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隨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在飞跃,信息技术也在腾飞,21世纪的工程项目管理不会再局限于过去的管理方式,而是将走向信息化管理,信息技术在项目管理的竞争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为了全面推行和实施的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和决策,如何尽快实现新旧体制的转变,寻求与新形势相适应的项目管理模式,已成为必然和必需的一种趋势。
一、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对于工程管理而言,其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实现途径即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以及同系统相适宜的组织结构及其沟通机制,所构建的系统应当能够确保信息的共享性,并能够对知识创新模式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通过对工程管理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研究,可将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即社会公众服务、运营性管理、伙伴协作以及集成与创新等方面。
1、运营性管理
运营性管理作为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核心,将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划分为两个部分,即运营及管理两个系统。运营系统主要用于支持项目的一般性运营,对工程相关计划地有效调度、自动化及其远程控制等功能。管理系统主要负责对工程相关企业的融资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管理。对于规模较大的工程而言,其相关企业通常会有多个运营系统并存的现象。
2、伙伴协作
工程资源进行调配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于高效的信息系统来支持,为了确保工程管理过程能够顺利地开展,工程相关参与者及其管理者必须构建一个有效的沟通协作平台,并对信息进行及时的沟通,以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工程设计人员、施工人员、供应商以及运营商等相关组织之间的有效协作,实现工程管理运作效益的不断提高以及工程管理的全方位进行。
3、社会公众服务
对于所有工程而言,其基本目的均为服务社会公众,因此,构建社会公众服务系统可确保工程管理者同公众间进行有效地沟通,进而确保公众能够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实现信息公开透明机制的形成,便于工程管理过程接受公众的监督。例如经营方面的工程,如商业设施建成后,此服务平台还可同融合电子商务等功能,因而便于对工程运营方面需求进行满足,并以此实现经营效益的不断提高。
4、集成与创新
集成与创新主要是指将已有知识及技术以集成方式进行新产品、新管理模式、新工艺、新服务方式地创造,通过工程间的信息共享方式,推动了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通过建立行业信息交互标准及其相关的信息共享系统,可以实现信息技术相关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并为许多工程提供一个共享平台以实现其同相关工程间的资源共享,并推动工程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
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利用公共的信息管理平台,加强沟通
公共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有很多的优势,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高管理水平。这个平台增加了项目的透明度,使人们可以了解该企业的全貌,而且领导也容易发现存在的不足,各阶层之间容易沟通,协调能力也会增强,信息传递不仅变得便捷,而且也迅速,方方面面都有益。
2、利用信息网络作为项目信息交流的载体,保证数据的质量
通过载体,即信息网络,所有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交流的速度会增加,减轻了他们的工作量,加快了信息反馈的速度,管理者能够及时查询反馈回来的信息,从而及时发现工程中出现的不足及问题,进而及时“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工作质量。信息网络为项目参与者提供的信息是完整且准确的,不仅方便他们浏览,提供的信息也能被拷贝,减少了大量的抄录工作,实用性很高。
3、提升企业项目风险管理能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也越来越高,企业可能损失地利益也越来越大,而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能够提高这种风险的管理能力,减少企业利益的损失。现代的信息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在不断地进步,能够对风险进行预测,然后分析,最后就是防范和控制了。同时,工程项目的信息化,使得项目的透明度增加,管理者能够对存在的问题一览无余,找到症结的所在,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当前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该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纵观整个建筑行业,我国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对信息化建设的有关政策、法规相对滞后相关合同法律框架的制定能进一步优化企业信息化的法律、政策环境,促进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发展,进而有效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建筑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一些企业认为在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上增加投入,会给企业增加负担,从管理层到一般员工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存在一种偏激思想,简单地认为配几台电脑可以上网,企业可以使用互联网,这就是实现了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企业应当大力推广基于局域网、因特网的信息共享平台。
3、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足
作为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基础设施建设如果投入不足,不能形成网络,那么就不能实现企业信息的共享和及时传递,会导致信息的滞后、扭曲及失真,这对于企业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是非常不利的。
4、信息化建设人才的严重匮乏
信息化建设需要一批不仅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知识,而且具有扎实的信息管理理论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信息化人才。而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对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和实际的培训长期以来存在相互脱离、人才培养单一等现象。
四、解决工程项目信息化问题的主要途径
1、各类建筑企业要增强对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认识
由于信息技术是十分专业的领域,发展又非常迅猛,新概念和技术层出不穷,非信息领域的人员往往难以把握。不同部门只是站在各自部门的角度提出模糊的需求。由于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部门之间有大量的数据和信息需要交换和共享,因此需要根据业务的需求,提出整体的框架,在整体的框架之下解决各部门的具体需求。如达不成对整体框架的共识,部门之间就会存在很多分歧,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很难推进。
2、重构企业管理系统,使之符合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企业在开发基于网络平台的多项目管理系统或大型、特大型项目的管理系统时,必须将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纳入企业管理系统中通盘考虑,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2.1 在企业和大型项目内推行现代项目管理方法和制度,改革企业传统的业务流程;
2.2 改革企业的管理组织和管理职能的分配,明确部门业务与项目业务;
2.3 改变企业组织、管理模式、企业的业务流程和企业管理组织的责权利的划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项目管理信息化;
2.4 建设企业的核心业务管理和应用系统。
3、建立科学规范的项目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应包括项目管理模式的确定、项目管理组织设置、项目管理组织职能分解、项目管理工作流程、项目管理信息流程和比较成熟的项目管理规章。在网络平台上的项目管理信息化还必须解决企业和项目的信息交换,企业和项目信息整合与标准化问题。这一套系统的有效运作是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基础,过于追求计算机、网络和项目管理应用软件的先进性,而不在项目管理系统上花时间和费用是无法实现管理现代化目标的。
4、加强信息技术队伍的建设,推动管理信息化的实施
信息管理体制中,人是根本。作为一个立体管理体系,需要各层次管理人才进行系统的技术、经济、人员管理工作。要实现数字化信息管理,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具备高素质的管理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因此,加强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才能对搭建高效、便捷的共享管理平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技术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所以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实现项目管理的信息化,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及收益,进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施威.信息化管理精细到何种程度-管理项目与管理项目部的差异,施工企业管理,2011
[2] 张勇.点燃信息化的引擎,施工企业管理,2011.
关键词: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为了全面推行和实施的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和决策,如何尽快实现新旧体制的转变,寻求与新形势相适应的项目管理模式,已成为必然和必需的一种趋势。
一、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对于工程管理而言,其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实现途径即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以及同系统相适宜的组织结构及其沟通机制,所构建的系统应当能够确保信息的共享性,并能够对知识创新模式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通过对工程管理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研究,可将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即社会公众服务、运营性管理、伙伴协作以及集成与创新等方面。
1、运营性管理
运营性管理作为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核心,将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划分为两个部分,即运营及管理两个系统。运营系统主要用于支持项目的一般性运营,对工程相关计划地有效调度、自动化及其远程控制等功能。管理系统主要负责对工程相关企业的融资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管理。对于规模较大的工程而言,其相关企业通常会有多个运营系统并存的现象。
2、伙伴协作
工程资源进行调配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于高效的信息系统来支持,为了确保工程管理过程能够顺利地开展,工程相关参与者及其管理者必须构建一个有效的沟通协作平台,并对信息进行及时的沟通,以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工程设计人员、施工人员、供应商以及运营商等相关组织之间的有效协作,实现工程管理运作效益的不断提高以及工程管理的全方位进行。
3、社会公众服务
对于所有工程而言,其基本目的均为服务社会公众,因此,构建社会公众服务系统可确保工程管理者同公众间进行有效地沟通,进而确保公众能够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实现信息公开透明机制的形成,便于工程管理过程接受公众的监督。例如经营方面的工程,如商业设施建成后,此服务平台还可同融合电子商务等功能,因而便于对工程运营方面需求进行满足,并以此实现经营效益的不断提高。
4、集成与创新
集成与创新主要是指将已有知识及技术以集成方式进行新产品、新管理模式、新工艺、新服务方式地创造,通过工程间的信息共享方式,推动了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通过建立行业信息交互标准及其相关的信息共享系统,可以实现信息技术相关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并为许多工程提供一个共享平台以实现其同相关工程间的资源共享,并推动工程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
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利用公共的信息管理平台,加强沟通
公共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有很多的优势,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高管理水平。这个平台增加了项目的透明度,使人们可以了解该企业的全貌,而且领导也容易发现存在的不足,各阶层之间容易沟通,协调能力也会增强,信息传递不仅变得便捷,而且也迅速,方方面面都有益。
2、利用信息网络作为项目信息交流的载体,保证数据的质量
通过载体,即信息网络,所有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交流的速度会增加,减轻了他们的工作量,加快了信息反馈的速度,管理者能够及时查询反馈回来的信息,从而及时发现工程中出现的不足及问题,进而及时“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工作质量。信息网络为项目参与者提供的信息是完整且准确的,不仅方便他们浏览,提供的信息也能被拷贝,减少了大量的抄录工作,实用性很高。
3、提升企业项目风险管理能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也越来越高,企业可能损失地利益也越来越大,而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能够提高这种风险的管理能力,减少企业利益的损失。现代的信息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在不断地进步,能够对风险进行预测,然后分析,最后就是防范和控制了。同时,工程项目的信息化,使得项目的透明度增加,管理者能够对存在的问题一览无余,找到症结的所在,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当前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该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纵观整个建筑行业,我国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对信息化建设的有关政策、法规相对滞后相关合同法律框架的制定能进一步优化企业信息化的法律、政策环境,促进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发展,进而有效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建筑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一些企业认为在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上增加投入,会给企业增加负担,从管理层到一般员工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存在一种偏激思想,简单地认为配几台电脑可以上网,企业可以使用互联网,这就是实现了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企业应当大力推广基于局域网、因特网的信息共享平台。
3、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足
作为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基础设施建设如果投入不足,不能形成网络,那么就不能实现企业信息的共享和及时传递,会导致信息的滞后、扭曲及失真,这对于企业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是非常不利的。
4、信息化建设人才的严重匮乏
信息化建设需要一批不仅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知识,而且具有扎实的信息管理理论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信息化人才。而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对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和实际的培训长期以来存在相互脱离、人才培养单一等现象。
四、解决工程项目信息化问题的主要途径
1、各类建筑企业要增强对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认识
由于信息技术是十分专业的领域,发展又非常迅猛,新概念和技术层出不穷,非信息领域的人员往往难以把握。不同部门只是站在各自部门的角度提出模糊的需求。由于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部门之间有大量的数据和信息需要交换和共享,因此需要根据业务的需求,提出整体的框架,在整体的框架之下解决各部门的具体需求。如达不成对整体框架的共识,部门之间就会存在很多分歧,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很难推进。
2、重构企业管理系统,使之符合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企业在开发基于网络平台的多项目管理系统或大型、特大型项目的管理系统时,必须将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纳入企业管理系统中通盘考虑,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2.1 在企业和大型项目内推行现代项目管理方法和制度,改革企业传统的业务流程;
2.2 改革企业的管理组织和管理职能的分配,明确部门业务与项目业务;
2.3 改变企业组织、管理模式、企业的业务流程和企业管理组织的责权利的划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项目管理信息化;
2.4 建设企业的核心业务管理和应用系统。
3、建立科学规范的项目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应包括项目管理模式的确定、项目管理组织设置、项目管理组织职能分解、项目管理工作流程、项目管理信息流程和比较成熟的项目管理规章。在网络平台上的项目管理信息化还必须解决企业和项目的信息交换,企业和项目信息整合与标准化问题。这一套系统的有效运作是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基础,过于追求计算机、网络和项目管理应用软件的先进性,而不在项目管理系统上花时间和费用是无法实现管理现代化目标的。
4、加强信息技术队伍的建设,推动管理信息化的实施
信息管理体制中,人是根本。作为一个立体管理体系,需要各层次管理人才进行系统的技术、经济、人员管理工作。要实现数字化信息管理,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具备高素质的管理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因此,加强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才能对搭建高效、便捷的共享管理平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技术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所以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实现项目管理的信息化,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及收益,进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施威.信息化管理精细到何种程度-管理项目与管理项目部的差异,施工企业管理,2011
[2] 张勇.点燃信息化的引擎,施工企业管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