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能够对小学生的思想进行启蒙,建立小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语文是传承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的重要载体,饱含着我们民族的独有的智慧哲学和精神力量。实施素质教育,更应该从语文素养的培养和熏陶开始。“陶冶性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种可靠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传授小学生语文知识,还要利用语文学科对小学生进行心理、情感上的陶冶,健全小学生的人格,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改变教学方法,在理想与突围中实现陶冶性教学。
1陶冶性教学的定义
小学生就像是没有被开发过的璞玉,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材料就是开发工具,老师就是进行开发的工作人员。同时陶冶性教学较为重视过程与方法,所以老师需要良好掌握相应的教学资源,运用有效方法使其成为雕琢的利器。总的来说,陶冶性教学就是老师对教学材料中的知识进行有效挖掘,并利用知识对学生成长、学习产生影响的过程。
2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措施
2.1对教学材料进行开发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措施之一是对教学材料进行开发。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只关注语文教学所具备的工具性能,只重视自身教学。但是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有限,如果不对教材进行适度控制,很可能使学生产生依赖性,从而出现不教不学的现象。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对教学材料进行开发就是老师对课文中美好的语句、词汇、意境进行提炼,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与学同步进行,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知识的有效陶冶下全面成长,从而显著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例如:对《望庐山瀑布》进行讲解时,先让学生在诗句中找出自己认为优美的词汇,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再由老师进行一步一步的引导,使学生的疑问得到解决,进行讓学生对诗句的意境进行理解与掌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引导与解答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对课文拥有更为深刻的记忆,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在课文以及语言环境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形成鲜明的性格特点,并且使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有效掌握,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2课外活动,陶冶情操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措施之二是课外活动,陶冶情操。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合理组织课外活动,寓教于乐,使每个学生在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进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了五年级语文《成语故事》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一场“成语接龙”的比赛,教师把活动的权利交到学生的手里,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定比赛规则、自己选内容等,教师只是活动的观察者、指导者。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等。在不断的摸索与探究中经过教师有效的指导学生会逐渐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形成良好的性格,陶冶情操。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根据学习内容,设计新颖别致的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
2.3沉浸与吸引结合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措施之三是沉浸与吸引结合。陶冶性教学要想在语文教学中顺利实施,首先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能够吸引学生,使学生愿意主动沉浸在其中,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内心情感的酝酿与升华,促使其主动去汲取营养与知识,从而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陶冶性的教学目标。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天安门广场》一课时,作者主要通过对天安门广场的介绍,表现了在节日里天安门广场五彩缤纷,灯火辉煌,热闹沸腾等情境,读完课文以后使读者如临其境,令学生心驰神往。那么,如何通过阅读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并自发产生热爱祖国,热爱天安门的情感呢?陶冶性教学在此就可以发挥出充分的作用。教师可以这样教学:首先借助多媒体把天安门广场上的各个景点,以视频资料的形式剪辑,整合,让学生观看,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到起来以后,教师再以导游的形式进行解说“这下,我们来到的是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位于……这就是天安门”,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不由自主地置身于教师为学生营造出的学习氛围中,他们的目光也随着视频的转换而不断地转换视角,他们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而且沉浸在其中,在这种教学情形下,教师再来指导学生们朗读课文,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那么,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就会显得更加轻松。在《天安门广场》一课的教学中,由于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四字词语,把天安门广场上的建筑描写的雄伟壮观,因此,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中视频的播放以及学生有声有色的朗读,可以使学生不由地从中受到了感染与熏陶,无形中陶冶了学生的情操,真正使学生从中受到了深刻的影响与教育,促进了学生爱国情感的萌发,教学效果显著。
2.4小学语文陶冶性经典诵读教学探索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措施之四是小学语文陶冶性经典诵读教学探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小学校园兴起了诵读经典的热潮。在继承传统国学经典中,古代蒙学读物受到小学的欢迎,这些读物具有较强的文化陶冶功能,同时内容简单,思想积极向上,适合儿童精神和语言的养成。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可以把《三字经》《弟子规》等一些传统国学经典读物利用课上课下的时间传达给学生,旨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零散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蒙学经典。比如,可以利用早读或者利用课前的一段时间,见缝插针。诵读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声音洪亮,感情充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诵读方式和方法,真正能从经典诵读中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启发。同时,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参与到诵读中去,这样也可以起到榜样的作用。
结语
总之,语文的陶冶性教学,对培育学生的人格、品质都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在语文的教学中不断突围,结合具体的情况,为学生创建课堂情境,融入游戏精神,通过环境和人的暗示,为学生进行语文的陶冶,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成就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向云粉.浅析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8).
[2]张明.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构建与运用[J].学周刊,2018(27).
云南省广南县旧莫乡昔板中心学校里乜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传授小学生语文知识,还要利用语文学科对小学生进行心理、情感上的陶冶,健全小学生的人格,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改变教学方法,在理想与突围中实现陶冶性教学。
1陶冶性教学的定义
小学生就像是没有被开发过的璞玉,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材料就是开发工具,老师就是进行开发的工作人员。同时陶冶性教学较为重视过程与方法,所以老师需要良好掌握相应的教学资源,运用有效方法使其成为雕琢的利器。总的来说,陶冶性教学就是老师对教学材料中的知识进行有效挖掘,并利用知识对学生成长、学习产生影响的过程。
2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措施
2.1对教学材料进行开发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措施之一是对教学材料进行开发。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只关注语文教学所具备的工具性能,只重视自身教学。但是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有限,如果不对教材进行适度控制,很可能使学生产生依赖性,从而出现不教不学的现象。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对教学材料进行开发就是老师对课文中美好的语句、词汇、意境进行提炼,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与学同步进行,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知识的有效陶冶下全面成长,从而显著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例如:对《望庐山瀑布》进行讲解时,先让学生在诗句中找出自己认为优美的词汇,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再由老师进行一步一步的引导,使学生的疑问得到解决,进行讓学生对诗句的意境进行理解与掌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引导与解答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对课文拥有更为深刻的记忆,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在课文以及语言环境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形成鲜明的性格特点,并且使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有效掌握,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2课外活动,陶冶情操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措施之二是课外活动,陶冶情操。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合理组织课外活动,寓教于乐,使每个学生在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进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了五年级语文《成语故事》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一场“成语接龙”的比赛,教师把活动的权利交到学生的手里,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定比赛规则、自己选内容等,教师只是活动的观察者、指导者。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等。在不断的摸索与探究中经过教师有效的指导学生会逐渐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形成良好的性格,陶冶情操。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根据学习内容,设计新颖别致的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
2.3沉浸与吸引结合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措施之三是沉浸与吸引结合。陶冶性教学要想在语文教学中顺利实施,首先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能够吸引学生,使学生愿意主动沉浸在其中,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内心情感的酝酿与升华,促使其主动去汲取营养与知识,从而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陶冶性的教学目标。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天安门广场》一课时,作者主要通过对天安门广场的介绍,表现了在节日里天安门广场五彩缤纷,灯火辉煌,热闹沸腾等情境,读完课文以后使读者如临其境,令学生心驰神往。那么,如何通过阅读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并自发产生热爱祖国,热爱天安门的情感呢?陶冶性教学在此就可以发挥出充分的作用。教师可以这样教学:首先借助多媒体把天安门广场上的各个景点,以视频资料的形式剪辑,整合,让学生观看,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到起来以后,教师再以导游的形式进行解说“这下,我们来到的是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位于……这就是天安门”,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不由自主地置身于教师为学生营造出的学习氛围中,他们的目光也随着视频的转换而不断地转换视角,他们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而且沉浸在其中,在这种教学情形下,教师再来指导学生们朗读课文,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那么,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就会显得更加轻松。在《天安门广场》一课的教学中,由于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四字词语,把天安门广场上的建筑描写的雄伟壮观,因此,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中视频的播放以及学生有声有色的朗读,可以使学生不由地从中受到了感染与熏陶,无形中陶冶了学生的情操,真正使学生从中受到了深刻的影响与教育,促进了学生爱国情感的萌发,教学效果显著。
2.4小学语文陶冶性经典诵读教学探索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措施之四是小学语文陶冶性经典诵读教学探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小学校园兴起了诵读经典的热潮。在继承传统国学经典中,古代蒙学读物受到小学的欢迎,这些读物具有较强的文化陶冶功能,同时内容简单,思想积极向上,适合儿童精神和语言的养成。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可以把《三字经》《弟子规》等一些传统国学经典读物利用课上课下的时间传达给学生,旨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零散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蒙学经典。比如,可以利用早读或者利用课前的一段时间,见缝插针。诵读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声音洪亮,感情充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诵读方式和方法,真正能从经典诵读中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启发。同时,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参与到诵读中去,这样也可以起到榜样的作用。
结语
总之,语文的陶冶性教学,对培育学生的人格、品质都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在语文的教学中不断突围,结合具体的情况,为学生创建课堂情境,融入游戏精神,通过环境和人的暗示,为学生进行语文的陶冶,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成就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向云粉.浅析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8).
[2]张明.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构建与运用[J].学周刊,2018(27).
云南省广南县旧莫乡昔板中心学校里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