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教学的迅猛发展一方面补足了线下教学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普通话网络教学目前存在教学与训练分离、系统操作非线性、训练量随意等问题。在将问题归类为认知问题的基础上,基于认知负荷理论,从控制内部认知负荷、降低外部认知负荷、提高相关认知负荷3个维度提出普通话网络教学平台的改革策略。以此指导普通话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同时为传统线下教学提供一种混合式教学的路径。
关键词:认知负荷;普通话;网络教学;混合式教学
由于普通话线下教学较易受时空、师资、硬件等因素的影响,在信息时代中越发暴露出其自身存在的不足。也正是因此,普通话网络教学愈发变得火热,但从实际调研来看,普通话网络教学亦存在不少问题。
一、普通话教学的现状
普通话教学在传统线下教学中,往往采用“发音诊断——正音定位——肌肉训练”的策略开展教学。发音诊断就是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之前,先由教师对学习者的发音进行诊断,判断其存在哪些发音问题,再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正音定位就是在判断出学习者存在的发音问题后,针对其存在的各类发音问题及缺陷,讲解正确的发音位置和发音方法,并帮助学习者找到正确的发音位置、学会正确的发音方法;肌肉训练就是在讲解正确定位的基础上,通过规律性的发音训练,帮助学习者将正确的发音方法内化为自身经验,并养成正确的发音习惯,从而形成肌肉记忆。
这种教学策略在一对一的教学情境下,其教学效果确实不错。但将教学对象由单人增加到数十人甚至上百人后,受课堂教学时间、教学形式、教师数量的限制,“发音诊断——正音定位——肌肉训练”的教学策略便难以顺利实现。
而这些问题在网络教学情境下,却都迎刃而解。因为网络的自身属性,网络教学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一定的训练系统、教学平台对每位学生进行类似“一对一”的教学,保证了“发音诊断——正音定位——肌肉训练”教学策略的实现。但普通话网络教学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对目前通用的畅言网普通话水平测试模拟系统以及各慕课平台的普通话在线课程的分析,我们认为,普通话网络教学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类问题:一是教学与训练分离,二是系统操作非线性,三是训练量的随意性。所谓教学与训练分离,指的是目前被高校普遍认可并采用的普通话训练系统只拥有自学模块,缺少教学模块。如若使用其他具有教学模块的平台,例如中国大学慕课、智慧树等,则又缺少相应的训练模块。这就使得教学和训练被分离,缺失了线下教学的整体性。所谓系统操作非线性,指的是学习者在模拟系统下进行训练时,针对每个单项学习内容的操作是跳跃的。例如在学习“边鼻音”时,学习者既可以先练习字词,也可以先练习句子,甚至还可以做对比练习,这种非线性的学习步骤,使得学习者容易出现盲目操作的情况。所谓训练量的随意性,指的是同一授课教师在训练同一类别的知识時,会使用不同的训练量来进行训练。例如同样是边鼻音的学习,在学习鼻音n时教师会要求学生读20组字词,而到了边音l时却只要求学生读10组字词。这么做看似是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灵活增删训练内容,但实际上面对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的教学,这种“针对性”的教学调整显得就不是那么的科学。
实际上,网络教学中教师的具体讲授符合学科性质,教师的训练方法也运用得当,问题主要集中在知识建构中的认知学习问题。因此,我们试图从认知的角度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认知负荷理论与普通话教学的关联
认知负荷理论由John Sweller于1988年提出,其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教学活动将特定信息构建为图式,并存储在人的长时记忆中。而将信息构建为图式,则需要在信息进入长时记忆前,在工作记忆中对其进行构建。但工作记忆是有限的,很难处理大量信息并成功将其构建为图式,因此“处理新信息时有限的工作记忆是确保存储的大量信息发生微小但总是增加的变化的机制”①,以此保证信息被成功构建为图式,并进入长时记忆。认知符合理论便是基于上述假设展开研究,认为认知负荷分为内部认知负荷、外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等三种类型的认知负荷。内部认知负荷,即由材料内部各元素之间的交互关系决定,不受教学设计的影响,如学习内容的关联度、学习者的先验知识等;外部认知负荷,即由材料的呈现方式及相关的学习活动所决定的认知负荷,不当的教学设计将使得外部认知负荷被大幅提高,如错误地将两条不相关的信息并列;相关认知负荷,即由学习中图式构建与自动化所决定的认知负荷,如在文本信息旁附加图画,帮助学习快速勾勒文本内容。在此基础上,研究者认为,教学人员应当在控制学习者的总体负荷水平的基础上,保证学习过程中的总体认知负荷不超过学习者的承受能力,管理内部认知负荷、降低外部认知负荷、提高相关认知负荷,以帮助学习者更高效地学习。
普通话教学大部分时间所做的工作是进行肌肉记忆的训练,因此在以往的研究中较少关注心理认知问题。但当普通话教学由线下转变为线上,通过网络开展教学后,忽略认知问题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虽然以往线下的讲授方法、训练技巧在网络中依然是奏效的,但由于教师和学生不能做到一对一、面对面地沟通,在学生对训练流程的熟悉度、教学平台使用的熟练度以及正确发音位置的保持都存在问题,这些问题,看似与学习并不直接相关,但却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认知负荷,降低了学习体验,从而使得教学效果减弱。正是基于上述理由,我们试图从认知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三、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网络教学平台改革策略
按照认知负荷理论的基本观点,我们分别从两个维度提出具体的普通话网络教学改革策略——控制内部认知负荷、降低外部认知负荷、提高相关认知负荷。
一是控制内部认知负荷。由于内部认知负荷是材料属性和学习者自身的问题,教师无法对其干预。因此,学界普遍认为,教师很难降低或提高内部认知负荷,而只能加以管理和控制。在普通话网络教学中,精简和优化系统模块是一种可行的管理措施。精简和优化系统模块,是要让学习者所使用的的教学平台尽可能的简单化。这种简单化体现在模块不应过多且重复。例如,系统内设计有对比练习模块,而字词训练模块又有对比练习,实际上就是一种重复,并加大了内部认知负荷。具体来说,我们认为,网络教学平台在保证字、词、短文、命题说话4个基本模块的基础上,可根据平台特色,设计3个以内的附加模块,使整体的模块数量控制在7个以内,以此控制可能产生的内部认知负荷。 二是降低外部认知负荷。因设计不当而带来的诸多问题都属于外部认知负荷的问题。从梳理的情况来看,统一教学框架、指导系统操作方法是降低外部认知负荷的有效方法。统一教学框架,强调教师应当在技能课中严格按照教学框架,有步骤地完成各阶段的教学任务,同时尽可能保证教学与训练在同一平台完成。如,当确定“发音诊断——正音定位——肌肉训练”为基本教学策略后,就应保持这种策略不变,避免应教学步骤、框架的改动,使得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茫然或消耗不必要的工作记忆去熟悉新的教学框架。同时,也应保证每次的训练框架是一致的,例如可以规定,每个声母的训练都是“读20个字、读20个词、读10个句子”,以此减少学习者在训练中的困惑。指导系统操作方法,是建议教师在正式使用特定的教学平台或训练系统前,专门向学习者讲授系统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并尽可能地在进入正式学习前,让学习者完全掌握系统操作方法。通过系统操作的先导学习,可以有效降低学习者消耗过多的认知资源来处理系统操作的问题,从而避免了信息干扰。而要保证教学与训练在同一平台进行,对于课程教师而言是难以实现,因为大多教师使用的都是第三方开发的现有平台,难以做到位普通话课程单独开发。为此,我们可以采用超链接方式,将教学平台与训练平台进行关联,而教学平台可仿照训练平台的操作逻辑规划自身的模块与操作逻辑。
三是提高相关认知负荷。能够参与到知识形成、图式建构的先验知识和相关信息均属于相关认知负荷的范畴。在普通话的网络教学中,可采取项目导学联系生活和增加示例动画的方式来提高相关认知负荷。通过将所学语音知识与方言发音关联起来,能有效加快学习者对错误发音的认知,并对正确发音形成初步认知,从而借助已有图式帮助建构正确的发音意识;而增加示例动画,则是要在学习者进行发音训练时,在训练界面上重复播放正确的发音口型、舌位等信息,以帮助学习者快速激活已掌握的发音技巧,避免了因思考发音技巧而带来的发音动作迟缓、变形的问题。这种设计的原因在于,学习者在进行发音训练时,往往表现出困惑、不确定、不自信等现象,综合来说是自身对已知的发音知识和技巧的不熟练造成的。因为不熟练,所以不敢发音;因为不敢发音,所以发音动作变形;因为动作变形,所以出现发音偏误。由此带来一种恶性循环,致使训练效果不佳。而播放示例动画的目的,就在于尽可能消除学习者对知识不熟练的担心,能更从容地进行发音训练。
余论
上述讨论基于认知负荷理论,从3个维度指出了普通话网络教学平台的改革策略,目的是要让普通话网络教学以更符合学习认知规律的方式开展。而普通话网络教学的开展必定是依托一定平台进行的,因此,在认可传统线下教学方法和训练方法的同时,我们认为应更多地从平台本身去思考问题。当然,完全依靠网络教学的方案在现今是不现实的,高校的主要授课方式依然是线下授课。因此,在对网络教学、网络教学平台研究的同时,还应从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的角度,去更全面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巧芬.认知负荷理论及其发展[J].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2007:27-31.
[2]高媛,黄真真,李冀红,等.智慧学习环境中的认知负荷问题[J].开放教育研究,2017,23(1):56-64.
[3]赖日生,曾晓青,陈美荣.从认知负荷理论看教学设计[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26(1):52-55.
[4]李杉.多媒体辅助大学普通话教学发展新探[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3):176-178.
[5]周嘯,黄霞春,王鹏.普通话在线课程如何利用平台创设教学情境[J].教育教学论坛,2016(42):253-254.
[6]周啸,黄霞春,王鹏.高职院校普通话在线课程学习现状调查分析——以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12):138-140.
[7]王玲玲.基于网络的普通话辅助教学系统[J].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2008:528-544.
[8]郭振伟.基于认知与建构的高校普通话网络课堂设计[J].汉字文化,2010,1.
注释:
[1]引自:陈巧芬《认知负荷理论及其发展》
作者简介:
黄俊超(1990—),男,四川隆昌人,助讲,硕士,从事语言教育。
关键词:认知负荷;普通话;网络教学;混合式教学
由于普通话线下教学较易受时空、师资、硬件等因素的影响,在信息时代中越发暴露出其自身存在的不足。也正是因此,普通话网络教学愈发变得火热,但从实际调研来看,普通话网络教学亦存在不少问题。
一、普通话教学的现状
普通话教学在传统线下教学中,往往采用“发音诊断——正音定位——肌肉训练”的策略开展教学。发音诊断就是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之前,先由教师对学习者的发音进行诊断,判断其存在哪些发音问题,再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正音定位就是在判断出学习者存在的发音问题后,针对其存在的各类发音问题及缺陷,讲解正确的发音位置和发音方法,并帮助学习者找到正确的发音位置、学会正确的发音方法;肌肉训练就是在讲解正确定位的基础上,通过规律性的发音训练,帮助学习者将正确的发音方法内化为自身经验,并养成正确的发音习惯,从而形成肌肉记忆。
这种教学策略在一对一的教学情境下,其教学效果确实不错。但将教学对象由单人增加到数十人甚至上百人后,受课堂教学时间、教学形式、教师数量的限制,“发音诊断——正音定位——肌肉训练”的教学策略便难以顺利实现。
而这些问题在网络教学情境下,却都迎刃而解。因为网络的自身属性,网络教学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一定的训练系统、教学平台对每位学生进行类似“一对一”的教学,保证了“发音诊断——正音定位——肌肉训练”教学策略的实现。但普通话网络教学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对目前通用的畅言网普通话水平测试模拟系统以及各慕课平台的普通话在线课程的分析,我们认为,普通话网络教学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类问题:一是教学与训练分离,二是系统操作非线性,三是训练量的随意性。所谓教学与训练分离,指的是目前被高校普遍认可并采用的普通话训练系统只拥有自学模块,缺少教学模块。如若使用其他具有教学模块的平台,例如中国大学慕课、智慧树等,则又缺少相应的训练模块。这就使得教学和训练被分离,缺失了线下教学的整体性。所谓系统操作非线性,指的是学习者在模拟系统下进行训练时,针对每个单项学习内容的操作是跳跃的。例如在学习“边鼻音”时,学习者既可以先练习字词,也可以先练习句子,甚至还可以做对比练习,这种非线性的学习步骤,使得学习者容易出现盲目操作的情况。所谓训练量的随意性,指的是同一授课教师在训练同一类别的知识時,会使用不同的训练量来进行训练。例如同样是边鼻音的学习,在学习鼻音n时教师会要求学生读20组字词,而到了边音l时却只要求学生读10组字词。这么做看似是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灵活增删训练内容,但实际上面对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的教学,这种“针对性”的教学调整显得就不是那么的科学。
实际上,网络教学中教师的具体讲授符合学科性质,教师的训练方法也运用得当,问题主要集中在知识建构中的认知学习问题。因此,我们试图从认知的角度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认知负荷理论与普通话教学的关联
认知负荷理论由John Sweller于1988年提出,其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教学活动将特定信息构建为图式,并存储在人的长时记忆中。而将信息构建为图式,则需要在信息进入长时记忆前,在工作记忆中对其进行构建。但工作记忆是有限的,很难处理大量信息并成功将其构建为图式,因此“处理新信息时有限的工作记忆是确保存储的大量信息发生微小但总是增加的变化的机制”①,以此保证信息被成功构建为图式,并进入长时记忆。认知符合理论便是基于上述假设展开研究,认为认知负荷分为内部认知负荷、外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等三种类型的认知负荷。内部认知负荷,即由材料内部各元素之间的交互关系决定,不受教学设计的影响,如学习内容的关联度、学习者的先验知识等;外部认知负荷,即由材料的呈现方式及相关的学习活动所决定的认知负荷,不当的教学设计将使得外部认知负荷被大幅提高,如错误地将两条不相关的信息并列;相关认知负荷,即由学习中图式构建与自动化所决定的认知负荷,如在文本信息旁附加图画,帮助学习快速勾勒文本内容。在此基础上,研究者认为,教学人员应当在控制学习者的总体负荷水平的基础上,保证学习过程中的总体认知负荷不超过学习者的承受能力,管理内部认知负荷、降低外部认知负荷、提高相关认知负荷,以帮助学习者更高效地学习。
普通话教学大部分时间所做的工作是进行肌肉记忆的训练,因此在以往的研究中较少关注心理认知问题。但当普通话教学由线下转变为线上,通过网络开展教学后,忽略认知问题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虽然以往线下的讲授方法、训练技巧在网络中依然是奏效的,但由于教师和学生不能做到一对一、面对面地沟通,在学生对训练流程的熟悉度、教学平台使用的熟练度以及正确发音位置的保持都存在问题,这些问题,看似与学习并不直接相关,但却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认知负荷,降低了学习体验,从而使得教学效果减弱。正是基于上述理由,我们试图从认知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三、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网络教学平台改革策略
按照认知负荷理论的基本观点,我们分别从两个维度提出具体的普通话网络教学改革策略——控制内部认知负荷、降低外部认知负荷、提高相关认知负荷。
一是控制内部认知负荷。由于内部认知负荷是材料属性和学习者自身的问题,教师无法对其干预。因此,学界普遍认为,教师很难降低或提高内部认知负荷,而只能加以管理和控制。在普通话网络教学中,精简和优化系统模块是一种可行的管理措施。精简和优化系统模块,是要让学习者所使用的的教学平台尽可能的简单化。这种简单化体现在模块不应过多且重复。例如,系统内设计有对比练习模块,而字词训练模块又有对比练习,实际上就是一种重复,并加大了内部认知负荷。具体来说,我们认为,网络教学平台在保证字、词、短文、命题说话4个基本模块的基础上,可根据平台特色,设计3个以内的附加模块,使整体的模块数量控制在7个以内,以此控制可能产生的内部认知负荷。 二是降低外部认知负荷。因设计不当而带来的诸多问题都属于外部认知负荷的问题。从梳理的情况来看,统一教学框架、指导系统操作方法是降低外部认知负荷的有效方法。统一教学框架,强调教师应当在技能课中严格按照教学框架,有步骤地完成各阶段的教学任务,同时尽可能保证教学与训练在同一平台完成。如,当确定“发音诊断——正音定位——肌肉训练”为基本教学策略后,就应保持这种策略不变,避免应教学步骤、框架的改动,使得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茫然或消耗不必要的工作记忆去熟悉新的教学框架。同时,也应保证每次的训练框架是一致的,例如可以规定,每个声母的训练都是“读20个字、读20个词、读10个句子”,以此减少学习者在训练中的困惑。指导系统操作方法,是建议教师在正式使用特定的教学平台或训练系统前,专门向学习者讲授系统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并尽可能地在进入正式学习前,让学习者完全掌握系统操作方法。通过系统操作的先导学习,可以有效降低学习者消耗过多的认知资源来处理系统操作的问题,从而避免了信息干扰。而要保证教学与训练在同一平台进行,对于课程教师而言是难以实现,因为大多教师使用的都是第三方开发的现有平台,难以做到位普通话课程单独开发。为此,我们可以采用超链接方式,将教学平台与训练平台进行关联,而教学平台可仿照训练平台的操作逻辑规划自身的模块与操作逻辑。
三是提高相关认知负荷。能够参与到知识形成、图式建构的先验知识和相关信息均属于相关认知负荷的范畴。在普通话的网络教学中,可采取项目导学联系生活和增加示例动画的方式来提高相关认知负荷。通过将所学语音知识与方言发音关联起来,能有效加快学习者对错误发音的认知,并对正确发音形成初步认知,从而借助已有图式帮助建构正确的发音意识;而增加示例动画,则是要在学习者进行发音训练时,在训练界面上重复播放正确的发音口型、舌位等信息,以帮助学习者快速激活已掌握的发音技巧,避免了因思考发音技巧而带来的发音动作迟缓、变形的问题。这种设计的原因在于,学习者在进行发音训练时,往往表现出困惑、不确定、不自信等现象,综合来说是自身对已知的发音知识和技巧的不熟练造成的。因为不熟练,所以不敢发音;因为不敢发音,所以发音动作变形;因为动作变形,所以出现发音偏误。由此带来一种恶性循环,致使训练效果不佳。而播放示例动画的目的,就在于尽可能消除学习者对知识不熟练的担心,能更从容地进行发音训练。
余论
上述讨论基于认知负荷理论,从3个维度指出了普通话网络教学平台的改革策略,目的是要让普通话网络教学以更符合学习认知规律的方式开展。而普通话网络教学的开展必定是依托一定平台进行的,因此,在认可传统线下教学方法和训练方法的同时,我们认为应更多地从平台本身去思考问题。当然,完全依靠网络教学的方案在现今是不现实的,高校的主要授课方式依然是线下授课。因此,在对网络教学、网络教学平台研究的同时,还应从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的角度,去更全面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巧芬.认知负荷理论及其发展[J].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2007:27-31.
[2]高媛,黄真真,李冀红,等.智慧学习环境中的认知负荷问题[J].开放教育研究,2017,23(1):56-64.
[3]赖日生,曾晓青,陈美荣.从认知负荷理论看教学设计[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26(1):52-55.
[4]李杉.多媒体辅助大学普通话教学发展新探[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3):176-178.
[5]周嘯,黄霞春,王鹏.普通话在线课程如何利用平台创设教学情境[J].教育教学论坛,2016(42):253-254.
[6]周啸,黄霞春,王鹏.高职院校普通话在线课程学习现状调查分析——以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12):138-140.
[7]王玲玲.基于网络的普通话辅助教学系统[J].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2008:528-544.
[8]郭振伟.基于认知与建构的高校普通话网络课堂设计[J].汉字文化,2010,1.
注释:
[1]引自:陈巧芬《认知负荷理论及其发展》
作者简介:
黄俊超(1990—),男,四川隆昌人,助讲,硕士,从事语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