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建设是新时期我们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好经济工作宣传是新闻媒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体现。本文认为,只有准确把握地方党报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经济工作宣传报道,才能为本地经济平衡健康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关键词】地方党报 经济工作 宣传报道
经济建设是新时期我们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好经济工作宣传是新闻媒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体现。地方党报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紧密结合地方党报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经济宣传,切实增强宣传的影响力和实效性,为本地经济平衡健康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一、地方党报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建设全局,经济工作宣传报道必须视野开阔宏观大气
地方党报是当地党委、政府的喉舌,代表着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声音,必须站在黨委和政府的高度,妥善处理好微观经济活动报道与宏观经济活动报道的关系,多从宏观上进行整体把握,多抓制约本地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努力做到提纲挈领、切中要害,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加强宏观形势宣传报道。地方党报开展经济报道,应当注意体现本地的区位特点和优势,突出反映本地经济的宏观走势、总体成效等内容,帮助读者了解本地现阶段经济运行的特点、态势、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下步调控政策的主要导向等,增强对本地经济发展的了解认知。今年8月,《芜湖日报》连续推出了“打造芜湖经济升级版 勇做全省发展领跑者”、“金融助力打造芜湖经济升级版”等4个专版,从经济运行质量、产业结构调整、金融业发展情况等不同侧面盘点芜湖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客观剖析有利条件和存在困难,深化了读者对芜湖市整体经济形势的认识,进一步提振了发展信心。
二是加强重点产业宣传报道。重点产业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引导和推动作用,是地方党报经济报道的重要内容。地方党报要紧紧抓住本地的支柱产业、首位产业展开宣传报道,充分展示本地经济发展的特质和魅力。芜湖市将汽车和装备制造列为首位产业后,《芜湖日报》及时开设“做大做强首位产业”、“奇瑞齐观”等专栏,跟踪报道首位产业动态,宣传产业推进情况,介绍发展首位产业经验做法,推出了《我市加快推进首位产业发展战略 力争打造5000亿汽车及装备制造首位产业集群》等一批重点稿件,比较完整、充分地展示了芜湖市首位产业发展情况。
三是加强重点项目宣传报道。大型项目是开展经济报道的重要抓手。要重点聚焦报道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好的项目,跟踪报道各级有关部门把好项目谋划关、准入关、布局关、支持关,实现签约、落地、动工、投产的全过程。《芜湖日报》常年开设“聚焦重点项目”、“来自‘三重’一线的报道”、“来自重点工程的报道”等专栏,组织记者深入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抓活鱼”,以低视角、小切口反映项目建设情况,用饱含深情的笔触热情讴歌一线劳动者的辛苦劳作,生动描绘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展望项目建成后的美好前景,不少稿件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二、地方党报服务各类决策人员,经济工作宣传报道必须揭示本质做深做透
地方党报目标读者的主体是本地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企业管理者和知识分子。因此,地方党报不能仅仅成为经济政策的发布平台,更不能停留在简单地罗列商品价格、股票价格等经济资讯,而是要深入分析解读经济政策、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把经济新闻做深做透,为读者提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一是善用联系的方法。任何经济事件、经济现象的发生,都不是孤立的,必然有着广泛复杂的背景。要做深做透经济新闻,就不能单纯就事论事,也不必局限于经济角度,可以放到整个社会背景中考量,从社会、文化、历史等不同角度进行剖析。反之,对一些文化和社会新闻,也可尝试从经济活动角度来观察思考。比如,《芜湖日报》记者注意到,近一个时期芜湖市各行各业在职人员踊跃参加在职学习,记者及时进行了调查分析,最后确定了经济发展推动传统职业分化转型、部分人渴望借机提升发展的写作角度,深入挖掘出“学习潮”背后隐藏的原始的经济动因,写成了稿件《经济发展催热上班族学习潮》,使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摆脱了以往的套路,更加一针见血。
二是善用发展的眼光。开展经济报道、解读经济工作,要加强纵向分析,紧跟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审视角度和标准。近年来,伴随新型城镇化过程加速推进,芜湖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认识越来越深刻,《芜湖日报》详细梳理芜湖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脉络,推出了重点报道《“绿色发展”为芜湖增添转型升级正能量》,深入报道芜湖市在产业转型升级道路上,如何把生态环境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推进产城一体化建设,建立健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一步步精心打造芜湖经济“绿色”升级版。
三是善用全面的观点。经济现象、经济事件的发生,都有其深刻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开展经济报道,要注意提供相对完整的叙事文本,供读者对新闻的来龙去脉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加深对新闻的理解。2013年初芜湖市召开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实施40项民生工程。《芜湖日报》没有停留在单纯发布消息的层面,而是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报道:回顾2008年以来公共财政民生工程支出情况,介绍40项民生工程项目的遴选确定过程及构成情况,介绍今后推进民生工作的具体思路,把前因后果交待得清清楚楚,使读者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三、地方党报扼守本地的主要舆论阵地,经济工作宣传报道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地方党报作为地方党委机关报,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报的性质,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
一是解读政策指明方向。作为地方党报,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更直接的现实性、实际性和贴近性。地方党报的优势体现在对于党的方针政策的及时发布、迅速解读和深刻理解上,体现在对当地党委政府工作的率先了解和准确把握上。要紧紧围绕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重要措施,在重要版面刊发评论、理论文章,组织权威部门、专家学者访谈,引导人们全面了解各级党委政府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增进对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理解把握。
二是宣传成就提振信心。结合本地党委、政府召开年度工作会议、经济工作会议等时机,大力宣传本地经济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重点宣传实体经济平稳运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转型升级成效显著,综合实力大幅跃升,体制机制充满活力等。通过宣传报道,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凝心聚力推动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三是解读热点回应关切。地方党报具有最接近本地新闻现场的特性,能迅速捕捉到本地区读者的兴奋点,采写的本地新闻往往会在第一时间与读者见面。2013年上半年金价走低,各地市民纷纷抢购黄金制品,《芜湖日报》在跟踪报道本地市民“扫金”情况的同时,重点剖析市民抢购黄金制品行为,分析比较各种理财渠道,积极为居民理财支招,引导居民理性投资,努力把人们的思想引导到健康理性的轨道上来。
四是宣传典型示范引导。典型宣传是引导社会舆论的有效手段。要结合“走转改”活动深入各行各业,及时发现好经验、好做法和重要事迹、重要典型,予以客观宣传报道。2013年芜湖市启动人才特区建设,实施人才引进培育、人才创新创业等四大工程,准备利用5年时间引进培育10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芜湖日报》第一时间开设了“走近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专栏,连续刊发报道,浓墨重彩地报道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引进的10余名领军人才,为进一步做好招才引智工作、推动加快创新芜湖建设营造了浓厚氛围。
(作者单位:芜湖日报报业集团)
责编:周蕾
【关键词】地方党报 经济工作 宣传报道
经济建设是新时期我们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好经济工作宣传是新闻媒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体现。地方党报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紧密结合地方党报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经济宣传,切实增强宣传的影响力和实效性,为本地经济平衡健康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一、地方党报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建设全局,经济工作宣传报道必须视野开阔宏观大气
地方党报是当地党委、政府的喉舌,代表着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声音,必须站在黨委和政府的高度,妥善处理好微观经济活动报道与宏观经济活动报道的关系,多从宏观上进行整体把握,多抓制约本地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努力做到提纲挈领、切中要害,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加强宏观形势宣传报道。地方党报开展经济报道,应当注意体现本地的区位特点和优势,突出反映本地经济的宏观走势、总体成效等内容,帮助读者了解本地现阶段经济运行的特点、态势、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下步调控政策的主要导向等,增强对本地经济发展的了解认知。今年8月,《芜湖日报》连续推出了“打造芜湖经济升级版 勇做全省发展领跑者”、“金融助力打造芜湖经济升级版”等4个专版,从经济运行质量、产业结构调整、金融业发展情况等不同侧面盘点芜湖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客观剖析有利条件和存在困难,深化了读者对芜湖市整体经济形势的认识,进一步提振了发展信心。
二是加强重点产业宣传报道。重点产业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引导和推动作用,是地方党报经济报道的重要内容。地方党报要紧紧抓住本地的支柱产业、首位产业展开宣传报道,充分展示本地经济发展的特质和魅力。芜湖市将汽车和装备制造列为首位产业后,《芜湖日报》及时开设“做大做强首位产业”、“奇瑞齐观”等专栏,跟踪报道首位产业动态,宣传产业推进情况,介绍发展首位产业经验做法,推出了《我市加快推进首位产业发展战略 力争打造5000亿汽车及装备制造首位产业集群》等一批重点稿件,比较完整、充分地展示了芜湖市首位产业发展情况。
三是加强重点项目宣传报道。大型项目是开展经济报道的重要抓手。要重点聚焦报道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好的项目,跟踪报道各级有关部门把好项目谋划关、准入关、布局关、支持关,实现签约、落地、动工、投产的全过程。《芜湖日报》常年开设“聚焦重点项目”、“来自‘三重’一线的报道”、“来自重点工程的报道”等专栏,组织记者深入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抓活鱼”,以低视角、小切口反映项目建设情况,用饱含深情的笔触热情讴歌一线劳动者的辛苦劳作,生动描绘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展望项目建成后的美好前景,不少稿件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二、地方党报服务各类决策人员,经济工作宣传报道必须揭示本质做深做透
地方党报目标读者的主体是本地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企业管理者和知识分子。因此,地方党报不能仅仅成为经济政策的发布平台,更不能停留在简单地罗列商品价格、股票价格等经济资讯,而是要深入分析解读经济政策、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把经济新闻做深做透,为读者提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一是善用联系的方法。任何经济事件、经济现象的发生,都不是孤立的,必然有着广泛复杂的背景。要做深做透经济新闻,就不能单纯就事论事,也不必局限于经济角度,可以放到整个社会背景中考量,从社会、文化、历史等不同角度进行剖析。反之,对一些文化和社会新闻,也可尝试从经济活动角度来观察思考。比如,《芜湖日报》记者注意到,近一个时期芜湖市各行各业在职人员踊跃参加在职学习,记者及时进行了调查分析,最后确定了经济发展推动传统职业分化转型、部分人渴望借机提升发展的写作角度,深入挖掘出“学习潮”背后隐藏的原始的经济动因,写成了稿件《经济发展催热上班族学习潮》,使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摆脱了以往的套路,更加一针见血。
二是善用发展的眼光。开展经济报道、解读经济工作,要加强纵向分析,紧跟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审视角度和标准。近年来,伴随新型城镇化过程加速推进,芜湖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认识越来越深刻,《芜湖日报》详细梳理芜湖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脉络,推出了重点报道《“绿色发展”为芜湖增添转型升级正能量》,深入报道芜湖市在产业转型升级道路上,如何把生态环境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推进产城一体化建设,建立健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一步步精心打造芜湖经济“绿色”升级版。
三是善用全面的观点。经济现象、经济事件的发生,都有其深刻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开展经济报道,要注意提供相对完整的叙事文本,供读者对新闻的来龙去脉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加深对新闻的理解。2013年初芜湖市召开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实施40项民生工程。《芜湖日报》没有停留在单纯发布消息的层面,而是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报道:回顾2008年以来公共财政民生工程支出情况,介绍40项民生工程项目的遴选确定过程及构成情况,介绍今后推进民生工作的具体思路,把前因后果交待得清清楚楚,使读者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三、地方党报扼守本地的主要舆论阵地,经济工作宣传报道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地方党报作为地方党委机关报,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报的性质,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
一是解读政策指明方向。作为地方党报,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更直接的现实性、实际性和贴近性。地方党报的优势体现在对于党的方针政策的及时发布、迅速解读和深刻理解上,体现在对当地党委政府工作的率先了解和准确把握上。要紧紧围绕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重要措施,在重要版面刊发评论、理论文章,组织权威部门、专家学者访谈,引导人们全面了解各级党委政府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增进对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理解把握。
二是宣传成就提振信心。结合本地党委、政府召开年度工作会议、经济工作会议等时机,大力宣传本地经济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重点宣传实体经济平稳运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转型升级成效显著,综合实力大幅跃升,体制机制充满活力等。通过宣传报道,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凝心聚力推动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三是解读热点回应关切。地方党报具有最接近本地新闻现场的特性,能迅速捕捉到本地区读者的兴奋点,采写的本地新闻往往会在第一时间与读者见面。2013年上半年金价走低,各地市民纷纷抢购黄金制品,《芜湖日报》在跟踪报道本地市民“扫金”情况的同时,重点剖析市民抢购黄金制品行为,分析比较各种理财渠道,积极为居民理财支招,引导居民理性投资,努力把人们的思想引导到健康理性的轨道上来。
四是宣传典型示范引导。典型宣传是引导社会舆论的有效手段。要结合“走转改”活动深入各行各业,及时发现好经验、好做法和重要事迹、重要典型,予以客观宣传报道。2013年芜湖市启动人才特区建设,实施人才引进培育、人才创新创业等四大工程,准备利用5年时间引进培育10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芜湖日报》第一时间开设了“走近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专栏,连续刊发报道,浓墨重彩地报道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引进的10余名领军人才,为进一步做好招才引智工作、推动加快创新芜湖建设营造了浓厚氛围。
(作者单位:芜湖日报报业集团)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