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年,经济学差不多成为中国大陆第一显学,一系列影响巨大的改革举措,离不开主流经济学家的鼎力擎画。那么,作为很多重大改革措施的设计者、推动者和观察者,他们对自己、对中国的现状和未来,到底是如何认识和反思的?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中国改革目前这种进退失据、左右为难的尴尬?读罢《风雨兼程·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访谈录》一书,笔者对以上问题终于有了一些感悟。
作者马国川采访了改革开放30年来影响巨大的10位经济学家:杜润生、于光远、王珏、吴敬琏、厉以宁、周其仁、林毅夫、樊纲、张维迎、钱颖一。和一般经济学家访谈侧重观点的呈现不同,作者的问题围绕着10位经济学家的个人经历展开,以个人的经历和学术成长带出30年来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前因后果,有个体在大时代里的风云际会,也有围绕着改革路径、民主、法治等根本问题的观点激荡。
杜润生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理论的主要贡献者,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之父”,他有两个问题放心不下:怎样减少农村人口?农民没有自己的代言人。他认为中国不但要过“市场关”,也要过“民主关”;于光远曾经力促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写入中央文件,他认为今天的改革应该更激进些,不但要深化而且要加快;王珏对改革处于胶着状态忧心忡忡,呼吁“继续解放思想”;吴敬琏认为政府改革的目的是为市场经济提供法治环境,呼吁政府官员出以公心、割舍那些与公仆身份不符的权力。
厉以宁说,改革不能走回头路;周其仁对改革和腐败赛跑的现实忧心忡忡;林毅夫坚持改革应该渐进推进;樊纲认为中国的改革仍处于初级阶段,即便在经济领域,仍然有大量的事情要做;张维迎认为制度最重要,赚钱要靠歪门邪道,是制度出了问题;钱颖一认为不存在所谓“中国奇迹”、“北京共识”,中国改革并没有违反“华盛顿共识”。
纵览全书,并未发现艰涩的理论铺陈,文字非常浅显,观点也不复杂,甚至可以说,经济学家们的核心观点都是被千百次重复过的常识:改革走到今天来之不易,中国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路线,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是造成目前经济问题堆积如山、贫富差距急速扩大的根本原因;“好的市场经济”需要民主法治来保驾护航。只是,这样一些看起来略显“大路货”的常识,依然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稀缺品。面对纷杂的现象和零乱的信息,我们在做出重大决策时经常忘记的正是这些最基本的“常识”。
面对困难,人们大多会有一种迫切的心态,希望有能人横空出世,拿出一套全新的、革命性的方案,挽狂澜于即倒,立竿见影地扭转颓势。只是,纵观人类历史,这样的突变和跃进少之又少,更多的时候,人们被貌似强大的、新奇的终极解决方案所迷惑,付出了进一步退两步的代价。而真理往往是很朴素简单的,但因为形式上缺乏卖点,很难获得人们的青睐,经济学家们老生常谈式的重复,反映的也许并不是他们理论上的贫困,而是因为老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现实在原地踏步而已。
中国今天遭遇的很多困难,并不是找不到解决的方案,而是缺乏实施这些方案的政治勇气和魄力。腐败的肆虐,官员“腐化堕落、放弃了世界观的改造”只是表面现象,缺乏来自人民的切实有效的监督才是更为根本的原因,这是常识;对于垄断行业的改革,当务之急在于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这也是常识。只是这些常识,总是遭到有意无意的忽略和漠视。
造成这种状况最根本的原因,归根到底在于,时至今日,中国的改革仍然是一种行政权主导下的改革,行政权力系统的利益在改革取向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各类改革措施或建议,凡有助于行政权力部门减轻甚至摆脱其经济责任和风险的,都能得到积极有力的贯彻和尝试,而有可能削弱行政控制权力或缩小政府干预自由度的,则大多要么被长期搁置,要么在实行中走样。
这正是经济学家们呼唤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层次原因。政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30年后的今天,也已经是社会各界的共识和常识,学者们设计了各种“稳妥推进”的方案,苦口婆心地进行着劝说和诱导,但是,旧体制和旧思维的惯性,使政改进展缓慢、举步维艰,甚至成为一种禁忌。在这种情况下,对常识的重复和强调并非没有意义。
30年前改革开放的起步,得益于决策者和民众向常识的回归:改革开放的历程,正是一步步找回常识并使常识合法化的过程。而中国的未来,也和我们对常识的理解和接受密不可分。
作者马国川采访了改革开放30年来影响巨大的10位经济学家:杜润生、于光远、王珏、吴敬琏、厉以宁、周其仁、林毅夫、樊纲、张维迎、钱颖一。和一般经济学家访谈侧重观点的呈现不同,作者的问题围绕着10位经济学家的个人经历展开,以个人的经历和学术成长带出30年来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前因后果,有个体在大时代里的风云际会,也有围绕着改革路径、民主、法治等根本问题的观点激荡。
杜润生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理论的主要贡献者,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之父”,他有两个问题放心不下:怎样减少农村人口?农民没有自己的代言人。他认为中国不但要过“市场关”,也要过“民主关”;于光远曾经力促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写入中央文件,他认为今天的改革应该更激进些,不但要深化而且要加快;王珏对改革处于胶着状态忧心忡忡,呼吁“继续解放思想”;吴敬琏认为政府改革的目的是为市场经济提供法治环境,呼吁政府官员出以公心、割舍那些与公仆身份不符的权力。
厉以宁说,改革不能走回头路;周其仁对改革和腐败赛跑的现实忧心忡忡;林毅夫坚持改革应该渐进推进;樊纲认为中国的改革仍处于初级阶段,即便在经济领域,仍然有大量的事情要做;张维迎认为制度最重要,赚钱要靠歪门邪道,是制度出了问题;钱颖一认为不存在所谓“中国奇迹”、“北京共识”,中国改革并没有违反“华盛顿共识”。
纵览全书,并未发现艰涩的理论铺陈,文字非常浅显,观点也不复杂,甚至可以说,经济学家们的核心观点都是被千百次重复过的常识:改革走到今天来之不易,中国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路线,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是造成目前经济问题堆积如山、贫富差距急速扩大的根本原因;“好的市场经济”需要民主法治来保驾护航。只是,这样一些看起来略显“大路货”的常识,依然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稀缺品。面对纷杂的现象和零乱的信息,我们在做出重大决策时经常忘记的正是这些最基本的“常识”。
面对困难,人们大多会有一种迫切的心态,希望有能人横空出世,拿出一套全新的、革命性的方案,挽狂澜于即倒,立竿见影地扭转颓势。只是,纵观人类历史,这样的突变和跃进少之又少,更多的时候,人们被貌似强大的、新奇的终极解决方案所迷惑,付出了进一步退两步的代价。而真理往往是很朴素简单的,但因为形式上缺乏卖点,很难获得人们的青睐,经济学家们老生常谈式的重复,反映的也许并不是他们理论上的贫困,而是因为老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现实在原地踏步而已。
中国今天遭遇的很多困难,并不是找不到解决的方案,而是缺乏实施这些方案的政治勇气和魄力。腐败的肆虐,官员“腐化堕落、放弃了世界观的改造”只是表面现象,缺乏来自人民的切实有效的监督才是更为根本的原因,这是常识;对于垄断行业的改革,当务之急在于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这也是常识。只是这些常识,总是遭到有意无意的忽略和漠视。
造成这种状况最根本的原因,归根到底在于,时至今日,中国的改革仍然是一种行政权主导下的改革,行政权力系统的利益在改革取向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各类改革措施或建议,凡有助于行政权力部门减轻甚至摆脱其经济责任和风险的,都能得到积极有力的贯彻和尝试,而有可能削弱行政控制权力或缩小政府干预自由度的,则大多要么被长期搁置,要么在实行中走样。
这正是经济学家们呼唤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层次原因。政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30年后的今天,也已经是社会各界的共识和常识,学者们设计了各种“稳妥推进”的方案,苦口婆心地进行着劝说和诱导,但是,旧体制和旧思维的惯性,使政改进展缓慢、举步维艰,甚至成为一种禁忌。在这种情况下,对常识的重复和强调并非没有意义。
30年前改革开放的起步,得益于决策者和民众向常识的回归:改革开放的历程,正是一步步找回常识并使常识合法化的过程。而中国的未来,也和我们对常识的理解和接受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