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郑默在中国目录学史上的地位

来源 :图书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bid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部分类法是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上最重要的分类体系,它的首创者是三国魏的郑默还是晋朝的荀勖,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文章从两位目录学家的工作出发,认为郑默没有开创四部分类法,也没有撰写《中经》一书,他的功绩主要是对国家藏书进行整理和排架。
其他文献
实行图书馆总分馆制可以有效利用资源,提高服务效益。基于协同理论的集群式总分馆模式是在借鉴各地区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成功案例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创新总分馆模式。其构建应
文章以探讨道德文化建设的定义为切入点,结合图书馆的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提出了图书馆在社会道德文化建设中所承担的责任和应发挥的作用,探析了图书馆助力道德文化建设的途
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契约特征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图书馆提供信息与服务的桥梁,然而,公共图书馆与公众之间不能实现完全契约关系。文章在不完全契约视角下,探究公共图书馆信息
文章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了基于社交网络实施嵌入式服务和自建嵌入式"燃想"社交网络平台的设计思路,创建了"微博站"提供迅捷的咨询服务;建立"书友圈",促进学科服务常态
移动图书馆在资源建设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涉及复杂的著作权保护问题,也面临众多侵权的风险。为规避著作权侵权风险,建设移动图书馆应采取以下对策:建立著作权风险评估机制、充
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中有8个项目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相关。涵盖了基层公共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制探索与实践、公共图书馆主导的全民阅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缺乏精英胜任力素养训练的问题,提出修正传统以技术性特征为主导的职业技术教育路线,加强精英通识教育。同时在分析实施职业精英通识教育主要难点的基础上
当前高校的三种育人主体即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在学生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三种育人制度分析的基础上,对高校最优化育人的理念进行了探讨,提出最
文章通过分析"考试文化"的"智力"认识论基础和"评价文化"的"心智"认识论基础,指出前者表现出的特征是"客观性"、"去情境性"和"终结性",后者表现出的特征是"主体性"、"情境性"和"过程性"。在此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