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道路运输行业管理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信息技术是提高道路运输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国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给出了一些发展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化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和网络社会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日益成为联结整个社会的纽带。交通运输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成为信息时代发展的重点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社会对运输业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道路运政管理的目的是执行国家道路运输法律和方针政策,通过行业管理,保护合法经营,保障货主和旅客的正当权益,促进道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实现货畅其流,人便于行,建立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促进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要实现上述目的,就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利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来进行运政管理,使运政管理方法现代化、管理手段信息化。
1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化相关概念
1.1 道路运输
道路运输,是对在公共道路上使用的汽车或其他车辆从事道路旅客或货物运输及其相关业务活动的总称, 具体包括道路旅客运输、道路货物运输、机动车维修与综合性检测、道路搬运装卸和道路运输辅助服务等。道路运政管理机构负责对道路运输实施行政管理。
1.2 道路运政管理
道路运政管理即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是指各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根据国家方针、路线和政策,对道路运输行业经济活动进行政策指导、计划调节、法规保障、行政指令等各项工作的统称,是国家行政管理职能在道路运输行业中的具体体现。
1.3 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
1.4 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化
道路运输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行业资源共享程度,实现道路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促进行业生产力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全面提高。
2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化现状与问题
2.1 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化现状
近十几年来,我国各地运政管理信息化工作,在各级道路运政管理机构的努力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广大运政管理人员和领导的信息化意识、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逐步提高,同时各级运政竹理机构积极配备计算机专业人员,形成了一定的计算机系统开发能力。交通行业政务数据资源得到进一步的整合和共享,公众交通信息服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和加强。运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明显提高了运政管理机构的管理效能,改善了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同时也为实施有效的行业管理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2.2 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道路运政管理机构现有的应用系统虽然利用计算机代替了手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管理成本,使运政管理趋于规范化,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2.2.1 信息化意识还不够强
部分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工作还没有很好地掌握,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管理工作是做好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前体和基础,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在道路运输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是信息的收集不完全,不懂得怎么应用各类有利于实际工作的信息,只是被动的接收,不能及时的去发现和解决问题;部分领导重视不够、组织不力,许多道路运输部门把信息化工作简单等同于技术工作,信息化工作主要依靠科技部门来推进,业务部门很少进入或者根本就没有介入,致使信息化工作不能正常实行。
2.2.2 部分信息系统功能不完善
目前,业务对信息化的需求是越来越高,部分系统功能、数据质量、系统关联性等己经不能满足业务工作的需求。一些较为落后的地区信息化设备投入不足,设备老化,部分基层工作地对网络接入质量差,故障维护受条件制约,严重影响系统运行和业务办理。
2.2.3 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
应用软件系统之间、部门之间信息资源无法共享。具体表现在:“运政在线”信息系统和运政网站、办公自动化系统和运政网站、营业性驾驶员考试系统和“运政在线”系统、违章处理程序和“运政在线”的数据和信息的整合交互问题。
2.2.4“决策支持”和“知识管理”的问题
目前运政管理对于信息的获取主要还依赖于统计报表制度,统计报表的数据准确性和传输速度直接决定了运政管理工作的效率,统计报表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运政管理工作的质量。但仅依靠这些数据,已经远远达不到现今运输管理工作飞速发展的要求, 需要更加全面、准确、实时的数据,而且需要这些数据信息可以为决策提供支持,在决策支持系统方面目前还是空白。
3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化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国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化现状,特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3.1 重视人才培养,加强组织领导
人才是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因素。在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行业信息化队伍的建设,加大信息人才培养的力度。首先要积极抓好对在职人员的教育工作,增强他们的信息化意识,促使他们不断更新观念,正确树立的信息化思想。定期的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信息化工作等技能的教育培训活动,促使他们全面掌握并做好信息工作的各项技能。其次,各级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要广纳贤才,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引进既懂行业知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交流、奖励等机制,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创建良好的人才环境。最后,各级相关部门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成立信息化工作组织机构,建立业务部门负责人,推进相关系统的应用等,同时还要健全信息化工作考核机制,加大信息化的考核力度,严格实施奖罚制度,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各项工作的措施落到实处,推进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工作的进程。
3.2 逐步完善各信息系统功能、增强各系统应用
3.2.1 加强现场取证和识别、辨认系统的应用
运政管理要做到“依法行政”,证据的获取和保存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一是装备先进的取证设备。在稽查车辆上安装固定车载监控系统,稽查人员装备移动摄录像机,综合全面采集稽查现场的图像、语音数据,将稽查现场详细全面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将所采集信息存入车载电脑或移动存储器。这样对执法人员和经营者都是一种保护和监督,对违法者可以产生一种强大的威慑力,从而增强)运政执法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二是发展证件识别、辨认系统。目前在稽查过程中扣留的相关证件有一部分是伪造的,主要集中在:道路运输证、营业性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规费交纳凭证。这些伪造的证件不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运输秩序,而且给运政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运政管理人员在查处违章案件过程中,扣留违章者的证件由于是伪造的假证件,所以违章者就逃避了相关的处罚,严重的干扰了运政管理执法工作,所以需要建立相应的证件识别、辨认系统。鉴别防伪标志的真伪,主要依靠硬件设备来识别防伪标志的真伪,例如:使用激光扫描仪确认激光防伪标志的真伪;通过无线联网方式和数据库信息进行确认对比来识别证件的真实性。
3.2.2 建立運政实时监控指挥系统
在需要运政动态管理的重点位置(如重要客运站、货运站,重点路段、路口)安装视频、音频监控设备,将视频、音频等监控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控指挥系统,该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筛选、分类、存贮,再结合其它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为运政管理决策指挥提供翔实的图文和数据资料。
3.2.3 着力增强公众服务功能
一是建立运管部门网站。公开办事机构、政策法规、办事流程及收费标准等信息,提供查询,检索投诉、网上调查、表格单证式样下载服务,实现营运车辆、客运班线、客运流量流向、价格等行业信息的发布和审批事项进程查询功能,使之成为统一的道路运输公众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成为运管系统实现政务公开和信息发布的重要“窗口”,加强对外宣传,提升行业形象。
二是建立道路运输统计数据及相关信息查询服务系统。分级分类向社会公众提供道路运输业相关统计信息、行业规划及产业发展政策以及车辆户籍验证等专业信息服务,增强行业发展的透明度,为社会公众和研究机构提供公开的信息咨询、产业份向和决策参考。建立行业特号呼叫服务系统,为社会公众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和全行业的道路运输信息服务。
3.3 逐步增强系统整合, 保障信息共享
主要是加强内部的业务系统和公共网站、内部的办公管理系统和公共网站、不同单位部门的系统之间、不同的管理和业务系统之间的整合,保障应用软件系统之间、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
3.4 逐步实现决策支持、知识管理
决策支持系统(DSS)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如果运用到运输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中,能够为运输管理决策者提供各种决策信息以及许多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减轻了运输管理决策者从事低层次信息处理和分析的负担, 使得他们专注于最需要决策智慧和经验的工作,因此提高了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4结束语
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内容复杂, 涉及面广的庞大工程,需要各级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共同努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建设各子行业的应用管理系统,并逐步完善其职能、增强系统间整合、实现信息共享。构建道路运政信息网络,使道路运政管理高效、透明, 从而可以达到规范交通运输市场秩序,消除运输市场缺陷,提高运输资源运用效率,促进道路运输业健康发展,满足社会经济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的目标。
关键词: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化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和网络社会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日益成为联结整个社会的纽带。交通运输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成为信息时代发展的重点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社会对运输业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道路运政管理的目的是执行国家道路运输法律和方针政策,通过行业管理,保护合法经营,保障货主和旅客的正当权益,促进道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实现货畅其流,人便于行,建立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促进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要实现上述目的,就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利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来进行运政管理,使运政管理方法现代化、管理手段信息化。
1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化相关概念
1.1 道路运输
道路运输,是对在公共道路上使用的汽车或其他车辆从事道路旅客或货物运输及其相关业务活动的总称, 具体包括道路旅客运输、道路货物运输、机动车维修与综合性检测、道路搬运装卸和道路运输辅助服务等。道路运政管理机构负责对道路运输实施行政管理。
1.2 道路运政管理
道路运政管理即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是指各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根据国家方针、路线和政策,对道路运输行业经济活动进行政策指导、计划调节、法规保障、行政指令等各项工作的统称,是国家行政管理职能在道路运输行业中的具体体现。
1.3 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
1.4 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化
道路运输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行业资源共享程度,实现道路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促进行业生产力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全面提高。
2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化现状与问题
2.1 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化现状
近十几年来,我国各地运政管理信息化工作,在各级道路运政管理机构的努力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广大运政管理人员和领导的信息化意识、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逐步提高,同时各级运政竹理机构积极配备计算机专业人员,形成了一定的计算机系统开发能力。交通行业政务数据资源得到进一步的整合和共享,公众交通信息服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和加强。运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明显提高了运政管理机构的管理效能,改善了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同时也为实施有效的行业管理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2.2 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道路运政管理机构现有的应用系统虽然利用计算机代替了手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管理成本,使运政管理趋于规范化,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2.2.1 信息化意识还不够强
部分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工作还没有很好地掌握,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管理工作是做好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前体和基础,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在道路运输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是信息的收集不完全,不懂得怎么应用各类有利于实际工作的信息,只是被动的接收,不能及时的去发现和解决问题;部分领导重视不够、组织不力,许多道路运输部门把信息化工作简单等同于技术工作,信息化工作主要依靠科技部门来推进,业务部门很少进入或者根本就没有介入,致使信息化工作不能正常实行。
2.2.2 部分信息系统功能不完善
目前,业务对信息化的需求是越来越高,部分系统功能、数据质量、系统关联性等己经不能满足业务工作的需求。一些较为落后的地区信息化设备投入不足,设备老化,部分基层工作地对网络接入质量差,故障维护受条件制约,严重影响系统运行和业务办理。
2.2.3 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
应用软件系统之间、部门之间信息资源无法共享。具体表现在:“运政在线”信息系统和运政网站、办公自动化系统和运政网站、营业性驾驶员考试系统和“运政在线”系统、违章处理程序和“运政在线”的数据和信息的整合交互问题。
2.2.4“决策支持”和“知识管理”的问题
目前运政管理对于信息的获取主要还依赖于统计报表制度,统计报表的数据准确性和传输速度直接决定了运政管理工作的效率,统计报表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运政管理工作的质量。但仅依靠这些数据,已经远远达不到现今运输管理工作飞速发展的要求, 需要更加全面、准确、实时的数据,而且需要这些数据信息可以为决策提供支持,在决策支持系统方面目前还是空白。
3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化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国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化现状,特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3.1 重视人才培养,加强组织领导
人才是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因素。在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行业信息化队伍的建设,加大信息人才培养的力度。首先要积极抓好对在职人员的教育工作,增强他们的信息化意识,促使他们不断更新观念,正确树立的信息化思想。定期的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信息化工作等技能的教育培训活动,促使他们全面掌握并做好信息工作的各项技能。其次,各级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要广纳贤才,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引进既懂行业知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交流、奖励等机制,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创建良好的人才环境。最后,各级相关部门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成立信息化工作组织机构,建立业务部门负责人,推进相关系统的应用等,同时还要健全信息化工作考核机制,加大信息化的考核力度,严格实施奖罚制度,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各项工作的措施落到实处,推进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工作的进程。
3.2 逐步完善各信息系统功能、增强各系统应用
3.2.1 加强现场取证和识别、辨认系统的应用
运政管理要做到“依法行政”,证据的获取和保存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一是装备先进的取证设备。在稽查车辆上安装固定车载监控系统,稽查人员装备移动摄录像机,综合全面采集稽查现场的图像、语音数据,将稽查现场详细全面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将所采集信息存入车载电脑或移动存储器。这样对执法人员和经营者都是一种保护和监督,对违法者可以产生一种强大的威慑力,从而增强)运政执法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二是发展证件识别、辨认系统。目前在稽查过程中扣留的相关证件有一部分是伪造的,主要集中在:道路运输证、营业性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规费交纳凭证。这些伪造的证件不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运输秩序,而且给运政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运政管理人员在查处违章案件过程中,扣留违章者的证件由于是伪造的假证件,所以违章者就逃避了相关的处罚,严重的干扰了运政管理执法工作,所以需要建立相应的证件识别、辨认系统。鉴别防伪标志的真伪,主要依靠硬件设备来识别防伪标志的真伪,例如:使用激光扫描仪确认激光防伪标志的真伪;通过无线联网方式和数据库信息进行确认对比来识别证件的真实性。
3.2.2 建立運政实时监控指挥系统
在需要运政动态管理的重点位置(如重要客运站、货运站,重点路段、路口)安装视频、音频监控设备,将视频、音频等监控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控指挥系统,该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筛选、分类、存贮,再结合其它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为运政管理决策指挥提供翔实的图文和数据资料。
3.2.3 着力增强公众服务功能
一是建立运管部门网站。公开办事机构、政策法规、办事流程及收费标准等信息,提供查询,检索投诉、网上调查、表格单证式样下载服务,实现营运车辆、客运班线、客运流量流向、价格等行业信息的发布和审批事项进程查询功能,使之成为统一的道路运输公众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成为运管系统实现政务公开和信息发布的重要“窗口”,加强对外宣传,提升行业形象。
二是建立道路运输统计数据及相关信息查询服务系统。分级分类向社会公众提供道路运输业相关统计信息、行业规划及产业发展政策以及车辆户籍验证等专业信息服务,增强行业发展的透明度,为社会公众和研究机构提供公开的信息咨询、产业份向和决策参考。建立行业特号呼叫服务系统,为社会公众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和全行业的道路运输信息服务。
3.3 逐步增强系统整合, 保障信息共享
主要是加强内部的业务系统和公共网站、内部的办公管理系统和公共网站、不同单位部门的系统之间、不同的管理和业务系统之间的整合,保障应用软件系统之间、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
3.4 逐步实现决策支持、知识管理
决策支持系统(DSS)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如果运用到运输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中,能够为运输管理决策者提供各种决策信息以及许多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减轻了运输管理决策者从事低层次信息处理和分析的负担, 使得他们专注于最需要决策智慧和经验的工作,因此提高了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4结束语
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内容复杂, 涉及面广的庞大工程,需要各级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共同努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建设各子行业的应用管理系统,并逐步完善其职能、增强系统间整合、实现信息共享。构建道路运政信息网络,使道路运政管理高效、透明, 从而可以达到规范交通运输市场秩序,消除运输市场缺陷,提高运输资源运用效率,促进道路运输业健康发展,满足社会经济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