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小学骨干教师成长一般经历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创新期四个阶段。骨干教师发展期停滞问题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骨干教师个人的成长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解决骨干教师发展期停滞问题的对策主要有:骨干教师应不断地学习、探索,保持自身先进性;学校应重视校本研究,为骨干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不断探索,构建与新课程要求相适应的培训模式;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骨干教师培训、认定制度和奖励机制。
[关键词]中小学;骨干教师;发展;问题;对策
遵循骨干教师的成长规律,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对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至关重要。然而,我们在骨干教师培养的长期实践中发现,教师普遍能够顺利地度过准备期,缩短适应期,进入发展期,而在向创新期迈进的过程中,却遇到很多困难,以至我们的骨干教师长期在原地踏步甚至后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骨干教师发展期停滞问题”。那么,骨干教师如何跨越发展期,步入创新期,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同仁们探讨。
一、骨干教师发展期停滞的原因
1、骨干教师个人发展目标定位不准确,缺少长期规划。
很多骨干教师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而没有当作一项育人的事业来做,上观摩课,撰写论文,承担研究课题只是为个人晋升职称,或保持个人在教研组的核心地位,那么一但有足够的业绩晋升上一级职称或达到短期个人目标,就对教育教学及教科研工作缺乏足够的热情,不再发挥应有的作用,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目前,一部分骨干教师出现“四追”风气,即追求晋级,追求转岗到本市或外省市名牌学校就职,追求当家教挣外快,追求升职做管理人员,当然这些追求不是不可以,但如果以牺牲学生、学校的利益为代价,这就是师德问题了。从个人利益出发去对待工作,患得患失,目光短浅,得陇望蜀,被市场经济大潮撞击得迷失了方向,这就很难从自身成长的角度、从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度去作长远的规划了。所以,发展期停滞的根本问题是师德问题,也是教师发展的动力问题。
2、学校对骨干教师的使用存在短期行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投入不够。
骨干教师往往被繁琐的事务性工作所困扰,一般说来骨干教师在学校要承担五大方面工作:一是教学工作,包括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试等;二是班主任工作,包括晨会、班会、家长会、家访、各种学生评定等;三是教科研工作,包括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教育科学研究,各级教科研活动等;四是组织各种大型活动,包括运动会、艺术节、学科学生竞赛等;五是教师学习进修、竞聘上岗工作,包括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考试,学历进修,参加一至三年一次的竞聘上岗,参加每周一次的政治、业务学习。可见一名骨干教师往往是身兼数职,百事缠身。学校的量化管理、刚性管理使教师的自由发展空间日益缩小,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得不到尊重,更多的是被动的应付、敷衍,很少有时间、有兴趣去主动发现问题,探索研究,而对教师培训经费的较少投入,使教师学历进修、继续教育培训、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等大都为自掏腰包,加重了经济负担,外出考察学习更是可望而不可及,这样,教师这一最宝贵的教育人力资源失去了它的持续性、再生性,变得日渐枯竭。
3、业务培训部门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引领不够。
人的内在需要产生人的主动性,人的主动性焕发人的创造性。长期以来,我们的各级培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讨论、重传统轻创新、重共性轻个性的弊病。教研人员的权威性太强,对教师的导、扶太过,一节观摩课、公开课往往是教研员设计好教学思路,甚至是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话,然后由教师来演,引导教师自行设计教学不够,激发教师的创造性不够,教研员同教师之间的关系不够平等、民主;研训部门组织的培训,大多是一个声音,成了专家的传声筒,结合区域实际不够,毫无培训者自已的见地,缺乏说服人的力量。高质量的培训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能解决问题、素材鲜活、引发思考、可操作、教师参与度高;我们的培训关注骨干个体不够,给予个体教学特点的剖析、发展方向和成长规划的指导不到位。
总之,平等与尊重能激励人,真知灼见能吸引人,高质量培训能发展人,关注个体能成就人,做不到这些,只能说我们的培训是低效的。
4、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骨干教师的培训、认定及奖励制度。
各级骨干教师队伍按什么比例建立,骨干教师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认定,由谁来认定,每个五年规划要培训什么内容,达到什么标准,骨干教师有哪些权利和义务,享受哪些待遇,上述问题,能够很好地回答,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才能使骨干教师的培训走上正轨,得到保障,从而健康持续地发展。
二、解决骨干教师发展期停滞问题的对策
1、骨干教师应不断地学习、探索,保持自身先进性。
首先骨干教师应站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高度来认识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把个人的发展与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敢于打破旧有的观念,以开放的思想、开放的胸怀接纳一切先进的东西;其次,骨干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国内外前沿的教育经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更新知识结构;第三,骨干教师要坚持开展创造性教学,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勤于探索、善于研究、勇于攻关、乐于帮带,始终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最后,骨干教师要在观点、素材、情感三个方面加以积累,建立自已的学习集、实践集、反思集、创新集,并持之以恒,以量变来求取质的飞跃,克服发展过程中的高原现象,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2、学校应大力开展校本研究,强化人本管理,为骨干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校长要真正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上,为教师参加教研和培训提供条件支持;要建立融会校内外教学研究资源,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要建立教研激励机制,定期奖励教学研究成果;要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尊重和保护教师的专业自主,为教师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排忧解难;要为教师、教研人员和研究者获得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创造良好的条件,使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解决,教师的经验能及时得到关注和分享。通过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促进学校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以校为本的教研,要有宽松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要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职业自信心。 学校要给予骨干教师足够的关心、尊重和信任。为骨干教师安排工作时,要留给他深入学习、自主研究的时空,切不可让事务性工作占据他的整个身心;学校在教育教学决策时,要悉心听取骨干教师的意见,争取他们参与学校管理,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交付骨干教师以重任,让他们独立制定教学计划,提炼课题,开展研究。
学校在开展校本培训与教研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时刻关注他们的成长,骨干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作用可参照下表所列内容:
〖JZ〗〖XCA1.TIF〗
学校要重视教研组的建设,应把教研组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在教研组的组织管理、计划制定、研究内容层次的要求、工作的评价考核等方面给予科学的指导调控,使教研组成为骨干教师成长的摇篮。
学校要注重应用研究、微观研究、引入研究,以新课程为中心开展论坛、讲座、观摩、小组交流、研讨、答辩、案例分析等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给骨干教师提供展示的舞台。
3、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不断探索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构建与新课程要求相适应的培训模式。
根据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我们构建了“三主五式”培训模式,“三主”即以教育教学实践者为主体,以问题解决、情境创设、教学反思为主要内容,以参与、互动、开放培训为主要形式;“五式”即有利于骨干教师成长的引入式学习模式、案例研讨模式、问题解决模式、送教下校模式、个案培训模式,模式的主要内容如下:
经过一个阶段的培训,骨干教师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示范能力、合作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十五”以来,我区骨干教师承担市级观摩课达70%以上,本年度骨干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全市团体评比第一名。
4、教育行政部门同业务部门联合,制定骨干教师培训、认定制度,建立奖励机制。
一是加大经费投入,保证骨干教师业务培训、学历进修、信息技术培训的行政投入部分及时到位。二是坚持动态管理,对骨干教师采取动态管理机制,三年为一个认定周期,骨干教师在任期内要达到规定标准,否则在下个三年内不予连任,对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充实调整,保证骨干教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三是创建名师研修班,精选学科骨干,在师德、学识、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技术与艺术、教育科研与创新、示范与合作等方面进行高规格、高质量的培训与实践指导,以名师带动骨干、以骨干促动整体,从而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四是建立奖励机制,骨干教师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教育行政、业务主管部门及骨干教师所在学校,要在学科评优、评选先进、晋升职称、聘用提干等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以充分调动广大骨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开展骨干教师发展期停滞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育教学对骨干教师的要求日益提高,外部环境的变化将使骨干教师成长这一动态过程产生新的矛盾,给我们带来新的课题,作为教育教学研究者,只有不断调研,不断攻关,才能适应教改要求,不辱使命。也希望中小学骨干教师成长规律的探索,为其他领域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模式》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10月
[2]李建平 《 教研:如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中国教育报》日期:2004.02.02
[关键词]中小学;骨干教师;发展;问题;对策
遵循骨干教师的成长规律,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对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至关重要。然而,我们在骨干教师培养的长期实践中发现,教师普遍能够顺利地度过准备期,缩短适应期,进入发展期,而在向创新期迈进的过程中,却遇到很多困难,以至我们的骨干教师长期在原地踏步甚至后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骨干教师发展期停滞问题”。那么,骨干教师如何跨越发展期,步入创新期,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同仁们探讨。
一、骨干教师发展期停滞的原因
1、骨干教师个人发展目标定位不准确,缺少长期规划。
很多骨干教师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而没有当作一项育人的事业来做,上观摩课,撰写论文,承担研究课题只是为个人晋升职称,或保持个人在教研组的核心地位,那么一但有足够的业绩晋升上一级职称或达到短期个人目标,就对教育教学及教科研工作缺乏足够的热情,不再发挥应有的作用,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目前,一部分骨干教师出现“四追”风气,即追求晋级,追求转岗到本市或外省市名牌学校就职,追求当家教挣外快,追求升职做管理人员,当然这些追求不是不可以,但如果以牺牲学生、学校的利益为代价,这就是师德问题了。从个人利益出发去对待工作,患得患失,目光短浅,得陇望蜀,被市场经济大潮撞击得迷失了方向,这就很难从自身成长的角度、从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度去作长远的规划了。所以,发展期停滞的根本问题是师德问题,也是教师发展的动力问题。
2、学校对骨干教师的使用存在短期行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投入不够。
骨干教师往往被繁琐的事务性工作所困扰,一般说来骨干教师在学校要承担五大方面工作:一是教学工作,包括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试等;二是班主任工作,包括晨会、班会、家长会、家访、各种学生评定等;三是教科研工作,包括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教育科学研究,各级教科研活动等;四是组织各种大型活动,包括运动会、艺术节、学科学生竞赛等;五是教师学习进修、竞聘上岗工作,包括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考试,学历进修,参加一至三年一次的竞聘上岗,参加每周一次的政治、业务学习。可见一名骨干教师往往是身兼数职,百事缠身。学校的量化管理、刚性管理使教师的自由发展空间日益缩小,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得不到尊重,更多的是被动的应付、敷衍,很少有时间、有兴趣去主动发现问题,探索研究,而对教师培训经费的较少投入,使教师学历进修、继续教育培训、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等大都为自掏腰包,加重了经济负担,外出考察学习更是可望而不可及,这样,教师这一最宝贵的教育人力资源失去了它的持续性、再生性,变得日渐枯竭。
3、业务培训部门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引领不够。
人的内在需要产生人的主动性,人的主动性焕发人的创造性。长期以来,我们的各级培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讨论、重传统轻创新、重共性轻个性的弊病。教研人员的权威性太强,对教师的导、扶太过,一节观摩课、公开课往往是教研员设计好教学思路,甚至是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话,然后由教师来演,引导教师自行设计教学不够,激发教师的创造性不够,教研员同教师之间的关系不够平等、民主;研训部门组织的培训,大多是一个声音,成了专家的传声筒,结合区域实际不够,毫无培训者自已的见地,缺乏说服人的力量。高质量的培训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能解决问题、素材鲜活、引发思考、可操作、教师参与度高;我们的培训关注骨干个体不够,给予个体教学特点的剖析、发展方向和成长规划的指导不到位。
总之,平等与尊重能激励人,真知灼见能吸引人,高质量培训能发展人,关注个体能成就人,做不到这些,只能说我们的培训是低效的。
4、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骨干教师的培训、认定及奖励制度。
各级骨干教师队伍按什么比例建立,骨干教师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认定,由谁来认定,每个五年规划要培训什么内容,达到什么标准,骨干教师有哪些权利和义务,享受哪些待遇,上述问题,能够很好地回答,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才能使骨干教师的培训走上正轨,得到保障,从而健康持续地发展。
二、解决骨干教师发展期停滞问题的对策
1、骨干教师应不断地学习、探索,保持自身先进性。
首先骨干教师应站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高度来认识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把个人的发展与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敢于打破旧有的观念,以开放的思想、开放的胸怀接纳一切先进的东西;其次,骨干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国内外前沿的教育经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更新知识结构;第三,骨干教师要坚持开展创造性教学,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勤于探索、善于研究、勇于攻关、乐于帮带,始终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最后,骨干教师要在观点、素材、情感三个方面加以积累,建立自已的学习集、实践集、反思集、创新集,并持之以恒,以量变来求取质的飞跃,克服发展过程中的高原现象,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2、学校应大力开展校本研究,强化人本管理,为骨干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校长要真正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上,为教师参加教研和培训提供条件支持;要建立融会校内外教学研究资源,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要建立教研激励机制,定期奖励教学研究成果;要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尊重和保护教师的专业自主,为教师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排忧解难;要为教师、教研人员和研究者获得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创造良好的条件,使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解决,教师的经验能及时得到关注和分享。通过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促进学校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以校为本的教研,要有宽松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要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职业自信心。 学校要给予骨干教师足够的关心、尊重和信任。为骨干教师安排工作时,要留给他深入学习、自主研究的时空,切不可让事务性工作占据他的整个身心;学校在教育教学决策时,要悉心听取骨干教师的意见,争取他们参与学校管理,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交付骨干教师以重任,让他们独立制定教学计划,提炼课题,开展研究。
学校在开展校本培训与教研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时刻关注他们的成长,骨干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作用可参照下表所列内容:
〖JZ〗〖XCA1.TIF〗
学校要重视教研组的建设,应把教研组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在教研组的组织管理、计划制定、研究内容层次的要求、工作的评价考核等方面给予科学的指导调控,使教研组成为骨干教师成长的摇篮。
学校要注重应用研究、微观研究、引入研究,以新课程为中心开展论坛、讲座、观摩、小组交流、研讨、答辩、案例分析等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给骨干教师提供展示的舞台。
3、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不断探索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构建与新课程要求相适应的培训模式。
根据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我们构建了“三主五式”培训模式,“三主”即以教育教学实践者为主体,以问题解决、情境创设、教学反思为主要内容,以参与、互动、开放培训为主要形式;“五式”即有利于骨干教师成长的引入式学习模式、案例研讨模式、问题解决模式、送教下校模式、个案培训模式,模式的主要内容如下:
经过一个阶段的培训,骨干教师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示范能力、合作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十五”以来,我区骨干教师承担市级观摩课达70%以上,本年度骨干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全市团体评比第一名。
4、教育行政部门同业务部门联合,制定骨干教师培训、认定制度,建立奖励机制。
一是加大经费投入,保证骨干教师业务培训、学历进修、信息技术培训的行政投入部分及时到位。二是坚持动态管理,对骨干教师采取动态管理机制,三年为一个认定周期,骨干教师在任期内要达到规定标准,否则在下个三年内不予连任,对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充实调整,保证骨干教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三是创建名师研修班,精选学科骨干,在师德、学识、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技术与艺术、教育科研与创新、示范与合作等方面进行高规格、高质量的培训与实践指导,以名师带动骨干、以骨干促动整体,从而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四是建立奖励机制,骨干教师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教育行政、业务主管部门及骨干教师所在学校,要在学科评优、评选先进、晋升职称、聘用提干等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以充分调动广大骨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开展骨干教师发展期停滞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育教学对骨干教师的要求日益提高,外部环境的变化将使骨干教师成长这一动态过程产生新的矛盾,给我们带来新的课题,作为教育教学研究者,只有不断调研,不断攻关,才能适应教改要求,不辱使命。也希望中小学骨干教师成长规律的探索,为其他领域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模式》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10月
[2]李建平 《 教研:如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中国教育报》日期:200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