侧立像握执,颈戴枷,上身赤裸,下着短裙,左手扶枷,身体朝向右侧,回首后方立像。右侧立像着圆领袍,腰束带,下着裤,跣足,左手执左侧坐像头发,右臂举于头侧,身体朝向龛外倾向左侧,作打击状。
  第二身冥王左手按卷册,右手执笔作书写状。冥王头左侧竖刻榜题“第七太山王”。案前右侧雕一立像,披头散发,颈戴枷,着长袍,身体朝向左侧,双手置于枷上。立像足下及前方从内至外雕龟、狗、蛇,均仰面朝向立像。
  第三身冥王左手笼袖中,置案上,右手于案上执卷册。冥王头左侧竖刻榜题“第八平正王”。案前中央雕一立像,绾双髻,着交领广袖大衣,足穿鞋,身体朝向右侧,双手摊开卷册,作宣读状。立像前方雕坐像,披头散发,颈戴枷,上身赤裸,下着裤,腰束带,身体朝向右侧,左腿向前屈起,右腿前伸,双手合十置于胸前,回首后方立像。立像身后雕一动物,吻部较长,长耳,前腿着地,后腿凌空上蹬,嘴衔立像衣摆,尾部上翘作前扑状。
  上层右侧从内至外第一身冥王衣袖宽大,飘向后方,左手执案上摊开的卷册,右手执笔作书写状。冥王头侧竖刻榜题“第伍阎罗王”。案前中央雕一立像,似绾髻,上身赤裸,下着裤,跣足,双手执一人置于体前,头前低,看被执像。被执像长发、腰带为身后立像左右手所执,颈戴枷,着裤,跣足,身体朝向左侧,双腿弯曲,上身被平放在身后立像左腿上,双手置于体前,作挣扎状。执像者身后雕一立像,绾双髻,着交领广袖大衣,右手执摊开的卷册置于胸前,看左侧被执像。
  第二身冥王左手笼袖中置于案上卷册上,右手执笔置于胸前作书写状。案前左侧雕两身四足动物,身体朝向左侧,作奔跑状。案前右侧雕两身立像,身体均朝向右侧。靠外一身体形较高,着齐胸长裙,左肩披覆披巾,左臂下垂,右手递一布帛予前方坐像。靠内一身体形较小,着齐胸长裙,外披广袖大衣,双臂下垂。
  第三身冥王左手置于案上,右手执笔置于卷册上,作书写状。冥王头右侧竖刻榜题“第二初江王”。案前左侧雕一树,树冠呈扇形展开,树枝悬布帛。树中央雕一人匍匐于树干上,上身赤裸,下着短裤,跣足,右手下伸,接下方坐像递予的布帛。树左侧雕一人,着内衣,下着短裤,左手似持一物置于腹前,右手将布帛递予树上的人,左腿跪向身后,右腿向前屈起,仰面朝向树上的人。树右侧雕牛首人身像,露出上半身,下着裤,左手似持物置于腹侧,右手持身后一人发髻。牛首像身后露二人上身,均绾髻,颈戴枷,身体朝向左侧。靠内一身发髻为前方牛首像所执,头前倾。靠外一身似着长袍,头微前低,右臂垂于体侧。   下层左侧从内至外第一身冥王武士装,头顶有兜鍪轮廓,肩覆巾,着战袍,腰束带,双手置于案上。头顶上方竖刻榜题“第十转轮王”。案前雕四身世俗人立像,左侧两身为女性,右侧两身为男性,均朝向中央,仰面向冥王。左侧两身均绾髻,着双领下垂广袖大衣,双手均托物置于胸前。右侧两身头顶均有幞头轮廓,着圆领长袍,腰束带,内侧一身双手托结跏趺坐佛置于胸前,佛身后有桃形举身光。
  第二身冥王双手笼袖中置于案上。头顶上方竖刻榜题“第九都市王”。冥王左侧雕一人立像,下身隐案后,绾双髻,着圆领衣,双手笼袖中置于胸前。案前中央雕“几”字形支架,中央倒悬一人,绾髻,似裸体,身体朝向左侧,左手撑地,头尽力向右侧抬起。支架两侧各有一人相向而立,均着圆领衣,下着短裤,腰束带,合推置于倒悬人双腿间的长条形锯作肢解状。左侧者绾髻,右侧者头发上飘。
  下层右侧从内至外第一身冥王双手笼袖中置于案上,头右侧竖刻榜题“第四五官王”。案左侧置卷册,右侧似置一砚。冥王两侧各雕一人,微侧身向冥王,均露上身。左侧者绾双髻,着交领广袖衣,双手持一卷册置于胸前。右侧者似戴幞头,着圆领长袍,左手抚胸,右手抱一卷册置于胸前。案前右侧雕二像相向而立,均双目圆瞪,面目狰狞。左侧者头发呈尖角状上飘,着圆领衣,双手端锅,锅内盛物,看着右侧像。右侧者头发呈火焰状上飘,着短裤,左手持一长柄叉置于头前,右手后伸,抓身后人发髻,左腿前迈。身后人背身向持叉人,位于从内至外第二身冥王案前左侧,发髻为持叉人所执,着短裤,坐地上,双手撑地,面向龛外。
  第二身冥王左手抚案上卷册,右手握卷册右端,头左侧竖刻榜题“第一秦广王”。案前右侧雕站立一人,头发呈火焰状上飘,面目狰狞,着上衣,下着短裤,腰束带,身体朝向左侧,双手扶椎机,右足踩踏杆上。踏杆左端高高翘起。踏杆下部中央雕一尖刺,其下横卧一人,头向左侧,作被椎轧状(图11—12)。
  左右壁上部各开方形小龛,龛内各雕三身供养人立像,均男性,高40厘米;戴幞头,着圆领长袍,足穿鞋,双手合十置于胸前。左、右壁下部亦各开方形小龛,龛内密布供养人立像,左侧者均为男性,右侧者均为女性,均朝向主尊。左侧四排,从上至下第一至第四排为六、八、八、八身,戴幞头,着圆领长袍,足穿鞋,双手多合十置于胸前。右侧两排,从上至下为八、七身,绾髻,着交领广袖大衣,足穿鞋,双手笼袖中拱于胸前。
  右壁中部,上下小龛之间的崖壁磨光,刻造像题记,外侧残损,残宽63厘米、高34厘米。存字19行,楷书,右起:
  ……□白公友/……同发心造上件功/德时……八月三十日镌妆表赞/讫永为供养男弟子具名如后/杨公□严孟琦勾公顺何师简/淳才丰罗贵满袁公白师礼/文公雅柳文秀李君友李道全/□忠礼柳百行杜公玘公孙立/康元进冯师盛冯志齐罗贵坦/蒲士弘白父进傅公才/女弟子具名如后马氏/邓妙因崔氏彭氏谢氏/瞿氏柳氏陈何氏牟氏/李氏吕氏李氏白氏/武氏白氏勾氏张氏/胥氏甄氏曾氏李氏/杨氏雍氏牟氏李氏/勾氏罗氏/亡过人白重辉黄师练牟氏
  三 題材与年代
  圣泉寺摩崖造像具有一致的造像风格,龛形、尺寸接近,且于三个独立石包上排列有致,显系有规划的开凿,较集中创作于同一时期。该处造像可辨识的题材共8种,包括一佛四天王(第1龛)、地藏(第3龛)、五十三佛(第4龛)、三世佛(第6龛)、毗沙门天王(第7、8龛)、千手观音变(第9龛)、地藏观音(第10、11龛),地藏十王变(第13龛)。
  虽无明确的造像题记,但上述圣泉寺造像题材中的绝大部分成组出现在周边前后蜀时期的石窟群中。如阾近的安岳圆觉洞有千手观音变、三世佛、地藏十王变、毗沙门天王的组合[2],庵堂寺同时雕三世佛、千手观音变、观音地藏[3],菩萨湾雕凿千手观音变、毗沙门天王、地藏十王变[4],云峰寺亦雕凿千手观音变、地藏十王变[5],大足前后蜀造像区内雕造观音地藏、三世佛、地藏十王变、千手观音变、毗沙门天王[6]。上述造像点多有前后蜀时期“天复”“武成”“永平”“天汉”“咸康”“广政”等造像纪年。据此,我们认为圣泉寺造像应开凿于前后蜀时期。
  四 价 值
  圣泉寺是川东地区一处典型的前后蜀时期集中开凿的摩崖造像,丰富了川东地区前后蜀造像遗存的内涵,为学界相关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材料,并且巩固了安岳、大足为川东地区为前后蜀时期川渝造像中心的既往认识。
  第13龛地藏十王变的图式,与敦煌藏经洞的所出《佛说十王经》及相关图像有十分密切的联系[1],可能系Ch.00404+Ch.00212+S.3961类图式的简化,是为便于在石窟中开凿刻而发展出的一种代表性的简易形式[5]。圣泉寺的该铺图像使藏经洞出土与川渝摩崖凿刻的此类题材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为探究该题材的产生背景、图式类型、传播轨迹、发展演变及所反映的信仰变迁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第9龛于主尊台座两侧雕出饿鬼、贫儿、婆薮仙、功德天,身体两侧各雕两组眷属,这种“简化式”的千手观音变,在川西和川东地区唐末至前后蜀造像中十分常见。较之中唐开始在川渝流行,在千手观音旁侧雕三、四排多达二十余组眷属的“复杂型”千手观音变,此类简化的图式相对简单,格式固定,或据“复杂型”简省而来。敦煌藏经洞亦出土不少此类“简化式”的图像,年代与川渝所见相当,显示二地在此时期密切的佛教艺术交流,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第2龛道教造像的内容十分复杂,尚属孤例,开凿当有所依据,有待进一步释读研究。该龛与邻近的圆觉洞第23龛,无论是布局、内容、龛形、尺寸均高度一致,后者右壁主尊仅为一佛而使二者有所差异。道教化胡系统的经典中多有道神化身为佛的记述。此二龛即属此情况,不排除其为道教化胡系统经变图像的可能性。川渝唐至前后蜀时期道教造像众多,但可识别的题材寥寥,此二铺图像可对照经典的细微差异,或有助于释读其内容,探究其所隐含的道派、神系等信息。
  此外,圣泉寺第10龛为川渝地区并不常见的六臂观音和地藏的组合,第13龛造像题记反映了前后蜀时期川东信众结社造像的相关信息,亦值得关注。   有学者通过研究邻近的安岳云峰寺前后蜀造像所蕴含的不同信仰功能,认为随着信众的宗教信仰逐渐趋于理性与务实,为迎合这一信仰需求的变化,此时的川东地区石窟中建立了一个兼顾现世、死后和来生的全新的信仰体系[7]。这个体系的造像,相较于之前开凿的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等,有更为明确和专门的信仰指向,并以固定組合的方式,在前后蜀时期的川东地区开凿[8]。圣泉寺成组出现的前后蜀造像,再次证明了这个新信仰体系的存在和普遍流行,丰富了其承载的信仰内涵,对探究唐末至前后蜀时期川东,乃至整个川渝地区宗教信仰变迁,并通过造像所反映的宗教信仰变化来探讨思想领域的唐宋之变,均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调查:白 彬 张 亮 王丽君 张媛媛
  干倩倩 韩 明
  绘图:王晓华 司程文
  摄影:张 亮
  执笔:张 亮 胡 盛 韩 明 白 彬
  参考文献:
  [1]张总,廖顺勇.四川安岳圣泉寺地藏十王龛像[J].敦煌学辑刊,2007(2):41-49.
  [2]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安岳县文物局.四川安岳县圆觉洞摩崖石刻造像调查报告[J].南方民族考古,2013(9):365-446.
  [3]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岳县文物局.四川安岳县庵堂寺摩崖造像调查简报[G]//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成都考古发现:2007.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610-617;刘健.四川省安岳县庵堂寺摩崖造像调查简报[J].四川文物,2008(6):26-27.
  [4]四川大学考古学系,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岳县文物局.四川安岳岳阳镇菩萨湾摩崖造像调查简报[J].敦煌研究,2016(3):35-45.
  [5]张亮.四川安岳云峰寺新发现“地藏十王变”及相关问题[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8(1):26-37.
  [6]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大足县政协,大足县文物管理所,大足县石刻研究学会.大足石刻内容总录[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2-117.
  [7]姚崇新.巴蜀佛教石窟造像初步研究——以川北地区为中心[M].北京:中华书局,2011:371-395.
  [8]张亮.川渝地区9至10世纪日、月光菩萨造像研究[J].文物,2017(12):79-87.
其他文献
中华民族有很好的品质——吃苦耐劳,但是也有走入误区的倾向,比如——快.快,是现代人生活的基本写照.高速度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很特别的幸福感,我们有无穷多的机会,可以用来
本文对株洲市土壤热能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调查表明株洲市大部分地区拥有利用土壤热能技术的潜力.通过实际工程应用分析,说明了土壤源热泵系统是一种节能、环保的可再生能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学生的展开的教学工作,也不仅仅是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教学,在阳光体育的指导下,健美操教学是体育项目中重要的教学课程,不仅能够锻炼
一、世界经济史中泡沫经济经典案例1.荷兰郁金香泡沫16世纪30年代,纤维产业发达的荷兰经济,进入了良性循环阶段。那时,荷兰经济曾雄居欧洲第一位。著名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活
市政工程排水管道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排水管道施工的质量高低,对城市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市政工程排水管道的施工中,需要严格控制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推动城
中美两国的政治运行机制存在着诸多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不同的经济与文化基础决定的,各自有其历史合理性,我国应在坚持现行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借鉴他人之长,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完
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主办的“中国特色社会学--历史·现状·未来”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9月17-18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
期刊
学风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建设发展的生命线,其核心是一种治学精神,学风建设始终是学校建设长抓不懈的话题.国内研究学者关于学风建设的研究多集中于问题与对
案件的基本情况rn2009年2月4日下午,犯罪嫌疑人冯某某被同村的梁某指使他人用刀砍伤左手.因伤情未作出鉴定,派出所未作立案处理,冯某某也未得到医药费等赔偿.3月24日22时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