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上海经济发展定位

来源 :上海经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1234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为上海创造了绝好的发展机遇,要抓住机遇,取得长足发展,必须看清自己的优势,明确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上海在国际分工现阶段的定位选择.为此,本文引入新古典贸易理论中的要素禀赋说以及新贸易理论中的竞争优势说,通过对要素禀赋、国内需求条件、企业战略、产业支持等因素的考察,得出结论:上海应该发展它具备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和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同时,要使得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还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教育来创造要素,更进一步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人力资本和知识要素的积累等来促
其他文献
本文对我国1978-2002年的M1/M2的长期趋势和周期波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78-1995年,中国的M1/M 2呈急剧下降的趋势,但是从1996至今中国的M1/M2基本保持平稳;其次国际
在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日益认识到全球顾客在其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因此,跨国公司为了获取全球竞争优势而进行的全球行业整合,为全球顾客作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资源进行整合.本
近代中国发生了一场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化的巨大变革.在新兴的转型经济变革中,作为旧式金融机构的钱庄由于较早与年轻的资本主义经济成份有了联系,导致其性质出现变化,部
在近代中国公司制度的演进过程中,企业公司是甚具特色的一个阶段.近代中国企业公司的大量出现主要是在20世纪40年代的抗战时期.其中在当时的工商业都市上海,企业公司主要表现
本文借助城市经济基础理论,通过区位商的计算,在时间尺度上,展现了上海城市经济基础逐步多元化的特征;在空间尺度上,以北京为参照,比较了城市经济基础的异同。最后就城市经济基础的
近几年以来,我国面临着一定程度的通货紧缩、需求不旺和就业疲软等困难,因此,作为国民经济中颇具活力的小企业的发展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重视与关注.而小企业群体中最富有创新
本文考察了上海市就业体制市场化的过程,并且分析了在就业体制市场化之后就业进一步重构的趋势和所面临的难点,并得出了一些政策含义.我们将上海市的就业体制改革视为一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