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是传承文化、高扬生命风帆的舞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让学生树立自觉学习语文的信心,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小学语文教师应培养鲜明独特的教学风格,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科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注入,并通过课堂问答等环节的巧妙设置,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世界。
关键词:语文 风格 感情 问答
语文是鲜活的文化符号,是灵动的生命载体,而语文课则是传承文化、高扬生命风帆的舞台。我们只有让学生喜欢语文课,培养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才能使他们树立起自觉学习语文的信心,从而不断发扬光大我们祖国源远流长的文化。
一、个性鲜明,独具风格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有风格的。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家才是美的”。同样,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学才是美的。
教师在语文课上要将字写得美观,将话说得动听,将文读得有情,教得有味,学生才能不断喝到“源头活水”。课余练练书法,听听音乐,读读新闻,背背诗歌,写写感受,语文知识和语文素养会在不知不觉中积淀,教学中就能挥洒自如了。这是语文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关键要素。
“个性决定风格”,这是艺术创作的一条原则,同样适合教学风格的形成,鲜明的个性,独特的教学气质,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亲近、尊敬老师。教师在穿着、打扮、言语、举止诸方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宜妖冶、妩媚、做作。书法家认为,临摹是书法艺术的必经之路,同样,模仿与学习别人的教学方式方法,也是教学风格形成的必经之路。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故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简洁明了、符合逻辑;教学过程不能千篇一律,要让学生感受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教学方法更不能因循守旧,要不断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常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不断改变教学策略。
二、喜爱语文,会学语文
教师要让学生爱学语文,还必须会学语文,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师要教给学生听、说、读、写的方法。
听,就是要教给学生学会听话的方法,尤其是学会听老师讲课,听课认真,听得清楚,会听出老师讲话的主次和重点,并能提出疑问和自己的不同意见,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说,就是教会学生说话的方法。说话口齿要清利,要说得准确,说得简明,说得生动,要说普通话。不仅在课堂讲普通话,课外也要讲普通话,而且语言要规范、通顺、完整、思想表达清楚,为写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读,就是要教会学生阅读课文的方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学语文要以读为主,读得通顺,读得流利,读出感情。读书不仅要读课本,还要做大量的课外阅读运用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熟读法等等,还要学会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和查阅工具书的方法。读书就要理解,理解之后要掌握,掌握的目的在运用,这就是读的目的。
写,就是要教会小学生写字的方法和写作的方法。教会小学生写字的方法,要求做到:要把字写正确,要把字写工整、美观。教会小学生写作文的方法,那就是从读的方法教写的方法,做到读写结合;教观察方法要求把文章写具体;教想象方法,要求把文章写生动;教分析概括方法,要求写得有条理,教修改文章方法,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三、富于感情,心中阳光
教师要想播撒阳光到学生心里,首先自己心中要有阳光。教师要做到以“情”激趣,首先自己要“身临其境”地进入角色,激情饱满,以自身的情趣去感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应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夸张的动作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学生乐学气氛。如教《画》一课时,教师首先挂上一幅山水画,接着从远处欣赏这幅画,再走到近处侧耳“听”这幅画,教师以夸张的动作引得学生窃窃私语,他们急切地想知道老师在干什么。最后,教师微笑着指着这幅画。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学习兴趣也被激起了。教师趁势引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去观察画中的景物,配以富有感情的声调描述:远处是连绵起伏的高山,瀑布顺着山势飞流而下,溅起层层水花,如烟如雾;近处桃花盛开,美丽的鸟儿在枝头欢唱。啊!这里的风景真美!这一生动的语言描述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内心情感,师生情感融为一体。这种以“情”激趣的课堂教学,不仅能打开学生的思路,而且能激发学生深究课文的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巧问妙答,思维开花
我在教学《瑞雪》前,先让学生听一首歌--《雪孩子》,让孩子边听边想:“你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被优美的旋律和歌声所吸引,静静地、细细地听着.听完之后,大家纷纷举手发言,迫不及待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有的说这首歌真好听,下雪的情景很美;有的说仿佛看见雪花飘啊飘,飘到树上、房顶上、山上,到处都是,大地变白了;有的说:“我真的想到雪地里去堆雪人、打雪仗!”……这时,教师适时展开了新课教学:“大家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瑞雪》,再来感受一番吧!”学生个个兴奋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如,教学《买猫头鹰》一课时,学生读课题后,教师让他们提出想知道的问题来,学生一下子提了十几个问题:“谁买?在什么地方买?谁在卖?为什么要买?买来干什么用?”等等。教师随机板书,然后让学生们去读课文,自己去寻找答案,看看能解决几个问题。这样,学生读课文特别认真,积极地投入到课文中寻求答案。如果只是单纯的叫学生多读课文,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他们的积极性肯定不会高。
(作者单位:山东省昌邑第一实验小学)
关键词:语文 风格 感情 问答
语文是鲜活的文化符号,是灵动的生命载体,而语文课则是传承文化、高扬生命风帆的舞台。我们只有让学生喜欢语文课,培养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才能使他们树立起自觉学习语文的信心,从而不断发扬光大我们祖国源远流长的文化。
一、个性鲜明,独具风格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有风格的。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家才是美的”。同样,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学才是美的。
教师在语文课上要将字写得美观,将话说得动听,将文读得有情,教得有味,学生才能不断喝到“源头活水”。课余练练书法,听听音乐,读读新闻,背背诗歌,写写感受,语文知识和语文素养会在不知不觉中积淀,教学中就能挥洒自如了。这是语文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关键要素。
“个性决定风格”,这是艺术创作的一条原则,同样适合教学风格的形成,鲜明的个性,独特的教学气质,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亲近、尊敬老师。教师在穿着、打扮、言语、举止诸方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宜妖冶、妩媚、做作。书法家认为,临摹是书法艺术的必经之路,同样,模仿与学习别人的教学方式方法,也是教学风格形成的必经之路。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故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简洁明了、符合逻辑;教学过程不能千篇一律,要让学生感受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教学方法更不能因循守旧,要不断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常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不断改变教学策略。
二、喜爱语文,会学语文
教师要让学生爱学语文,还必须会学语文,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师要教给学生听、说、读、写的方法。
听,就是要教给学生学会听话的方法,尤其是学会听老师讲课,听课认真,听得清楚,会听出老师讲话的主次和重点,并能提出疑问和自己的不同意见,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说,就是教会学生说话的方法。说话口齿要清利,要说得准确,说得简明,说得生动,要说普通话。不仅在课堂讲普通话,课外也要讲普通话,而且语言要规范、通顺、完整、思想表达清楚,为写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读,就是要教会学生阅读课文的方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学语文要以读为主,读得通顺,读得流利,读出感情。读书不仅要读课本,还要做大量的课外阅读运用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熟读法等等,还要学会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和查阅工具书的方法。读书就要理解,理解之后要掌握,掌握的目的在运用,这就是读的目的。
写,就是要教会小学生写字的方法和写作的方法。教会小学生写字的方法,要求做到:要把字写正确,要把字写工整、美观。教会小学生写作文的方法,那就是从读的方法教写的方法,做到读写结合;教观察方法要求把文章写具体;教想象方法,要求把文章写生动;教分析概括方法,要求写得有条理,教修改文章方法,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三、富于感情,心中阳光
教师要想播撒阳光到学生心里,首先自己心中要有阳光。教师要做到以“情”激趣,首先自己要“身临其境”地进入角色,激情饱满,以自身的情趣去感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应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夸张的动作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学生乐学气氛。如教《画》一课时,教师首先挂上一幅山水画,接着从远处欣赏这幅画,再走到近处侧耳“听”这幅画,教师以夸张的动作引得学生窃窃私语,他们急切地想知道老师在干什么。最后,教师微笑着指着这幅画。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学习兴趣也被激起了。教师趁势引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去观察画中的景物,配以富有感情的声调描述:远处是连绵起伏的高山,瀑布顺着山势飞流而下,溅起层层水花,如烟如雾;近处桃花盛开,美丽的鸟儿在枝头欢唱。啊!这里的风景真美!这一生动的语言描述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内心情感,师生情感融为一体。这种以“情”激趣的课堂教学,不仅能打开学生的思路,而且能激发学生深究课文的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巧问妙答,思维开花
我在教学《瑞雪》前,先让学生听一首歌--《雪孩子》,让孩子边听边想:“你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被优美的旋律和歌声所吸引,静静地、细细地听着.听完之后,大家纷纷举手发言,迫不及待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有的说这首歌真好听,下雪的情景很美;有的说仿佛看见雪花飘啊飘,飘到树上、房顶上、山上,到处都是,大地变白了;有的说:“我真的想到雪地里去堆雪人、打雪仗!”……这时,教师适时展开了新课教学:“大家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瑞雪》,再来感受一番吧!”学生个个兴奋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如,教学《买猫头鹰》一课时,学生读课题后,教师让他们提出想知道的问题来,学生一下子提了十几个问题:“谁买?在什么地方买?谁在卖?为什么要买?买来干什么用?”等等。教师随机板书,然后让学生们去读课文,自己去寻找答案,看看能解决几个问题。这样,学生读课文特别认真,积极地投入到课文中寻求答案。如果只是单纯的叫学生多读课文,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他们的积极性肯定不会高。
(作者单位:山东省昌邑第一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