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土壤中产聚羟基脂肪酸酯细菌的分离及其评估

来源 :微生物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3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细菌能通过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noates,PHA)在细胞内储存物质和能量,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红树林中,由于土壤周期性受海水浸没,形成营养物质种类丰富和含量波动大的特殊生境,为细菌进化出特殊的PHA合成途径提供了条件。【目的】为了增加对红树林产PHA细菌资源的了解,获得产PHA细菌,使用纯培养方法分离和鉴定细菌,并评估菌株的产PHA能力。【方法】采集红树植物海桑根系和红树滩涂土壤样品,连续5周培养、分离纯化获得细菌菌株;通过16S rRNA基因相似性及系统进
其他文献
Soil inorganic carbon(SIC) is an important reservoir of carbon(C) in arid, semi-arid, and semi-humid regions. However, knowledge is incomplete on the dynamics of SIC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oil org
期刊
The Burdur Lake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of Turkey, and its area has decreased by 40% from 211 km~2 in 1975 to 126 km~2 in 2019.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how the soil has changed in the lacus
期刊
Silver nanoparticles(Ag NPs) are effective antimicrobial compounds that are used in a myriad of applications. Soil microorganisms play crucial roles in nitrogen cycling, but there is a lack of compreh
期刊
以橡胶木生物炭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内土培试验,探究其对高原酸性红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橡胶木炭显著提高了土壤pH、有效磷、有效钾和有机质含量;且随着施炭量的增加,这些土壤因子均显著提高;然而,施炭初期土壤有效氮含量呈降低趋势,并随施加量的增加,有效氮含量降低越明显;土培45 d后,有效氮含量显著增加,120 d后,其含量趋于稳定,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施用橡胶木炭可持续提高酸性红壤区土壤
期刊
本刊编委、浙江大学金崇伟教授课题组于2021年9月15日在国际知名期刊The Plant Cell 上在线发表了题为"STOP1 activates NRT1.1-mediated nitrate uptake to create a favorable rhizospheric pH for plant adaptation to acidity"的研究论文(https://doi.org/10
期刊
超载过牧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导致大部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呈现持续退化态势。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致使地上植物群落逐渐发生更替,地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发生改变。本文旨在探析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的分布特征、对近自然恢复的生理生态效应及其作用机制。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中已报道4目14属61种AM真菌,约占已知AM真菌物种的20%。高寒草地禾本
期刊
土壤氮(N)、磷(P)是植被生长、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养分元素,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植被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川西高山灌丛草甸土壤氮、磷组分的分布状况,对3个海拔梯度(3 800 m、4 000 m、4 200 m)和两个坡向(半阴坡和半阳坡)下的土壤氮、磷组分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全氮含量(2.04±0.92g/kg)较为丰富且高于全国水平,而全磷含量(0.43
期刊
为揭示干旱区农田沟灌模式下田间尺度土壤水盐运移规律,选定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灌区为研究区,通过构建HYDRUS-3D沟灌田间水盐运移三维模型,对一个灌水周期内田间微观尺度的土壤水盐运移过程进行了模拟与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运用田间试验实测值对HYDRUS-3D模型中的参数及边界条件修正之后,模拟结果合理,模型可靠性较高;在一个灌水周期内,模拟试验区内的土壤平均含水率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并在灌水结束约20
期刊
试验检测滇西红层区公路弃渣场典型红层土营养特征指标,概述其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制约因素。基于普遍的公路弃渣场复垦造耕需求,结合滇西红层区内适中农作物营养成分要求,提出弃渣场红层土壤改良方法并进行试验验证效果。
期刊
土壤入渗和持蓄水分的水文功能是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基础.为揭示不同海拔和坡向土壤理化性质及水文效应的差异,选择折多山高寒山地灌丛草甸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基本物理性质、持蓄水性能和入渗性能.结果表明:(1)坡向和海拔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主要作用于淋溶层;土壤容重总体表现为淀积层>淋溶层,半阴坡>半阳坡,最大为4 000 m半阴坡(1.21 g/cm~3),最小为4 000 m半阳坡(0.7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