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阐述了“视”与“听”结合的音乐审美教育的有效性,认为“视”与“听”结合的教学设计,可以大大提高传统“音乐欣赏”课程不能达到的音乐教育效果,可以尝试在旋律创造美的不确定性、与形象创造美的相对确定性之间,找到一条陶冶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视听 音乐教育 课型设计 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一 “视”与“听”结合的音乐教育
音乐是用音响来塑造形象的,是一种听觉艺术,而音响在时间上是流动的,抽象的,转瞬即逝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只有当这种听觉形象经由人的大脑产生通感作用,才可能转化为一种有形的视觉形象。例如在听《春江花月夜》时,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幅月下江上的美景,时而是长江大河,水天一色,时而又是归来小舟,渔歌悠然。但这是有先决条件的,即需要欣赏者对音乐语言具有一定的敏感度,对生活要有丰富的体验,还要有一双能辨音律的耳朵。
那么,有没有纯粹的听觉系统,即有没有与视觉、触觉无关的听觉系统?这个问题非常难以回答。因为一种声音在这个耳朵的听觉系统中,可能是纯粹的声音,即与视觉形象无关,但在另外的耳朵中,或在同一只耳朵的不同时刻,它又与视觉形象发生了联系。比如一个孩子,在他尚未了解关于钢琴的任何知识之时,即便他听见了钢琴的声音,也不可能获得钢琴这种乐器的形象。没有乐器形象的听觉与有乐器形象的听觉是不同的,没有乐器形象的听觉,可能不会把乐器发出的声音视为音乐。什么声音才算音乐的声音,并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或许人们会说,美,是区分音乐和非音乐的标准。但什么声音是美的,什么声音不是美的,也找不到客观的标准。受过文化浸润和没有受过文化浸润的心灵,其音乐听觉会有很大的差距。或许受过音乐文化浸润的灵魂,对声音之美的纯粹性倾听,会有很多障碍,而没有受过音乐文化浸润的灵魂,反而会更直观地获得纯粹之美的音乐旋律。这种情况反过来说,也是成立的。但不管怎么说,听觉和视觉在音乐教育和倾听的过程中,总是纠结在一起。
可是,在以往的音乐欣赏教育中,我们往往只强调听觉的重要性,认为视觉的参与会破坏对音响的感受与想象,从而偏离音乐的本质。其实不然,音乐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它通过旋律、调式、调性、和声、节拍、节奏、速度、音色、织体等手段去暗示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内容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而音乐形象的不确定则会给欣赏带来一定的难度,要完成由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就要“凝神细听”。英国音乐心理学家柏西·布克指出:“听”是耳朵功能,而“凝神细听”则是一种心理功能。带着感情有所感、有所悟且耐心、细心地“凝神细听”并不是每一个人在任何心态、任何环境下都可以“伸耳”即来的,这种听觉能力的训练,需要一个特别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且外在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据有关资料统计:环境对人体器官的吸引率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由此可见视觉和听觉的决定性因素。在集中人的注意力方面,视觉占81%,听觉占35%;在记忆比率中,纯视觉能记住90%。这份资料充分证明了视觉因素在音乐欣赏中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音乐欣赏中,视觉因素的介入更能够让欣赏者达到对作品全方位的参与和关注,特别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只有运用“视”、“听”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音乐教育历来被界定为一种审美教育,在对各种音乐课程的设置中,音乐“视”“听”是达到美育教育目的最直接、最明确的一条通道,音乐“视”“听”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认识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对真、善、美的欣赏和认知中提高人的总体素质,达到陶冶情操、完善品质、启迪心智、认识社会的目的,从而实现李家骅先生在《音乐教育的哲学思考》一文中说的:“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最终达到马克思主义所指出的关于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终极目标。”
因此音乐视听的教育不仅仅只是单一的音乐理论和技能的训练,而是以文化为背景的高等音乐人文教育,它蕴涵了丰盈的历史、伦理、道德、美学、地理、自然常识、风俗人情等包罗万象的人类文化常识,只有深入理解和研究音乐与其他相关文化的密切关系,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相互渗透、融会贯通的效果。因此加强各方面的学习,不但可以使学生从理论上掌握音乐欣赏的方法,还可以促使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索、联想与对比,从而拓宽视野,提高思辨能力。
二 多媒体技术的“视”“听”教学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音乐现代化程度提出了新的要求,成为丰富和提高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条件。特别是90年代后,在科学技术理论成果和手段上,如控制论、信息加工论和计算机科学的强烈影响下,音乐的应用领域范围及价值也在不断地开发和体现,音乐呈现出了五花八门、风格各异的特点,且各风格之间往往没有时间年代的分水岭,多为重叠式、共存式地发展着。从前是一个流派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现在是每天都有数十种新的风格流派在诞生、消亡和延续。如何在这种异象纷涌的时代对音乐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这对教学手段和方法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被广泛引入到教学中各个领域,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视听教学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 信息量大,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
人类文化发展基本经历了三个时代,即图腾文化时代、文本文化时代、电子文化时代。如今,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听觉、视觉、影像都极为丰富的电子文化时代。随着网络、多媒体、影视、平面出版物等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音乐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已变得简便而又快捷,空前地从艺术领域向广阔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实践中渗透。从当前形式看,音乐门类越来越精细化,知识总量也越来越多,这意味着体系越来越完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需要的信息量也就要相应地不断递增,与其它门类和学科互相转化的交叉点也就越来越多,而计算机信息量大,知识面广,只有利用多媒体进行音乐视听教学,才能合理地开发资源,从而实现资源共享。
2 可直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内容广博,集信息、图象、声音、动漫、文字为一体,不仅信息量大,转换灵活,而且可在视觉、听觉上让学生充分融入,提高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积极性,并有利于对不同国家、不同类别或同一体裁的音乐作品进行对比和分析,起到拓宽视野、深化知识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对提升整体的教育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 “视”与“听”的课型设计
高等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继承、传播、发展和创造人类音乐文化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其中教师与学生是这项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整个教育、教学过程,都应体现出一种师生间的互动关系。师生关系状况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高校活动的基本秩序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高校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角色,此时他们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意识明显增强,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品质也逐步完善,所以在高校专业音乐教学中既要讲求规则,又要尝试创新,课型设计也应该灵活多样,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由此,笔者把“视”与“听”的课堂教学划分为如下类型:
1 循序渐进式
要达到《音乐视听》课程的教学目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过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首先体现在视听心理的反映过程中。欣赏者要通过这样一个心理反映过程:外部音响感知——视觉联想——情感体验——理解认知——分析作品——综合比较——得出自己的结论,使学生逐渐由低层次的悦耳满足过渡到高层次的理智概括。音乐视听作品的安排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教师分析讲解,引导到学生主动参与、思考、交流、综合。音乐欣赏教材的选择必须立足于民族音乐、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三方面来选择,在形式上,可以从声乐曲和小型器乐逐渐向管弦乐、大型器乐作品过渡;国别上,先由对本国本土音乐作品的理解掌握基础上逐步增加外国作品的比例。
具体到内容设置:
(1)中国民歌:民歌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紧密的联系,而且题材内容丰富,表现手法简明质朴,平易近人,艺术形象鲜明生动。
(2)中国戏曲艺术:戏曲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形式,它集音乐、舞蹈、文学、诗歌、武术、杂技、舞美等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于一体,综合性极强,既可作为民歌的衔接,又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3)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中国器乐、中国歌舞剧。
(4)外国民歌及不同体裁声乐作品、音乐剧。
(5)外国器乐、外国歌舞剧。
(6)20世纪以来现代音乐流派、流行音乐。
2 分组辩论互动交流式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陆游《示子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做的并不仅仅是在几年的时间中传输给学生多少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也不止让学生了解我抱什么样的观点,关键的是让学生学会从理论知识中提炼出正确的观点来,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主动、独立、创新、发展的潜在能力,是一种“方法”的传授。
分组辩论的优点在于:
(1)辩论前积极、主动、独立完成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这样既增加了阅读量,开阔了视野,同时还提高了对各类相关信息的收录检索能力。
(2)辩论中凝聚力和思辨能力的高度结合。分组辩论并非是单对单的活动,而是一个持同一观点的群体面对持另一观点的群体。为了支持己方的观点,双方都会不遗余力地朝统一的目标努力。因此,一场辩论下来既增加了团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又提高了每位参与者的思辨、创造能力。
(3)提高教学趣味性,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气氛,又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与学处于一种互动的、协调的最佳状态。因此,分组辩论法既是教师讲授的延续和补充,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重要方式,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工作,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与学是一个不断构建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探寻和改进,才能达到教与学的统一,才能担负起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好的教师有两种:其一、能用渊博的学识带动学生,让学生从内心折服的;其二、能用高尚的言行来感染学生,其人格魅力让人无法抗拒的。二者兼而有之,达到人品与学品合而为一,让人高山仰止的,则当属上品。古来无几,今之更少,正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而这正是为师者终其一生都要追求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2] 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编:《高等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 伍雍谊主编:《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 李家骅:《音乐教育的哲学思考》,《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2000年版。
作者简介:陈春轩,女,1973—,云南丽江人,讲师,研究方向:音乐理论、作曲、民族音乐学,工作单位: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关键词:视听 音乐教育 课型设计 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一 “视”与“听”结合的音乐教育
音乐是用音响来塑造形象的,是一种听觉艺术,而音响在时间上是流动的,抽象的,转瞬即逝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只有当这种听觉形象经由人的大脑产生通感作用,才可能转化为一种有形的视觉形象。例如在听《春江花月夜》时,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幅月下江上的美景,时而是长江大河,水天一色,时而又是归来小舟,渔歌悠然。但这是有先决条件的,即需要欣赏者对音乐语言具有一定的敏感度,对生活要有丰富的体验,还要有一双能辨音律的耳朵。
那么,有没有纯粹的听觉系统,即有没有与视觉、触觉无关的听觉系统?这个问题非常难以回答。因为一种声音在这个耳朵的听觉系统中,可能是纯粹的声音,即与视觉形象无关,但在另外的耳朵中,或在同一只耳朵的不同时刻,它又与视觉形象发生了联系。比如一个孩子,在他尚未了解关于钢琴的任何知识之时,即便他听见了钢琴的声音,也不可能获得钢琴这种乐器的形象。没有乐器形象的听觉与有乐器形象的听觉是不同的,没有乐器形象的听觉,可能不会把乐器发出的声音视为音乐。什么声音才算音乐的声音,并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或许人们会说,美,是区分音乐和非音乐的标准。但什么声音是美的,什么声音不是美的,也找不到客观的标准。受过文化浸润和没有受过文化浸润的心灵,其音乐听觉会有很大的差距。或许受过音乐文化浸润的灵魂,对声音之美的纯粹性倾听,会有很多障碍,而没有受过音乐文化浸润的灵魂,反而会更直观地获得纯粹之美的音乐旋律。这种情况反过来说,也是成立的。但不管怎么说,听觉和视觉在音乐教育和倾听的过程中,总是纠结在一起。
可是,在以往的音乐欣赏教育中,我们往往只强调听觉的重要性,认为视觉的参与会破坏对音响的感受与想象,从而偏离音乐的本质。其实不然,音乐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它通过旋律、调式、调性、和声、节拍、节奏、速度、音色、织体等手段去暗示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内容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而音乐形象的不确定则会给欣赏带来一定的难度,要完成由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就要“凝神细听”。英国音乐心理学家柏西·布克指出:“听”是耳朵功能,而“凝神细听”则是一种心理功能。带着感情有所感、有所悟且耐心、细心地“凝神细听”并不是每一个人在任何心态、任何环境下都可以“伸耳”即来的,这种听觉能力的训练,需要一个特别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且外在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据有关资料统计:环境对人体器官的吸引率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由此可见视觉和听觉的决定性因素。在集中人的注意力方面,视觉占81%,听觉占35%;在记忆比率中,纯视觉能记住90%。这份资料充分证明了视觉因素在音乐欣赏中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音乐欣赏中,视觉因素的介入更能够让欣赏者达到对作品全方位的参与和关注,特别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只有运用“视”、“听”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音乐教育历来被界定为一种审美教育,在对各种音乐课程的设置中,音乐“视”“听”是达到美育教育目的最直接、最明确的一条通道,音乐“视”“听”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认识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对真、善、美的欣赏和认知中提高人的总体素质,达到陶冶情操、完善品质、启迪心智、认识社会的目的,从而实现李家骅先生在《音乐教育的哲学思考》一文中说的:“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最终达到马克思主义所指出的关于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终极目标。”
因此音乐视听的教育不仅仅只是单一的音乐理论和技能的训练,而是以文化为背景的高等音乐人文教育,它蕴涵了丰盈的历史、伦理、道德、美学、地理、自然常识、风俗人情等包罗万象的人类文化常识,只有深入理解和研究音乐与其他相关文化的密切关系,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相互渗透、融会贯通的效果。因此加强各方面的学习,不但可以使学生从理论上掌握音乐欣赏的方法,还可以促使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索、联想与对比,从而拓宽视野,提高思辨能力。
二 多媒体技术的“视”“听”教学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音乐现代化程度提出了新的要求,成为丰富和提高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条件。特别是90年代后,在科学技术理论成果和手段上,如控制论、信息加工论和计算机科学的强烈影响下,音乐的应用领域范围及价值也在不断地开发和体现,音乐呈现出了五花八门、风格各异的特点,且各风格之间往往没有时间年代的分水岭,多为重叠式、共存式地发展着。从前是一个流派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现在是每天都有数十种新的风格流派在诞生、消亡和延续。如何在这种异象纷涌的时代对音乐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这对教学手段和方法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被广泛引入到教学中各个领域,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视听教学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 信息量大,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
人类文化发展基本经历了三个时代,即图腾文化时代、文本文化时代、电子文化时代。如今,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听觉、视觉、影像都极为丰富的电子文化时代。随着网络、多媒体、影视、平面出版物等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音乐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已变得简便而又快捷,空前地从艺术领域向广阔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实践中渗透。从当前形式看,音乐门类越来越精细化,知识总量也越来越多,这意味着体系越来越完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需要的信息量也就要相应地不断递增,与其它门类和学科互相转化的交叉点也就越来越多,而计算机信息量大,知识面广,只有利用多媒体进行音乐视听教学,才能合理地开发资源,从而实现资源共享。
2 可直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内容广博,集信息、图象、声音、动漫、文字为一体,不仅信息量大,转换灵活,而且可在视觉、听觉上让学生充分融入,提高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积极性,并有利于对不同国家、不同类别或同一体裁的音乐作品进行对比和分析,起到拓宽视野、深化知识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对提升整体的教育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 “视”与“听”的课型设计
高等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继承、传播、发展和创造人类音乐文化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其中教师与学生是这项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整个教育、教学过程,都应体现出一种师生间的互动关系。师生关系状况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高校活动的基本秩序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高校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角色,此时他们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意识明显增强,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品质也逐步完善,所以在高校专业音乐教学中既要讲求规则,又要尝试创新,课型设计也应该灵活多样,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由此,笔者把“视”与“听”的课堂教学划分为如下类型:
1 循序渐进式
要达到《音乐视听》课程的教学目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过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首先体现在视听心理的反映过程中。欣赏者要通过这样一个心理反映过程:外部音响感知——视觉联想——情感体验——理解认知——分析作品——综合比较——得出自己的结论,使学生逐渐由低层次的悦耳满足过渡到高层次的理智概括。音乐视听作品的安排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教师分析讲解,引导到学生主动参与、思考、交流、综合。音乐欣赏教材的选择必须立足于民族音乐、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三方面来选择,在形式上,可以从声乐曲和小型器乐逐渐向管弦乐、大型器乐作品过渡;国别上,先由对本国本土音乐作品的理解掌握基础上逐步增加外国作品的比例。
具体到内容设置:
(1)中国民歌:民歌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紧密的联系,而且题材内容丰富,表现手法简明质朴,平易近人,艺术形象鲜明生动。
(2)中国戏曲艺术:戏曲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形式,它集音乐、舞蹈、文学、诗歌、武术、杂技、舞美等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于一体,综合性极强,既可作为民歌的衔接,又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3)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中国器乐、中国歌舞剧。
(4)外国民歌及不同体裁声乐作品、音乐剧。
(5)外国器乐、外国歌舞剧。
(6)20世纪以来现代音乐流派、流行音乐。
2 分组辩论互动交流式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陆游《示子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做的并不仅仅是在几年的时间中传输给学生多少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也不止让学生了解我抱什么样的观点,关键的是让学生学会从理论知识中提炼出正确的观点来,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主动、独立、创新、发展的潜在能力,是一种“方法”的传授。
分组辩论的优点在于:
(1)辩论前积极、主动、独立完成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这样既增加了阅读量,开阔了视野,同时还提高了对各类相关信息的收录检索能力。
(2)辩论中凝聚力和思辨能力的高度结合。分组辩论并非是单对单的活动,而是一个持同一观点的群体面对持另一观点的群体。为了支持己方的观点,双方都会不遗余力地朝统一的目标努力。因此,一场辩论下来既增加了团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又提高了每位参与者的思辨、创造能力。
(3)提高教学趣味性,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气氛,又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与学处于一种互动的、协调的最佳状态。因此,分组辩论法既是教师讲授的延续和补充,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重要方式,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工作,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与学是一个不断构建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探寻和改进,才能达到教与学的统一,才能担负起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好的教师有两种:其一、能用渊博的学识带动学生,让学生从内心折服的;其二、能用高尚的言行来感染学生,其人格魅力让人无法抗拒的。二者兼而有之,达到人品与学品合而为一,让人高山仰止的,则当属上品。古来无几,今之更少,正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而这正是为师者终其一生都要追求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2] 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编:《高等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 伍雍谊主编:《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 李家骅:《音乐教育的哲学思考》,《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2000年版。
作者简介:陈春轩,女,1973—,云南丽江人,讲师,研究方向:音乐理论、作曲、民族音乐学,工作单位: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