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西医内科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口服二甲双胍,每天两次,每次500mg;观察组30例患者采取口服比格列酮,每天一次,每次30mg。疗程2个月。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有 11例显效,17例有效,其余2例无效,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30例患者有7人显效,14人有效,其余9人无效,总有效率70%。两组患者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为(8.07±1.33)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为(15.56±1.81)mmol/L,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为(7.07±1.34)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为(10.36±2.01)mmol/L。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服药后均未见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停药后对照组有糖尿病复发率为23.33%;观察组糖尿病复发率为6.67%,两组患者糖尿病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内科治疗糖尿病临床收到良好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西医内科;糖尿病;临床研究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分为四型:Ⅰ型、Ⅱ型、特殊型及妊娠糖尿病。目前糖尿病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依据全球糖尿病流行病学和卫生经济学研究的最新数据定期会更新“IDF糖尿病地图”。2010年,我国成人糖尿病的患者数量已居世界第一位成为糖尿病大国,患者总数已超过9000万,糖尿病患者率在近10年翻了近两倍。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3.66亿。2013年糖尿病的全球医疗花费达5480亿美元,占全球医疗支出的11%。糖尿病在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中的快速增长,已经给这些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非常沉重的负担。IDF估计,到2035年中国的糖尿病患病人数将达到1.43亿,仍然居于全球首位,而美国仅将达到2970万。在这份重要文件中,IDF再次提醒世人:糖尿病是一个巨大且不断加重的全球问题,糖尿病给社会带来越来越沉重的负担;在所有的国家,处在社会低层的人反而更容易患糖尿病并承受相对更重的负担。糖尿病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健康问题,解决糖尿病的问题需要社会多个方面具体的政策和行动。此次研究主要围绕西医内科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现将资料整理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1年2月~2013年6月收集我队糖尿病患者60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组各30人。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4人、女性 患者16人,年龄35岁~74岁,平均年龄(52±5.1)岁,患病时间1.5年~14年,平均病程(5.3±1.4)年;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7人、女性患者13人,年龄37岁~75岁,平均年龄(53.2±4.7)岁,患病时间1年~15年,平均病程(5.5±2.1)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口服二甲双胍,每天两次,每次500mg;观察组30患者采取口服吡格列酮,每天一次,每次30mg。疗程2个月。
1.2.1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治疗效果,餐后及餐后两小时血糖变化,药物不良反应,糖尿病复发比例。
1.2.2 疗效评价
血糖、尿糖监测结果均恢复正常,症状全部消失为显效;血糖、尿糖改善明显,血糖水平维持在8mmol/L以内,症状基本消失为有效;血糖水平在8mmol/L以上,尿糖在(2+)以上,症状无改善为无效[1]。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疗后效果比较
观察组30例患者经服用吡格列酮2个月后,11例显效,17例有效,其余2例无效,观察组30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30患者者经服用二甲双胍2个月后,7人显效,14人有效,其余9人无效,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70%。两组患者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血糖监测结果
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为(9.47±1.43)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为(17.93±2.05)mmol/L,治疗后空腹血糖为(8.07±1.33)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为(15.56±1.81)mmol/L;观察组30例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为(9.27±1.57)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为(17.22±1.96)mmol/L,治疗后空腹血糖为(7.07±1.34)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为(10.36±2.01)mmol/L。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况
两组患者服药后均未见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停药后对照组有7例患者出现糖尿病临床症状,复发率为23.33%;观察组疗程结束停药后有2例患者出现糖尿病临床症状,复发率为6.67%。两组患者糖尿病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3 结论
西医内科治疗糖尿病临床收到良好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4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不止疾病本身,同时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糖尿病患病人数逐年上升,2010年,我国成人糖尿病的患者数量已居世界第一位成为糖尿病大国,患者总数已超过9000万,糖尿病患者率在近10年翻了近两倍。这无疑给国家财政支出带来沉重负担。据IDF估计,到2035年中国的糖尿病患病人数将达到1.43亿,居于全球首位,而美国仅将达到2970万。这显然不利于人民健康、国家经济的发展。临床需要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疾病发展同时找到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
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都具有降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作用。二甲双胍降糖机理为增加机体糖无氧酵解的能力,明显削弱肝糖异生反应的过程,使糖肝实际的输出量减少,会让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明显增强[2]。相对于吡格列酮来说,其治疗机理在于吡格列酮可以激活机体内的脂肪、骨骼肌及肝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有在胰岛素应答基因转录的过程中起到了有效的调节作用,增强了周围组织及糖尿病患者的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最终降低血糖水平。
此次采用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对比观察研究显示,两组患者比较疗程结束后治疗效果,餐后及餐后两小时血糖变化,糖尿病复发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表明,可以将西医内科治疗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常规手段。
除药物治疗外,患者应合理饮食,严格控制糖及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同时还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做好预防工作。相对西方的饮食结构我国国民的饮食更偏于低热量食品,在糖尿病的发病率上理应低于西方国家,但从已报道的数据来看恰恰相反,原因在于国民对糖尿病还缺乏正确认识不能够做好预防和控制。鉴于目前中国民众还处于对糖尿病的预防普遍缺乏知识的现状,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带来的危害、治疗和并发症等认知水平普遍较低,且存在大量误区。研究显示,在我国十八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已经有三分之一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率也普遍偏低。中国卫生部疾控局副局长孔灵芝指出,在中国慢性病目前呈现出爆发流行的严峻态势,已经成为中国当前要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卫生部将全面推进建设全国慢病防治示范区和实施慢性病防治规划,动员起全社会的力量,预防和控制包括糖尿病在内的慢性病的高发流行。糖尿病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健康问题,解决糖尿病的问题需要社会多个方面具体的政策和行动。
参考文献:
[1]崔悦,芦霞.西医内科疗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分析[J].中医药指南,2013,11(12):513-514.
[2]张伟杰等.异种胰岛素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9例报告[J].中国使用外科杂志,2009,12(12):178-179.
关键词:西医内科;糖尿病;临床研究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分为四型:Ⅰ型、Ⅱ型、特殊型及妊娠糖尿病。目前糖尿病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依据全球糖尿病流行病学和卫生经济学研究的最新数据定期会更新“IDF糖尿病地图”。2010年,我国成人糖尿病的患者数量已居世界第一位成为糖尿病大国,患者总数已超过9000万,糖尿病患者率在近10年翻了近两倍。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3.66亿。2013年糖尿病的全球医疗花费达5480亿美元,占全球医疗支出的11%。糖尿病在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中的快速增长,已经给这些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非常沉重的负担。IDF估计,到2035年中国的糖尿病患病人数将达到1.43亿,仍然居于全球首位,而美国仅将达到2970万。在这份重要文件中,IDF再次提醒世人:糖尿病是一个巨大且不断加重的全球问题,糖尿病给社会带来越来越沉重的负担;在所有的国家,处在社会低层的人反而更容易患糖尿病并承受相对更重的负担。糖尿病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健康问题,解决糖尿病的问题需要社会多个方面具体的政策和行动。此次研究主要围绕西医内科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现将资料整理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1年2月~2013年6月收集我队糖尿病患者60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组各30人。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4人、女性 患者16人,年龄35岁~74岁,平均年龄(52±5.1)岁,患病时间1.5年~14年,平均病程(5.3±1.4)年;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7人、女性患者13人,年龄37岁~75岁,平均年龄(53.2±4.7)岁,患病时间1年~15年,平均病程(5.5±2.1)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口服二甲双胍,每天两次,每次500mg;观察组30患者采取口服吡格列酮,每天一次,每次30mg。疗程2个月。
1.2.1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治疗效果,餐后及餐后两小时血糖变化,药物不良反应,糖尿病复发比例。
1.2.2 疗效评价
血糖、尿糖监测结果均恢复正常,症状全部消失为显效;血糖、尿糖改善明显,血糖水平维持在8mmol/L以内,症状基本消失为有效;血糖水平在8mmol/L以上,尿糖在(2+)以上,症状无改善为无效[1]。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疗后效果比较
观察组30例患者经服用吡格列酮2个月后,11例显效,17例有效,其余2例无效,观察组30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30患者者经服用二甲双胍2个月后,7人显效,14人有效,其余9人无效,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70%。两组患者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血糖监测结果
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为(9.47±1.43)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为(17.93±2.05)mmol/L,治疗后空腹血糖为(8.07±1.33)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为(15.56±1.81)mmol/L;观察组30例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为(9.27±1.57)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为(17.22±1.96)mmol/L,治疗后空腹血糖为(7.07±1.34)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为(10.36±2.01)mmol/L。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况
两组患者服药后均未见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停药后对照组有7例患者出现糖尿病临床症状,复发率为23.33%;观察组疗程结束停药后有2例患者出现糖尿病临床症状,复发率为6.67%。两组患者糖尿病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3 结论
西医内科治疗糖尿病临床收到良好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4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不止疾病本身,同时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糖尿病患病人数逐年上升,2010年,我国成人糖尿病的患者数量已居世界第一位成为糖尿病大国,患者总数已超过9000万,糖尿病患者率在近10年翻了近两倍。这无疑给国家财政支出带来沉重负担。据IDF估计,到2035年中国的糖尿病患病人数将达到1.43亿,居于全球首位,而美国仅将达到2970万。这显然不利于人民健康、国家经济的发展。临床需要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疾病发展同时找到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
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都具有降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作用。二甲双胍降糖机理为增加机体糖无氧酵解的能力,明显削弱肝糖异生反应的过程,使糖肝实际的输出量减少,会让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明显增强[2]。相对于吡格列酮来说,其治疗机理在于吡格列酮可以激活机体内的脂肪、骨骼肌及肝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有在胰岛素应答基因转录的过程中起到了有效的调节作用,增强了周围组织及糖尿病患者的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最终降低血糖水平。
此次采用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对比观察研究显示,两组患者比较疗程结束后治疗效果,餐后及餐后两小时血糖变化,糖尿病复发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表明,可以将西医内科治疗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常规手段。
除药物治疗外,患者应合理饮食,严格控制糖及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同时还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做好预防工作。相对西方的饮食结构我国国民的饮食更偏于低热量食品,在糖尿病的发病率上理应低于西方国家,但从已报道的数据来看恰恰相反,原因在于国民对糖尿病还缺乏正确认识不能够做好预防和控制。鉴于目前中国民众还处于对糖尿病的预防普遍缺乏知识的现状,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带来的危害、治疗和并发症等认知水平普遍较低,且存在大量误区。研究显示,在我国十八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已经有三分之一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率也普遍偏低。中国卫生部疾控局副局长孔灵芝指出,在中国慢性病目前呈现出爆发流行的严峻态势,已经成为中国当前要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卫生部将全面推进建设全国慢病防治示范区和实施慢性病防治规划,动员起全社会的力量,预防和控制包括糖尿病在内的慢性病的高发流行。糖尿病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健康问题,解决糖尿病的问题需要社会多个方面具体的政策和行动。
参考文献:
[1]崔悦,芦霞.西医内科疗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分析[J].中医药指南,2013,11(12):513-514.
[2]张伟杰等.异种胰岛素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9例报告[J].中国使用外科杂志,2009,12(12):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