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竟,这个不受任何“主义”束缚的诗人感兴趣的,除了“绝对现代”之外,只是“绝对自由”吧。
或许我们到现在也还不能够完全理解那句“必须绝对现代”究竟包含着怎样的坚决、混乱与迷惘,尽管它和兰波的很多诗句一样,不断地挑逗起新的情绪——在1968年5月风暴的时候,诗句触目惊心地呈现在索邦大学的墙上——一次又一次将无数狂乱的革命者引向未知。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就是无法不为这张介于天使与魔鬼之间的面孔所打动。《兰波传》的封面上是几乎所有人都很熟悉的照片。照片上,十七岁的兰波没有笑容,却有着近乎孩子一般的幼稚与无辜。据说是“淡蓝色”的眼睛里有深深的迷惘与一丝邪恶。他的中学老师佩雷特老先生还真是一语成谶:“随您怎么看吧,他的确聪明,但是我讨厌他的眼睛和笑容。他的下场不会好:无论如何,这个脑袋里容不得一点平常的东西生根发芽:他不是善的天使就是恶的化身!”
魔鬼也罢,天使也罢,这又何妨。仅“诗人”这个名字足矣,完全能够将一切是非善恶的评判排除在外。更何况评判的标准本身就属于兰波一生致力推翻的旧世界道德。他不是从少年时代开始就以“通灵者”自居吗?虽然在后来,他慷慨地将这一雅号赠给了成名在他之前的魏尔伦。
从十六岁开始,这位天才诗人就开始不断离家出走,制造了一生的颠沛流离。每一次出走甚至连火车票都买不起,最终再等着母亲把他领回来。任何一个传记作家都不会放过兰波的童年与青少年时代——出走之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的父亲,管教甚为严厉的母亲,沙勒维尔中学优异的成绩,很早就得到的诗歌奖项。然后,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离家出走。
出走既是逃离既定的生活秩序,也是创造另一个自己的灵感来源。难怪《生活在别处》中的兰波也总是马不停蹄,气喘吁吁。但是他做的不仅仅是追赶另一个自己,他还要,并且完全有能力带着别人一起出走。兰波和魏尔伦的关系一直为我们所津津乐道。我们也许并不怀疑,是兰波释放了魏尔伦心中的魔鬼,尽管兰波比魏尔伦要小,尽管曾经,魏尔伦是兰波通往成功之路的最后希望。但是,从他向叛逆少年兰波发出“来吧,伟大的心灵,我们在呼唤您,在等待您……”的呼唤开始,魏尔伦的命运便急转直下。他又开始酗酒,开始听任自己对男人的欲望,因为“这位阿登省少年纯真的样子,甚至他的粗野习气以及古怪的‘朴素’情感把魏尔伦迷倒了”。巴黎容不下他们,他们就一起出走。只是魏尔伦的软弱令兰波失望,他离兰波所谓“必须绝对现代”相去甚远。他一直在稳定、温暖的生活与放纵、极端的生活间摇摆。谁也不知道,但是谁都能够想象,在这两个诗人之间是怎样的激情与纠缠:故事以魏尔伦开枪打伤兰波的手腕,自己锒铛入狱、被处罚金而到达高潮,以几度和好不成之后的分离而告结束。
当然不仅是同性之间的恋情——在所有的同性恋情中,兰波与魏尔伦之间并不是最令人感喟的一种——,还有革命。对于兰波来说,动荡与不负责任的革命无疑是最佳的出走和创造的方式。离开旧秩序,走向无秩序。他因为这个爱上了巴黎公社吗?还有普法战争?沙勒维尔这座城市如今是把兰波当成英雄来对待的。然而,在一个彻底的无政府主义者是否能成为英雄的问题上,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更何况,二战之后,有作家指出过,普法战争期间的兰波曾经“发表过背叛祖国的言论”。毕竟,这个不受任何“主义”束缚的诗人感兴趣的,除了“绝对现代”之外,只是“绝对自由”吧。
最不可思议的却是兰波对诗歌和文学的放弃。在生命(兰波的生命原本不长,只有37年的时间)最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兰波过的是任谁也料想不到的生活。他仍然在旅行,仍然在学一门又一门的外语,仍然颠沛流离,但一切都与文学和诗歌无关了。他似乎不再渴望不朽,而更多地流露出挣钱的意图(在此之前,他只知道伸手要钱,维持生活)。他甚至贩卖军火,还有人认为他在贩卖黑奴。没有人知道他这一次又是因为什么,也没有人知道他对于这样的放弃是否感到过后悔。无论如何,当《现代法国》杂志社的主人加沃蒂恳请这位“颓废派和象征主义流派的首领”为他们再写点什么的时候,他似乎已经离死亡不远,没有太多的机会逆转自己的中断了。
我宁愿相信,应该是在死亡中,兰波触摸到自己在《地狱一季》中的这句预言:找到了!什么?永恒。那是闪烁着阳光的大海。——他找到了吗?在另一个世界里?■
或许我们到现在也还不能够完全理解那句“必须绝对现代”究竟包含着怎样的坚决、混乱与迷惘,尽管它和兰波的很多诗句一样,不断地挑逗起新的情绪——在1968年5月风暴的时候,诗句触目惊心地呈现在索邦大学的墙上——一次又一次将无数狂乱的革命者引向未知。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就是无法不为这张介于天使与魔鬼之间的面孔所打动。《兰波传》的封面上是几乎所有人都很熟悉的照片。照片上,十七岁的兰波没有笑容,却有着近乎孩子一般的幼稚与无辜。据说是“淡蓝色”的眼睛里有深深的迷惘与一丝邪恶。他的中学老师佩雷特老先生还真是一语成谶:“随您怎么看吧,他的确聪明,但是我讨厌他的眼睛和笑容。他的下场不会好:无论如何,这个脑袋里容不得一点平常的东西生根发芽:他不是善的天使就是恶的化身!”
魔鬼也罢,天使也罢,这又何妨。仅“诗人”这个名字足矣,完全能够将一切是非善恶的评判排除在外。更何况评判的标准本身就属于兰波一生致力推翻的旧世界道德。他不是从少年时代开始就以“通灵者”自居吗?虽然在后来,他慷慨地将这一雅号赠给了成名在他之前的魏尔伦。
从十六岁开始,这位天才诗人就开始不断离家出走,制造了一生的颠沛流离。每一次出走甚至连火车票都买不起,最终再等着母亲把他领回来。任何一个传记作家都不会放过兰波的童年与青少年时代——出走之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的父亲,管教甚为严厉的母亲,沙勒维尔中学优异的成绩,很早就得到的诗歌奖项。然后,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离家出走。
出走既是逃离既定的生活秩序,也是创造另一个自己的灵感来源。难怪《生活在别处》中的兰波也总是马不停蹄,气喘吁吁。但是他做的不仅仅是追赶另一个自己,他还要,并且完全有能力带着别人一起出走。兰波和魏尔伦的关系一直为我们所津津乐道。我们也许并不怀疑,是兰波释放了魏尔伦心中的魔鬼,尽管兰波比魏尔伦要小,尽管曾经,魏尔伦是兰波通往成功之路的最后希望。但是,从他向叛逆少年兰波发出“来吧,伟大的心灵,我们在呼唤您,在等待您……”的呼唤开始,魏尔伦的命运便急转直下。他又开始酗酒,开始听任自己对男人的欲望,因为“这位阿登省少年纯真的样子,甚至他的粗野习气以及古怪的‘朴素’情感把魏尔伦迷倒了”。巴黎容不下他们,他们就一起出走。只是魏尔伦的软弱令兰波失望,他离兰波所谓“必须绝对现代”相去甚远。他一直在稳定、温暖的生活与放纵、极端的生活间摇摆。谁也不知道,但是谁都能够想象,在这两个诗人之间是怎样的激情与纠缠:故事以魏尔伦开枪打伤兰波的手腕,自己锒铛入狱、被处罚金而到达高潮,以几度和好不成之后的分离而告结束。
当然不仅是同性之间的恋情——在所有的同性恋情中,兰波与魏尔伦之间并不是最令人感喟的一种——,还有革命。对于兰波来说,动荡与不负责任的革命无疑是最佳的出走和创造的方式。离开旧秩序,走向无秩序。他因为这个爱上了巴黎公社吗?还有普法战争?沙勒维尔这座城市如今是把兰波当成英雄来对待的。然而,在一个彻底的无政府主义者是否能成为英雄的问题上,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更何况,二战之后,有作家指出过,普法战争期间的兰波曾经“发表过背叛祖国的言论”。毕竟,这个不受任何“主义”束缚的诗人感兴趣的,除了“绝对现代”之外,只是“绝对自由”吧。
最不可思议的却是兰波对诗歌和文学的放弃。在生命(兰波的生命原本不长,只有37年的时间)最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兰波过的是任谁也料想不到的生活。他仍然在旅行,仍然在学一门又一门的外语,仍然颠沛流离,但一切都与文学和诗歌无关了。他似乎不再渴望不朽,而更多地流露出挣钱的意图(在此之前,他只知道伸手要钱,维持生活)。他甚至贩卖军火,还有人认为他在贩卖黑奴。没有人知道他这一次又是因为什么,也没有人知道他对于这样的放弃是否感到过后悔。无论如何,当《现代法国》杂志社的主人加沃蒂恳请这位“颓废派和象征主义流派的首领”为他们再写点什么的时候,他似乎已经离死亡不远,没有太多的机会逆转自己的中断了。
我宁愿相信,应该是在死亡中,兰波触摸到自己在《地狱一季》中的这句预言:找到了!什么?永恒。那是闪烁着阳光的大海。——他找到了吗?在另一个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