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案例:讲出时代人物风采

来源 :语文建设·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出时代人物风采”是我们设计的“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案例之一。设计这个专题活动,不仅可以体现“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的“体验性”“研究性”和“持续性”,让学生在对人物与时代关系的梳理中形成对当代文化特点的理解,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设计意图:
  第一,强化当代高中生对自身和时代的认识,明确学习的意义在于提升自我能力水平,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融合,实现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教育。第二,通过阅读多种类型文本,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動笔写作前整理资料、梳理思路的意识。第三,通过写作人物小传,让学生尝试进行一次自主创作。第四,在文本写作的基础上,尝试对文本进行口语化转变,并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讲出时代人物风采”专题学习课上共10课时,课下3-5课时。每篇阅读材料先让学生自读,给学生充分自学的空间和时间。学生自读中遇到的问题,往往又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在专题学习的过程中,强调小组合作,通过同桌交流、全班交流、教师引导、点评的方式,彼此分享学习经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这一案例的设计具体如下:
  一、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阅读相关人物传记和事迹报道,以及新闻媒体的宣传文稿,全面、多角度地了解时代英杰的精神品质(中外皆可)。
  2.能够搜集、分类整理相关资料,筛选整合信息,结合自我认识,对当代人物进行合理审视,发现他们身上的时代气质和精神闪光点。
  3.能够通过整理好的素材和资料,为自己心目中的时代英杰写一篇2000字左右的人物小传。
  4.能够将人物小传转换为演讲稿进行演讲,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掌握演讲技巧,体会演讲作为一种语言艺术的魅力。
  5.从全面了解人物的事迹人手,进而了解时代特色,走进时代现场,培养一种时代精神气质。
  二、任务设计
  该专题为学生设计了一系列具体的训练、针对性强的学习任务,通过精读文本、自主阅读资料、整理资料信息、文章写作、转变演讲稿、演讲这几大具体任务,明晰整个专题学习步骤,分解学习难度,形成任务梯度,丰富学习内容。
  1.第一阶段任务
  教师带领学生精读文本,掌握文章的写作方法。
  具体内容:教师课堂精讲《玩家王世襄》(马未都)。精讲的目的在于和学生探讨介绍人物类文章应该如何构思设计,才能更好地突出人物特点。
  选择这篇文章是因为:王世襄的故事很有可读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王世襄对文物和世俗老北京生活的研究与热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最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作者马未都是当代著名的博物学家,所以对王老先生的认识更全面也更深入;文章的切入角度很好,从“玩儿”来谈“学”,谈王老先生对文物、对人生的态度,思考深入,有启发性。
  此文在构思和内容上的启发主要是:人物素材积累要全面,主要可从生活环境(社会和家庭)、学习背景、兴趣爱好、遇到的困难及选择、亲人朋友与人物的关系、主要事迹和贡献、为人处事、时代需要等人手;成文中要找到线索将人物故事串联起来,凸显人物的核心精神品质。
  2.第二阶段任务
  学生自主阅读教师下发的人物资料和自己想要了解的人物资料,运用相关阅读技巧完成人物资料的自主阅读和读书笔记。
  具体内容:
  (1)《囚鹰》(林贤治)展现的是20世纪初法兰西共产党创始人葛兰西的精神世界。
  (2)《火,一个殉道者》(林贤治)歌颂的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献身科学真理的精神。
  (3)《梁漱溟:一只自由主义牛虻》(王开岭)记述的是20世纪中国史上少有的敢说真话、敢说与别人不同的话的民主斗士、学者梁漱溟的故事。
  (4)《王选的选择》(王宏甲)讲述了科学家王选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技术浪潮中如何抓住机遇,挑战自我,以时代需求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为中国开创出印刷打印新时代。
  (5)《石头成长记》(《三联生活周刊》总第989期)记述的是北京男孩石头的竞赛学习生涯,从家长对他的培养、他自身对竞赛学习的认识和选择来看当下教育的任务与面对的挑战。
  这五篇文章有共同之处,也有各自的侧重点。前四篇强调理解人物的精神,要将其投射到大时代背景中,对人物故事的理解和讲述就是对时代文化特点的理解和讲述。第五篇文章则是强调在时代浪潮中,每一个平凡家庭都可以孕育不凡,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成就自己的人生;教育是当代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3.第三阶段任务
  整理相关人物素材和资料,完成人物大事年表与同桌分享。
  此步骤承接上两个阶段,让学生有一个学习的缓冲。在阅读寻找相关素材的过程中吸收运用教师第一阶段所讲的积累素材方法,同时也在整理人物大事年表的过程中完成对传记写作的思路梳理,方便开启后续的写作实践。
  与同桌交流的目的是互相督促,从而提出建议,进一步完善写作提纲。
  4.第四阶段任务
  在大事年表基础上完成人物传记的写作。
  写作后要有学生的互相阅读与评价,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也能让学生互相学习、借鉴。
  选出三名最佳人物文章的作者,这三名学生要参与到最后一个阶段的任务中。
  5.第五阶段任务
  阅读丘吉尔的经典讲话和柴静的演讲视频,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确对象和目的;内容具有感染力;逻辑清晰,语言生动。在此基础上修改并完成演讲稿。
  修改演讲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过于书面语的表达需要调整为口语化的表达;第二,注意抒情性语言的强化,可以多用排比和反问的形式;第三,演讲内容要多描写叙述,少一些大段议论,发表议论时要少而精,可以有一二金句,令听众回味。   6.第六阶段任务
  三名学生进行人物主题演讲。
  现场要由学生推举学生评委,与教师一起为演讲者打分(打分标准见评价建议部分)。旨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积累更多优秀的素材,在故事中明确文化的主体是人,人的选择决定人的价值,而千千万万的人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也正是对学生精神的一种影响与引导。
  三、学习资源
  1.主要阅读篇目
  《玩家王世襄》(马未都),《五人墓碑记》(张溥),《囚鹰》(林贤治),《梁漱溟:一只自由主义牛虻》(王开岭),《火,一个殉道者》(林贤治)
  2.学生自主阅读篇目
  《范爱农》(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王选的选择》(王宏甲),《鲁迅是我这辈子唯一讨厌过的作家》(余华)
  3.推荐书目
  学生所选择的人物传记,《石头成长记》(《三联生活周刊》总第989期)
  4.视频资料
  《我们一起走过——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四、操作流程
  课时:10课时(持续三周,中间隔出一周写作时间)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共同阅读《玩家王世襄》,完成阅读思考与鉴赏。
  根据本文内容,重点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1)马未都纪念王世襄先生的原因,以及王世襄先生在他所处的时代所具备的精神特质。
  (2)“玩家”是马未都对王世襄先生的定位,我们该如何理解这里的“玩”?
  (3)王世襄先生的“玩”的精神在当代有没有意义与价值,如果有,是什么?
  教师讲授为主,启发学生思维,指示他们寻找自己心目中的当代英杰;引发学生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思考。
  第2课时
  从《玩家王世襄》标题的含义、王世襄的名言、王世襄在“十年动乱”期间的经历、文章结尾处对王世襄家庭的介绍、马未都对王世襄的评价等内容人手,引出对理解一个人物应该从哪几方面切入这一话题的讨论。从文章的写法人手,探讨以下两个问题:
  (1)了解一个人物需要从哪些方面人手?(家庭背景、时代背景、性格爱好、生命中最有意义的选择和经历等)
  (2)如果我们要为一个人物作小传,该如何取舍材料。
  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合作讨论。
  第3课时
  教师下发阅读材料(均为记人类文章),学生阅读(课上和课下完成)并挑选一篇在课下完成读书笔记:《囚鹰》《火,一个殉道者》《梁漱溟:一只自由主义牛虻》《王选的选择》《石头成长记》。
  课下任务:找到自己心仪的当代人物,并搜集相关资料。
  第4课时
  课上分享自己想要了解的当代人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人物的国籍及其所处的环境(小环境和大环境),人物的成就和代表成就,为什么对他/她感兴趣。
  每个学生都要与全班同学分享,教师做好记录。
  课下作业:整理相关人物资料,完成人物大事年表。
  第5课时
  同桌彼此分享自己的人物大事年表及积累的相关资料,彼此提出写作人物小传的建议。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提出具体问题供学生参考:
  (1)人物所在的社会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人物一生中所作出的最重要、最艰难、最正确、最错误的选择是什么?
  (3)人物的身边是否有与之紧密相关的亲人、好友或是敌人?他们对这位人物的影响是什么?
  (4)人物的言行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以学生阅读他人材料和分享讨论为主,教师通过以上四个问题引导学生整理写作人物小传的思路,开始写作。
  课下作业:完成自己的人物小传(一周时间),上传到网络论坛。
  第6、7课时
  学生阅读其他同学的人物小传(在网络教室进行),并进行投票(给鲜花)和评价(为小作者留言,从选题和文章两方面进行评价)。选出最佳风云人物三名。课后小作者完成写作后记,主要内容如下:
  (1)写作中最艰难的部分是什么?
  (2)写完后你对这个人物的理解有没有变化?(如更深入或消除了一些误会,解决了一些困惑。)
  (3)写完后,你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认识有没有变化?
  以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为主,教师在网络论坛上跟进评价和指导。
  第8课时
  阅读丘吉尔的演讲《我们将战斗到底》,观看柴静的演讲视频《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5分钟),学习演讲的相关知识并能够完成传记文章与演讲稿之间的转变。
  (1)从书面语转变为口语化的表达,主要通过什么方法来实现?
  (2)在演讲中,除了要关注自己的讲述内容之外,还需要关注哪些因素?
  课后,教师对需要演讲的三名学生进行单独辅导(主要针对以上两个问题)。
  第9、10课时
  被选出的三名最佳人物文章的作者进行人物事迹报告演讲。(每人20分钟)
  课上由学生评委和教师打分评出一个最佳演讲人,教师最后利用10分钟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评价建议
  评价计分标准如下表所示:
  总体说明及建议:
  1.加分项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因此建议另行評价,但在平时计算成绩时可以酌情加分。
  2.风云人物演讲的评价项也可以在学生评价时使用,让学生完成打分。建议公选出几名学生评委和教师一起打分。
  3.总分100分(附加分不计),75分以上者可以获得全部学分。(若基础分不满75分,有附加分的同学可以将附加分计入。)
  六、教学反思   “讲出时代人物风采”活动基本上完成了“当代文化参与”这一任务群的教学目标,即引导学生进行多种类型的文学文本阅读,多角度认识社会,关注当代文化精神。学生通过3周10课时的学习和实践,不仅留下了一篇篇人物小传,积累成册作为他们的学习资源,也在此过程中阅读了大量文本,了解了时代发展与人物的关系。
  通过讲述当代英杰的故事,学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考处于当下的自我该如何面向未来。高中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了解伟大的灵魂正是高中生面对自我的最好方法。
  活动在具体实践操作过程中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第一,对阅读材料的分析与利用是整个活动的基础。选文一定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思想深度,都要是最优秀的;所记述的人物具有一定的时代影响力,或是代表了这个时代的典型人群;文本类型要多样。有了这样的选文,学生才会既被文章本身打动,力求去发掘好文章的章法,也会发现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杰,而他们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身份和职业背景。同时,不同的文本类型在记述同一类人物时,表达方式是有区别的。比如,《玩家王世襄》是一篇刊登在报纸上的文章,《火,一个殉道者》和《囚鹰》则是林贤治《旷代的忧伤》一书中的两篇散文,《王选的选择》是篇报告文学,而记述天才儿童成长史的《石头成长记》则是《三联生活周刊》的封面故事。虽然同为记人记事文章,但由于写作目的不同,文字间体现出的侧重点也就有所不同。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强调,是今后需要加强改进的地方。
  第二,在讲授选文前一定要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活动结束后一定要检查学生写的活动反思。因为教师提前让学生对文章作了阅读和思考,所以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得非常顺利,对主题的理解和分析也很到位。但在整個活动结束后,因为时间接近期末,所以教师便放松了对反思作业的检查,结果两个班完成得都很不理想,后面只好将此作业布置为假期作业,让他们继续完成。
  第三,在学生完成人物小传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先完成人物事件年表。此次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时间原因,教师将此环节简化了,并没有将此项任务作为必做,结果很多学生嫌梳理人物事件年表太麻烦就直接跳过了。事实证明,凡是整理了年表的同学,后续的小传写作都比较顺利,凡是跳过的最后很容易一团糟。因此,不能为了节约时间而省略必要的步骤,教师的检查也一定要到位。
  第四,学生的演讲,尤其是从人物小传变为演讲稿这一过程,教师一定要提前把关。如果是一些能力稍弱的学生,教师甚至可以帮助他们修改稿件,进行演讲前的练习,这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学习,同是也能保证课堂上的演讲效果,既让台上的学生有成就感,也能让台下的学生有所收获。
其他文献
静校正是深地震反射资料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深反射剖面通常跨越多种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地震地质条件复杂且变化较大,单一的静校正方法通常不能很好地解决深反射的静校正问
开展了不同观测方式的井地2.5D直流电阻率反演研究。①从2.5维直流电阻率满足的边值问题出发,采用变分原理结合节点线性基函数推导了2.5维井地DC满足的积分弱解形式;②构建了
依据某铬铁矿区地质、物性资料,分别对矿区铬铁矿体、含矿超基性岩体、地质剖面进行地震正演模拟研究,分析对比模拟剖面和实际地震剖面的波场特征,发现实际剖面上存在与模拟
玉米是汾河灌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在灌区推广运用玉米膜灌节水灌溉技术可有效节约农业用水,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从而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区农业产值。介绍了玉米膜灌技术及其
按照厅党组安排,在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之后,我们专门召开水利安全工作会议,其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我省关于安全工作的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按照今年省政府安全生