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氨酸对干扰素-tau处理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4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旨在研究精氨酸(Arg)对干扰素-tau(interferon-tau,IFNT)处理的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调控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将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接种至6孔细胞培养板中,当达到70%~80%融合度时,向细胞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IFNT(0、100 ng/mL),12 h后收集细胞检测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用不同浓度(0、0.05、0.1、0.2、0.5、1、2 mmol/L)Arg处理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24 h后用
其他文献
研究旨在筛选最适合猪MⅡ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的冷冻液,并探究玻璃化冷冻对猪MⅡ期卵母细胞DNA的影响。选取目前应用最多的7种冷冻液(分别为1、2、3、4、5、6、7组),将MⅡ期卵母细胞随机分为8组,其中对照组直接进行孤雌激活,其余7组分别进行7种冷冻液处理后不经液氮冷冻直接于解冻液中解冻,解冻后进行孤雌激活,通过卵裂率、囊胚率和囊胚细胞数的统计结果筛选出最适冷冻液;应用筛选的3种冷冻液,进行猪MⅡ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解冻后恢复2 h,统计卵母细胞形态正常率,孤雌激活44~48 h统计卵裂率;应用透射电
为探索控制沙门氏菌感染的新途径,本试验进行了高效价宽裂解谱噬菌体的分离。首先利用点斑试验和成斑率(EOP)测定法对环境样品进行了沙门氏菌噬菌体的分离纯化及裂解效价和裂解谱的测定,然后对其中1株效价较高、裂解谱较广的噬菌体进行了电镜形态特征观察、最佳感染复数测定、一步生长曲线测定及温度、pH和紫外线敏感性的测定。结果显示,该株噬菌体对不同沙门氏菌的裂解率不同,裂解效价在109~1012PFU/mL;对检测的32株沙门氏菌菌株的裂解率为59.4%;透射电镜下观察到该
试验旨在探明皮下注射褪黑素(MT)对荷斯坦奶牛配种妊娠率及血清生殖激素的影响。用计步器法确定自然发情的首次配种荷斯坦奶牛150头,对其中70头进行颈部皮下肌内注射褪黑素30 mg,12 h后进行人工输精;选择170头产后首次配种的荷斯坦奶牛进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处理,其中90头荷斯坦奶牛最后一次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的同时进行颈部皮下肌内注射褪黑素30 mg,16 h后进行人工输精。在进行二次配种的荷斯坦奶牛中选择153只进行皮下注
为寻找伊犁马肉质性能的分子标记,试验以38匹伊犁马为材料,测定肉质性状(失水率、熟肉率、剪切力)和肌纤维性状(肌纤维横截面积、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利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肌细胞生成素(meyogenin,MyoG)基因外显子1在伊犁马群体中的多态性,并对MyoG基因SNPs不同基因型与肉质、肌纤维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MyoG基因外显子1检测出5个突变位点,分别为SNP1(g.31187343 A>C)、SNP2(g.31187333 G>A)、SNP3(g.31187132 C&
试验旨在探索致脑膜炎粪肠球菌对体外血脑屏障功能的影响,寻求稳定的构建体外血脑屏障损伤模型的方法。选用1周龄ICR小鼠进行原代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分离并通过BMEC特有的凝血因子Ⅷ(coagulation factorⅧ,FactorⅧ)进行荧光标记,鉴定分离的细胞并判定分离率。选用1~3日龄ICR小鼠分离星形胶质细胞并通过其特有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对进行荧光标记,鉴定分离的细胞并判定分离率。将原代细胞传至3代,用Transw
大麦虫(Zophobas morio)食性广、繁殖快、虫体大、产量高,是一种可再生生物资源,其干物质中粗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甲壳素、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等含量较高,并可提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抑炎、抗菌等功效的生物活性物质。大麦虫能部分替代饲粮中的常规蛋白质饲料,改善动物的生长性能与健康水平,调节机体物质代谢,是一种颇具潜力的昆虫蛋白质饲料资源。本文综述了大麦虫的营养特性及其在猪鸡和水产动物饲粮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大麦虫在养殖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桑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活性物质,可在动物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作为饲料资源也被广泛应用,但不同的利用方式发挥的价值不尽相同。本文介绍了桑叶的营养成分、功效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对桑叶提取物、鲜桑叶、桑叶粉和发酵桑叶等不同利用方式做以综述,为桑叶在动物生产中的科学利用提供参考。
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养鸽业常见且多发的疾病,主要侵害雏鸽,给养鸽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引起该病的沙门氏菌为一种兼性胞内寄生菌,可于宿主细胞内生存繁殖并逃避机体免疫防御机能,增加了该病净化的难度。目前,使用抗生素防治鸽沙门氏菌病是生产中最常用的有效措施,但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甚至滥用,导致沙门氏菌这一人兽共患病原菌耐药菌株的不断产生,以及药物残留等危害食品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的出现。寻求抗生素替代品来减少或替代抗生素在畜禽养殖生产中的应用已成为动物疫病防控研究的主流。由于养鸽业起步较晚,有关鸽沙门氏菌病及
试验旨在应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探究两种堆肥处理方式下猪粪中微生物的结构组成与分布特征。试验采集同一粪池中的新鲜猪粪,随机分成添加有效微生物(EM)菌的F组和未添加EM菌的K组,每组粪堆各1堆,堆成圆锥形粪堆,粪堆高1.2 m,底部直径2 m;采集堆肥第0、7、14和21天的粪便样本并提取粪便总DNA,运用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F组和K组的微生物多样性(组成及结构)差异,并对功能基因进行注释。结果表明,猪粪便中的细菌共测序获得1083607个有效开放阅读框(ORFs);共鉴定出147个门、118个纲、2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不仅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进程,为许多生命机制的解析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基因组学研究中曾经未解的一些难题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法。随着基因组研究水平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家养动物的基因组信息被逐渐公布,极大地推动了家养动物重要性状在全基因水平上的研究进程。自鸡的基因组序列信息公布以来,重测序技术被大量运用于基因组选择以及由基因组序列差异导致的鸡群体结构、遗传多样性、进化机制、重要经济性状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对全基因组重测序原始数据的处理、序列比对、变异检测、测序深度进行阐述,综述了鸡的重要表型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