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校园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高校是孕育新思想、新知识、新科技的重要园地,是社会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它关系到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校园安定、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
高职院校应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举措,建设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安全文明的和谐校园。高职院校作为直接向和谐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建设和谐的校园,有助于高职院校实现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设和谐校园,可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形成关心人、理解人、团结人的良好机制,形成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责任感的文化精神。因此,在建设高职院校和谐校园过程中关键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和谐:
一、和谐管理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一所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校、院(系)级管理层的作用很关键。建设和谐的校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管理层的和谐共处、协同作战。实现高职院校管理层的和谐,关键在于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办事,各级管理层要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做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表率。
1.民主化管理
高职院校要加强民主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团代会,学生会的职能,实行校务公开,工作意向透明等民主制度,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监督职能,运用各种方式搭建师生互通与交流的平台,可以通过校长信箱、校长接待日等方式听取师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形成民主和谐的集体氛围。
2.人性化管理
高职院校要树立为教职工服务的意识,关心教职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提供事业上的用武之地,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还要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和谐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高职院校发展目标的重要条件。同时,和谐的人际关系还有利于营造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学习环境。实施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始终贯彻以“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坚持培育和发展“视学生为朋友”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理念,在人格上充分尊重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学校的各项工作和有关政策的制定,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要建立与学生沟通的机制,如学生评教与教师评学等互动机制、聘任学生担任学校部分管理岗位的助理或监督职位。
3.责任化管理
打造敢于承担责任,真诚奉献的团队,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和谐并举。把每一个细节的管理都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增强教育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校兴我兴,校荣我荣”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信念,形成一个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工作目标,利益相关、荣辱与共的事业命运共同体。
4.制度化管理
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来源于中专的升格和合并、扩充,在校园文化和建设管理中往往处于“中专的思维定式”,与高等教育的管理相比还有许多不够健全和完善的地方,因而需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校务公开,民主、法制建设,用制度管人管事,规范权利运行机制,使管理工作科学、协调、高效,同时用制度预防和制约腐败。
例如,关于学校领导、管理方式方面的规章制度,关于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方面的规章制度,关于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方面的规章制度,关于日常工作程序、秩序方面的规章制度,关于各单位、各部门职责的规章制度,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规章制度,关于学校安全稳定的规章制度等,不断改革完善管理制度,使责权到人,督导到位,运行有序,上下畅通。
二、以人为本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根本
高职院校具有与普通高等院校相迥异的教育体系。在日常教育中要从学生出发,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真正做到为了一切学生的和谐发展,为了学生一切的和谐发展,使学生自学、自理、自律,不断提高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平等参与社会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获得个体的发展,实现他们自身的生命价值。
通过“换位思考”,从大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关注大学生的正当利益诉求,彻底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不能适应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的方式、方法,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成长,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培养健康的心理品格、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适应生、适应社会发展的生活技能、劳动技能、服务技能和创造技能。
高职院校应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发挥其特长,让学生自己融入到社会的大家庭中去,让他们在活动中提高综合素质,以达到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发挥科技学术活动的龙头作用和高雅文化的艺术熏陶作用,引导学生崇尚科学、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及校园文化品位。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广大学生树立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三、和谐环境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和谐环境是指能陶冶学生情操,焕发师生激情,促进学生发展的优美的校园内部环境和健康协调的校园外部环境。
校园内外的和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是稳定校园内外环境,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保障。和谐校园最显著的标志之一是安全稳定。要大力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提高处理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的能力。第二个方面是协调校园内外的各种有利因素,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动力。
建设和谐校园离不开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和谐的校园环境,具有陶冶身心、启迪心智的作用。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利用校内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园网、校刊校报及各类型和各层次的学院学生组织等宣传媒介,极力营造“诚信友爱”的和谐氛围。例如,创建校园文化走廊,既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展示学生的作品,又能让校园充满活力,迸发青春火花,充满青春气息,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风格。同时,优美的校园文化也促进了全体师生自觉行动,形成共识,严于律己,形成宽以待人的校风、校纪,创建更为和谐的人文环境。高职院校要在融入地方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上取得新突破。要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根据区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以自身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共创和谐社会。加强校园与校外资源并蓄,协调沟通好与校园周边的社区、机关和企业的关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途径,增加学校与社会交流的频率,以此促进自身的和谐发展。
21世纪是一个生机勃勃、不断进步发展的时期,构建和谐社会顺应了民意,也符合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和谐校园建设将极大地促进高职院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共同进步,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高校是孕育新思想、新知识、新科技的重要园地,是社会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它关系到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校园安定、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
高职院校应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举措,建设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安全文明的和谐校园。高职院校作为直接向和谐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建设和谐的校园,有助于高职院校实现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设和谐校园,可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形成关心人、理解人、团结人的良好机制,形成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责任感的文化精神。因此,在建设高职院校和谐校园过程中关键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和谐:
一、和谐管理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一所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校、院(系)级管理层的作用很关键。建设和谐的校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管理层的和谐共处、协同作战。实现高职院校管理层的和谐,关键在于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办事,各级管理层要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做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表率。
1.民主化管理
高职院校要加强民主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团代会,学生会的职能,实行校务公开,工作意向透明等民主制度,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监督职能,运用各种方式搭建师生互通与交流的平台,可以通过校长信箱、校长接待日等方式听取师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形成民主和谐的集体氛围。
2.人性化管理
高职院校要树立为教职工服务的意识,关心教职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提供事业上的用武之地,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还要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和谐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高职院校发展目标的重要条件。同时,和谐的人际关系还有利于营造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学习环境。实施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始终贯彻以“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坚持培育和发展“视学生为朋友”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理念,在人格上充分尊重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学校的各项工作和有关政策的制定,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要建立与学生沟通的机制,如学生评教与教师评学等互动机制、聘任学生担任学校部分管理岗位的助理或监督职位。
3.责任化管理
打造敢于承担责任,真诚奉献的团队,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和谐并举。把每一个细节的管理都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增强教育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校兴我兴,校荣我荣”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信念,形成一个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工作目标,利益相关、荣辱与共的事业命运共同体。
4.制度化管理
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来源于中专的升格和合并、扩充,在校园文化和建设管理中往往处于“中专的思维定式”,与高等教育的管理相比还有许多不够健全和完善的地方,因而需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校务公开,民主、法制建设,用制度管人管事,规范权利运行机制,使管理工作科学、协调、高效,同时用制度预防和制约腐败。
例如,关于学校领导、管理方式方面的规章制度,关于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方面的规章制度,关于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方面的规章制度,关于日常工作程序、秩序方面的规章制度,关于各单位、各部门职责的规章制度,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规章制度,关于学校安全稳定的规章制度等,不断改革完善管理制度,使责权到人,督导到位,运行有序,上下畅通。
二、以人为本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根本
高职院校具有与普通高等院校相迥异的教育体系。在日常教育中要从学生出发,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真正做到为了一切学生的和谐发展,为了学生一切的和谐发展,使学生自学、自理、自律,不断提高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平等参与社会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获得个体的发展,实现他们自身的生命价值。
通过“换位思考”,从大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关注大学生的正当利益诉求,彻底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不能适应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的方式、方法,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成长,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培养健康的心理品格、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适应生、适应社会发展的生活技能、劳动技能、服务技能和创造技能。
高职院校应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发挥其特长,让学生自己融入到社会的大家庭中去,让他们在活动中提高综合素质,以达到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发挥科技学术活动的龙头作用和高雅文化的艺术熏陶作用,引导学生崇尚科学、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及校园文化品位。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广大学生树立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三、和谐环境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和谐环境是指能陶冶学生情操,焕发师生激情,促进学生发展的优美的校园内部环境和健康协调的校园外部环境。
校园内外的和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是稳定校园内外环境,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保障。和谐校园最显著的标志之一是安全稳定。要大力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提高处理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的能力。第二个方面是协调校园内外的各种有利因素,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动力。
建设和谐校园离不开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和谐的校园环境,具有陶冶身心、启迪心智的作用。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利用校内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园网、校刊校报及各类型和各层次的学院学生组织等宣传媒介,极力营造“诚信友爱”的和谐氛围。例如,创建校园文化走廊,既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展示学生的作品,又能让校园充满活力,迸发青春火花,充满青春气息,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风格。同时,优美的校园文化也促进了全体师生自觉行动,形成共识,严于律己,形成宽以待人的校风、校纪,创建更为和谐的人文环境。高职院校要在融入地方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上取得新突破。要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根据区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以自身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共创和谐社会。加强校园与校外资源并蓄,协调沟通好与校园周边的社区、机关和企业的关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途径,增加学校与社会交流的频率,以此促进自身的和谐发展。
21世纪是一个生机勃勃、不断进步发展的时期,构建和谐社会顺应了民意,也符合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和谐校园建设将极大地促进高职院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共同进步,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