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吉祥物的生成法式及演进与功能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福善、嘉庆为追求的中国吉祥文化,建立在自然与社会、物质与精神、事理与心理相联互通的基础之上,其发轫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它以自然物和人工物为文化象征,寄寓着人类的生活理想和哲学思考。吉祥物的生成法式主要有谐音法、象征法、指事法、联想法、组合法等数种,均建筑在物有精神、物有灵性、物有力量、物有美感的观念之上。当代吉祥物的传承与应用是文化变迁与文化选择的结果,在其来源、材料、形态、特征、生成方式、价值判断等方面留有演进的踪迹。吉祥物的演进具有由实到虚、由显到隐、由单到复的基本特征,在当代仍有传承、创新的应用价值,并在生活中发挥认识、组织、改造、教化、满足等功能作用。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实践,采取了大众化传播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到革命队伍中来,取得了显著效果,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宝贵的经验。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传播实践对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启示是:通过情感传播来提升公民的国家认同感;通过仪式传播来弥补信息的共享鸿沟;通过组织传播来提升社会的价值认同;通过教育传播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构建"多元创新传播的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模式"提高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