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当前数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人的发展对自身的必然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多给学生留有主动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问”“做”“探”“用”的过程中,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关键词:创设情境;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一、 在“问”中参与“创新”
要结合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中参与“创新”,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悬念”是一种欲知不得、欲罢不能的心理。悬念可使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生活,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置悬念,使学生对所学对象产生“疑而不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求知欲望。而这种活化了的认知潜能,能激发出学生极大的兴趣,使他们去积极感知学习对象。例如:教学“圆柱体体积公式”前,教师设计如下问题:要求圆柱体容器内水的体积,该怎么办?(生:将水倒入长方形容器,再测量计算);要求圆柱体橡皮泥的体积怎么办?(把它捏成长方体,再求得);要求校门口圆柱体柱子呢?这一问,学生面面相觑不知所措。这样由浅入深,不断设问、创设情境,诱发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创新”过程,发现并体验到已有知识经验的局限性,进而激发学生探究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强烈愿望。
二、 让学生在“做”中体验“创新”
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做”中体验“创新”。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通过操作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求知欲,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中的“分一分(一)”时,我先让学生知道“一半”可以用分数1/2 来表示,接着让学生完成“涂一涂”练习,体会1/2 不仅可以表示半个苹果,还可以表示半片树叶、半件衣服、半张纸等,从中感受数学模型的作用。然后让学生折一折:先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片的 1/2,再把一张正方形纸片用折的方法平均分成4份,将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正方形纸片的1/4。告诉学生:这里的1/4表示把这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最后要求学生把其中的2份、3份、4份涂上颜色,并说一说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表示什么。通过具体的情境创设和折纸、涂色等直观操作,学生就能比较深刻地理解分数的意义了。
三、 让学生在“探”中感悟“创新”
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探”中感悟“创新”。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既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激烈交流,同时也重视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机会。允许他们大胆设想,敢于质疑,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认真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创新因素”,为学习新知识提供必要的“材料”,让学生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中施展才能,满足其探索欲望,激发创新热情。比如“三角形的面积”一课,除了书上两种实验(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把一个锐角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还可以再增设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创造相关情境。学生通过探索发现:由一个三角形剪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有个共同点——平行四边形的底都是原来三角形的底,高都是原来高的一半。由于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四、 让学生在“用”中实现“创新”
要提倡实践应用,重视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用”中实现“创新”。学生通过生活实际活动,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模拟知识被发现的过程中,获取探索学习的方法,进而再创造出更多知识。教师要结合日常生活情形丰富、复杂的特点,设计开放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自身的主动发展。比如,我在教学“毫米的认识”一课时,在认识毫米之前,我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表示出周围一些物体的长度。当学生量到橡皮长度是三厘米多一些时,感觉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测量某些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也不够精确。”当量到橡皮厚度时,发现其厚度1厘米都不到。这时,有学生提出:在测量较短的物体或用厘米作单位还不能精确表示时,需要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这一单位就是毫米。我立即给予肯定和表扬,并随机揭示毫米这个单位后,追问学生“你们想了解毫米的哪些知识?”由于学生经历了前面的一个过程,自然地想到了这样的问题:“1毫米有多长?毫米与厘米有这样的关系?还有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吗?”让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富有魅力,对于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要积极研究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要通过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逐步形成创造能力打下基础。
(大连市普兰店安波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创设情境;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一、 在“问”中参与“创新”
要结合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中参与“创新”,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悬念”是一种欲知不得、欲罢不能的心理。悬念可使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生活,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置悬念,使学生对所学对象产生“疑而不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求知欲望。而这种活化了的认知潜能,能激发出学生极大的兴趣,使他们去积极感知学习对象。例如:教学“圆柱体体积公式”前,教师设计如下问题:要求圆柱体容器内水的体积,该怎么办?(生:将水倒入长方形容器,再测量计算);要求圆柱体橡皮泥的体积怎么办?(把它捏成长方体,再求得);要求校门口圆柱体柱子呢?这一问,学生面面相觑不知所措。这样由浅入深,不断设问、创设情境,诱发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创新”过程,发现并体验到已有知识经验的局限性,进而激发学生探究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强烈愿望。
二、 让学生在“做”中体验“创新”
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做”中体验“创新”。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通过操作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求知欲,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中的“分一分(一)”时,我先让学生知道“一半”可以用分数1/2 来表示,接着让学生完成“涂一涂”练习,体会1/2 不仅可以表示半个苹果,还可以表示半片树叶、半件衣服、半张纸等,从中感受数学模型的作用。然后让学生折一折:先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片的 1/2,再把一张正方形纸片用折的方法平均分成4份,将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正方形纸片的1/4。告诉学生:这里的1/4表示把这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最后要求学生把其中的2份、3份、4份涂上颜色,并说一说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表示什么。通过具体的情境创设和折纸、涂色等直观操作,学生就能比较深刻地理解分数的意义了。
三、 让学生在“探”中感悟“创新”
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探”中感悟“创新”。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既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激烈交流,同时也重视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机会。允许他们大胆设想,敢于质疑,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认真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创新因素”,为学习新知识提供必要的“材料”,让学生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中施展才能,满足其探索欲望,激发创新热情。比如“三角形的面积”一课,除了书上两种实验(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把一个锐角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还可以再增设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创造相关情境。学生通过探索发现:由一个三角形剪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有个共同点——平行四边形的底都是原来三角形的底,高都是原来高的一半。由于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四、 让学生在“用”中实现“创新”
要提倡实践应用,重视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用”中实现“创新”。学生通过生活实际活动,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模拟知识被发现的过程中,获取探索学习的方法,进而再创造出更多知识。教师要结合日常生活情形丰富、复杂的特点,设计开放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自身的主动发展。比如,我在教学“毫米的认识”一课时,在认识毫米之前,我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表示出周围一些物体的长度。当学生量到橡皮长度是三厘米多一些时,感觉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测量某些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也不够精确。”当量到橡皮厚度时,发现其厚度1厘米都不到。这时,有学生提出:在测量较短的物体或用厘米作单位还不能精确表示时,需要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这一单位就是毫米。我立即给予肯定和表扬,并随机揭示毫米这个单位后,追问学生“你们想了解毫米的哪些知识?”由于学生经历了前面的一个过程,自然地想到了这样的问题:“1毫米有多长?毫米与厘米有这样的关系?还有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吗?”让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富有魅力,对于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要积极研究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要通过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逐步形成创造能力打下基础。
(大连市普兰店安波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