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一味地推崇“肯定性”评价,这是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本文结合课堂实例,提出正确评价学生“错误答案”的几种技巧,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引导辨析,善评“错误答案”,变“错误”为智慧,有技巧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评价;错误答案;辨析
《新课程标准》提倡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这种评价对于促进学生积极学习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生本课堂的今天,激励性的评价举足轻重,但不能因此忽视对“错误”答案的评价。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作为高中语文老师,要善于将学生的“错误”变成“智慧”。
一、 面对“错误答案”
如今语文课堂评价似乎走上了一个极端,无论学生答案怎样,教师都会想办法给予肯定的评价。
评价是发现学生优点和不足的一个环节,正确的评价能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能帮助学生发扬优点,改正不足。如果一味地肯定学生,学生回答中存在的问题就会被掩盖,久而久之,必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在课堂上,要使评价充分发挥出有效性,教师首先应当面对学生的答案,对于“错误”答案,不要回避,然后通过明确、有针对性的评价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情感的正确化。
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学会善待学生的“错误答案”,善评是关键的一步。
二、 善评“错误答案”
课堂,要允许学生犯错。叶澜曾说:“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当然,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评价非常重要。教师需要真诚地评价,不虚美,不挑剔,不含糊,不苛责。
1. 尊重学生是善评“错误答案”的基本点
在语文课堂上,只有立足于尊重学生,才有可能善评学生。真诚的评价需要教师关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状态,要实事求是地分析。真诚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处境和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寻找属于学生个体独特的真实,促使不同学生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真诚的评价并不隐瞒学生在思想和语言表达方面的错误与缺点,在欣赏其中蕴涵的超常、独特、智慧的同时,一分为二地评价。
对于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学生有自己的学习背景和思想,不能绝对地肯定或否定他们。
如在讲《神的一滴》一文时,笔者让学生谈谈读完文本的感受。
有一位家里开小工厂的同学站起来说:如果工厂都关闭了,那生活必需品从何而来?再说,梭罗所向往的瓦尔登湖,如果住一辈子,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你不疯掉才怪呢!她的话开始引来班里部分同学的抨击,这位同学涨红了脸坐了下去。
这时如果不尊重学生的话,这堂语文课就会变成政治课,辩论也会变成攻击。于是教师适时制止了他们的争论。提出:这位同学的想法很有时代感,那么梭罗在写《瓦尔登湖》的时候到底是为了说明什么?是不是真如这位同学所说的,“没有网络,没有手机”就要疯掉呢?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辩论话题,我们把它留作课外实践活动,开展一场辩论赛吧!学生们都兴致勃勃,那位女生也露出了笑容。
语文是充满灵性和思辨性的,如果一味地要求学生统一答案,就会抹杀学生的灵性和个性。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却不否定他们的个性,这是善评“错误答案”的基本点。
2. 引导辨析是善评“错误答案”的立足点
高中语文课堂,提倡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是充满思辨色彩的。这时候,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辨析。
如上《像山那样思考》之初,有一位学生说:狼就应该杀光才好。
这时,有些同学笑他,说他傻,说他狠!
笔者马上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说:我们不要忙着否定这位同学的回答,因为有很多猎人也像他一样这么想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像山那样思考》,看看这样的想法对不对。
这样既尊重了该学生的个性思维,又巧妙地引出了文本解读。
要充分利用具有思辨性的文章载体,让学生学会辨析其中的思想,提高思辨能力。而对学生的“错误答案”,不要固守“标准答案”,要善于引导辨析。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探求其产生错误的内在因素,这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思维也是学生的思维。所以学生是评价的主要对象,而课堂上学生的“错误答案”是善评的切入点,也是引导学生正确思维的切入点。
让学生评价自己的答案,就可以以旁观者的视角发现问题,然后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形式进行完善。
三、 变“错误”为“智慧”
课堂评价具有即时性、突发性的特点,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教师必须慧眼识才,具有教育机智,针对问题的各个环节,及时有效地捕捉契机,抓住学生认识上的误区,因势利导,并由此展开恰如其分的评价,以引导学生发现不足,从而引起高度重视,使学生在启发引导下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师应该养成倾听意识和习惯。不仅仅倾听学生的言辞,还要善于倾听言辞背后的思绪和性情、欲望和需求,并加以热情地呵护和细心地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真实想法,从而捕捉思维的火花,把“错误”变成“智慧”。
美国理论家斯塔弗尔比姆说过:“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只有正确评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用“因材施教”的理念把学生的一个个“错误”变成人生“智慧”。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堂好课应该是在不断引领学生感受错误、反思错误、修正错误的过程中逐步达到自主建構,深化知识之目的的。当我们把评价重心转移到课堂生成时,教师就会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情,就会更多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自主质疑解惑、自主反馈评价,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的“错误”为“智慧”,从而真正做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贾翔.浅谈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错误”答案的积极评价技巧[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
[2]高胜强.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姓“语”[J].语文教学通讯,2013(8).
[3]徐辉,胡德胜.教学错误资源开发和利用实践研究[J].知识窗(教师版),2011(9).
作者简介:
徐瑛静,浙江省湖州市,孝丰高级中学。
关键词:评价;错误答案;辨析
《新课程标准》提倡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这种评价对于促进学生积极学习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生本课堂的今天,激励性的评价举足轻重,但不能因此忽视对“错误”答案的评价。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作为高中语文老师,要善于将学生的“错误”变成“智慧”。
一、 面对“错误答案”
如今语文课堂评价似乎走上了一个极端,无论学生答案怎样,教师都会想办法给予肯定的评价。
评价是发现学生优点和不足的一个环节,正确的评价能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能帮助学生发扬优点,改正不足。如果一味地肯定学生,学生回答中存在的问题就会被掩盖,久而久之,必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在课堂上,要使评价充分发挥出有效性,教师首先应当面对学生的答案,对于“错误”答案,不要回避,然后通过明确、有针对性的评价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情感的正确化。
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学会善待学生的“错误答案”,善评是关键的一步。
二、 善评“错误答案”
课堂,要允许学生犯错。叶澜曾说:“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当然,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评价非常重要。教师需要真诚地评价,不虚美,不挑剔,不含糊,不苛责。
1. 尊重学生是善评“错误答案”的基本点
在语文课堂上,只有立足于尊重学生,才有可能善评学生。真诚的评价需要教师关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状态,要实事求是地分析。真诚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处境和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寻找属于学生个体独特的真实,促使不同学生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真诚的评价并不隐瞒学生在思想和语言表达方面的错误与缺点,在欣赏其中蕴涵的超常、独特、智慧的同时,一分为二地评价。
对于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学生有自己的学习背景和思想,不能绝对地肯定或否定他们。
如在讲《神的一滴》一文时,笔者让学生谈谈读完文本的感受。
有一位家里开小工厂的同学站起来说:如果工厂都关闭了,那生活必需品从何而来?再说,梭罗所向往的瓦尔登湖,如果住一辈子,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你不疯掉才怪呢!她的话开始引来班里部分同学的抨击,这位同学涨红了脸坐了下去。
这时如果不尊重学生的话,这堂语文课就会变成政治课,辩论也会变成攻击。于是教师适时制止了他们的争论。提出:这位同学的想法很有时代感,那么梭罗在写《瓦尔登湖》的时候到底是为了说明什么?是不是真如这位同学所说的,“没有网络,没有手机”就要疯掉呢?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辩论话题,我们把它留作课外实践活动,开展一场辩论赛吧!学生们都兴致勃勃,那位女生也露出了笑容。
语文是充满灵性和思辨性的,如果一味地要求学生统一答案,就会抹杀学生的灵性和个性。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却不否定他们的个性,这是善评“错误答案”的基本点。
2. 引导辨析是善评“错误答案”的立足点
高中语文课堂,提倡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是充满思辨色彩的。这时候,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辨析。
如上《像山那样思考》之初,有一位学生说:狼就应该杀光才好。
这时,有些同学笑他,说他傻,说他狠!
笔者马上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说:我们不要忙着否定这位同学的回答,因为有很多猎人也像他一样这么想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像山那样思考》,看看这样的想法对不对。
这样既尊重了该学生的个性思维,又巧妙地引出了文本解读。
要充分利用具有思辨性的文章载体,让学生学会辨析其中的思想,提高思辨能力。而对学生的“错误答案”,不要固守“标准答案”,要善于引导辨析。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探求其产生错误的内在因素,这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思维也是学生的思维。所以学生是评价的主要对象,而课堂上学生的“错误答案”是善评的切入点,也是引导学生正确思维的切入点。
让学生评价自己的答案,就可以以旁观者的视角发现问题,然后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形式进行完善。
三、 变“错误”为“智慧”
课堂评价具有即时性、突发性的特点,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教师必须慧眼识才,具有教育机智,针对问题的各个环节,及时有效地捕捉契机,抓住学生认识上的误区,因势利导,并由此展开恰如其分的评价,以引导学生发现不足,从而引起高度重视,使学生在启发引导下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师应该养成倾听意识和习惯。不仅仅倾听学生的言辞,还要善于倾听言辞背后的思绪和性情、欲望和需求,并加以热情地呵护和细心地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真实想法,从而捕捉思维的火花,把“错误”变成“智慧”。
美国理论家斯塔弗尔比姆说过:“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只有正确评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用“因材施教”的理念把学生的一个个“错误”变成人生“智慧”。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堂好课应该是在不断引领学生感受错误、反思错误、修正错误的过程中逐步达到自主建構,深化知识之目的的。当我们把评价重心转移到课堂生成时,教师就会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情,就会更多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自主质疑解惑、自主反馈评价,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的“错误”为“智慧”,从而真正做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贾翔.浅谈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错误”答案的积极评价技巧[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
[2]高胜强.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姓“语”[J].语文教学通讯,2013(8).
[3]徐辉,胡德胜.教学错误资源开发和利用实践研究[J].知识窗(教师版),2011(9).
作者简介:
徐瑛静,浙江省湖州市,孝丰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