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保护作用. 方法应用单侧肾切除加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 mg/kg)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及治疗组.治疗组给予氟伐他汀(2 mg/kg)治疗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胰岛素、血脂、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肾小管间质中c-Jun、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方法检测TGF-β1mRNA表达水平. 结果治疗6周后,小剂量氟伐他汀对血糖、血脂水平无影响,但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中c-Jun(0.2536±0.0180对0.5855±0.0314, P<0.01)、 TGF-β1蛋白(0.1835±0.0047对0.3973±0.0052, P<0.01)及TGF-β1mRNA (0.2553±0.00215对0.8932±0.0363, P<0.01)的表达,并减少蛋白尿(0.1835±0.0047对26.53±7.33, P<0.05). 结论氟伐他汀对糖尿病肾小管间质病变具有非依赖降脂的保护作用,其机制至少部分与下调肾小管间质中活化蛋白(AP)-1 (c-Fos / c-Jun)和TGF-β1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供体脾细胞诱导心脏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方法将50只行腹部心脏移植的纯系雄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未处理组、一次脾细胞组、环磷酰胺组、一次脾细胞+环磷酰胺组、多次脾细胞+环磷酰胺组,每组10只大鼠,以50只纯系雄性DA大鼠为供体.观察移植心脏平均存活时间(MST),移植后第6天观察供体心脏病理学改变,供受体间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外源性白细胞介素2(IL-2)对MLR的影响及体外
目的 监测和了解头孢吡肟对临床常见革兰阴性菌体外抗菌活性.方法从1999~2002年收集的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50 528株(主要为尿液、痰、伤口及其分泌物标本),连续监测4年.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WHONET5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1999~2002年头孢吡肟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敏感性为70.0%~95.2%;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为73.9%~77.5%.1999~2002年肠杆菌科细菌
目的 探讨实时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MCE)评价心肌灌注跨壁分布的可行性.方法健康犬6只,建立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分级狭窄动物模型,以超声血流计检测LAD血流量.采用低发射功率的实时MCE技术和持续静脉注射造影剂(SonoVue)的方法,分别在基础、双嘧达莫诱发充血、LAD不同程度狭窄、再灌注及完全结扎状态下进行MCE检查.分别将感兴趣区(ROI)置于心内膜层与心外膜层得出信号强度-时间曲线,并
目的 为了说明快速指血糖测定在新入院病人中的意义和重要性.方法对500例入院诊断为非糖尿病病人进行分组观察.结果其中250例进行了快速指血糖测定,并分析和探讨,以实例说明快速指血糖测定的必要性.结论快速指血糖测定对早期发现,有效治疗,预防并发症有指导意义。
目的 探讨CO2气腹对慢性肺功能不全兔肺组织氧化应激反应的损伤机制.方法兔肺气肿模型稳定后,施加CO2气腹2h,压力为10 mmHg和15 mmHg.分别于气腹解除即时、2 h、6 h和18 h各时间点测定肺组织中SOD、GSH-PX、MPO、CAT活力和MDA、GSH含量. 结果在气腹作用后即时肺组织中SOD、CAT、 GSH-PX活力和GSH含量开始下降,至气腹2 h后达最低,后开始增高,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