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杨头这辈子都在豁命,年轻的时候这样儿,老了骨子里的劲儿更冲。
忻口会战的时候,老杨头家的草棚上吃了鬼子一炮,于是少得可怜的家当也没了,所幸人倒没啥事。老杨头扛着儿子,看着祖上三代都住过的破草棚嘎吱嘎吱地随着旺火倒在黄土上,咬咬牙就投了国军。
当大兵有饭吃,可也是个要命的差事。每次打仗之前,老杨头都要搂着儿子狠狠地骂上一通,骂得儿子号啕大哭 ,一边跟着流动医院后撤,一边尖声咒骂他回不来,老杨才咧着嘴上前线。
老杨头三番五次都是未伤分毫地回来见儿子,战友们都说他上辈子积德。可天天瞄脑门儿的人哪能一直毫发无伤?四三年,老杨头的部队奉命阻击一伙鬼子。老杨头个儿高,头从战壕里稍稍露出来那么一点儿,鬼子的迫击炮也精,一股烟儿就把老杨头撂那儿了。
不要命的人命更大,可不是吹的。老杨头头硬,弹片没打深,过上两三个月,每顿白米饭就能吃上四碗。可医生说老杨头的身体已经不能上战场了,只能在医院里待着。打不了仗,老杨头心里也乐呵,在重庆,管吃管住又没鬼子的影儿,老杨头心里盘算着把儿子接来享福。托人找了几个月,没音信,听人说跟共产党走了,老杨头着急又没法儿,心里就挂念上了。
四八年,老杨头随部队撤到湖南,可湖南也待不住,去南京的路上就遇到了共产党的部队。共产党的部队对待俘虏挺和善,还给老杨头烟抽,老杨头吐了个烟圈问一个扛枪的青年人:“小兄弟,你知道你们队伍里有个叫四柱子的人吗?”“大爷,俺们队伍里叫这个的多了。”“他爹在国民党的部队当兵,在他十三岁的时候上了前线就没回来。”扛枪的青年人想了一会儿:“有!他应该在那座山头儿上!他呀,天天讲他爹是怎么打他骂他哩!”老杨头眼前一亮:“带我去见见……”“飞机!卧倒!”话音刚落,一阵黑烟便铺天盖地地袭来。
新中国成立后,老杨头就在河南洛阳那块地儿当了个车夫。天天拼了命拉人拉货,同行的都说老杨头掉钱眼儿里了。哪知道他是为了找他儿子!
日子就这样过着,老杨头天天拉车,时不时抹一把汗跟生人问起儿子,但儿子还是杳无音信。
六六年,军车运着一波又一波红卫兵来到洛阳,小将们从灰绿色的车棚里争先恐后地跳出来,瞳中的怒火熊熊燃烧着这座安详的古都。
老杨头在被小将们像旧砖古瓦一般招待以后,便被送到了审讯室里。
老杨头缓缓地瞪开青肿的眼睑,模糊的视线也慢慢聚焦在面前的身影之上。微弱的阳光被窗棂划成小小的几块,贴在青年的军装上,把绿映得鲜艳,映得透亮。老杨头继续瞪着眼前的这个青年人,此人大概三十出头,厚重的眼镜贴在高高的鼻梁上,高大的身材使他弥漫着山的气息。
“说你犯下了什么罪行?”
“我就是个车夫……”
“不!你是国民党反动派!”
“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你承认了!你天天鬼鬼祟祟地骑着车子,别以为我们人民小将看不出来你在伺机搞破坏……”
“不!”
“什么?”
“我在找我儿子……”
“你儿子是谁?肯定还是个国民党!”
老杨头眼前一亮:“你能帮忙找着我儿子?”
“我肯定会和人民一起把他揪出来!”
“我儿子叫四柱子,以前在忻口那地儿……”
青年人愣了一下:“你说谁?”
“你认识?他真不是国民党,他早就一心一意地跟着毛主席……”
青年人愤怒地拍着桌子,尖声打断了老杨头,队长的歇斯底里引来了小将们。
小将们拖着老杨头,用皮带抽他,在他山川遍布的老脸上烙下一个又一个鲜嫩的红。剧烈的阳光突然刺进老杨头的眼睛里,可他依旧咬着牙瞪着双眼。
就在那一刹那,他清晰而又完整地看到了那个青年人的容貌。一张熟悉而又亲切的脸。
“你是我儿子!”
小将们愣住了,眼神惊恐地盯着他们的队长。
青年人挣扎在灼灼的目光中间,他低下头,快步走上前。
看着走来的身影,老杨头的热泪汩汩而出,他张着嘴,觉不出舌头上的咸与涩,心中的感情喷薄而出,脑海里的记忆亦如江河湖海,翻滚而来。
迎面的痛击使得老杨头翻转了一圈,趴在了地上,小将们再一次惊恐地盯着他们的队长。青年人恼怒道:“这老东西,我爹早在四三年就死了!”还未等眼睛睁开,老杨头便被再一次陷入疯狂的小将们拖走了。
过了几天,老杨头却莫名其妙地被从牢里放了出来。
直到去世,老杨头的精神一直都是恍恍惚惚的,但也还是天天拼了命挣钱,你再问他是不是为了找儿子,他就直勾勾地看着你,然后闷出一句:“我没儿子。我儿子在四八年被飞机炸死了。”
后来,听乡里人说看见一个头发斑白的中年人在老杨头的坟前长跪不起。
有人认出他就是当年闹“文革”的队长。
“咋?老杨头不是没儿子吗?”
点评
正如某些评委在得知总决赛题目之后所说,“遇见”这个题目十分适合“讲故事”。但从阅卷场反馈的信息看,在如此重要的总决赛赛场上,敢于“讲故事”的选手并不多,而敢于“讲故事”又能把故事讲好的选手自然更是凤毛麟角。所以,当这篇文章出现在评委们的面前时,不少评委都有眼前一亮之感。的确,本文作者是个“讲故事”的高手,文中人物不多,但作者却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手法将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形象丰满;文章篇幅不长,但作者却善于制造矛盾冲突,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有尺水兴波之妙。这篇文章最终被评为特等奖也再次提醒大家,平时大家在进行议论文训练的同时,亦不可忽视对记叙文的训练,要知道,能讲好一个故事,恰恰是作者拥有较强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表现。
忻口会战的时候,老杨头家的草棚上吃了鬼子一炮,于是少得可怜的家当也没了,所幸人倒没啥事。老杨头扛着儿子,看着祖上三代都住过的破草棚嘎吱嘎吱地随着旺火倒在黄土上,咬咬牙就投了国军。
当大兵有饭吃,可也是个要命的差事。每次打仗之前,老杨头都要搂着儿子狠狠地骂上一通,骂得儿子号啕大哭 ,一边跟着流动医院后撤,一边尖声咒骂他回不来,老杨才咧着嘴上前线。
老杨头三番五次都是未伤分毫地回来见儿子,战友们都说他上辈子积德。可天天瞄脑门儿的人哪能一直毫发无伤?四三年,老杨头的部队奉命阻击一伙鬼子。老杨头个儿高,头从战壕里稍稍露出来那么一点儿,鬼子的迫击炮也精,一股烟儿就把老杨头撂那儿了。
不要命的人命更大,可不是吹的。老杨头头硬,弹片没打深,过上两三个月,每顿白米饭就能吃上四碗。可医生说老杨头的身体已经不能上战场了,只能在医院里待着。打不了仗,老杨头心里也乐呵,在重庆,管吃管住又没鬼子的影儿,老杨头心里盘算着把儿子接来享福。托人找了几个月,没音信,听人说跟共产党走了,老杨头着急又没法儿,心里就挂念上了。
四八年,老杨头随部队撤到湖南,可湖南也待不住,去南京的路上就遇到了共产党的部队。共产党的部队对待俘虏挺和善,还给老杨头烟抽,老杨头吐了个烟圈问一个扛枪的青年人:“小兄弟,你知道你们队伍里有个叫四柱子的人吗?”“大爷,俺们队伍里叫这个的多了。”“他爹在国民党的部队当兵,在他十三岁的时候上了前线就没回来。”扛枪的青年人想了一会儿:“有!他应该在那座山头儿上!他呀,天天讲他爹是怎么打他骂他哩!”老杨头眼前一亮:“带我去见见……”“飞机!卧倒!”话音刚落,一阵黑烟便铺天盖地地袭来。
新中国成立后,老杨头就在河南洛阳那块地儿当了个车夫。天天拼了命拉人拉货,同行的都说老杨头掉钱眼儿里了。哪知道他是为了找他儿子!
日子就这样过着,老杨头天天拉车,时不时抹一把汗跟生人问起儿子,但儿子还是杳无音信。
六六年,军车运着一波又一波红卫兵来到洛阳,小将们从灰绿色的车棚里争先恐后地跳出来,瞳中的怒火熊熊燃烧着这座安详的古都。
老杨头在被小将们像旧砖古瓦一般招待以后,便被送到了审讯室里。
老杨头缓缓地瞪开青肿的眼睑,模糊的视线也慢慢聚焦在面前的身影之上。微弱的阳光被窗棂划成小小的几块,贴在青年的军装上,把绿映得鲜艳,映得透亮。老杨头继续瞪着眼前的这个青年人,此人大概三十出头,厚重的眼镜贴在高高的鼻梁上,高大的身材使他弥漫着山的气息。
“说你犯下了什么罪行?”
“我就是个车夫……”
“不!你是国民党反动派!”
“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你承认了!你天天鬼鬼祟祟地骑着车子,别以为我们人民小将看不出来你在伺机搞破坏……”
“不!”
“什么?”
“我在找我儿子……”
“你儿子是谁?肯定还是个国民党!”
老杨头眼前一亮:“你能帮忙找着我儿子?”
“我肯定会和人民一起把他揪出来!”
“我儿子叫四柱子,以前在忻口那地儿……”
青年人愣了一下:“你说谁?”
“你认识?他真不是国民党,他早就一心一意地跟着毛主席……”
青年人愤怒地拍着桌子,尖声打断了老杨头,队长的歇斯底里引来了小将们。
小将们拖着老杨头,用皮带抽他,在他山川遍布的老脸上烙下一个又一个鲜嫩的红。剧烈的阳光突然刺进老杨头的眼睛里,可他依旧咬着牙瞪着双眼。
就在那一刹那,他清晰而又完整地看到了那个青年人的容貌。一张熟悉而又亲切的脸。
“你是我儿子!”
小将们愣住了,眼神惊恐地盯着他们的队长。
青年人挣扎在灼灼的目光中间,他低下头,快步走上前。
看着走来的身影,老杨头的热泪汩汩而出,他张着嘴,觉不出舌头上的咸与涩,心中的感情喷薄而出,脑海里的记忆亦如江河湖海,翻滚而来。
迎面的痛击使得老杨头翻转了一圈,趴在了地上,小将们再一次惊恐地盯着他们的队长。青年人恼怒道:“这老东西,我爹早在四三年就死了!”还未等眼睛睁开,老杨头便被再一次陷入疯狂的小将们拖走了。
过了几天,老杨头却莫名其妙地被从牢里放了出来。
直到去世,老杨头的精神一直都是恍恍惚惚的,但也还是天天拼了命挣钱,你再问他是不是为了找儿子,他就直勾勾地看着你,然后闷出一句:“我没儿子。我儿子在四八年被飞机炸死了。”
后来,听乡里人说看见一个头发斑白的中年人在老杨头的坟前长跪不起。
有人认出他就是当年闹“文革”的队长。
“咋?老杨头不是没儿子吗?”
点评
正如某些评委在得知总决赛题目之后所说,“遇见”这个题目十分适合“讲故事”。但从阅卷场反馈的信息看,在如此重要的总决赛赛场上,敢于“讲故事”的选手并不多,而敢于“讲故事”又能把故事讲好的选手自然更是凤毛麟角。所以,当这篇文章出现在评委们的面前时,不少评委都有眼前一亮之感。的确,本文作者是个“讲故事”的高手,文中人物不多,但作者却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手法将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形象丰满;文章篇幅不长,但作者却善于制造矛盾冲突,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有尺水兴波之妙。这篇文章最终被评为特等奖也再次提醒大家,平时大家在进行议论文训练的同时,亦不可忽视对记叙文的训练,要知道,能讲好一个故事,恰恰是作者拥有较强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